《篮球—传接球跑投篮》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篮球—传接球跑投篮
学科 体育 学段:第一学段复习 第二学段基础学习 年级 初二
相关 领域 篮球
教材 书名:《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是否已实施 是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的设计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确保每个学生受益。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育学》、《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等相关体育理论知识,以及初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对本科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教材背景分析: 初二年级篮球单元的教学任务是学习运球、传球、投篮等基本技术,学习并运用篮球组合技术。主要学习目标是串联基本技术与运用这些基本技术进行教学比赛,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组合技术,提高综合运用这些技术的能力。 本节课是篮球单元的第八节课,前几节课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巩固了传球、跑投篮等技术,在这节课上学生将学习与体会双人行进间传接球跑投篮,通过练习继续巩固基本技术。 2、课堂教学内容分析: (1)从教材地位分析:篮球运动是最受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之一,受到国内外篮球文化的影响,在青少年中已成为一种潮流,同时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 (2)从锻炼价值分析:通过双人行进间传接球跑投篮的练习,能够发展学生的速度、协调、灵敏、柔韧等各项身体素质,全面锻炼身体;通过游戏的形式,能够提高学生运动参与的兴趣,培养学生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从技术角度分析:传接球、投篮是篮球项目中最基本的技术之一,本节课主要是把之前所学的传球、投篮等基本技术组合起来进行练习,通过练习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传接球准确率和成功率。 (二)学生情况: 本次课对象是初二篮球模块班男生,共28人。学生生理上:存在身体协调性一般、运动能力有差异的现象;心理上:对于有对抗、有配合的体育项目比较喜欢,学习兴趣非常高。技能上: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协调性、球感有所增强,传球、投篮能力有所提高,对传球技术在实战中的应用有了一定的理解,对新技术学习有一定的期盼。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传球时对同伴速度和与同伴间距离的判断,行进间对传球落点的控制 2、教学难点:行进间传接球的准确率和成功率 (四)教学方式: 采取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小组学习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运用讲解示范、重复练习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还采用了语言提示、巡回指导、个别纠正、优秀生示范、集体纠正等方法。 (五)教学手段: 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手段有讲解、示范等教学方法,运用多种练习手段和学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成教学目标。 (六)技术准备: 教学中用到篮球场1块、篮球 28,个,呼啦圈2个,计分板2个。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一)知识与方法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传球、投篮在篮球比赛中的作用,90%以上的同学能够正确理解传接球跑投篮的动作要领,了解行进间传接球的技术动作。 (二)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目标 进一步巩固、提高篮球传接球与行进间跑投篮的组合技术,初步体会传接球投篮,85%以上的同学能够比较正确的掌握传接球跑投篮的技术动作;通过练习有效地发展学生速度、灵敏、协调、柔韧性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准确判断和应变能力。 (三)心理品质和教育目标 在合作与交流的学习中,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勇于进取、团结合作的精神,发展学生的判断、应变等能力。
教学流程示意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提问导入阶段——开始部分(1-2分钟) 在体育委员整队报数之后,宣布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强调篮球传球在比赛中的作用;然后进行队列练习,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组织性和纪律性。 (二)热身准备阶段——准备部分(5-7分钟) 1、学生排成两路纵队沿篮球场边线和端线慢跑,跑动过程中学生注意听教师口令进行分队跑与合队跑练习。 2、球操练习,拉伸韧带活动个关节为下一阶段教学做准备。球操包括:伸展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压腿运动、腕踝运动,每节两个八拍。球操练习运用的组织队形是体操队型。 (三)实践尝试阶段——基本部分(27-33分钟) 1、专项准备活动。(5-6分钟) 熟悉球性练习:腰间绕球、胯下8字绕球、左右手高低运球、左右手体前运球、左右手前推后拉运球。 要求:跟随教师口令示范练习,提高控制球的稳定性。 练习中鼓励学生互相观察、语言提示。 2、体会行进间传接球跑投篮(20-22分钟) 练习方法: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拿球,另一组空手跑位,至标志桶附近时接持球同学传球,完成行进间跑投篮。 动作要点: 传球时对同伴速度的判断,以及球的落点判断。 教师采用口令指挥、语言提示、个别纠正、集体纠正的教法。 要求:传球时判断同伴速度、判断与同伴间的距离、控制好传球落点 3、行进间传接球跑投篮 这是本节课新授内容,在前一阶段练习基础上,初步体会双人行进间传接球跑投篮。 (1)双人行进间传接球跑投篮 教师首先带领一名同学进行完整示范,让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在讲解动作要领后强调练习过程中传球方法、传球时机、跑动路线等注意事项。这个练习主要是经过前阶段传球和跑投篮练习基础上,将两个动作组合起来,继续强化所学内容,提高学生行进间传接球的准确性。 练习方法:学生两人一组,每组一球,两人对面站立间隔3—4米传球推进后完成跑投篮。 练习中要求学生互相探讨如何能减少失误,更好的通过交流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同时鼓励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互相观察、互相提示、互相鼓励,更好的完成练习任务。 (2)教师巡回指导,个别纠正 练习中教师巡回指导,对正确动作及时表扬,对错误动作进行纠正。 学生练习中容易出现的错误: 错误一:传球时用力过大,不易控制落点 错误二:传球落点准确,但接球者接不住球 根据学生出现的错误动作,采取相应的练习手段加以改进。 错误一:传球时,球飞行弧度大,落点不易控制 纠正方法:讲清传球时,球飞行路线平直的优点 错误二:传球落点准确,但接球者接不住球 纠正方法:纠正接球手型和缓冲动作,要求其手指、手腕保持一定紧张度 (3)优秀小组示范、集体纠正、强调重点 教师推选优秀小组示范,进行点评,并对练习中的错误动作进行纠正。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意识,增加练习的积极性。 4、游戏 练习方法:将两个篮球放在中线处的呼啦圈内,学生分两组分别站在球场左侧底角,每组第一名同学持球。 游戏开始,两队第一人快速运球至中线呼啦圈处换球,并保证球放进呼啦圈内后,传球给站在右侧三分线附近的同伴,再接回传球完成上篮,自抢篮板球传给下一名同学,1分钟内进球多的队为胜。 规则: 换球时必须确保球静止放在中线处呼啦圈内,如球未静止或换球后球滚出呼啦圈外,则必须将球放回呼啦圈后方可再出发。 未投中不需补中,但一定是自投自抢篮板球。接球完成上篮时可以做运球调整,但不可走步、两次运球。 (四)放松小结阶段——结束部分(3-4分钟) 1、课课练:俯卧撑 练习量:每人20次 按摩放松:两人一组互相放松上下肢 表扬优秀练习组,强调技术重点 4、小结,布置收还器材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创设情境 1常规及安全教育 2提出问题 3队列练习 1听讲并接受安全教育 2思考问题并回答 3完成队列练习 提高注意力 3-4 分钟
温故知新 1慢跑热身 2球操与专项准备活动 1听指挥练习 2观察、模仿 热身 5-7 分钟
新课讲解 1示范 2讲解 1观察、模仿 2听讲解 提高传球技术 20-22分钟
实践操作 安排练习 完成练习 巩固所学技术 2-3 分钟
效果评价 优秀生示范、语言提示鼓励 向优秀小组、个人学习 提高积极性 1分钟
归纳总结 总结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认真听讲、个人小结 改进、提高 1-2 分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