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扁鹊见蔡桓公

文档属性

名称 22、扁鹊见蔡桓公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0-04 08:5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时著名的民间医生,医术高明,所 以人们就用上古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
蔡桓公,蔡国(现在 河南省上蔡县一带)国君,下文称“桓侯”。
请注意以下红体字的读音:
蔡桓公 立有间
腠理 不应
还走
汤熨
火齐 骨髓
医生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huán
jiàn
còu
yìng
xuán
(通“旋”)
tàng wèi
(通“烫”)

(通“剂”)
suǐ
hào
1.结合注释译课文,标记好自己把握不准的字词与同桌交流,如还有问题就举手质疑。
2.从文中挑出2—3个较难理解的句子,写在纸上,与同桌互译。
3、同桌比赛译全文。
这些词你译对了吗?
立有间 :
居十日:
不治将益深:
桓侯故使人问之:
臣是以无请也:
使人索扁鹊 :
一会儿
止,停
更加
特地
询问
寻找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④臣是以无请也。
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扁鹊远远地看见桓侯转身就跑。
(病)到了骨髓里,(那是)司命所管的,(医药)已经没办法了。
我因此就不再询问了。
根据故事内容,填写下表:
扁 鹊 蔡 桓 公
拜见时间 明断病情 预言后果 行为表现
一见
(居十日)二见
(居十日)三见
(居十日)四见
(居五日)结果
疾在腠理
将恐深
无疾 讽刺
病在肌肤
将益深
病在肠胃
将益深
不应,又不悦
又不应,又不悦
病在骨髓
无奈何
故使人问
已 逃 秦
索扁鹊,遂死
望桓侯而还走
立有间
“讳” :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忌”:是嫉妒,猜忌。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思改正。
医术高明
机警果断
讳疾忌医
固执己见
蛮横残暴
人物的性格特点:
扁鹊
蔡桓公

讳疾忌医——
日益恶化
最终身亡
{
缺点错误
不听劝告——
要防微杜渐,及时医治。
越陷越深
要正视问题,改正错误。

{
{
铸成大错
{
要接受批评帮助和忠告。
从桓侯之死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教训呢?
北人食菱(líng)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dàn)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思考: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课外链接
在腠理
无疾、讽刺医生
桓侯体痛
不应、又不悦
在肠胃
又不应、又不悦
居十日
居十日
汤 熨
针 石
火 齐
居十日
在骨髓
故使人问
使人索扁鹊
无可奈何
已逃秦矣
在肌肤
居五日
桓侯遂死

作 业
1、背诵全文。
2、读《韩非子》中的寓言故事,下次和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