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小学语文
2)年级:五年级上册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三单元1第一课《鲸》
5)学时数:40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认识三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4)、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
2、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文章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
这篇课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每个自然段基本上讲了一个意思:第1自然段讲鲸特别大;第2自然段讲鲸是哺乳动物,不是鱼;第3自然段讲鲸的种类;第4自然段讲鲸怎样进食;第5自然段讲鲸用肺呼吸;第6自然段讲鲸如何睡觉;第7自然段讲鲸的生长特点。概括起来说,4至7自然段分别从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课文首先拿鲸和人们熟悉的象作比较,使我们形象地了解到,鲸比象还要“大得多”。接着,用翔实的数字来说明鲸的体重,以此来说明鲸“大”。然后,又以我国捕获的一头鲸为例,再次列举具体数字,具体生动地说明鲸的确很大。作者在介绍鲸吃食物以及鲸的生长时,又一次运用列数字的方法加以说明;在介绍鲸的呼吸时,用“花园里的喷泉”来比喻鲸呼吸时喷出来的气形成的水柱,这种打比方的方法,使说明更清楚,也更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有关鲸的科学知识;二是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三是培养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3、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喜欢探究未知世界,喜欢想象,喜欢新的科学技术。他们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我们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对于说明文的方法让学生由感受到表达到初步运用。
4、设计思路: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细读课文,体会鲸的特点。
(3)研读课文,领悟说明方法。?
?
三、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以及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
1、出示多媒体课件(宽阔的海面;巨大的鲸)
2、师:在这美丽的蓝色海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宝藏,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有一种号称为“海洋之王”的动物,它的体形庞大,比大象还要大许多呢。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板书:鲸
3、师: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不少关于鲸的图文资料,下面请大家借助资料先在小组内相互交流,然后将资料进行汇报,推选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汇总资料,做好汇报准备。
5、汇报汇总的资料。
6、看来同学们已经了解了鲸的许多知识,对鲸非常感兴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鲸”这篇文章,看一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有关鲸的哪些知识,是怎样介绍的。
?学生回顾并运用课前所查资料,交流并汇报。
提高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促进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品读赏析?
一)、精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写法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想想这些句子分别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然后读一读。
2、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课件出示】
目前已知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3、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是太大了,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
【课件出示】
我国发现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几十头肥猪那么重。
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数字加以说明的好处。
4、你还从哪儿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
5、小结写作方法: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方法把鲸的大小描写得非常具体。
二)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一)细读课文2-7自然段,体会鲸的特点。
【课件出示】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总分深入研读,想想作者是怎样将鲸的某一方面的生活习性写具体的,并根据选学内容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朗诵家、小画家、演说家、表演家中的一个角色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二)反馈:
1、第2自然段
说一说鲸是怎样进化的。把自己当作鲸,给同班同学说一说你的进化过程。
(汇报:我们鲸生活在很远古的时代,和牛羊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就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我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就成了现在的样子,适应了海里的生活。)
点评同学的介绍,从这一段介绍词可以得出什么结论?(鲸是哺乳动物,不是鱼)
2、第3自然段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把这些读给大家听一听。
4、第4、5自然段
鲸分为两大类,它们在生活习性上有什么不同吗?用波浪线画出须鲸的生活习性;用横线画出齿鲸的生活习性,读一读,填好表后在小组内交流。
【课件出示】
吃食(吃什么,怎么吃,特点)
呼吸(用什么怎么呼吸)
共同点
都吃鱼虾
用肺呼吸浮上海面从鼻孔喷气
须鲸
小鱼小虾吞食吃得多
喷出的水柱垂直细高
齿鲸
大鱼海兽咬住凶猛
喷出的水柱倾斜粗短
5、自主学习第六自然段
鲸在睡觉时是什么样子呢?想象一下睡觉的样子,并把它画下来。
6、第7自然段
说一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三、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指导习作方法
师:课文除了用了一些说明方法来介绍鲸的特点外,用词也是颇具匠心的。
【课件出示】读下面的句子,说说有无加点的词语,句子的意思会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1、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
2、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
3、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
四、回顾内容,朗读记忆
我们对鲸的生活习性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哪个方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这部分内容读给小组的人听,看看哪个同学能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 师生以第一自然段为“扶”的对象,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用词的妙处。
教师放手,学生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研读后文,学习课文使用的说明方法以及用词的妙处。
??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课文使用的说明方法。
学法的渗透
体现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合作学习的方式。
发挥学生的特长,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法的渗透
通过比较两类鲸的不同,进一步把握鲸的特点与生活习性。
回归文本,训练语言文字,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美。
三、拓展延伸
?
师:学完课文,相信同学们对鲸有了更为具体的了解。通过查阅资料,我们知道鲸有很多种。
1、请大家一起观赏鲸家族中的部分成员。【课件出示】各种鲸的图片
2、“巨鲸演讲团”演讲
借助手中的资料,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鲸,以鲸的口吻向大家介绍。
3、演讲示范
【课件出示】蓝鲸的演讲。
蓝鲸是地球上目前最大的动物,一头成年蓝鲸能长到非洲公象体重的话30倍左右。蓝鲸是真正的海上巨兽,平均长度约26米,最高记录为33。5米,平均体重150吨。一头蓝鲸的舌头厚3米多,其重量比一头大象还重。蓝鲸也是动物世界中绝无仅有的大力士。一头蓝鲸以每小时28千米的速度前进,可产生1250千瓦的功率,相当于一个中型火车头的拉力。曾有一头蓝鲸把一艘27米长的捕鲸快艇拖着游了8个小时,平均时速为9千米,当时这艘快艇开足马力向后退行,却仍被它拉着向前行驶了74千米。
4、生说听了蓝鲸的演讲之后的感受。(用上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领悟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下面大家也来扮演一种鲸进行演讲,要注意用一些说明方法
?说话练习,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对课文表达方法的领悟。
四、作业布置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鲸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实,我们人类对鲸还有许多地方不了解,这些都等着同学们去探索。根据课文和自己搜集的课外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一方面的内容写一篇短文。
写作训练
学习本文的表达方法,学以致用,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反思
《鲸》是我作为第四单元集体备课的第一课。在这堂课上,我是这样设计的: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鲸的文字、图片资料,使学生走近鲸的世界,对鲸有所了解。教师也准备一些有关鲸的课件,在课前及课中穿插运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课程资源。
?2.根据教材编排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5—6年级的阅读目标:“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我安排以下教学方法:
?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读通、读熟课文,弄清课文讲了关于鲸的哪些内容,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述顺序。
?(2)细读课文,体会鲸的特点。组织学生自读课文,认真体会鲸的特点。以第一自然段带领学生研读研究作者是怎样说明鲸的“大”的,之后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深入研读,并根据选学内容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为了调动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朗诵家、小画家、演说家、表演家中的一个角色来汇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当朗诵家的读出鲸的特点,当小画家的画出鲸的特点,当演说家的讲解出鲸的特点,当表演家的演示出鲸的特点。然后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汇报,教师和其他学生当评委,与汇报同学进行交流。教师针对汇报情况,抓住重点词句进行适时、适当的点拨。
(3)抓住独具匠心的词语来体会作者用词的妙处。画出体现鲸大的有关词句,品味并分析说明鲸大的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将句中的具体数字改成“很重”、“很长”等概括性叙述语言,让学生与原文对比,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
?3.重视读写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吸收,又在写中练习运用,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表达方法的领悟。在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之后,可以让学生再补充介绍一些课前搜集的有关鲸的资料,教师也为学生展示白鲸、虎鲸、蓝鲸、座头鲸等不同种类的鲸的图片。之后出示随文练笔作业,以某一种类的鲸(如白鲸、虎鲸)的口吻做一个自我介绍。
一堂课下来,再一次深深地感受到学生的学习潜力是无法估量的。上课伊始,学生结合自己课前查阅的有关鲸的资料,介绍有关鲸的知识。孩子们可有说了!一环接一环,接得天衣无缝,就是一本生动的关于鲸的大绘本!研读课文是怎样介绍鲸的特点时,孩子们也是火眼金睛,没让哪一句使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子成了漏网之鱼!说得好,写得怎么样呢,我们拭目以待。
课件32张PPT。鲸鲸 大肥猪 哺乳动物
鳍 上腭 又粗又矮
肺 滤出 肚子 判断
胎生 寿命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鲸的?
3、作者是怎样把鲸的这些特点介绍清楚的,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来和同学交流. 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作比较 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列数字举例子 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颚,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假 设快速默读课文2-7自然段: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和同学交流,然后想象作者是运用什么方法来介绍它的特征呢?前肢演变为前鳍 尾巴演变为尾鳍 后肢完全退化了 在陆地上的原始状态 齿 鲸须 鲸鲸的生活习性须鲸 虾和小鱼齿鲸 大鱼和海兽吃 食 须 鲸 齿 鲸呼吸 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打 比 方 须鲸吃虾和小鱼。
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
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几头聚在一起。
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鲸隔一定的时间呼吸一次。
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
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介绍给同学听。(可以把自己当作鲸的一员作自我介绍,也可以和同学合作,用绘画、解说、朗读、表演等多种形式介绍。)
鲸的世界角鲸群 灰鲸 被捕获的鲸 白鲸 北极露脊鲸 鳍鲸 蓝鲸 巨臂鲸 地球 鲸是地球上最大的哺乳动物。生活在北冰洋中硕大无比的蓝鲸,体长长达33米,体重130吨,单是它的心脏就有700公斤,肾脏重1吨,舌头重两吨。它的胃有3米长,肠子有250米长。如果光从重量上看,可抵32头大象的重量。 鲸的种类很多,个体有大有小。蓝鲸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鲸是用肺呼吸的。科学家研究证明,鲸是一种原来生活在陆地又重新返回海洋的动物。说它“重返”海洋,是因为理论上它们最早的祖先也是从海洋里产生的。鲸一口气能在水下憋上5到10分钟。有的能憋上一个小时。鲸到水面上换气时,呼出废气的喷气压力很大,连气加水就像间歇喷泉一样的冲天水柱高达十几米,十分壮观。 鲸在南大洋中的分布比较广泛。他们的分布与磷虾群的分布有密切关系,蓝鲸主要分布在浮冰带,生活在最南部的是巨臂鲸和黑板须鲸,露脊鲸主要分布在亚南极地区;齿鲸类分布在南极辐合带,随季节变化而迁徙。种类分布鲸的歌声
鲸能唱歌,在古希腊的神话中已有传说。 当时的渔民在船上听到水下有一种奇妙动听的歌声,他们听得入迷,失掉了方向,不幸失事。后来有人说,这是海妖在作怪,他们听到的声音是海妖的呻吟。然而,近年来,由于科学的发达,神话变成了现实,科学家终于揭开了这个谜,证明这是鲸在唱歌。鲸在迁徙的途中和繁殖的季节都会唱小调,不同场合曲调不同,大约每年更换一次新曲。鲸的这种艺术天才,给其旅途生活带来了乐趣,这也是耐人寻味的奇妙现象。
鲸的全身都是宝
鲸浑身是宝,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它那巨大的躯体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鲸肉、鲸油和其他产品,一头100吨左右蓝鲸的价值可达10000美元。鲸肉约占鲸体重的一半左右, 除了研成粗粉当饲料或肥田之外,加工之后还可以供人食用,富含蛋白质,营养价值高。挪威和日本等国的食品商场就供应新鲜鲸肉和鲸肉罐头。日本研究美食的人认为,鲸肉味道胜似牛肉,是世界上的美味食品之一。日本还利用鲸肉作原料,加工成人造纤维。 鲸的皮可以制革,用鲸皮做的皮鞋、皮包、皮衣等质地柔软,花纹美观,不亚于牛皮。鲸的皮下脂肪层很厚,可达十几至几十厘米,可以炼油、食用或作其他化工原料。 一头蓝鲸可产油30多吨,相当于1 700头猪或8 000只羊的脂肪总量。鲸的骨器、内脏可作药用或制肥。一头巨鲸可称得上价值连城。所以世界上不少国家如日本、挪威等国竞相猎捕,使不少鲸濒临灭绝. 人们把成群的鲸困在海滩上然后杀死志愿者正在救助仍然存活的领航鲸请加入保护鲸的行列!
小练笔:
根据课文和自己收集的资料,以“鲸的自述”为内容写一篇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