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

文档属性

名称 扬州慢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0-21 21:03:00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扬州慢姜夔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扬州慢》广陵——扬州 腰缠十万贯,
骑鹤下扬州。 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赖是扬州。
——唐?徐凝《忆扬州》江湖雅士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中后期婉约派代表词人。词风清空骚雅,超逸空灵。姜夔精于书画、擅长音乐、能诗善文,具有多方面艺术才能。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扬州慢》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诵读品味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扬州慢》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自主赏析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扬州慢》 整体探究⑴上阕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⑵下阕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扬州慢》 上阕: 空
下阕: 惊景
情 整体探究2·造成今昔对比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扬州慢》 “胡马窥江”
南宋初年,金兵屡次南下,扬州遭惨重破坏。本词写作时间时距完颜亮南侵已有十五年,但扬州城依旧是四顾萧条,一片残破。 整体探究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扬州慢》3·下阕抒发了词人什么情感? 抒发了他对战争的厌恶与痛恨,对昔日繁华的追忆和怀念,对今日山河残破的哀思。 缘景明情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再读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扬州慢》 拓展延伸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姜夔《扬州慢》缘景明情
体会两首词景与情的不同之处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扬州慢》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缘景明情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扬州慢》 拓展延伸景情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扬州慢》 拓展延伸一个是雄浑壮阔之景
一个是清冷萧条之景
一个有杀敌报国的雄心和报国无门的悲愤
一个对侵略战争的痛恨和繁华尽去的感伤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扬州慢》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
《扬州慢》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体味诗人怀古伤今,感时伤世的情感。
2、掌握缘景明情的诗歌赏析方法。
教学重点:
抓词眼“空”“惊”,分析景物特点,引导学生自主体味黍离之悲。
教学方法:学生主体 师生互动 自主鉴赏 合作交流 启发探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吗?我们大家一起大声背诵出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送别诗景中有情,表达李白对朋友的深厚情谊。题目中的广陵是指哪里呢?扬州。
扬州曾沿用过广陵、江都、维扬等名称。它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扬州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 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之说。鼎盛时期的扬州,春风十里,歌舞升平。唐?徐凝《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可见扬州盛极一时。
那么,南宋时期的扬州又是什么样的景象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跟随南宋后期著名的布衣词人姜夔的的脚步,看看他到扬州后见到了什么?。
(板书课题) 《扬州慢》   姜夔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他是南宋中后期婉约派代表词人,其词词风清空骚雅,超逸空灵。姜夔精于书画、擅长音乐、能诗善文,具有多方面艺术才能。
二·诵读品味
1·学生自读,
诵读是欣赏诗歌的第一步,下面请大家自读全词,注意品出感情基调,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来读?
(悲,从哪些句子中读出来的?)
2·指名朗读,学生评价,
语调、语速、重音和停顿等,作肯定评价,如果有读得不好的地方,可范读一两句。
3·名家范读,(听录音朗读)听完朗读示范后,你是否深有启发呢?下面请大家再把词作有感情的自由朗诵一次。然后我再请一位同学为大家作示范。
4·学生自读,
5·指名朗读,教师评价
6·全班齐读。
三·自主赏析
   理解品味诗歌,诵读是一个重要手段,通过诵读,大家对本词的感悟又加深一层,下面就请大家谈谈你读本词后的体会吧,你觉得哪些词句深深打动了你呢?它又好在哪里呢?(如语言,修辞,思想,表现手法……)
下面我把全班同学按左右分两大组,每组按四人一小组讨论,确定一个发言者,然后用抢答的形式给大家分享本组的赏析成果。(回答不完善的同组的同学可以补充)
(分组讨论,教师个别指导,4分钟后抢答)
最后教师小结简单:大家说得非常好,同学们的回答既让我们全面理解了这首词,又让我们接受了一次中国古典诗歌美的熏陶。
四·整体探究
1·经典的诗歌总是能激起大家的欣赏欲望,下面我们根据大家讨论的内容,从整体上把握全词。请大家四人一个小组讨论:
⑴上阕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⑵下阕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上阕 空 上阕主要写了扬州城今日的荒凉萧条。 景
下阕:惊 下阕主要想象杜牧重游感受及词人心中的悲凉之感。 情
2·上阕除了写今日扬州的荒凉,还写了什么时期扬州的景象?景物特点如何?
今日萧条 昔日繁华
上片由“名都”、“佳处”起笔,却以“空城”作结,对比鲜明,有昔盛今衰之感。
3·造成今日萧条的原因是什么?
“胡马窥江”,南宋初年,金兵屡次南下,扬州遭惨重破坏。
本词作于孝宗淳熙三年(1176),这时距完颜亮南侵(1161)已有十五年,但扬州城依旧是四顾萧条,一片残破。
4·我们回忆一下第二单元的学习重点——用缘景明情的方法赏析古代诗歌。什么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呢?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是指在欣赏诗歌的时候,反复诵读,从景入手,把自己投入到诗歌所描绘的境界中。然后根据作品中意象特点,去理解诗歌丰富深沉的内涵,领悟作者的感情。
5·正因为昔日繁华的扬州如今一片萧条景象,作为一个关心国家前途的词人,由此牵动了他无尽的思绪,那么下片抒情,诗人抒发了什么情感?(联系小序及课文注释)
姜夔在沉痛的叹息声中抒发他对战争的厌恶与痛恨,对昔日繁华的追忆和怀念,对今日山河残破的哀思。
五·再读诗歌
只有爱读多读善读优秀的词作,才能从古代文化传统中吸取丰厚的营养。最后,在音乐声中,请大家跟我一起大声地饱含感情地诵读诗歌,体会词人的深沉感悟。
六·拓展延伸
我们知道,南宋的文人中,把家国忧患作为创作的主旋律的,主要有辛弃疾和陆游,请大家回忆必修4第二单元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运用缘情明景的方法体会这两首词景与情的不同之处 (生四人一小组讨论)
一个是雄浑壮阔之景
一个是清冷萧条之景
一个有杀敌报国的雄心和报国无门的悲愤
一个对侵略战争的痛恨和繁华尽去的感伤
(如有时间,自由背诵)
附板书设计
扬州慢
姜夔
上阕 下阕
景 情
空 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