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虞美人》
千古词帝——李煜
薄命君王 绝代词人
中国词坛“南面王”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吟诵涵咏
触美景 伤悲情
“春花秋月”是美景良辰,
词人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
贵为国君,荣华富贵,自由 权利,
无所不在的安全感
美满的爱情
多才多艺身
多福多 命
“往事知多少”中“往事”的内涵是什么?
无奈与哀痛
春花秋月年年岁岁
身处刀俎仍需苟延残喘
历经痛苦的折磨
“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有什么深刻含义?
改
在前六句中,词作突出的是什么?
改变的只是朱颜吗?
一国之主 阶下囚徒
安富尊荣 忍辱蒙羞
前六句词采用的手法?
何时了 知多少
又东风 不堪回首
应犹在 朱颜改
宇宙永恒不变 对比 人生短暂无常
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忧思难平,唱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于是,最后两句呼之欲出。
思考题:1、请问,词中哪个字可以概括前六句的感情?
2、大家说说李煜的“愁”有哪些?
往事之叹
亡国之恨
离家之痛
思乡之苦
以水喻愁,形象而生动。
化无形愁思为有形江水,表现感情力度。
用远离自己代表故土的长江喻愁,含怀念故国之深情。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妙在何处?
归纳小结
感情基调:愁
表现手法:今昔对比(过去的欢乐与现在的痛苦构成过去与现在、欢乐与痛苦相互对比映衬的二重组合)
美景写哀情
用比喻化抽象为形象
点滴赏析
笙歌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所有具有深悲剧痛的人都怕回忆过去的美好岁月,都可能因愁苦不堪而容颜憔悴……尽管他们与李煜的愁思未必相同,但都可能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悲愁心态 。《虞美人》正是真实形象的写出这些人的感情痛苦,从而撼人心魄,传诵千古。
有人说,《虞美人》不仅是写李煜个人的愁苦,还有极大的概括性。请具体说明这一点。
今天的读者并无李煜那样的遭遇,为何也能被他的词感动?
李煜后期的词发自内心,写的是从未有人写过的作为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流露的又主要是追惜年华、感慨人事、哀叹命运等容易引发普通人共鸣的情绪,兼以他采用了唐五代词人少用的白描手法,以清新之语抒写真挚之情,因而形成独特的风格,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成为我国词坛的一代词家。
归纳小结
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正如王国维所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法)缪塞
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景物依旧、物是人非的悲愁之感油然而生
改变的有朱颜、地位、感受,那么没有改变的有什么?请从词中寻找具体的事物。
蝶 恋 花
晏 殊
再读
燕子
李白《双燕离》诗:“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
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明月
苏轼 《水调歌头·中秋有怀子由》:“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王粲《登楼赋》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凭轩槛以遥望兮, 向北风而开襟。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
满目山河空念远。
——晏殊《浣溪纱》
晏殊,字同叔, 临川人。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宋仁宗时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范仲淹、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卒谥元献。他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文词典丽,雍容华贵,音律谐适,词语雅丽。有《珠玉词》。
探讨:
王国维《人间词话》﹕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越深则材料越丰富变化。
叶嘉莹 《大晏词的欣赏》:大晏乃是一个理性的诗人。
“西风”之“凋碧树”正充分地道出那离别对词人生命的强烈冲击。
第一层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出于晏殊的《蝶恋花》。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三层境界:
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出于柳永的《凤栖梧》。
第三层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出于辛弃疾的《青玉案》 。
总结:
本词上、下片之间在境界、风格上是稍有区别的。上片取境较狭,风格偏于柔婉;下片却境界开阔,风格近乎悲壮。
表现着晏殊词作雍容和缓的浓情中渗透着自我解脱的气度之美和理性沉思的意境之美。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①,鬓云欲度香腮雪②。懒起画娥眉,弄妆③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④,双双金鹧鸪⑤。
[注释]
①小山:指屏风上雕画的小山。金明灭:金光闪耀的样子。
②鬓云:象云朵似的鬓发。度:覆盖。香腮雪:雪白的面颊。
③弄妆:梳妆打扮。
④罗襦(rú):丝绸短袄。
⑤鹧鸪:这里指装饰的图案。
这首《菩萨蛮》,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帽唐代仕女图。
词的上片,写床前屏风的景色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下片写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全词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成功地运用反衬手法。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表现了作者的词风和艺术成就。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在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在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象是去年曾在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回”。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浣溪纱》: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酒宴歌席莫辞频。
满目河山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韶光短暂,生命短暂。而在这短暂的生命里,等闲就有数不尽的痛苦哀伤。有多少时日可以饮酒?有多少时日可以听歌?在你今天有酒饮、有歌听的时候,好好的把握吧。你怀念的人在春山之外,天涯尽头,难道因为你念远,远人就归来了吗?落花风雨,春光不久,这两句道出了人世间双重的悲哀。“空”念远,“更”伤春,“更”加强了两重悲哀的感慨,而“空”则是在两重悲哀加强时的反省和觉悟。这就是晏殊,虽然亦有哀伤惆怅,但理性的观照始终贯穿。
寓 意 宋朝晏殊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瑟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这是抒写别后相思的恋情诗。首联追叙离别时的情景。伊人乘著油壁香车而去,从此也没有机会重逢,因引起作者深深的怀念。 颔联寓情於景,回忆当年花前月下的美好生活。 颈联叙述自己目前寂寥萧索的处境,揭示伊人离去之后的苦况。 尾联表达对所恋之人的刻苦相思之情。“鱼书欲寄何由达”照应“峡云无迹任东西”,因其行踪不定,所以即使写好书信也难以寄到她的手中,这是恨离怨别根源。从诗意看,作者所怀念的很可能是一位浪迹天涯的歌女。此类题材在晏殊的词中随处可见,不过他这次没有用长短句,而用一首律诗来表现,风格、风格、情调都与长短句相近,含婉深水,清新流丽,韵味浓郁。
愁肠千千结
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更漏子 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乌夜啼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愁结细细解
具体意象 愁的特点
长相思— 点点吴山 情的重负
更漏子— 声声雨滴 情的敲打
乌夜啼— 缕缕丝线 情的缠绕
有感情的背诵《虞美人》
说说你知道的咏愁名句——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武陵春》《如梦令》《声声慢》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 铸《横塘路》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辛弃疾《摸鱼儿》
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千秋岁》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拓展引申:
浪 淘 沙
【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浪淘沙》赏析
《浪淘沙》从景写起,由景及情,将梦境与现实,欢乐与悲恨交织抒叙,纯用白描,不事渲染而语言生动。同是亡国之痛,这首比《虞美人》显得更哀伤、凄苦。
阅读李煜的词,完成题目。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
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
生长恨水长东!
①下面对于词句比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比喻自己帝王生活结束之快。 B.以“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比喻国亡家破,是由于外力的打击。 C.以“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比喻帝王生活一去不复返,企其重来之不可再得。 D.以“水长东”比喻自己的愁苦将会像东流水一样滚滚而去,这样自己就能摆脱忧愁,自由生活了。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