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共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23 19:1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教学目标:
2 掌握林冲的思想性格发展变化过程及其变化的关键。
3 把握“风雪”描写的特点及其他细节描写对情节、人物的作用。
1 欣赏小说情节设置的艺术特点。





了解《水浒传》
情节结构欣赏
人物形象
主题探究
环境及细节处理的艺术
一、了解《水浒传》
(一)文体知识
(二)关于作者
(三)关于作品
(四)作品评价
(一)文体知识
章回体小说
章回体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外在叙述体式。章回体小说是篇幅长、容量大、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结构宏伟的一类小说,适于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人物的成长历程,并能反映某一时代的重大事件和历史面貌。在篇章结构上,一般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分成许多章节;篇幅特别长的,还可以分为若干卷或部、集等。
千秋才人——施耐庵
施耐庵(1296—1370),原名彦端,字肇端,号子安,别号耐庵,元末明初文学家。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著名小说
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他在教书期间根据民间传说与话本戏曲,编著了著名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
(二)关于作者
(三)关于作品
1、《水浒传》所写的宋江起义的故事源于历史真实。《水浒传》最早为一百回体,后来出现了一百二十回本,增加了征田虎、征王庆的故事。清末明初金圣叹腰斩《水浒》删掉了后七十一回的内容,添上了“惊噩梦”的结局,成为七十回本。七十回本的《水浒》结构安排紧凑,人物性格鲜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2、北宋末年,统治者昏聩淫逸,外族入侵,连年自然灾害,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里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激化的矛盾使得大小起义暴动不断。《水浒》艺术的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颂扬了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揭露了北宋王朝的黑暗腐败。
3、小说版本:
简本:简本包括了受招安、征田虎、征王庆、打方腊、宋江被毒死的全部情节。之所以成为简本,主要是文字较为简单,细节描写少。目前已经发现的简本有一百十五回本、一百一十回本、一百二十四回本。
繁本:描写细致,是目前流传最广的版本。但主要改写增添的部分都是招安后的情节。
一百回本:
宋江招安后,有征辽、征方腊的情节
一百二十回本
明朝万历末年,杨定在一百回本的基础上插入了征田虎、征王庆等情节,合成一百二十回。
七十回本
清金圣叹腰斩一百回本招安及之后的事,以原书第七十一回卢俊义的梦作结尾,再将第一回作为楔子,此为七十回本。
前四十回,以人物为线索,俗称:鲁十回、宋十回、林十回、武十回。
后三十回,以情节为线索,三打祝家庄、三大曾头市等。
金圣叹
“六才子书”:《离骚》《庄子》《史记》《杜诗》《西厢记》《水浒传》
冯梦龙
“四大奇书”:《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水浒传》
鲁迅
“侠”字渐消,强盗起了,但也是侠之流,他们的旗帜是“替天行道”。他们反对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他们所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将相。李逵劫法场时,抡起板斧来排头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
(四)作品评价
字词
二、情节结构欣赏
(一)和课文相关的情节
(二)复述并概括情节
(三)谁在讲故事?几个故事?
(四)铺垫和照应
(一)和课文相关的情节
课外阅读相关章回
第六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七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八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九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第十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第十一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二)概括情节
1序幕 (1-2)
2开端 (3-5)
3发展 (6-10)
4高潮结局(11-13)
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陆虞侯密谋害林冲
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林教头杀敌山神庙
林教头买刀寻仇敌
请在此处添加标题
零视角叙述
零视角即全知视角,本文的作者作为故事的叙述者,站在故事之外观察,无论是作品中人物的心理还是言行,叙述者上天入地,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种角度客观、冷静、叙述空间大,可以全方位描述故事,让读者领略故事全貌。但是叙述者过多干预和介入也在作品和读者之间产生了距离,从而降低了作品的真实度和可读性。通常是第三人称叙述。
内视角叙述
内视角即故事中人物的视角,采用故事内人物的眼光来观察事物变化,以角色之口叙述故事,因而观察和叙述都受到限制,便于信息隐藏,同时叙述和观察带有人物的主观色彩,使故事显得更具真实性,拉近了读者和故事的距离,使读者也参与到故事中,使作品具有悬念感,更具可读性。
总 结
欣赏一段精彩的叙述
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林冲就伏门边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响,直奔庙里来,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推也推不开。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道:“这条计好么?”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的推故。”那人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又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又一个道:“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那一个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又听得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我们回城里去罢。”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
点评:表面上看是林冲的视角,实则是一种一个外部观察的视角。故事中的人物林冲知道三人是谁,但叙述者却不知道。实际上,这是叙述者“假装不知”,是为了增加悬念、吸引读者而采取的叙事手法。
(来到
沧州)
密谋
陷害
(阴谋进行中)
阴谋败露被杀
沧州
遇旧
听闻仇至
买刀寻仇
接管
草料场
复仇
山神庙
茶酒店
草料场
山神庙

明暗交错
总 结
把小说矛盾的一方当做明线,而把小说矛盾的另一方处理为明暗的交替变化。两条线索时分时合,交织在一起,使事件的发展一波三折,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以一斑而窥全豹,这也显示了《水浒传》叙事艺术的杰出一面,显示出施耐庵对叙事艺术的贡献。
精彩的情节必须紧凑严谨,故事发展自然连贯,不给人突兀感觉;同时还要环环相扣,一波三折,吸引读者。这就是情节展开中铺垫和照应的作用。
01
巧合
02
悬念
03
伏笔
(四)铺垫和照应
巧合:情节中出乎意料的人物的偶然遭遇,这种偶然必须符合生活的逻辑,可以为后面的情节的发展做铺垫。
课文中有哪些巧合,找出来,说说其作用。
悬念:即悬而不决。是戏剧、小说等叙事性文本中,为有效吸引观众或读者,让故事情节发展到一定阶段有意搁置、延宕,下文才会明确照应的一种情节设置手段。
作用:从情节设置看,因设疑、释疑,使情节在一张一弛中波澜起伏;让人物的命运曲折多变。从阅读角度看,使读者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产生了焦虑感,因而引发了阅读期待,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
文中哪里设置了悬念?讨论其作用。
2
1
3
悬 念
姓名:林冲
座次:6
星名:天雄星
绰号:豹子头
相貌:生的豹头环眼,燕颌虎须
身高:1.88米
原职: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
梁山司职:马军五虎将第二
所用兵器:梨花枪,后改用丈八蛇矛
三、人物形象
个人档案
林冲自是上上人物,写的只是太狠。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这班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然琢削元气也不少。——金圣叹
三、人物形象
1、细节考虑上,细致谨慎周全
2、处在困境中,忍耐,委曲求全,表现出极大的韧性。
3、恪守处事做人的底线,坚定不易动摇
4、一旦做出决定,出手果断,不犹豫,冷静
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把尖刀插了,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 再穿了白布衫,系了搭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
欣赏一段精彩的人物描写
智深听得,收住了手看时,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爪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摺叠纸西川扇子。生的豹头环眼,燕领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口里道:“这个师父端的非凡,使得好器械!”(第六回)
林冲寻思道:“这般却怎的好?”又吃了几碗酒,闷上心来,蓦然想起:“我先在京师做教头,每日六街三市游玩吃酒;谁想今日被高俅这贼坑陷了我这一场,文了面,直断送到这里,闪得我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受此寂寞!”
因感伤怀抱,问酒保借笔砚来,乘着一时酒兴,向那白粉壁上写下八句道∶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誉望,京国颢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
撇下笔再取酒来。(第十回)
探究:林教头上梁山为什么这么艰难?
林冲可以说是水浒传中写的最有诗意的一个人。这种诗意不是风花雪月式的,而是郁结的、悲愤的、无解的。施耐庵用重笔浓墨,写林教头风雪歧路的悲叹,写他的沉吟和伤感,都是极为典型的失意文人形象,是文人在现实境地处处抑郁不得志的具体表现,作者绝对是动了真情,一再把林教头放入仄地,让他身上的诗意气质高度弥散,最终上升到哲学层面,逼真地凸显出林教头身上寂寞的质感,并把这种质感保留到了剧终。
四、主题探究
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
林冲性格的转变,在于一个“逼”字,“官逼民反”“逼上梁山”。从林冲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到加害于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凶残、卑劣、阴险、狠毒。因此,只有奋起反抗进行斗争才是唯一出路。这就是林冲这个典型形象的社会意义。
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一是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
二是认识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
象林冲这样的人尚无法维持安定的生活,不能保障生命安全,可见当时社会的黑暗,朝政的腐败。
林冲这样性格软弱的人也被逼上梁山,可见封建统治阶级残害人民凶恶残酷。
五、环境及细节处理的艺术
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的自然环境,文章也着力在“风雪”上作景物描写。课文是怎样描写大风雪的?
关于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课文是怎样描写大风雪的?
(1)直接描写风雪
①林冲初到草料场时: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纷纷扬扬”,写雪花之大;“卷”,写朔风之烈;“一天”,写范围之广。(雪初起)
②林冲去市井沽酒时:“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选题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雪正大)
③沽酒返回时:“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下的更紧了)
这两处的两个“紧”字,不仅描写了一场越下越大的雪,还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①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
林冲看住处草屋时,只见:“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沽酒回到草料场,“那两问草厅已被雪压倒了。”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
②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
如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是用人物感觉暗写风雪。写林冲则神庙里,“先取下毡签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因为风雪大,天气冷,所以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身”。
总之,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二字。
作者写这场大风雪用意何在?
3、压倒草厅
4、投宿庙中
5、大石倚门
6、隔门偷听
1、身寒沽酒
2、途中见庙
细节描写作用探讨
好的文学作品往往以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取胜,《水浒》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这篇作品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大致有三种情况:
(1)有的细节描写生动具体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
第八段中对林冲出门买酒时的描写,就通过一系列的动作细节,表现出他谨慎小心的性格,同时也说明他是准备安心地在草料场度过他的流放生活的,这就表现了他的随遇而安的一面。
(2)有的细节描写则使故事情节前呼后应,使作品布局更加严谨。
第七段开头对林冲离开天王堂时的描写,看起来好像是不经意的描写,但这里所写到的事物,在后文都有着落:包裹——放在床上(第八段);尖刀——剜了陆谦的心(第十二段),同时也照应了第五段的“买把解腕尖刀”;花枪——挑了酒葫芦(第八段,第十段),挑了差拨和富安(第十二段)。再如第十段对林冲来到山神庙后的描写,通过他掇石头靠住庙门为下文写陆谦等三人进不了庙埋下伏笔。有道是名家笔下无闲文,从本文来看,确实如此。
(3)有的细节描写同时兼有以上两方面作用。
第五段写林冲听到店小二报告的消息后,立刻大怒,去街上买了把解腕尖刀。这一细节既表现了林冲刚烈的性格,也为下文写刀剜陆谦心做好了铺垫。再如第十段,写林冲见草厅被雪压塌后,怕火盆内有火引起火灾,就探半身进去摸。这一细节既表现了林冲的小心谨慎的性格,也为下文写陆谦放火做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