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冷战 课件(27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冷战 课件(27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23 10:13:14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2021-11-16中美元首举行视频会晤
11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在长达3个半小时的会晤中,双方就事关中美关系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充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习近平主席强调,新时期中美相处应该坚持三点原则: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九年级下册历史人教部编版
第16课 冷战
何为冷战?
如果说20世纪上半期也存在着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法西斯主义
三种制度的竞争,那么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资本主义阵营与
社会主义阵营的竞争(美苏竞争)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陈文海《中外政治文明历程》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
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1947——1991年)
何为冷战?
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01 美苏为何要冷战
冷战的开始
据材料,说说美国发动冷战的原因?
思考·探究
美国


美国军事基地
关贸总协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布雷顿森林体系
+
30多艘航空母舰
30多艘航空母舰
全世界都应该采取美国制度
1948年资本主义世界
各国工业生产占比
二战后,美国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际贸易体系,经济军事实力强大;在全世界推行美式民主;谋求称霸世界。
核武器
思考·探究
据材料,说说苏联加入冷战的原因?
苏联
西



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这次战争是世界各种经济和政治势力在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
——斯大林
苏联要控制东欧 防御美国
核弹头
冷战原因:美苏国家战略冲突
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实力;核武器等。
美苏争夺
世界霸权
苏联眼里的美国
美国眼里的苏联
意识形态矛盾
搁置
二战 战前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
矛盾回归
二战 战后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
矛盾初现
二战 战时
法西斯主义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国家战略对立
社会制度差异
对抗冲突加剧
丘吉尔“铁幕演说”
材料:1946年3月5日,丘吉尔访问美国时发表演说:“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铁幕”指苏联对东欧各国实行的所谓“高压控制”。所以丘吉尔号召西方国家联合起来,依靠美国实力,反对苏联和东欧各国,对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这是美国借丘吉尔之口发出的第一个明白无误的“冷战”信号。
读图和材料,“铁幕”指什么?有何影响?
影响: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打响了“冷战”的第一枪,揭开了“冷战”序幕。
1946年
丘吉尔
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要求美国国会拨款援助“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


土耳其


土耳其
美国给希腊土耳其经济援助的目的是什么?标志着什么?
宣称世界已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敌对的营垒,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这就是“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
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
关系正式破裂,标志着冷战开始。
目的: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图谋世界霸权。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的色彩。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体现
冷战开始
1947年3月
公开的反共反苏
马歇尔计划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冷战政策的经济表现为马歇尔计划
美国
纳税人
1947年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1947年7月——1952年,共有16国接受了美国13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帮助西欧恢复工农业生产,稳定金融和扩大贸易。
马歇尔计划的实质:
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通过帮助西欧国家恢复经
1947年7月
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遏制苏联,巩固美国霸权地位。
比较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
公开反共反苏
采用隐蔽经济手段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两者互相配合
标志着冷战
开始
杜鲁门主义的
大规模运用
冷 战
在政治上的体现
冷 战
在经济上的体现
实质: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世界,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
苏联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年1月,简称经互会,是由苏联组织建立的一个由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合作组织,总部设在莫斯科,旨在帮助苏联自身和东欧各国恢复和发展经济。……经互会在苏联的控制之下。
在经互会国家中,苏联的资本投资总量占80% 。……经互会成立以来,对各成
员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各成员国国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李兴《论经互会的问题与苏东关系》
斯大林认为马歇尔计划会严重威胁到苏联对于东欧的控制。1949年,苏联就出炉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加强对东欧各国的经济援助。
莫斯科经互会大楼
德国的分裂
02 冷战在欧洲的焦点
读图,说出二战后的德国处境如何?什么是柏林危机?
美英法和苏联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
及其首都柏林。




柏林在哪国
占领区?
1948年
美英法三国
准备合并,
发行货币,
筹建政权。
1948年6月,苏联切断西战区与柏林
之间的水陆交通,停止向西柏林供应
生活物资,美英立即对苏占区实行反
封锁。
柏林危机
美苏对峙中保持着理性经过11个月的秘密谈判,达成协议,双方同时解除封锁。
1948年
德国的分裂
1949年9月美英法占领区成立联邦德国(西德)
1949年10月苏占区成立民主德国(东德)。
影响: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美苏欧洲对峙集中体现在哪个地方?
1949年
一分为二的柏林。
1961年,东德在东
西柏林之间修筑柏林墙。柏林墙成为冷战的标志性建筑。
1990年两德完成统一,成为完全独立自主的国家。
北约与华约对峙
03 冷战政策的军事表现
读图,说说欧洲在冷战中地理位置有何独特性:
美国把欧洲看作全球战略的重点
和遏制苏联扩张的第一线
欧洲是冷战的主战场
北约的成立
美国加拿大和西欧10国
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的代表在
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好公约》。北
大西洋组织成立,简称“北约”,总部
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规定: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
击,缔约国将作出集体反应;各缔约国
决心维护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
截止到2020年,
北约共有30个
成员国。在北
约军费支出中,
美国占到65%。
1949年
华约的成立
1955年,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缔结了《华沙条约》。“华沙条约组织”
成立,简称华约。华约处在苏联控制之下。
规定: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其他缔约国将以一切方式进行援助。
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
苏联以保卫盟国安全为名,
在东欧驻扎几十万军队。华约成立了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总部设在莫斯科,领导职位都由苏联人担任。
1955年










经济
美国
杜鲁门主义
政治
共产党和
工人党情报局
苏联




军事




通过冷战形成过程示意图,说说冷战的实质是什么?
实质:美苏两国对世界霸权的争夺
两极格局:
是以美苏为中心,在欧洲形成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格局。
冷战的阴影,对国际关系产生了哪些影响?
消极:造成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的长期对峙,德国朝鲜的分裂,引发了局部战争,给世界和平与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国际关系特点:全面冷战,局部(亚洲)热战,冷热交织。
积极:美苏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美苏对峙
朝鲜分裂
德国分裂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
苏联入侵阿富汗
古巴导弹危机
美星球大战计划
美苏双方核弹头竞赛
1945年
1947年
1949年
1950年
1955年
1961年
1991年
雅尔塔
体系
确立
杜鲁门主义
冷战开始
马歇尔计划
北约成立
经互会
德国分裂
朝鲜
战争
华约成立
两极格局
形成
越南
战争
苏联解体
冷战结束
铁幕演说
1946年
知识线索
两极格局
雅尔塔体系(1945——1991)
北约
华约
冷 战
(1955-1991)
1947
1991
冷战是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不只是美苏两国的冷战。
1.漫画具有针砭时弊的社会批判功能,富含历史文化价值。下列漫画反映的是( )
A.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铁幕演说”的发表
D.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绘制于1947年3月15日
美国
人民
这闻起来
有点苦!
对希腊和土耳其的援助
俄国
侵略
A
2.下面是美苏国防开支数据图。该图可用于说明( )
A. 冷战时期美苏两大国进行军备竞赛
B. 二战后美苏两国经济实力交替上升
C. 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国家
D. 美苏两国注重军事但忽略社会建设
3.有学者指出:“冷战”既是传统的
大国地缘政治的搏斗,又是两种制度、体系的较量。两个超级大国角逐、
对峙,忽而剑拨弩张,忽而握手妥协,最紧张时似乎要把全世界拖入一
场浩劫,但每次都及“热战”边缘而返。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冷战仅仅限于欧洲 B.参与冷战的国家只有美苏
C.冷战期间没有热战 D.冷战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A
D
4.《冷战》一书中写道:“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令人耳目一新。”下列能够支持这个观点的史实是( )
A. 冷战时期没有发生新的世界大战 B. 马歇尔计划推动了西欧的复兴
C. 冷战时期联合国发挥的作用变大 D. 冷战时期科技领域出现重大突破
A
5.美国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典型和代表,其意识形态中反共、反苏的理念十分明显。1945年9月美国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54%的美国人相信美国和苏联在战后能够合作。两个月后,这一数字下降到44%,到了1946年2月,这一数字下降到35%。这表明( )
A. 遏制苏联成为全体美国民众共识 B. 美苏同盟破裂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C. 意识形态对立加速国际社会分裂 D.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无法合作
C
和平发展——摒弃冷战思维
我们要秉持共同、综合、合作、
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摒弃冷战思维、
零和博弈的旧思维,摒弃弱肉强食
的丛林法则,以合作谋和平、以合
作促安全,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习近平在中法全球
治理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
美国制造中国威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