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实验室去:探究燃烧的条件
一、单选题
实验时不小心碰到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这时最简便的扑灭方法是
A. 用书本扑灭 B. 用湿抹布盖灭 C. 用沙土盖灭 D. 用冷水烧灭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加热一段时间后,蜡烛熔化、掉落,之后火柴燃烧。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铜片传递热量,使蜡烛熔化、火柴燃烧
B. 蜡烛熔化的温度高于火柴的着火点
C. 火柴一开始没有燃烧起来是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
D.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
某同学不小心打碎一瓶高度白酒,白酒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A. 没有与氧气接触 B. 白酒是液体
C. 温度没有达到白酒的着火点 D. 酒精没有可燃性
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嘴吹灭蜡烛的火焰,是因为使蜡烛火焰隔绝了氧气
B. 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不是可燃物
C. 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 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其目的是将燃烧物与其他可燃物隔离
把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盛有质量分数为的酒精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点燃,如图所示,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对于这一现象,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A. 这是魔术,你所看到的是一种假象
B. 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C. 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D. 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将三支试管同时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三支试管中只有试管中有白烟产生
B. 气球的作用是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环境
C. 对比和两试管说明不支持燃烧
D. 本实验设计能证明燃烧的三个条件
关于如图所示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气球的作用是收集磷燃烧产生的白烟,防止污染空气
B. 观察到的现象:试管和烧杯中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
C. 热水的作用是:升高温度,隔绝空气
D. 由此实验得出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下列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 铁丝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 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
B. 探究能否加快分解
C. 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探究燃烧条件之一
B. 滴加液体
C. 闻气体的气味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二、实验题
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知:白磷着火点为,红磷着火点为,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写出白磷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小强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______;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______.
“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______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可以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在两个三脚架上分别放置一个铁丝网,在上面放置三团医用脱脂棉、、。棉花中放置一支温度计,棉花上罩一只小烧杯,并在、处铁丝网下各放置一个酒精灯。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棉花燃烧,没变化, 底部变黑但不燃烧。
能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实验现象为 。
当把小烧杯拿下后,发现能燃烧,说明燃烧所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
实验室利用红磷和白磷两种可燃物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通过实验可以测定 。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迅速插入集气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继续燃烧,产生大量 ,一段时间后红磷 ,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 现象,可达到实验的目的。
通过实验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有热水,、、三个位置分别放有药品,实验中只有处的白磷燃烧,整个过程中气球会出现先 后 的现象。与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与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是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2.【答案】
【解析】解:、加热一段时间后,蜡烛熔化、掉落,之后火柴燃烧,说明铜能传导热量,使蜡烛熔化、火柴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B、蜡烛熔化、掉落,之后火柴燃烧,说明蜡烛熔化的温度低于火柴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
C、火柴一开始没有燃烧起来,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D、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3.【答案】
【解析】解:某同学不小心打碎一瓶高度白酒,白酒没有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白酒的着火点,故选C。
4.【答案】
【解析】解:、用嘴吹灭蜡烛的火焰,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 A错误;
B、汽油是可燃物,放置在空气中已与氧气接触,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所以 B错误;
C、着火点一般是固定不变的,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所以 C错误;
D、开辟隔离带,可清除可燃物或把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所以 D正确;
故选D。
5.【答案】
【解析】解:手帕完好无损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不是魔术,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不能改变。
故选:。
6.【答案】
【解析】解:、三支试管中只有试管中的白磷能燃烧,只有试管中有白烟产生,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气球的作用是防止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故选项说法正确。
C、对比和两试管,试管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说明不支持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D、本实验设计能证明白磷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不能证明温度是否需要达到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
7.【答案】
【解析】解:、气球的作用是收集磷燃烧产生的白烟,防止污染空气,说法正确,故A正确;
B、观察到的现象:试管和烧杯中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说法错误,烧杯中的白磷不能燃烧,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故B错误;
C、热水的作用是:升高温度,隔绝空气,说法正确,故C正确;
D、由此实验得出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说法正确,故D正确。
8.【答案】
【解答】
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A错误;
B.铁丝燃烧需要条件点燃,故B错误;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并不生成黑色固体,故C错误;
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放出热量,故D正确。
故选D。
9.【答案】
【解答】
A. 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分别滴入等量的石灰水,根据是否变浑浊,可以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故A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B.一支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一支试管中没有加入二氧化锰,根据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可以探究能否加快分解,故选项B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C. 图中实验,烧杯中试管外的白磷不燃烧,试管中的白磷燃烧,可以验证燃烧需要氧气,无法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故C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D. 两个烧杯中分别放入等体积不同温度的水,各加一滴红墨水,根据水变红的快慢可以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故D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故选C。
10.【答案】
【解析】
A. 用热水提供热量,当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时,白磷燃烧而红磷没有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时,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项正确;
B. 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垂直悬空于容器的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项错误;
C. 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扇动气体,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项错误;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部应放入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以免高温熔融物溅落使集气瓶炸裂,项错误。
11.【答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下白磷不燃烧;;;;乙
【解析】解:甲图中的红磷达不到着火点不燃烧,白磷达到了着火点再与空气接触就符合了燃烧的条件能燃烧,而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所以实验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下白磷不燃烧;白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方程式是:.
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的变量是:是否解触空气,有空气燃烧的,有不同空气不燃烧的,其它各量均相同;所以正确;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的变量是:温度,有冷水,有热水,有热水的必须能够燃烧,其它变量均相同,所以符合这一说法.
图乙是在水下完成的,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不会对空气进行污染.
故答案为: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下白磷不燃烧;;
;;
乙.
12.【答案】棉花燃烧, 没变化
与氧气充分接触
【解析】棉花燃烧,没变化,是因为棉花的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
小烧杯中的棉花不能燃烧,是因为不能与氧气充分接触,当把小烧杯拿下后,发现棉花能燃烧,说明燃烧所需要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充分接触。
13.【答案】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白烟;熄灭;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瓶内的水约占瓶体积的
膨胀;缩小;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