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三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铜仁期末)在手背上用棉签擦一点酒精,手背感觉很凉,主要原因是酒精( )
A.蒸发放热 B.蒸发吸热 C.液化放热 D.液化吸热
【答案】B
【知识点】蒸发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很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从手上吸收热量,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2.(2021八上·江都期中)医生给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把不锈钢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口腔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
A.给小镜子消毒
B.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腔中空气液化
C.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
D.给牙齿消毒
【答案】C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牙医是通过观察口腔内的牙齿在小镜子里面成的像来确定病情的;当冷的小镜子进入到温暖且水蒸气较多的口腔中时,口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吸附在平面镜上,使医生看不清楚成像的情况,也就无法确定病情;烤一烤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镜子的温度,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使牙医看清楚牙齿的情况。
故答案为:C。
【分析】气体遇冷容易液化,温度越高,气体越不容易液化。
3.(2020八上·铜仁期末)如图,在盛水的烧杯里放有一盛水的试管,不接触杯底和杯壁,加热烧杯,使杯内水沸腾.在继续加热过程中,试管中的水( )
A.能够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B.不能达到沸点,因此不能沸腾
C.与烧杯中的水同时沸腾 D.能够沸腾,但是慢一点
【答案】A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解析】【解答】在烧杯底部加热使烧杯内的水沸腾,继续加热,根据沸腾的特点可知烧杯内的水温度将不再变化,所以试管内的水温度能达到沸点,但因为试管内外温度相同,不能继续吸热,所以试管内的水不能沸腾.
故答案为:A.
【分析】液体沸腾的特点: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4.(2020八上·北流期末)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湿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如图,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 )
A.液化放热 B.汽化吸热 C.凝固放热 D.升华吸热
【答案】B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解析】【解答】夏天温度高,盆里的水会不断蒸发(汽化),蒸发吸热,具有致冷的作用,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篮子里的饭菜就不容易变质。
故答案为:B。
【分析】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5.(2020八上·马鞍山期末)在“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防疫“神器”,到了冬天,戴眼镜的人常因口罩佩戴不严实,出现眼镜“起雾”的现象,“起雾”是一种( )
A.汽化现象 B.液化现象 C.熔化现象 D.凝华现象
【答案】B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冬天,戴眼镜的人常因口罩佩戴不严实,出现眼镜“起雾”的现象,是因为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镜片液化为小水滴。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6.下列方法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B.将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晾干
C.瓶里的酒精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并拧紧
D.用扫帚把积水摊开
【答案】C
【知识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上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要减慢蒸发,可以通过降低液体的温度、减小液体的上表面积和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解答】A、用电吹风吹头发既可以升高液体的温度,也可以增大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故蒸发会加快,不符合题意;
B、放在阳光下晒衣服,可以升高液体的温度,故蒸发会加快,不符合题意;
C、酒精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可以减小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可以减慢蒸发,符合题意;
D、用扫帚把积水向周围散开可以增大液体表面积,故蒸发会加快,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要减慢蒸发,同理也要首先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从而在理论的指导下选取措施.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7.烧水时,水壶嘴出现大量的“白气”,此“白气”是( )
A.水蒸气 B.小水珠
C.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D.水液化成的小水珠
【答案】B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用水壶烧水时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在壶嘴上放会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故会产生“白气”.
故选B.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白气”通常是指大量的小水珠.本题考查学生对液化现象的理解能力,需要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解释.要记住白气不是气体,而是小水珠.
二、双选题
8.(2021八上·福田期中)甲乙两图分别是根据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冰在BC段处于液态
B.图甲:冰熔化的时间为10min
C.图乙:水的沸点为98℃
D.图乙:实验地点的大气压强低于1标准大气压
【答案】C,D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沸腾及沸腾条件
【解析】【解答】AB.图甲中,在BC段冰的温度保持0℃不变,这是冰的熔化过程,则冰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冰在第4min时开始熔化,到第10min时熔化结束,则冰熔化的时间为10min-4min=6min
AB不符合题意;
C.图乙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保持98℃不变,则水的沸点为98℃,C符合题意;
D.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此时水的沸点为98℃,小于1标准大气压时的沸点(100℃),说明实验地点的大气压强低于1标准大气压,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分析】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是沸点;液体的沸点和大气压有关。
三、填空题
9.(2021八上·江津期中)如图汽车前档风玻璃上经常起一层薄薄的水雾,这是一种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冬天外面的气温很低,车内打开暖气,往往就会在挡风玻璃上起水雾,这层水雾在玻璃的 面(填“内”或者“外”)。
【答案】液化;内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汽车玻璃上的水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冬天是车内的热空气遇到冷的玻璃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上。
【分析】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0.(2020八上·香洲期末)如图甲所示,纸锅里装些水,放到火上加热,过一会水就会沸腾,而纸锅不会燃烧。小珠对其中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水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情况如图中 (选填“乙”或“丙”)所示,继续加热,温度 ,
水的沸点 (选填 “高于”或“低于”)纸的着火点,所以纸锅没有燃烧。
【答案】乙;不变;低于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解析】【解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是沸腾时的现象,故答案为:乙。
由于水沸腾时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且该温度低于纸的燃点,所以水沸腾,纸锅不会燃烧。
【分析】沸腾时,烧杯中所有的水温度都一样,气泡越往上,所受水的液体压强越小,且不断有液态水汽化为水蒸气进入气泡 故气泡越来越大;水沸腾时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11.(2021九下·安徽开学考)针对运动损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对准损伤处喷射,使人体受伤部位处形成瘀血,同时减缓人的伤痛感,氯乙烷液化后储存在罐中,喷在皮肤上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吸收大量的热。
【答案】汽化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解析】【解答】"冷疗法"其原理其实就是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对准损伤处喷射,瓶子内的液态氯乙烷在常温下迅速汽化为气态,吸收大量的热量,减缓人的伤痛感。
故答案为:汽化
【分析】汽化是指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12.(2020八上·祥符期末)如图所示是刘店乡的万亩菊花扶贫基地,清晨菊花的花瓣上残留着露珠,显得更加单纯,露珠的形成是 现象,随着天气变暖,露珠渐渐消失,这是 现象,此过程需要 热量。
【答案】液化;汽化;吸收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清晨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后液化形成一些小水珠附着在花瓣上,就形成了露。
天气变暖,温度升高,露珠汽化变成水蒸气,所以露珠逐渐消失了,汽化需要吸收热量。
【分析】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3.(2021·吉林模拟)用扫帚把篮球场地面上的积水扫开,可以使水尽快消失,这是因为增大了水的 ,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水的蒸发伴随着 热。
【答案】表面积;吸
【知识点】蒸发及其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解析】【解答】(1)用扫帚把篮球场地面上的积水扫开,可以使水尽快消失,这是因为增大了水的表面积,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
(2)水的蒸发伴随着吸热。
【分析】(1)影响蒸发的要素:①液体的表面积;②液体的温度;③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2)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蒸发,蒸发吸热,据此分析解答。
14.(2021·容县模拟)在“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防疫“神器”,戴眼镜的人常因口罩佩戴不严实,出现眼镜“起雾”的情况。“起雾”是因为水蒸气遇冷发生了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答案】液化;放出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起雾”现象是由于水蒸气遇冷液化产生的现象,这个过程中需要放热。
故答案为:液化;放出。
【分析】雾气是小水滴,一般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液化过程会放出热量。
四、实验探究题
15.(2021八上·江津期中)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水沸腾时气泡的变化情况是图丙中的 图,此时准确测量的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水的沸点为 ℃,可知水面的气压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3)a、b两组同学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得: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 热量,温度 。通过图像可知,b组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较长,请写出一个可能原因: 。
【答案】(1)自下而上
(2)A;98;低于
(3)吸收;不变;质量较大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解析】【解答】(1)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应是自下而上的进行,否则各部件的位置不可能一次固定好;
(2)水沸腾时,气泡是越向上体积越大的,所以是A图,由甲图可知,水的沸点为98℃,这个温度低于100℃,说明此地的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水在沸腾过程中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b组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较长,可能是由于水的质量较大引起的。
【分析】(1)一般的,安装顺序应是自下而上的进行。
(2)水沸腾时和沸腾前现象: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并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最后破裂;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
(3)根据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结合图像,b组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较长,可能是由于水的质量较大引起的。
16.(2021八上·平遥期中)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小聪为温度计写了一份使用说明书,其中有科学性错误的一条是 (填序号)。
温度计说明书
①测量前,了解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②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③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液体;
④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实验中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3)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 。
(4)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 ℃,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2 94
97 98 98 98
(5)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或“不变”或“降低”); 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 ,到达液面就消失了。
(6)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答案】(1)③
(2)热胀冷缩;水银
(3)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温度计上
(4)96;98
(5)吸收;不变;变大
(6)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解析】【解答】(1)温度计玻璃泡进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因此③不正确。
(2)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水银的沸点是357℃,水银的沸点高于沸水的温度,所以测沸水的温度要选水银温度计。
(3)倒入热水时,热的水蒸气遇冷的温度计壁液化成小水珠,沾在温度计壁上,造成很难看清示数。
(4)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示数是96℃。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水从第6分钟到第8分钟这段时间内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98℃。
(5)水沸腾的特点是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水沸腾时,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故体积逐渐变大。
(6)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下图
【分析】(1)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液泡不能离开液体;
(2)液体温度计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工作;温度计中的感温液的沸点高于所测量的高温;
(3)气体变为液体,是液化现象;
(4)根据温度计液柱位置,测量温度;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是沸点;
(5)沸腾需要吸收热量;底部沸腾时气泡上升变大;
(6)根据多次测量的温度,在坐标图像中描点作图。
1 / 1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三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铜仁期末)在手背上用棉签擦一点酒精,手背感觉很凉,主要原因是酒精( )
A.蒸发放热 B.蒸发吸热 C.液化放热 D.液化吸热
2.(2021八上·江都期中)医生给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把不锈钢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口腔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
A.给小镜子消毒
B.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腔中空气液化
C.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
D.给牙齿消毒
3.(2020八上·铜仁期末)如图,在盛水的烧杯里放有一盛水的试管,不接触杯底和杯壁,加热烧杯,使杯内水沸腾.在继续加热过程中,试管中的水( )
A.能够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B.不能达到沸点,因此不能沸腾
C.与烧杯中的水同时沸腾 D.能够沸腾,但是慢一点
4.(2020八上·北流期末)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湿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如图,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 )
A.液化放热 B.汽化吸热 C.凝固放热 D.升华吸热
5.(2020八上·马鞍山期末)在“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防疫“神器”,到了冬天,戴眼镜的人常因口罩佩戴不严实,出现眼镜“起雾”的现象,“起雾”是一种( )
A.汽化现象 B.液化现象 C.熔化现象 D.凝华现象
6.下列方法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B.将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晾干
C.瓶里的酒精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并拧紧
D.用扫帚把积水摊开
7.烧水时,水壶嘴出现大量的“白气”,此“白气”是( )
A.水蒸气 B.小水珠
C.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D.水液化成的小水珠
二、双选题
8.(2021八上·福田期中)甲乙两图分别是根据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冰在BC段处于液态
B.图甲:冰熔化的时间为10min
C.图乙:水的沸点为98℃
D.图乙:实验地点的大气压强低于1标准大气压
三、填空题
9.(2021八上·江津期中)如图汽车前档风玻璃上经常起一层薄薄的水雾,这是一种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冬天外面的气温很低,车内打开暖气,往往就会在挡风玻璃上起水雾,这层水雾在玻璃的 面(填“内”或者“外”)。
10.(2020八上·香洲期末)如图甲所示,纸锅里装些水,放到火上加热,过一会水就会沸腾,而纸锅不会燃烧。小珠对其中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水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情况如图中 (选填“乙”或“丙”)所示,继续加热,温度 ,
水的沸点 (选填 “高于”或“低于”)纸的着火点,所以纸锅没有燃烧。
11.(2021九下·安徽开学考)针对运动损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对准损伤处喷射,使人体受伤部位处形成瘀血,同时减缓人的伤痛感,氯乙烷液化后储存在罐中,喷在皮肤上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吸收大量的热。
12.(2020八上·祥符期末)如图所示是刘店乡的万亩菊花扶贫基地,清晨菊花的花瓣上残留着露珠,显得更加单纯,露珠的形成是 现象,随着天气变暖,露珠渐渐消失,这是 现象,此过程需要 热量。
13.(2021·吉林模拟)用扫帚把篮球场地面上的积水扫开,可以使水尽快消失,这是因为增大了水的 ,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水的蒸发伴随着 热。
14.(2021·容县模拟)在“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防疫“神器”,戴眼镜的人常因口罩佩戴不严实,出现眼镜“起雾”的情况。“起雾”是因为水蒸气遇冷发生了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四、实验探究题
15.(2021八上·江津期中)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水沸腾时气泡的变化情况是图丙中的 图,此时准确测量的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水的沸点为 ℃,可知水面的气压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3)a、b两组同学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得: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 热量,温度 。通过图像可知,b组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较长,请写出一个可能原因: 。
16.(2021八上·平遥期中)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小聪为温度计写了一份使用说明书,其中有科学性错误的一条是 (填序号)。
温度计说明书
①测量前,了解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②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③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液体;
④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实验中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3)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 。
(4)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 ℃,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2 94
97 98 98 98
(5)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或“不变”或“降低”); 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 ,到达液面就消失了。
(6)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蒸发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很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从手上吸收热量,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2.【答案】C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牙医是通过观察口腔内的牙齿在小镜子里面成的像来确定病情的;当冷的小镜子进入到温暖且水蒸气较多的口腔中时,口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吸附在平面镜上,使医生看不清楚成像的情况,也就无法确定病情;烤一烤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镜子的温度,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使牙医看清楚牙齿的情况。
故答案为:C。
【分析】气体遇冷容易液化,温度越高,气体越不容易液化。
3.【答案】A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解析】【解答】在烧杯底部加热使烧杯内的水沸腾,继续加热,根据沸腾的特点可知烧杯内的水温度将不再变化,所以试管内的水温度能达到沸点,但因为试管内外温度相同,不能继续吸热,所以试管内的水不能沸腾.
故答案为:A.
【分析】液体沸腾的特点: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4.【答案】B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解析】【解答】夏天温度高,盆里的水会不断蒸发(汽化),蒸发吸热,具有致冷的作用,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篮子里的饭菜就不容易变质。
故答案为:B。
【分析】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5.【答案】B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冬天,戴眼镜的人常因口罩佩戴不严实,出现眼镜“起雾”的现象,是因为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镜片液化为小水滴。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6.【答案】C
【知识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上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要减慢蒸发,可以通过降低液体的温度、减小液体的上表面积和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解答】A、用电吹风吹头发既可以升高液体的温度,也可以增大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故蒸发会加快,不符合题意;
B、放在阳光下晒衣服,可以升高液体的温度,故蒸发会加快,不符合题意;
C、酒精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可以减小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可以减慢蒸发,符合题意;
D、用扫帚把积水向周围散开可以增大液体表面积,故蒸发会加快,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要减慢蒸发,同理也要首先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从而在理论的指导下选取措施.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7.【答案】B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用水壶烧水时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在壶嘴上放会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故会产生“白气”.
故选B.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白气”通常是指大量的小水珠.本题考查学生对液化现象的理解能力,需要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解释.要记住白气不是气体,而是小水珠.
8.【答案】C,D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沸腾及沸腾条件
【解析】【解答】AB.图甲中,在BC段冰的温度保持0℃不变,这是冰的熔化过程,则冰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冰在第4min时开始熔化,到第10min时熔化结束,则冰熔化的时间为10min-4min=6min
AB不符合题意;
C.图乙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保持98℃不变,则水的沸点为98℃,C符合题意;
D.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此时水的沸点为98℃,小于1标准大气压时的沸点(100℃),说明实验地点的大气压强低于1标准大气压,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分析】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是沸点;液体的沸点和大气压有关。
9.【答案】液化;内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汽车玻璃上的水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冬天是车内的热空气遇到冷的玻璃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上。
【分析】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0.【答案】乙;不变;低于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解析】【解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是沸腾时的现象,故答案为:乙。
由于水沸腾时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且该温度低于纸的燃点,所以水沸腾,纸锅不会燃烧。
【分析】沸腾时,烧杯中所有的水温度都一样,气泡越往上,所受水的液体压强越小,且不断有液态水汽化为水蒸气进入气泡 故气泡越来越大;水沸腾时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11.【答案】汽化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解析】【解答】"冷疗法"其原理其实就是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对准损伤处喷射,瓶子内的液态氯乙烷在常温下迅速汽化为气态,吸收大量的热量,减缓人的伤痛感。
故答案为:汽化
【分析】汽化是指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12.【答案】液化;汽化;吸收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清晨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后液化形成一些小水珠附着在花瓣上,就形成了露。
天气变暖,温度升高,露珠汽化变成水蒸气,所以露珠逐渐消失了,汽化需要吸收热量。
【分析】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3.【答案】表面积;吸
【知识点】蒸发及其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解析】【解答】(1)用扫帚把篮球场地面上的积水扫开,可以使水尽快消失,这是因为增大了水的表面积,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
(2)水的蒸发伴随着吸热。
【分析】(1)影响蒸发的要素:①液体的表面积;②液体的温度;③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2)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蒸发,蒸发吸热,据此分析解答。
14.【答案】液化;放出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起雾”现象是由于水蒸气遇冷液化产生的现象,这个过程中需要放热。
故答案为:液化;放出。
【分析】雾气是小水滴,一般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液化过程会放出热量。
15.【答案】(1)自下而上
(2)A;98;低于
(3)吸收;不变;质量较大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解析】【解答】(1)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应是自下而上的进行,否则各部件的位置不可能一次固定好;
(2)水沸腾时,气泡是越向上体积越大的,所以是A图,由甲图可知,水的沸点为98℃,这个温度低于100℃,说明此地的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水在沸腾过程中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b组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较长,可能是由于水的质量较大引起的。
【分析】(1)一般的,安装顺序应是自下而上的进行。
(2)水沸腾时和沸腾前现象: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并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最后破裂;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
(3)根据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结合图像,b组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较长,可能是由于水的质量较大引起的。
16.【答案】(1)③
(2)热胀冷缩;水银
(3)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温度计上
(4)96;98
(5)吸收;不变;变大
(6)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解析】【解答】(1)温度计玻璃泡进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因此③不正确。
(2)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水银的沸点是357℃,水银的沸点高于沸水的温度,所以测沸水的温度要选水银温度计。
(3)倒入热水时,热的水蒸气遇冷的温度计壁液化成小水珠,沾在温度计壁上,造成很难看清示数。
(4)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示数是96℃。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水从第6分钟到第8分钟这段时间内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98℃。
(5)水沸腾的特点是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水沸腾时,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故体积逐渐变大。
(6)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下图
【分析】(1)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液泡不能离开液体;
(2)液体温度计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工作;温度计中的感温液的沸点高于所测量的高温;
(3)气体变为液体,是液化现象;
(4)根据温度计液柱位置,测量温度;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是沸点;
(5)沸腾需要吸收热量;底部沸腾时气泡上升变大;
(6)根据多次测量的温度,在坐标图像中描点作图。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