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2.寓言四则 习题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2.寓言四则 习题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12 15:0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夯实基础
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D
A.赫拉(he)
崩坠(zhui)
爱慕(mu)
废寝忘食(qn)
B.添头(tian)
粘住(zhan)
溉汲(gaj)
身亡所寄(Wu)
中伤( Zhong
舍然(sh)
喇叭(|aba)
杞人优天(q
D.凯歌(kai)
庇护(pi)
星宿(Su)
躇步跳蹈(C)
下列“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有闻而传之者
B.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C.因往晓之
D.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B.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C.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
D.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汉语中的词是有属性的,如”母亲本不愿出来
的。”句中的“母亲“是名词
B.词语的关键字很重要。如:“人声鼎沸”的
沸”是“水开”的意思,“美不胜收”的“胜”是
“胜利”的意思
C.有些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如:①“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
了那步田地。”②“父亲一直到老都守着他的
田地。”句①中“田地”是“地步,境地”的意思
句②中“田地”是“土地”的意思
D.汉语中有些词的意义基本相同,常常可以换
用,我们称之为同义词。如:“雨仍然偶尔造
访大地“句中的“造访”与“拜访”就是同义词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是指含有讽喻
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
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
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B.《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现存的《伊索
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
事,经后人汇编,统归在伊索名下
《吕氏春秋》是先秦杂家代表作品,战国末期
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
D.《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今本八篇,内容多
为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列御寇,相传
是战国时的儒家人物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
个人。
(2)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
无处容身,以至于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3)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
那个人说:“天如果真的是聚积的气体,那
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
4)若躇步蹴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
心地会陷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