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及其目的相同的是 ( )
①过滤 ②蒸发 ③溶解 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2、萃取碘水中的碘,可用的萃取剂是①四氯化碳 ②汽油 ③酒精 ( )
A.只有① B.①和② C.①和③ D.①②③
3、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分离碘、并回收四氯化碳,所采用的方法是 ( )
A.蒸发 B.蒸馏 C.过滤 D.分液
4、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用试管取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B.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的氯化钠溶液全部蒸干才停止加热
C.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水倒入水池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
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5、在蒸馏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蒸馏烧瓶中盛约1/3 体积的自来水,并放几粒沸石
B.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自来水中
C.冷水从冷凝管下口入,上口出
D.收集蒸馏水时,应弃去开始溜出部分
6、右上图是10 mL 量筒的一部分,数字XY之间相差1 mL ,
若X=5,则量筒所盛液体体积是 ( )
A.5.7 mL B.4.4 mL
C.4.3 mL D.6.3mL
7、若向一较浓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 )
A.只有 SO42- B.只有 Ag+
C.有SO42- 和`Ag+ D.有SO42-或`Ag+
8、用托盘天平称取10.1g NaOH 试样,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将NaOH放在天平右托盘中的纸片上
B.将NaOH放入天平左边托盘上已称重的烧杯中
C.用镊子取出10.1g 的砝码放在天平右边的托盘上
D.用镊子取出10g的砝码放在天平右边的托盘上,并将游码向右移到0.1g位置上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1molCO2的质量为44g/mol
B.CO2的摩尔质量为44g
C.CO2的摩尔质量等于CO2的相对分子质量
D.NA个CO2的质量与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相同
10、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
A.16g B.32g C.64g/mol D.32g/mol
11、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 和H2相同的是 ( )
A.原子数 B.分子数
C.体积 D.物质的量
12、在1L0.1mol/L 的氯化钙溶液中,氯化钙的物质的量是 ( )
A.0.05mol B.0.1mol
C.0.5mol D.1mol
13、配制1L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的Na2SO4溶液,需要Na2SO4的质量为 ( )
A.14.2g B.142g
C.7.1g D.71g
14、欲配制100 mL 1.0mol/L Na2SO4溶液,正确的方法是 ( )
①将14.2g Na2SO4溶于100 mL 水中
②将32.2g 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 mL
③将20 mL 5.0mol/L Na2SO4溶液用水稀释至100 mL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5、22g某化合物含有3.01×1023个甲分子,则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A. 11 B.22 C.44 D.64
16、工业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可以得到生石灰,下列是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未煅烧好的石灰石的一些方法,其中最好的是 ( )
A.将样品继续加热
B.将样品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C.将样品溶于水后通入二氧化碳
D.将样品中滴加稀盐酸
17、下列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所占体积最大的是 ( )
A.1molH2 B.6.02×1023 个Cl2
C.33.6g N2 D.33.6gO2
18、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一般选择有机物作萃取剂,且萃取剂与原溶剂不互溶
二、填空题
19、将4g NaOH固体溶于水配成250mL 溶液,此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
_________。取出10mL此溶液,其中含NaOH ________g 。将取出的溶液加水稀释到100mL,稀释后中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
20、下列仪器:①烧杯 ②蒸馏烧瓶 ③容量瓶 ④普通漏斗 ⑤分液漏斗 ⑥蒸发皿 ⑦玻璃棒 ⑧铁架台(带铁圈、铁夹) ⑨酒精灯 ⑩温度计,在过滤时需要用到的有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标号,下同);在蒸馏时需要用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在萃取时需要用到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蒸发结晶时需要用到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需要用到的有__________
_______。
21、在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瓶中应放几粒沸石(或碎瓷片),其作用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冷凝管中,冷凝水的流向应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A、B、C、D,它们分别是硫酸、盐酸、碳酸钠和硝酸钾溶液中的某一种。各取少量分别放入四支试管里,先向各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则A、B有白色沉淀,C、D无明显现象,再向A、B白色沉淀中加入稀硝酸,则A试管中白色沉淀溶解,并有无色气体产生,B试管无变化。另取C、D各少量,分别加入AgNO3溶液,则C试管有白色沉淀,D试管无变化。由此判断:(填化学式)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草木灰中含有钾盐(主要成分为碳酸钾)。先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并进行一些实验:
①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量草木灰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蒸馏水,不断搅拌,使草木灰中的钾盐溶解,经过滤后,得到钾盐溶液。 ②用pH 试纸测试钾盐溶液的酸碱性。 ③选择合适的试剂,检验草木灰中的钾盐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④将钾盐溶液倒入蒸发皿蒸发,得到钾盐固体。
回答下列问题:
(1)用托盘天平称量草木灰样品,在称量前,要先把游码放在_________________,检验天平是否______________。称量时,砝码应放在__________盘。
(2)从查阅资料得知,碳酸钾溶液呈碱性。请简述用pH 试纸测试钾盐溶液的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碳酸盐所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蒸发钾盐溶液,在加热过程中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蒸发到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24、某次实验需要用4mol/L NaOH溶液480mL 。配制方法如下:
(1)配制该溶液应选用_____________mL 容量瓶。
(2)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___________g 固体NaOH。
(3)将称量好的NaOH固体放入500 mL 大烧杯,倒入约200 mL 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固体全部溶解,待______________后,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4)用少量___________洗涤烧杯2~3次,洗涤后的溶液_______________,轻轻晃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5)向容量瓶加入蒸馏水,到液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改用__
_______________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盖好瓶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6)若在配制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将使所配制的NaOH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偏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填序号)
A.所用的NaOH中混有少量的Na2O
B.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质量固体NaOH时,所用的小烧杯内壁不太干燥
C.配制溶液所用的容量瓶洗涤后没有烘干
D.固体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立即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进行后面的操作
E.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F.最后确定NaOH溶液体积(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
三、简答题
25、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蔡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① 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
② 反应过程中可能有热量放出
【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瓶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物质是什么?
小张猜想另一物质是Na2CO3,小蔡认为不可能。小蔡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蔡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所得的溶液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
【表达】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6、将10mL 10mol/L的硫酸加水稀释到100mL ,取稀释液10mL 用NaOH溶液中和。求:(1)稀释后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消耗NaOH的质量?
第一章检测题
1、D 2、B 3、B 4、D 5、B 6、C 7、D 8、B 9、D 10、D 11、A 12、B 13、A 14、B 15、C 16、D 17、C 18、A
19、0.4mol/L 0.12g 0.04mol/L 20、①④⑦⑧ ②⑨⑩ ⑤ ⑥⑦⑧⑨
①③⑦ 21、蒸馏烧瓶的侧支支管口处 防止混合溶液爆沸 下口入上口出
22、Na2CO3 H2SO4 HCl KNO3 23、(1)“0”刻度处 平衡 左 (2)用洁净的玻璃棒取试液点在试纸的中部,跟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 (3)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4)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有大量固体析出时 24、(1)500
(2)8.0 (3)溶液冷却 (4)蒸馏水 转移到容量瓶 (5)离刻度线1—2cm
胶头滴管 反复摇匀 (6)ADF BE C 25、实验一:氧气 说明反应放热,使抽虑瓶中的空气膨胀 实验二:(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所以不可能生成碳酸钠 (2)碱 2Na2O2 + 2H2O = 4NaOH + O2↑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基础过关】
1、下列关于“摩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摩尔是个物理量
B.摩尔表示物质的量
C.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D.摩尔是表示物质数量的单位
2、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32g 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B.0.5mol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
C.1mol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A
D.0.5NA 个氯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通常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
B.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摩尔体积也相同
C.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就是气体摩尔体积
D.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
4、2molCl2和2molCO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分子数相等 B.原子数相等
C.体积相等 D.质量相等
5、容量瓶是用来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量仪器,其上标有:①温度 ②浓度 ③容量 ④压强 ⑤刻度线,这五项中的 ( )
A.②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①③⑤
6、在0.5molH2O中 ( )
A.含0.5molH B.含1个水分子
C.约含6.02×1023个氧原子 D.约含3.01×1023个水分子
7、在标准状况下,与12g H2有相同体积的是 ( )
A.质量为12g N2
B.物质的量为12mol O2
C.体积为22.4L的Cl2
D.物质的量为6molHCl和H2的混合气体
8、在标准状况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体积最大的是 ( )
A.O2 B.Cl2
C.N2 D.CO2
9、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也相同的两种溶液,其中一定相同的是 ( )
A.溶质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物质的量 D.溶剂的物质的量
10、下列溶液,溶质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的是 ( )
A.1L溶液中含4gNaOH
B.1L水中溶解4gNaOH
C.0.5L溶液中含有0.2molH2SO4
D.1L溶液中含有19.6g H2SO4
11、2gNaOH 固体溶于水配成250mL 溶液,取出其中的50mL,该50mL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0.04mol/L B.0.2mol/L
C.1mol/L D.2mol/L
12、摩尔是表示______________(一个基本物理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___________
____个粒子;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单位为___________;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其数值等于该粒子的_________
____________。例如:2molH2O的质量是__________g,含有______________水分子。
13、当粒子数相同时,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主要决定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体的体积主要决定于____________________,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任何气体粒子之间的距离可以看作是_______________,所以,粒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
14、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_______________,单位为_____________;标准状况是指温度为__________、压强为_____________,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
15、(1)1.204×1023 个CO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质量为___________;
(2)49g H2SO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氧原子数目为______________。
16、将30mL 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到500 mL ,稀释后溶液中NaOH 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100mL 2mol/L的H2SO4溶液与400mL 0.5mol/L的H2SO4溶液相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体积为500 mL ,则此混合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
【迁移提升】
18、某同学需要配制250mL 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步骤是:
(1)计算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_____________g 。
(2)根据计算结果,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3)将称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用适量的_____________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4)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____________ mL 容量瓶中,并用少量的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洗涤液也都注入容量瓶。轻轻晃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5)在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当液面离容量瓶刻度线1~2cm ,改用___________滴加蒸馏水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盖上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若该同学在定容加水时超出了刻度线,他倒出一些溶液,在重新加水至刻度线,会引起的误差是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无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该同学没有洗涤烧杯内壁,会引起的误差是__________。
19、化学研究课上,为了验证氨气(NH3)的某些性质,小雨同学做了以下实验:下图中从左到右依次是她做的实验及相应现象。
通过以上实验,小雨得出了有关氨气的三点性质,你认为它们是什么呢?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在标准状况下,10g H2的物质的量和体积分别为多少?
(2)在标准状况下,4.48LSO2 的质量为多少?它与多少克CO2的物质的量相等。
【实验探秘】
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的“喷泉”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操作方法:用向上排空气法将二氧化碳收集在容器为
500mL的圆底烧瓶中,再用燃着的木条验满。然后向
烧瓶倒入10mL 20%的氢氧化钠溶液或2g 氢氧化钠粉
末。迅速塞紧带有导管的单孔塞。振荡后将烧瓶倒置
固定在铁架台上。把导管另一端放在盛有酚酞水溶液
的烧杯中,打开止水夹,可见无色酚酞水溶液立即“喷入”烧瓶中,并变为红色。待第一次 “喷泉”结束后,取下烧瓶,振荡,还可形成第二次“喷泉”……当“喷泉”停止后,取下单孔塞,将一燃着的木条伸入烧瓶中,可见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再向烧瓶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烧瓶内有气泡产生,再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可知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由此可以证明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盐酸反应后又生成了二氧化碳。
思考:1、请你说说形成喷泉的原理是什么?
2、你所学过的物质中哪些之间还可以形成喷泉?
【学习反思】
你学习本节内容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还有哪些问题和困惑?
第二节
1、C 2、A 3、C 4、A 5、D 6、D 7、D 8、C 9、C 10、A
11、B 12、物质的量 阿伏家的罗常数 摩尔质量 g/mol 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36 2NA个 13、分子间距及粒子大小 粒子间距 相等 体积 14、气体的摩尔体积 L/mol 0℃ 1.01×105Pa 22.4L/mol
15、(1) 0.2mol 8.8g (2)0.5mol 2mol 16、0.03mol/L 17、0.8mol/L
18、 5.0 蒸馏水 250 胶头滴管 偏低 倒出的溶液中减少了部分溶质
偏低 19、①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②氨气极易溶于水 ③氨气溶于水显碱性
20、①5mol 112L ②12.8g 8.8g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基础过关】
1、在盛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 )
2、下列各组固体物质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将它们相互分离的是 ( )
A.KNO3和NaCl B.MnO2和KCl
C.CaO和CaCO3 D.BaSO4和AgCl
3、萃取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中应用萃取这种分离方法的是 ( )
A.海水淡化 B.分离豆浆和豆渣
C.从碘水中提取碘 D.用海水晒盐
4、关于下列实验的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滤纸上称量
B.将pH试纸先用蒸馏水湿润,然后滴加被测液,测其溶液的pH
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出现气泡,便立即收集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
5、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 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①过滤, ②加适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等五项操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③⑤②④①
6、蒸馏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_______________不同,分离混合物的一种方法。实验室通过蒸馏的方法除去自来水中含有的___________离子等杂质制取蒸馏水,检验该离子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其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使该物质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溶剂转移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剂中,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在萃取操作中,常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要除去粗盐中不溶性的泥沙,其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检验上述操作后的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可加入________________使溶液酸化,然后再加______________溶液,其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填写除去括号内杂质所需试剂的化学式及操作方法。
(1)NaCl溶液(Na2CO3)_________________
(2)C(CuO)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aCl2溶液(HCl)________________
【迁移提升】
10、下列仪器:①漏斗 ②蒸馏烧瓶 ③量筒 ④天平 ⑤分液漏斗 ⑥长颈漏斗,常用于
物质分离的是 ( )
A. ①②③⑤⑥ B.①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⑤
11、欲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的盐酸除去并将溶液中和至中性,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加入的试剂最好是 ( )
A.石灰石 B氢氧化钠溶液
C.碳酸钠溶液 D.澄清石灰水
12、中学化学实验中,在过滤器上洗涤沉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进行沉淀反应的实验时,如何认定沉淀已经完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有一包从海水获得的粗盐,已经经过初步的提纯。课外活动小组对它的成分进行探究,并将粗盐进一步提纯。
探究一:这包粗盐中还有什么杂质?
估计还含有氯化钙和氯化镁。现用实验验证推测:
取样并溶解,加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检验有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再加数滴碳酸钠溶液,目的是检验有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证明含有的杂质是氯化钙。
探究二:这包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接下面步骤继续实验:
①称取一定质量样品;②将样品加水溶解;③向粗盐溶液加入过量的某种试剂,过滤;④沉淀洗涤后小心烘干,得到纯净固体A;⑤滤液在进行某一操作后,移入蒸发皿蒸发,得到纯净固体B;⑥称量实验中得到的某种固体。
(2)在②③⑤的步骤中,都使用到的同一仪器是____________,它在步骤②和⑤的操作方法相同,但目的不同,在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⑤的目的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步骤③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⑥中,你认为需要称量的固体是A还是B____________,你不选择另一种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与思考】
绿色化学简介
什么是绿色化学?绿色化学是指设计没有或者只有尽可能小的环境负作用并且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行的化学品和化学过程。它是实现污染预防的基本重要的科学手段,包括许多化学领域,如合成、催化、工艺、分离和分析监测等。
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在始端就采用实现污染预防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绿色化学关注在现今科技手段和条件下能降低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负面影响的各个方面和各种类型的化学过程。它主张在通过化学转换获取新物质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子,具有"原子经济性",因此它既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又能够实现防止污染。
绿色化学主要包括:1.防止环境污染;2.提高原子经济性;3.尽量减少化学合成中的有毒原料和有毒产物;4.设计安全的化学品;5.使用安全的溶剂和助剂;6.提高能源经济性;7.原料的再利用; 8.新型催化剂的开发;9.产物的易降解性;10.以降低环境污染为宗旨的现场实际分析;11.防止生产事故的安全生产工艺。这些原则主要体现了要对环境的友好和安全、能源的节约、生产的安全性等,它们对绿色化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在实施化学生产和化学生产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以上这些原则。
目前绿色化学的研究重点是:1.设计或重新设计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更安全的化合物,这是绿色化学的关键部分;2.探求新的、更安全的、对环境更友好的化学合成路线和生产工艺,这可从研究、变换基本原料和起始化合物以及引入新试剂入手;3.改善化学反应条件、降低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减少废弃物的生产和排放。绿色化学着重于"更安全"这个概念,不仅针对人类的健康,还包括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生态环境、动物、水生生物和植物的影响;而且除了直接影响之外,还要考虑间接影响,如转化产物或代谢物的毒性等。
思考:1、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2、哪些人类的活动符合绿色化学?试举例说明。
【学习反思】
你学习本节内容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还有哪些问题和困惑?
第一节
1、A 2、B 3、C 4、D 5、C
6、沸点 AgNO3 稀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
7、溶解性 分液漏斗
8、溶解 过滤 蒸发 HCl BaCl2 产生白色沉淀 Na2SO4+BaCl2=BaSO4↓+2NaCl
9、(1) HCl 加热蒸发 (2)HCl 过滤 (3)NaOH溶液 洗气
10、D 11、A 12、向漏斗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等水流完后,重复操作2到3次 取少量的上层清液置于试管中,滴加沉淀剂,如果不再产生沉淀,说明沉淀完全 13、(1)Mg2+ Ca2+ (2)玻璃棒 搅拌,加速溶解 使溶液受热均匀,防止固体飞溅 (3)Na2CO3 (4)A 固体B中,因Na2CO3与盐酸反应,使NaCl质量增大,同时转移过程中会有部分溶质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