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课外阅读专项练习
(B卷)
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关于“方言和普通话”
一、民间的声音——关于“地方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
1楼:昨天听抖音热歌《丁丁》,7岁的侄子居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问我那些闽南方言唱的是什么。天啊,福建闽南人听不懂本地话。再看看16岁的儿子,也是在福建土生土长的,比堂弟好点,还会说几句闽南话,但也不常用,说得不熟练。儿子还说,他的同学和他也差不多。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校老师上课都是用方言。可现在的孩子都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活多久呢?21·cn·jy·com
2楼:我女儿现在也只讲普通话,很多方言她连听都听不懂了。
3楼:方言还能活多久?那要看我们还能活多久!
4楼: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但也没什么可惜的,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5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地方话他们听不懂,还是普通话好。
6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用方言交流,听着多亲切啊!
7楼:方言里有文化,我们老师说闽南话唱起歌来可有韵味呢,有文化的东西是不会消亡的。
二、学者的言论
(1)“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这是方言比普通话往往要生动幽默、有趣传神、在文艺表达里更受欢迎的原因。” ——钱乃荣(语言专家)
(2)“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以普通话沟通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问题,但你若选择这个城市,却不会讲这里的方言,犹如你爱上一个人,却读不懂他(她)的内心世界,要融入其中,谈何容易!” ——程乃珊(作家)
(3)“新时代的曙光照进了方言。方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是时代的对手。其实,谁又不在时代面前被揍得鼻青脸肿呢?”“方言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语言和语言之间较量的结果。全球化的年代,必须要有一种公共语言交流。”
——敬文东(文学博士)
(4)“我们的态度是大力推广普通话,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积极保护方言。”——陈章太(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2·1·c·n·j·y
(以上内容均摘自互联网,有删改)
1)第一则材料关于“地方方言还能存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久”的讨论是由___________这个现象引发的。网友们认为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统观一、二两则材料,方言具有哪些价值?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方言里有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交流起来让人觉得很亲切。( )
(2)方言里有文化内涵,值得保留和欣赏。( )
(3)方言毫无价值,应该被消灭。( )
3)如何走出“方言困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确处理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的关系,观点各不相同:有人提出先学方言,再学普通话;有人提出让方言作为教学内容进入课堂;有人提出工作时用普通话,生活中用方言。你觉得方言可以作为教学内容进入课堂吗?说说自己的理由。2-1-c-n-j-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外阅读。
琐忆(节选)
鲁迅先生给我的印象始终是:平易近人。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然而恰恰是由于这一点,反而更加显得他的平易近人了吧。和许多伟大的人物一样,平易近人正是鲁迅先生思想成熟的一个重要的标志。【版权所有:21教育】
对待青年,对待在思想战线上一起作战的人,鲁 ( http: / / www.21cnjy.com )迅先生是亲切的,热情的,一直保持着平等待人的态度。有些青年一遇上夸夸其谈的学者,立刻便被吓倒,自渐浅薄;这种时候,鲁迅先生便鼓励他们说:“一条小溪,明澈见底,即使浅吧,但是却浅得澄清,倘是烂泥塘,谁知道它到底是深是浅呢 也许还是浅点好。”有一次,我从别处听来一点掌故,据说在北京的时候,有个并不太熟的青年,靴子破了,跑到鲁迅先生住着的绍兴县馆,光着脚往床上一躺,却让鲁迅先生提着靴子上街,给他去找人修补。他睡了一觉醒来,还埋怨补得太慢,劳他久等呢。
“有这回事吗 ”我见面时问他。
“呃,有这回事,”鲁迅先生说。
“这是为的什么呢 ”
“进化论嘛!”鲁迅先生微笑着说,“我懂得你的意思,你的舌头底下压着个结论:可怕的进化论思想。”
“进化论牵制过我,”鲁迅先生接下去说,“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有过帮助。那个时候,它使我相信进步,相信未来,要求变革和战斗。这一点终归是好的。你看,现在不是还有猴子吗 嗯,还有虫豸。我懂得青年也会交猴子,变虫豸,这是后来的事情。
现在不再给人去补靴子了,不过我还是要多做些事情。要我努力,他们交猴子和虫豸的机会总可以少一些,而且是应该少一些。”
1)结合文章,补充描写鲁迅先生的外貌。
( )的胡须 ( )的目光 ( )的头发
2)文章中详写的一件事是_________,突出了鲁迅先生_________的高贵品质。
3)文章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叙述结构是_______________。
5)文章标题为“琐忆”,但是贯穿全文主线的是写鲁迅先生平易近人的品质,这样有矛盾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短文。
社戏(节选)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 http: / / www.21cnjy.com ),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 ),( ),使我的心也( ),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 )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21cnjy.com
1)文中括号内应填入的词语是( )
A.宛转 悠扬 沉静 弥散 B.悠扬 宛转 愉快 消失
C.宛转 悠扬 沉静 融汇 D.悠扬 宛转 愉快 弥散
2)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第2自然段中加点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那声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4)“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 http: / / www.21cnjy.com )“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使我的心也( ),然而又自失起来……”这三句分别表现了“我”去看戏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5)第1自然段中作者从多角度进行了描写,请各找出一例表现不同感受的语句。
(1)视觉: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2)嗅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触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听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选文主要内容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
A.去赵庄看社戏途中的行船情景。
B.去赵庄看社戏途中的景物描写。
C.去赵庄看社戏途中“我”的心理活动。
D.去赵庄看社戏途中“我”的见闻和感受。
4.阅读理解
给颜黎民的信(节选)
颜黎民君:
昨天收到十日来信,知道那些书已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收到,我也放了心。你说专爱看我的书,那也许是我常论时事的缘故。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www-2-1-cnjy-com
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重轻,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胡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譬如说罢,古人看见月缺花残,黯然泪下,是可恕的,他那时科学还不发达,当然不明白这是自然现象。但如果现在的人还要下泪,那他就是胡涂虫。不过我向来没有留心儿童读物,所以现在说不出哪些书合适,开明书店出版的通俗科学书里,也许有几种,让调查一下再说罢。21*cnjy*com
其次是可以看看世界旅行记,借此就知道各处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风俗和物产。我不知道你们看不看电影;我是看的,但不看什么“获美”“得宝”之类,是看关于非洲和南北极之类的片子,因为我想自己将来未必到非洲或南北极去,只好在影片上得到一点见识了。
鲁迅 四月十五夜
(有删改)
1)鲁迅和颜黎民交流的主要话题是( )
A.旅行 B.看电影
C.学数理化 D.阅读
2)鲁迅认为“古人看见月缺花残,黯然泪下,是可恕的”,原因是( )
A.古人的情感比较脆弱。
B.古人大多多愁善感。
C.古人对大自然的认知很有限。
D.古人爱美丽的鲜花,爱皎洁的明月的程度大大超过了现代人。
3)下列说法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鲁迅认为专看文学书是好的。
B.鲁迅认为要像蜜蜂一样只叮在一处。
C.鲁迅认为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不大好。
D.鲁迅认为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好的。
4)鲁迅就读书问题给颜黎民提了哪些建议?请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觉得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选文内容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对“阅读”有什么见解?请谈谈你的体会。(不少于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记忆中的父亲(节选)
周海婴
父亲鲁迅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整整70年了。
1936年10月19日清晨,7岁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我从沉睡中醒来,觉得天色不早,阳光比往常上学的时候亮多了。我十分诧异:保姆许妈为什么忘了叫我起床 我连忙穿好衣服,这时楼梯上响起了轻轻的脚步声,许妈来到三楼,只见她眼圈发红,却强抑着泪水对我说:“爸爸没了,侬现在勿要下楼去。”我没有时间思索,不顾许妈的劝阻,急忙奔向父亲的房间。父亲仍如过去清晨入睡一般躺在床上,那么平静,那么安详,好像经过彻夜的写作以后,正在作一次深长的休憩。母亲流着泪,赶过来拉住我的手,紧紧地贴住我,像是生怕再失去什么。我只觉得悲哀从心头涌起,挨着母亲无言地流泪。父亲的床边还有一些亲友,也在静静地等待,似乎在等待父亲的醒来。时钟一秒一秒地前进,时光一点一点地流逝,却带不走整个房间里面的愁苦和悲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70年过去,这个场面在我的脑海里还是很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晰,仿佛可以触摸。在我幼年的记忆中,父亲的写作习惯是晚睡迟起。早晨不常用早点,也没有在床上喝牛奶、饮茶的习惯,仅仅抽几支烟而已。我早晨起床下楼,蹑手蹑脚地踏进父亲的房间,他床前总是放着一张小茶几,上面有烟嘴、烟缸和香烟。我取出一支香烟插入短烟嘴里,然后大功告成般地离开,似乎尽到了极大的孝心。每次许妈都急忙地催促我离开,怕我吵醒“大先生”。偶尔,遇到父亲已经醒了,他只眯起眼睛看着我,也不表示什么。就这样,我怀着完成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一样的满足心情上幼稚园去。
1)在文中用“ ”画出描写鲁迅先生逝世时情态的句子。
2)概括一下选文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出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
3)时钟一秒一秒地前进,时光一点一点地流逝,却带不走整个房间里面的愁苦和悲痛……( )
A.希望时间能带走房间里面的愁苦和悲痛。
B.用时间带不走愁苦和悲痛这个说法形象地渲染了当时的悲痛气氛。
C.希望时间过得快一些,早点将愁苦和悲痛驱散。
4)70年过去,这个场面在我的脑海里还是很清晰,仿佛可以触摸。( )
A.“触摸”一词在句中的意思是对于过去的一些物件“我”还可以触摸到。
B.“触摸”一词形象地表现了对父亲逝世这个场面的清晰记忆。
C.“触摸”一词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悲痛心情的刻骨难忘。
6.课外阅读
鲁迅爱书的故事
①鲁迅小的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
②还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亲戚那里看了不带图的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怪物……可惜一时找不到了。这么一本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这可把他的保姆长妈妈感动了。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就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本书。一听到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把书拿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③这是鲁迅最初得到的心爱的书。后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过年,有种习俗,大人往往给孩子一点钱,叫作“压岁钱”。鲁迅得到这些钱后,总是舍不得花,攒起来买书看。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④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 ( http: / / www.21cnjy.com )抄书,他抄过很多书。显然,抄书使他受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关的。
⑤鲁迅小时候对于书籍特别爱护。他买回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的书,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毛病,就不怕麻烦地到书店去调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过去的翻书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⑥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就有九千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1)“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他读过的书可以将大海填满。
B.他特别喜欢读关于大海方面的书籍。
C.他读过的书非常多。
2)用文中的四字词语填空。
鲁迅( )想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山海经》,谓之盼书;抄书令他( );他读过的书( );他收藏书时,将其捆扎得( )。
3)用“——”画出文章的中心句,用“~~~~”画出文章的一个过渡句。
4)根据短文的结构特点,把短文分成三部分,用“‖”在文中标出。
5)你怎么理解“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1)听热歌《丁丁》时发现侄子听不懂本地方言 随着城市的开放,方言逐渐失去交流沟通功能,使用的人越来越少。 21教育网
2)√ √ ×
3)普通话是我们的国语,也是架起全国人民沟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和各项交易往来的桥梁,所以普通话是及其重要的,而地方方言是传统民俗文化,我们不能忘本,更应代代相传,工作普通话,生活方言话这个提议非常好,但是两者应处理好运用。
2.
1)浓黑 明亮 直竖
2)鲁迅先生为一个不太熟悉的青年补靴子 平易近人
3)只要多给青年们一些关心和帮助,他们日后变坏的机会就少一些。
4)总——分
5)不矛盾,因为作者主要是以回忆来进行叙述的。
3.
1)A
2)比喻 拟人
3)那声音 歌吹
4)急迫 神往 陶醉
5)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似乎听到歌吹了。 21*cnjy*com
6)D
4.
1)D
2)C
3)C
4)不要只看一个人的著作;不要专看文学书;可以看看世界旅行记,扩大自己的视野。
5)鲁迅是一个关心年轻人成长的人,他精心指导青年人阅读。②鲁迅是一个情趣高雅的人,不看“获美”“得宝”之类的电影。【来源:21cnj*y.co*m】
6)多阅读科幻小说,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多阅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科普读物,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根据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用浏览的方式,大体了解读物的内容。【出处:21教育名师】
5.
1)父亲仍如过去清晨入睡一般躺在床上,那么平静,那么安详,好像经过彻夜的写作以后,正在作一次深长的休憩。
2)回忆父亲的写作习惯以及“我”与父亲每天早上见面时的情形。
3)B
4)B
6.
1)C
2)梦寐以求 受益匪浅 浩如烟海 井井有条
3)鲁迅小的时候……宝贝一样。
鲁迅小时候,不仅……抄过很多书。
4)①‖②③④⑤‖⑥
5)这句话说明鲁迅对书籍的热爱。因为他爱书,爱买书,爱读书,爱藏书,所以他最大的财产就是这些宝贵的书了。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