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只有一个地球 两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9只有一个地球 两课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23 13:42:35

文档简介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方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是怎样一步步说明“要保护地球”这个观点的。
2.能结合实际,设计环保宣传语,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是怎样一步步说明“要保护地球”这个观点的。
【教学难点】
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是怎样一步步说明“要保护地球”这个观点的。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展示河流、蓝天、森林等资源受保护时和受破坏时的图片。学生交流感受,齐读句子: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2.过渡: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板书:只有一个地球)
设计意图:借助图片直观感受地球的可爱和容易破碎,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领悟要保护地球的道理。
二、问题探究
(一)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默读第5-7自然段,联系第三单元《宇宙生命之谜》,找出人类不能移居的理由,并简要概括。
2.探究方法
(1)默读第5-7自然段,提炼人类不能移居的原因。
(2)联系第三单元《宇宙生命之谜》,复习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原因。从温度、水分、大气、光热等方面,补充不能移居的其他原因。
(3)学生代表展示成果,教师引导、总结。
3.探究活动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引导:默读第5-7自然段,找出人类不能移居的理由,并简要概括。
预设:有可能移居的星球距离太远;移民基地建造只是遥远的设想。
引导:联系第三单元《宇宙生命之谜》,复习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原因。从温度、水分、大气、光热等方面,补充不能移居的其他原因。
预设:天体上有生命存在的四个必备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四是足够的光和热。太阳系中,除了地球,没有适合生命存在的天体。所以近距离的星球也不能移居。
小结: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设计意图:打通课文与课文之间的联系,激活教材的活力,提出观点,找出依据,培养对语言信息的提取、重整、评价等能力,让学生的认识与表达、语言与思维融为一体。
(二)合作探究
过渡:“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是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这一结论是怎样一步步得出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究。
1.探究任务
结合课文内容,梳理“保护地球”的结论是怎样一步步得出的。
2.探究方法
(1)将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填入图示,把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概括成一个词语。
(2)组内讨论词语之间的关系,思考并交流作者是如何得出“保护地球”的结论的。
(3)小组代表展示成果,教师引导、总结。
3.探究活动
将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填入图示,把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概括成一个词语。
引导:将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填入图示。
(1-2)
(3-4)
(5-7)
(8-9)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预设:
(1-2)地球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又是那样的渺小。
(3-4)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5-7)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8-9)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引导: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概括成一个词语。
预设:美丽渺小、资源有限、无法移居、保护地球。
(板书:美丽渺小 资源有限 无法移居保护地球)
讨论词语之间的关系,思考并交流作者是如何得出“保护地球”的结论的。
引导:作者是如何得出“保护地球”的结论的?
预设:作者先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美丽又渺小,激发人们保护地球的情感;接着从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和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无法移居到第二个适合的星球上;最后告诉人们: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作者层层递进、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利用图式梳理内容得出结论的过程,将理性的说理过程变得可视化,形象直观,清晰明了。在互动中,简单的图式逐渐丰富完整,呈现出有效的导向性和层次性,体现出学习支架的重要性。
三、课堂小结
小结:文章中的结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通过严谨清晰的论述表达出来的。在阅读时,要结合具体内容梳理文章的脉络,理清线索,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观点的。
四、拓展延伸
过渡: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是我们的心声,更是我们的行动。我们一起来设计标语,发出“保护地球”的号召吧!
读下面的句子时,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针对这些现象设计一两条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标语,和同学交流。
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思考生活中类似的现象。
引导:读这个句子,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
预设1:我想到生活中乱砍滥伐树木的现象。
预设2:我想到生活中无节制开采、乱排乱放导致水资源及大气受到污染等现象。
预设3:我想到新闻报道中的生态灾难。
2.出示宣传语,朗读积累,学习写宣传标语的方法。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点拨:宣传语要主旨明确、语言简明,具有启发性、感染力和号召力。
3.针对想到的现象写宣传语。
预设: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预设: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预设:地球是我家,绿化靠大家。
4.交流反馈,评选出“最有吸引力的宣语”,推荐“地球形象代言人”。
设计意图:生活即语文。在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
五、布置作业
搜集关于地球现状的资料,结合同学们设计的宣传语编成一期主题小报,在班级里展出。
【板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
美丽渺小 资源有限 无法移居 保护地球《只有一个地球》教学方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莹、裹”等12个字,会写“晶莹、摇篮”等20个词语。
2.默读课文,结合关键句,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表达的主要观点。
3.初步了解作者提出“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的原因。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结合关键句,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表达的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作者提出“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猜谜导入:有个圆球真好看,不用发动自己转,一天能行八万里,春夏秋冬轮流变。(打一自然物)谜底:地球。
2.过渡: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同学们对地球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只有一个地球》。想一想课题中的“只有”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自由表达)(板书:只有一个地球)
3.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谜语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整体感知
听读任务
听读课文,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标注出来,尝试自己解决字音问题。
巩固容易读错的字音。(随文识字)
áocuǐcàncì xié
遨璀璨赐胁
设计意图:初读正音,扫清阅读障碍。
三、问题探究
过渡:作者介绍了地球的哪些信息?要表达怎样的观点呢?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一)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抓关键句,梳理课文脉络,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主要观点。
2.探究方法
(1)默读课文,从每个自然段中找出最能概括整段话意思的关键句。
(2)合并相关段落,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3)小组内思考并交流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4)小组代表发言展示成果,教师引导、总结。
3.探究活动
找关键句并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引导:从每个自然段中找出最能概括整段话意思的关键句。
预设:
第1自然段——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第2自然段——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第3自然段——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第4自然段——……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第5自然段——……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第6自然段——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第7自然段——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第8自然段——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第9自然段——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合并相关段落,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引导:哪些段落的意思可以联系在一起?合并相关的段落,概括合并后的内容要点。预设:
1-2自然段:地球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又是那样的渺小。
3-4自然段: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5-7自然段: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8-9自然段: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板书四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思考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
引导: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预设: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小结:抓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这也是本单元要学习的语文要素。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通过抓关键句理清课文各部分的内容,遵循文路步步深入,在把握课文大意的同时,发现课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梳理并提炼方法,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训练。
(二)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借助信息,梳理地球存在的重重危机。
2.探究方法
(1)默读课文第1-4自然段,思考: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地球。
(2)再读课文第3-4自然段。圈画关键词,小组内讨论并梳理地球存在的危机。
(3)小组代表发言展示成果,教师引导、总结。
3.探究活动
默读课文第1-4自然段。
引导:默读第1-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们看到一个怎样的地球?
预设:我们看到一个危机重重的地球。
交流“资源枯竭”。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引导:你圈画了哪些关键词,感受到地球的危机?
预设1:我从“几百万年”“几亿年”这些数字中体会到资源有限,形成时间漫长。
预设2:我从“不是、而是、甚至、但是、如果、必将”这些连词中看出矿产资源形成时间之长,来之不易,同时体会到保护矿产资源的重要性、迫切性。
引导:去掉连词,与原句比较,你发现课文用词的什么特点?
预设:我发现课文用词准确,一步步说清楚要点,表达严谨。
交流“生态灾难”。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引导:你圈画了哪些关键词,感受到地球的危机?
预设1:我从“本来、随意、不顾后果、一系列、严重”等关键词中感受到人类的贪婪与地球的重重危机。
预设2:我从“本来、但是、因为、不但、还”这些连词中体会到人类自身的行为给自然资源乃至整个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恶果。
引导:去掉关键词,对比朗读,你感受到什么?
预设:我发现有这些关键词,更能感受到地球危机程度之深。
四、书写指导
过渡: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你是否关注了本课的生字呢?它们是什么结构的汉字?怎么书写才美观呢?让我们动笔写一写吧。
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写字,全班交流易错字的书写。
莹 裹 篮 蔼 资 矿 慷慨 贡 滥 基 睹
点拨:
(1)“矿、慷、慨、滥、睹”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其中“慷”字最后四笔是点、提、撇、捺,不要写成“水”。
(2)“莹、篮、蔼、资、贡、基”是上下结构的字。其中“基”上面的部件撇捺要舒展,包住下面的“土”。
(3)“裹”是上中下结构的字。中间的“果”要写得小一些、扁一些,与下面的部件穿插避让,以免整个字太长。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课堂,推荐展示几位“书法家”的书写供学生欣赏。(可拍照上传评比)
点拨:书写指导的过程中,也可让学生口头组词、造句,检测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结构,规范书写,明确汉字笔画及笔顺。写字指导要在分组归类的基础上,就重点字进行指导。
五、课堂小结
小结: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呢?课文的结论是怎样一步一步得出的?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六、布置作业
1.当堂练习:抄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美观。
晶莹 摇篮 壮观 和蔼 资源 有限 矿产 无私 慷慨 节制
枯竭 贡献 毁坏 滥用 生态 设想 例如 基地 目睹 子孙
2.课后作业。
(1)熟读课文《只有一个地球》。
(2)查找关于地球现状的资料,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
(1-2):地球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又是那样的渺小。
(3-4):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5-7):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8-9):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