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7年级上册 第一章 科学入门 选择题
一、科学并不神秘
1.(2020七上·江北期末)2016年4月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制定了《浙江省海洋禁渔休渔管理工作手册》,旨在促进渔业的科学发展。下列措施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是( )
A. 为了确保海洋环境的洁净,禁止生活垃圾直接倒入海洋
B. 为了避免捕鱼速度大于鱼类繁殖的速度,在海洋渔场进行禁渔休渔
C. 为了提高禁渔休渔效果,禁止菜场、饭店在禁渔休渔期出售保护的鱼种
D. 为了保护海洋动物,全面禁止捕捞所有海鲜
2.(2020七上·普陀期中)入冬之后,温州各处的银杏树叶逐渐变黄,吸引大量游客。肖明在欣赏美景时提出了很多问题,其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 入冬之后银杏叶为什么会变黄 B. 入冬之后银杏为什么会落叶
C. 不同地点的银杏叶变黄的时间为何不同 D. 哪个季节的银杏叶更具有观赏价值
3.(2020七上·新昌期中)下列不属于科学研究的是( )
A.苹果落在牛顿头上,发现万有引力
B.小明到杭州旅游,发现西湖十大美景
C.瓦特好奇水沸腾,发明蒸汽机
D.麦哲伦航海探险,发现地球是圆的
4.(2020七上·温州期中)走进科学,关注生活,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要进入科学世界,下列说法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重要的方法。
B. 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提问着手
C. 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D. 学习科学就是要认真学好书本上的知识。
5.(2020七上·新昌月考)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好处,但也给人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下列事件不能说明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好处的是( )
A.CT检查能发现人体内某些微小的变化
B.在互联网上可以在知识库里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
C.地沟油”经重新提炼回餐桌
D.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6.(2020七上·余杭月考)小明同学很喜欢《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请告诉他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重要的方法
B.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C.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D.只要认真学好书本上的知识,就能领略到科学的奥妙
二、走进科学实验室
7.(2021七上·拱墅开学考)下列化学药品保存方法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
A. 药品只需分类储存,不需作出特别规定 B. 易燃、易爆等药品必须单独存放
C. 易挥发、腐蚀类药品应分别密封保存 D. 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8.(2020七上·吴兴期末)遇到紧急情况或发生灾害时需科学自救,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
A. 地震发生时,室外同学应立即跑到楼内躲避
B. 实验室发生严重火灾时,必须有序撤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0
C. 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脚或低处跑
D. 实验过程中被酒精灯火焰烧伤或烫伤时,应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
9.(2020七上·温州期末)下列行为,符合实验室安全守则的是( )
A. 边实验边吃零食 B. 用嘴吹灭酒精灯
C. 加热试管内液体 D. 用手移动烫的石棉网
10.(2020七上·杭州期中)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取量液体 B. 取液时挤入空气
C. 两人合作滴加液体 D. 手按短柄加热液体
11.(2020七上·兰溪期中)科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的处理方法中,如果发生意外也要冷静处理。下列意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意外事故 处理方法
A 被热的试管烫伤 用大量冷水冲洗
B 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 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C 被化学试剂灼伤 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D 实验器材不慎打碎 继续实验,下课后由老师清理
A. A B. B C. C D. D
12.(2020七上·金华月考)下列不符合实验实验室处理方法的是( )
A. 轻微烧伤或烫伤时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
B. 实验完毕后应整理好仪器,用过的废水直接倒入水槽
C. 少量硫酸溅到手上,立即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洗
D. 燃烧的酒精灯侧翻时用湿抹布盖灭
13.(2019七上·越城期末)下列实验室事故处理或做法正确的是( )
A. 烫伤时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 B. 实验做完了没事吃东西
C. 用手拿住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D. 用手摆放正在加热的石棉网
14.(2019七上·浙江期中)在实验室里,同组的小菁不慎将一支水银温度计打破,亮晶晶的水银像珍珠一样洒落在实验桌上,若此时你在实验室,你应该( )
A. 坚持把实验继续做下去,不要受到这些水银的干扰
B. 帮助小菁赶紧用手把这些水银捡起来交给老师
C. 立即报告老师,请老师及时处理
D. 用纸盖上这些水银,下课再处理
三、科学观察
15.(2020七上·余杭期末)下列有关科学观察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多次观察和记录水沸腾前后的现象,目的是便于总结出水在沸腾前后表现出的规律
B. 木工为了判断一根木条的边沿是否为直线,可以借助直尺进行判断,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C. 科学观察可以在经过精密计算后进行,如2021年5月26日11:19我们有机会观察月全食
D. 为了更加便于观察手指的指纹,可以将放大镜适当靠近指纹,使指纹被放大得更大些
16.(2020七上·新昌期中)科学实验中,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用天文望远镜观察遥远的星体,你认为我们在科学研究中借助这两种仪器是为了( )
A. 扩大观察范围 B. 获得观察结果 C. 延长观察时间 D. 完成观察任务
17.(2020七上·金华期中)下列有关观察或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时应规范操作,仔细观察 B. 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
C. 观察就是用眼睛看、耳朵听的过程 D. 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客观对象的过程都是观察
18.(2020七上·温州期中)做“观察蚯蚓的外形实验”时,为更仔细地观察它,你可以借助以下哪种工具 ( )
A. B. C. D.
19.(2020七上·兰溪期中)在科学研究中,对观察结果的记录有许多方法,如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图形记录等,下列观察结果的记录比较适合采用表格记录的是( )
A. 课堂上观察小组内同学的指纹图案 B. 观察小鸡在个月内每天的体重情况
C.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 D. 参观实验室时,观察室内消防器材放置的位置
20.(2020七上·秀洲月考)下列观察仪器的选择与观测范围相匹配的是( )
A. 天文望远镜适于观察甲区间的物体 B. 光学显微镜适于观察乙区间的物
C. 电子显微镜适于观察丙区间的物体 D. 放大镜适于观察丁区间的物体
四、科学测量
21.(2021七上·西湖月考)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
A. 1.65 m B. 1.75 m C. 1.85 m D. 1.95m
22.(2021七上·西湖月考)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
B. 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C. 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
D. 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其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 。
23.(2021七上·西湖月考)国庆节前,市工商部门对全市的白酒进行专项检查,某种品牌的白酒的酒瓶上标有450 mL的字样,而白酒的含量在446~454 mL之间为合格,为了一次性测量出一瓶白酒的体积,最好选用下列哪个量筒?( )
A. 量程是100 mL,分度值是1 mL B. 量程是500 mL,分度值是1 mL
C. 量程是1000 mL,分度值是5 mL D. 量程是500 mL,分度值是5 mL
24.(2021七上·西湖月考)下列关于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列为( )。
①观察温度计读数并记录 ②取出温度计 ③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④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⑤让温度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数分钟
A. ①②③④⑤ B. ④⑤③②① C. ④③⑤①② D. ③④①②⑤
25.(2021七上·西湖月考)用体温计分别测甲、乙、丙三人的温度,先测得甲的体温是37.6℃,用酒精消毒后再依次直接去测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的体温正常,丙的体温为38.4℃,那么用此方法测得乙和丙的体温分别为( )
A. 37℃,38.4℃ B. 37℃,37.6℃ C. 37.6℃,38.4℃ D. 37.6℃,37.6℃
26.(2021七上·上城月考)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D.
27.(2020七上·嵊州期中)有一支刻度模糊不清的温度计,将它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 4 厘米,将它插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 24 厘米。当将此温度计插在某液体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 17 厘米,则此液体的温度是多少?( )
A. 60℃ B. 65℃ C. 50℃ D. 40℃
28.(2020七上·西湖期中)小李同学用一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测水的温度:他先把温度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稳定后在液柱的上端对应处作了记号A,然后在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浸在沸水中,稳定后在液柱上端对应处作了记号B,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50cm,最后他用温度计来测待测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位置距A点15cm,则这杯水的温度是( )
A. 30℃ B. 60℃ C. 70℃ D. 80℃
29.(2020七上·滨江期中)如右图所示伽利略温度计(烧瓶内有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气温升高,液体膨胀,烧瓶外液体上升 B. 若气温升高,气体膨胀,烧瓶内液体上升
C. 若气温下降,气体缩小,烧瓶内液体下降 D. A和B两点的值,B点的温度值要小点
30.(2020七上·杭州月考)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为4℃,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读数为96℃。若用此温度计测量某杯液体的温度是22.4℃,则这杯液体的实际温度是( )
A. 16℃ B. 18℃ C. 20℃ D. 24℃
31.(2017七上·杭州期中)小明同学测量一个塑料球的直径时,测得四次数据是2.23厘米、2.22厘米、2.83厘米、2.23厘米,则塑料球的直径应是( )
A. 2.38厘米 B. 2.23厘米 C. 2.227厘米 D. 2.2267厘米
32.一个油漆匠给某人家油漆面积为12平方米的地板,用去油漆6升(1升=0.001立方米),其油漆的平均厚度是 ( )
A. 5毫米 B. 0.5毫米 C. 0.05毫米 D. 5微米
33.如图所示为巧测一高度为l的薄瓶的容积的示意图,用刻度尺先测出瓶底直径为d,瓶口向上倒入一定量水,测出水面高度为l1;然后再堵住瓶口,将瓶盖倒置测出水面离瓶底的高度为l2 , 则瓶子的容积约为( )
A. B. C. D.
34.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等,如果温度计中用“水”做测温物质,当被测物体的温度由0℃上升到10℃时,温度计的示数( )
A. 上升 B. 下降 C. 先上升后下降 D. 先下降后上升
五、科学探究
35.(2021七上·上城月考)小茗指着厨房桌面上的一小块白色固体,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说:“可能是蜡块,也可能是小石子。“爸爸说:“把它放到水中,若沉下去就是小石子,若漂浮着就是蜡块。”妈妈和爸爸的说法分别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
A. 猜想和设计实验 B. 设计实验和获得结论 C. 猜想和反思评价 D. 猜想和进行实验
36.(2021七下·杭州开学考)课间,小科发现同桌趴在桌上,满脸通红。小王说他可能发烧了,提出用体温计测量。对于“提出用体温计测量”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 )
A. 提出问题 B. 建立假设 C. 设计方案 D. 收集证据
37.(2020七上·温州期末)在探究蜗牛是否有视觉时,小明先让蜗牛在灯光下爬行3分钟,再用书本遮在它上面,使其一半身体处于阴暗中,观察是否都爬向阴暗处。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A. B. C. D.
38.(2020七上·苍南期中)小明为了选一个弹性比较好的篮球参加测试,他依次将几只篮球举过头顶并静止释放,观察篮球反弹的高度进行选择。小明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提出猜想和假设 B. 制订探究方案 C. 获取事实与证据 D. 解释、检验与评价
39.(2020七上·嵊州期中)某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发现一只小松鼠在竹林里出现。松鼠是吃松果的,应该在松树上,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呢?它是不是也吃竹笋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疑问,他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就“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建立猜测和假设 C. 制定计划 D. 获得事实与证据
40.(2020七上·金华期中)在练习掷实心球时,小嘉发现每次虽然用最大的力量掷实心球,可是实心球抛出距离并不一样,小嘉猜想可能是实心球脱离手时的方向不相同导致的,请对以上现象提出一个具有探究价值和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 )
A. 做抛物运动的物体抛出点与落地间的水平距离与抛出角度是否有关
B. 投实心球时抛出点与落地间的水平距离与初速度是否有关
C. 做抛物运动时物体抛出点与落地间的水平距离跟力的大小是否有关
D. 投实心球时抛出点与落地间的水平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
41.(2020七上·余姚期中)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对蚯蚓生活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其中需要修改的内容是( )
蚯蚓数量 光照条件 温度 土壤
20只 阴暗 适宜 一层湿土
20只 明亮 适宜 一层干土
A. 蚯蚓数量 B. 光照条件 C. 温度 D. 土壤
42.(2020七上·下城期中)灰雁栖息在沼泽地,它们的巢比较简陋,孵化前有些卵会滚出巢,但灰雁总能设法将卵滚回去。请根据如下实验记录,分析灰雁依据什么识别自己的卵?( )
编号 模型卵的特点 灰雁的反应
1 形状大小与灰雁卵相同 不弄回巢中
2 形状大小、颜色与灰雁卵相同 不弄回巢中
3 形状大小、颜色、褐色斑点与灰雁卵相同 弄回巢中
4 带褐色斑点的方块 弄回巢中
A.褐色斑点 B.形状大小和颜色 C.形状大小、颜色和褐色斑点 D.形状大小
43.(2020七上·西湖期中)下雪天,当路面出现积雪是,环卫工人会往雪上撒盐或沙。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为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有人认为这样做可能会增大汽车与地面的摩擦;也有人认为这样做可能会加速冰雪的熔化。就上面这些同学的观点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或猜想 C.获取事实与证据 D.检验与评价
答案解析部分
一、科学并不神秘
1.【答案】 D 2.【答案】 D 3.【答案】 B 4.【答案】 D 5.【答案】 C 6.【答案】 D
二、走进科学实验室
7.【答案】 A8.【答案】 D 9.【答案】 C 10.【答案】 A 11.【答案】 D 12.【答案】 B 13.【答案】 A 14.【答案】 C
三、科学观察
15.【答案】 D 16.【答案】 A 17.【答案】 C 18.【答案】 B 19.【答案】 B 20.【答案】 B
四、科学测量
21.【答案】 B22.【答案】 A23.【答案】 B24.【答案】 C25.【答案】 C26.【答案】 A 27.【答案】 B 28.【答案】 A 29.【答案】 A 30.【答案】 C 31.【答案】 B
32.【答案】 B 33.【答案】 C 34.【答案】 D
五、科学探究
35.【答案】 A36.【答案】 C 37.【答案】 C 38.【答案】 C 39.【答案】 D
40.【答案】 A 41.【答案】 D 42.【答案】 A 43.【答案】 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