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植物的生殖方式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①阐明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
②举例说明无性生殖的类型和特点。
③比较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
2、技能目标:
尝试进行植物营养繁殖的实际操作。
3、情感目标:
①通过植物营养生殖的实际操作,体会无性繁殖技术的应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②经过植物生殖方式的学习,感受到生物世界的多姿多彩,从而引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①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及区别。
②植物营养生殖的常见类型及应用。
2、教学难点:
①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与意义。
②植物的营养繁殖的操作。
【教材分析】:
本课节选自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第19章第3节的内容,教材开篇便对前两节讲述的不同生物的生殖方式加以小结,归纳出有性生殖的概念及特点,在此基础上,以马铃薯的繁殖方式为例,归纳阐述了无性生殖的概念、特点,列举了无性生殖的种类,并重点采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说明营养繁殖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被广泛应用,通过对植物的有性、无性生殖方式的补充学习,显示出了大自然界中生物生殖方式的多种多样。
由于植物的有性生殖在七年级上册介绍过,因此本节对植物的有性生殖采用复习引入,重点介绍无性生殖及其应用。
【学情分析】:
本节教材是八年级上册,但对象是七年级下期的学生。学生虽然学习了植物的开花、传粉、受精、结果及种子萌发等知识,但对植物的生殖方式这部分知识不清楚,这是学习本课的学生情况。
【教学资源】:课件,微课,葡萄枝条等实验材料,视频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请学生品尝有种子的水果同学们,吃到籽了么?籽是什么?种子是如何形成的呢? 品尝水果回答问题 通过学生品尝水果,创设了学生学习植物生殖方式的情景,同时利用当地资源(茅谷果园),激发学习兴趣。
植物的有性生殖——种子繁殖 1、播放微课,回顾种子形成的过程。2、抓出植物种子繁殖特点,总结出 有性生殖概念。追问有性生殖概念,引出有性生 殖的遗传特性。 观看微课,根据微课内 容,说出种子形成过程。2、归纳总结有性生殖的概念3、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的遗 传信息来自两个亲本,生 活力强 通过声、形并貌的种子形成过程的微课,复习种子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强化核心概念教学。
植物的无性生殖 1、以老张的困惑1:如何快速获得口味相同的葡萄,引出扦插繁殖,并指导学生尝试扦插操作。以老张的困惑2:草莓扦插不易存活,引出压条繁殖,点出压条繁殖与扦插的不同之处。以老张的困惑3:如何让毛桃树上结出水蜜桃,引出嫁接繁殖,并指导学生尝试嫁接操作。通过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植物利用其他营养器官繁殖的例子,归纳出营养生殖的定义。通过营养生殖与种子繁殖的对比,归纳出无性生殖概念,及遗传特性,简单介绍其他几种无性生殖的类型。以老张的困惑4:如何短时间扩大规模,占领市场,播放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查阅课本,帮助“老张”解决问题,进行扦插操作。翻阅课本,了解压条繁殖。查阅课本,帮助“老张”解决问题,进行嫁接操作。仔细观察营养生殖的其他生活实例,归纳出营养生殖的定义。归纳无性生殖概念,得出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的遗传信息来自一个亲本,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了解无性生殖的其他类型。观看视频,初步了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通过学生解答“老张”生产中的困惑,逐步渗透,层层深入,让学生领悟用无性生殖方式来解决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需求问题,让学生感受到人类的需求不仅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更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动力。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以及生产问题的解决,体会无性繁殖技术的优点,以及无性繁殖技术的应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小结 通过植物有性生殖、无性生殖的表格对比,再次强化学生对植物两种生殖方式的认知。 完成有性生殖、无性生殖的对比表格。 通过将有性生殖、无性生殖进行比对区分,强化学生对植物两种生殖方式的认知。
构建思维导图——再品植物的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每个小组完成本节课的知识树,引导学生将手中的植物所代表的生殖方式贴到知识树中相应位置。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植物能以不同的方式将自身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让生命得以延续,让地球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爱护我们的绿色家园吧! 小组讨论分析,将手中的植物所代表的生殖方式贴到知识树中相应位置。 让每位学生参与课堂,通过对植物生殖方式的重组认知和拔高,感知到植物能以不同的方式将自身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感受到生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以及生物界的多姿多彩。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