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15章 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表格式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15章 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表格式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1-23 16:1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体骨骼肌的组成及特性。
2、描述人体躯体运动的形成过程。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骨骼肌结构图、屈肘伸肘模型的观察分析,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运动的形成依赖各器官系统的相互配合,认同生物体是统一整体。
二、教学重难点
1、人体运动的形成。
2、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
三 教法学法
演示法,讲授法,讨论交流,
四 教学准备
课件
五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 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骨、骨连接的相关内容 出示健身运动员和体操运动员图片,展示粗壮的肌肉. 学生回答 学生欣赏
骨骼肌的结构及特性 骨骼肌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展示图片,介绍骨骼肌的结构组成——肌腹和肌腱。 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的骨骼肌的功能特性是什么? 总结骨骼肌的特性——遇到刺激,收缩。 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是什么?在运动形成起动力作用。 学生回忆、观察、联系实际 学生思考、回答
运动的形成 展示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位置 ,师讲解点拨:骨骼肌与骨的连接方式。 出示屈肘伸肘图片,讨论屈肘、伸肘动作中,骨、关节,骨骼肌的作用分别是什么?运动时如何实现的? 结合杠杆原理,帮助学生理解运动的产生,是在神经支配下,骨骼肌收缩,牵动着骨围绕关节活动,明确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杠杆、支点、动力) 学生阅读教材,观察,思考,同位交流 学生阅读书,思考回答
运动中骨骼肌的协调 骨骼肌的协调。 以屈肘伸肘的例子,理解运动中骨骼肌的协调作用。 学生思考、回答
拓展 课堂练习 除了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在运动中还需要哪些结构参与? 《基础训练》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回答
六、教学小结
通过几节课的学习,我们以人体为例学习了动物运动的形成过程,我们知道,运动的形成需要一定的结构参与,每一个结构都有与运动相适应的特点。
七 布置作业
填空(见课件)
八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4)
1 骨骼肌:肌腱 肌腹
2 躯体运动由骨 关节和骨骼肌共同完成
骨: 杠杆
关节:支点
骨骼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