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章末题型强化训练】浙教版8年级上册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选择题(含答案) | ![]() | |
格式 | zip | ||
文件大小 | 1.2MB | ||
资源类型 | 试卷 | ||
版本资源 | 浙教版 | ||
科目 | 科学 | ||
更新时间 | 2021-11-23 20:05:10 |
21.(2020八上·台州月考)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研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下表面在水中所处深度h的关系图象。根据该图象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水的密度ρ=1.0×103kg/m3 , g取10N/kg)( )
A. 物体的质量是12kg B. 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12N
C. 物体的密度为2×103kg/m3 D. 物体的体积为60cm3
22.用手将一个密度为0.9×103kg/m3的实心小球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松手后,小球静止时,排开水和酒精的体积分为V1和V2 , 小球在水和酒精中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1和F2 ,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ρ酒精=0.8×103kg/m3)( )
A. V1∶V2=1∶1 F1∶F2=5∶4 B. V1∶V2=9∶10 F1∶F2=9∶8
C. V1∶V2=4∶5 F1∶F2=1∶1 D. V1∶V2=8∶9 F1∶F2=10∶9
23.(2020八上·柯桥期末)如图甲,圆柱形薄壁容器中有一个用细绳与容器底相连的正方形小木块,细绳体积忽略不计,某同学先后分别用清水和盐水以同样缓慢的速度加入杯中,直至木块完全浸没(如图乙)。物块所受浮力F浮(虚线表示盐水中,实线表示清水中)与时间t的图像是( )
A. B. C. D.
24.(2019八上·萧山月考)甲.乙两物体的密度相同,甲的体积是乙的2倍.将它们叠放在水槽里的水 中,水面恰好与甲的上表面相平,如图所示.现将乙物体取下,当甲物体静止时,甲物体将( )
A. 沉在水槽的底部
B. 悬浮在原位置
C. 漂浮,水下部分高度与甲的高度之比为1:2
D. 漂浮,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与甲的体积之比为1:3
25.(2019八上·萧山月考)如图甲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方连有正方体木块A,容器侧面的底部有一个由阀门B控制的出水口,此时木块A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接着打开阀门B,缓慢放水,直至木块A完全离开水面时,再关闭阀门B,这个过程中,弹簧弹力F与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ρ水=1.0×103kg/m3 , ρ木=0.7×103kg/m3 , 木块体积为V0 , 不计弹簧所受浮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点弹簧处于原长 B. CD段弹簧被压缩
C. D点的横坐标d的值为0.3V0 D. 点C与点E的纵坐标c、e的绝对值之比为2∶3
四、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情况
26.(2021八上·余杭月考)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依次为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一组是( )
A. 矿泉水、泥浆水、肥皂水 B. 牛奶、汽水、石灰水
C. 血液、汽油和水的混合物、碘酒 D. 酒精、自来水、汽水
27.(2021八上·拱墅开学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是常用的溶剂,溶剂不都是水 B. 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根本区别是它们的稳定性不同
C.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D. 悬浊液、乳浊液、溶液都是混合物
28.(2020八上·西湖期末)为有效防控疫情,75%的酒精溶液作为常见的消毒用品进入生活,下列关于75%酒精溶液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酒精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 可以利用过滤的方法将酒精和水分离
C. 酒精溶液中的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D. 75%的酒精溶液中酒精是溶质、水是溶剂
29.(2020八上·缙云期末)下列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②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③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④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⑤浊液中分散的都是固体小颗粒;⑥溶液中只能含一种溶质。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⑤⑥ B. ②⑤⑥ C. ①③④ D. ③④
30.(2020八上·余杭月考)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 )
A. 牛奶、汽水、石灰水 B. 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
C. 泥水、肥皂水、碘酒 D. 酒精、泥浆、汽水
五、物质的溶解
31.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欲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2倍,下列最可行的是( )。
A.将20克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掉10克水
B.将20克氯化钠不饱和溶液蒸发掉10克水
C.在10克10%的氯化钠溶液中,加人5克40%的氯化钠溶液
D.在10克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中加人10克氯化钠固体
3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操作Ⅰ一定是降温,溶剂质量不变
B.②到③也可以通过降温来实现
C.①与②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②一定比①大
D.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可能相等
33.20℃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食盐(NaCl),逐渐加人到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为止,然后分别称量剩余食盐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小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水的质量/克 50 50 50 50
所取食盐的质量/克 15 20 25 30
剩余食盐的质量/克 0 2 7 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时,50克食盐饱和溶液中含有18克食盐
B.用蒸发的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25
D.相同温度下,食盐在水里的溶解度与水的质量无关
34.下表是不同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克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A.20℃时,100克水中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溶解度就越大
B.4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克
C.10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一定比80C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多
D.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一定比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
35.20℃时,在各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0克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B.20℃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小
C.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甲>丙>乙
D.升高温度,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36.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溶解情况反映气温变化。如图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37.下表为硝酸钾和氢氧化钙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图所示,甲、乙试管分别盛有20℃时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现向烧杯内的水中加人某物质后,甲试管中固体消失,乙试管中的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
温度(℃) 10 20 40 60 80
氢氧化钙的质量(克) 0.173 0.165 0.121 0.120 0.095
硝酸钾的质量(克) 13.3 31.6 63.9 110 169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蔗糖 D.氯化钠第
38.(2020八上·拱墅期末)向分别盛有40g硝酸钾和40g氯化钠的烧杯里,各加入100g100℃的热水,充分搅拌。根据溶解度表中相关数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A. 均能形成100℃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B. 将上述2只烧杯内的物质在100℃时各自蒸发掉50g水,有晶体析出的是硝酸钾
C. 将上述2只烧杯内的物质降温至20℃时,析出晶体较多的是氯化钠
D. 当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要从中得到纯净的硝酸钾,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六、物质分离提纯与环保
39.在粗盐精制实验中,三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各不相同。下列对其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溶解时搅拌,可加速粗盐的溶解
B.溶解时搅拌,可增加氯化钠的溶解度
C.蒸发时搅拌,可使液体受热均匀
D.蒸发时搅拌,可防止晶体飞溅
40.在野外和灾区,可用下列步骤将河水转化成饮用水 :①化学沉降(用明矾) ;②消毒杀菌(漂白粉) ;③自然沉降 ;④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
41.在较高温度下,某溶液所含的硝酸钾和氯化钠都已接近饱和,当其冷却至室温时,析出的晶体中经检验几乎不含氯化钠,这是因为( )。
A.氯化钠的溶解度比硝酸钾的小
B.氯化钠的溶解度比硝酸钾的大
C.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
D.氯化钠的溶解度在室温下更大拓展与提高
42.(2020八上·嘉兴期末)如图是同学们开展精制粗盐实验的主要步骤,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的操作顺序应为乙、甲、丙 B. 乙实验中,玻璃棒搅拌能加速食盐溶解
C. 甲实验中,所得的滤液为混合物 D. 丙实验中,所得的精盐为纯净物
43.(2020八上·越城期中)如图,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
B. 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C. 乙实验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砝码为5g(游码读数0),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ρ水 =1g/cm3)
D. 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无影响
44.(2020八上·杭州期中)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可以筛掉盐类物质。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如图。下列关于石墨烯膜“筛掉”氯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过程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 B.该过程可应用于海水淡化
C.“筛掉” 氯化钠过程类似于过滤操作 D.海水经过石墨烯膜后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45.(2020八上·柯桥月考)如图,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
B. 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C. 乙实验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砝码为5g,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
D. 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无影响
46.(2018八上·杭州期中)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经过第①步操作,海水中的成分基本不变
B. 蒸发池中,氯化钠溶液逐渐变浓
C. 经过第③步的操作,进入结晶池后,继续蒸发水,有④发生
D. 析出食盐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答案解析部分
一、地球上的水
1.【答案】 B2.【答案】 C3.【答案】 D 4.【答案】 D
5.【答案】 B 6.【答案】 D
二、水的组成
7.【答案】 A 8.【答案】 D 9.【答案】 C 10.【答案】 D
11.【答案】 B 12.【答案】 B
三、水的浮力
13.【答案】 D14.【答案】 C 15.【答案】 A 16.【答案】 D 17.【答案】 A
18.【答案】 B 19.【答案】 B 20.【答案】 A 21.【答案】 C
22.【答案】 B 23.【答案】 B 24.【答案】 D 25.【答案】 C
四、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情况
26.【答案】 A27.【答案】 B28.【答案】 B 29.【答案】 D 30.【答案】 C
五、物质的溶解
31.【答案】 C 32.【答案】 B 33.【答案】 A 34.【答案】 D35.【答案】 A
36.【答案】 C 37.【答案】 B38.【答案】 D
六、物质分离提纯与环保
39.【答案】 B 40.【答案】 B 41.【答案】 C 42.【答案】 D
43.【答案】 C 44.【答案】 A 45.【答案】 C 46.【答案】 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