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1933年,田纳西河流域人均收入仅168美元,是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
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
第三节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从位置、气候、地形、资源等方面描述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概况
从位置、气候、地形、资源等方面描述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概况
山地丘陵
丘陵
冲积平原
位置:
中低纬度,美国东南部
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
冬春多雨,夏秋降水较少
地形
上游山地丘陵
资源:
水能、森林、煤、石油等
中游丘陵
下游冲积平原
从位置、气候、地形、资源等方面描述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概况
位置:
中低纬度,美国东南部
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
冬春多雨,夏秋降水较少
地形
上游山地丘陵
资源:
水能、森林、煤、石油
中游丘陵
下游冲积平原
分析这些自然条件,哪些对农业生产是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
降水丰富
雨热不同期
砍伐森林
多山地丘陵,
耕作不便
落差大,下游平坦,
排水不畅
种植业发展受限制
洪涝灾害频繁
有利条件
森林广阔
热量充足
不利条件
流域19世纪后期的开发及其后果
长期高强度种植棉花
土地退化
老棉花带衰落
扩大耕地和获取炼铜用的木炭
植被坡坏
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炼铜企业排放SO2,形成酸雨
环境污染
许多生物消失绝迹
原因
问题
后果
20世纪30年代初,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1933年5月,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
三、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水资源综合开发是流域治理的核心
水资源综合开发
防洪
航运
旅游
灌溉
发电
养殖
修建水库
防洪
建成具有防洪库容的水库35座,形成了统一有效的水库防洪调度系统,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
田纳西河流域方式:
梯级开发
河流梯级开发有何优势?
根据河流地势逐级降低的特点,分级建筑大坝,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能,并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
因地制宜的布局下列农业
坡地
栽培果树、蔬菜
平原
种植玉米、棉花、大豆
电厂附近
发展温室蔬菜
山地
植树造林,发展林业和畜牧业
水库
发展渔业
活动
发电:类型——水电、火电、核电
影响——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形成高耗能工业为主的基础工业体系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美国电力能源基地
环保工作:灭蚊防疟;
植树造林;
保持水土;
土地复垦;
城市垃圾处理。
旅游开发:1947年制订规划;
山区建立100多个公园、20多个野生动物管理区;
湖滨建立300多个风景区。
综合开发与整治的结果:
经济效益
实现 社会效益 统一
生态效益
洪水灾害有效控制;
航运便利;
电力充足;
高耗能工业发达;
森林覆盖率高;
适宜旅游;
居民收入高。
今天的田纳西河流域
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
1、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加强管理——保证流域治理与开发的长期稳定。
2、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从防洪入手,重点发展水运、水电。
3、加大开发力度——以便利的运输条件和廉价的电力供应,吸引大量投资。
4、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活动
材料一 水能是清洁能源,中国水能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中国西南地区,包括川渝、云南、贵州和西藏,是水能蕴藏量最为富足的地区,占到全国水能的70%。金沙江是长江干流的上游河段,水能蕴藏量达1.12亿千瓦,约占全国水能蕴藏总量的16%。仅金沙江干流8个梯级水电站就可开发装机7500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3500亿度。
材料二 中国环保部总工程师万本太2009 6月25日在北京证实,经环保部调查,中国两大电力集团——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和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在未经环境评价审批的情况下,擅自在金沙江中游建设华电鲁地拉水电站和华能龙开口水电站,并已开始截流。对此,环保部责令这两个项目立即停工并进行整改。
一、为什么我国西南地区水能丰富?
二、材料二反映出金沙江流域开发中存在哪些问题?
活动
材料一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专家在三峡大坝论证会议上提供的数据,中国坝高超过100米的水库,诱发地震的比例约为7%;而世界上坝高超过200米的水库,诱发地震的比率为34%。世界上水库诱发地震震级≥6级的仅有四例,且最高震级为6.5级。
材料二 新华网北京2008年5月18日电:中国地质调查局认定汶川地震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
材料三 水利部副部长2008年5月25日在国新办第十五次发布会上透露,汶川地震造成四川、重庆、陕西等8省市水库出险2380座,其中有69座水库存在溃坝险情。
一、西南地区在流域开发中要注重防御哪些地质灾害?为什么?
1、分析流域发展的地理条件
自然地理条件
人文地理条件
(流域位置、自然
环境、自然资源等)
(人口、经济发展
基础等)
2、进一步分析流域发展各地理要素
有利因素
不利因素
探寻发展方向
探寻综合治理对策
四、研究和规划流域开发治理的一般方法
3、
课后探究(研究性学习):
根据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一般方法与过程,分五个小组探讨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珠江流域、淮河流域、塔里木河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并写成地理科研小论文。
一、教材处理
(一)、本节内容包括
1、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 ;
2、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 ;
3、今天的田纳西河流域;
4、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
(二)、借鉴其它版本深化教材
1、 19世纪后期的掠夺式开发及其后果;
2、归纳出研究和规划流域开发治理的一般方法。
(三)、结合热点设计活动
(四)、设计研究性学习课题
二、学情分析
针对文科重点班、文科普通班、理科重点班、理科普通班的差异性因材施教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2、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决定了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方向与结果。
3、理解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学会流域综合开发的一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前后的环境与经济差异的分析,学会以辨证的和发展的观点来分析地理问题。
2、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掌握研究或规划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并借鉴成功经验指导我国的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认识环境和资源的关系,培养对环境、资源负责的观念和行为。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和综合开发状况。
教学难点
研究或规划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
学法:自主学习、读图分析、阅读分析 、合作探究、活动、研究性学习
五、教法、学法
设计思路:
案例教学 一般过程、方法 分析运用
六、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