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8年级上册 第三章 选择题
一、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2021八上·平阳期中)我们的校园有许多银杏树,一到秋冬季节,银杏叶子会变黄掉落,为美丽校园增添了亮色,这种现象是植物对( )
A. 光照刺激的向性运动 B. 重力刺激的向性运动
C. 温度刺激的感性运动 D. 机械刺激的感性运动
2.(2021八上·乐清月考)下列现象属于植物感性运动的是 ( )
A. 郁金香的花通常在温度升高时开放,在温度降低时闭合
B. 室内植物的枝条朝向窗口的一侧弯曲
C. 牵牛花的卷须接触到竿、棍之类的物体就会缠绕在它们的上面
D. 樟树的根系朝着水源处生长
3.(2021八下·奉化期末)人们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长素的发现至今不到百年,许多科学家先后用胚芽稍对此进行过实验研究,如图是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达尔文通过实验说明了胚芽稍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胚芽鞘尖端有关
B.拜尔的实验D中,推测几天后胚芽稍将向右弯曲生长
C.温特实验的猜想是胚芽鞘的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D.图中所示的温特实验还不够严密,缺少对照实验
4.(2021八下·奉化期末)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作出反应。下列生命现象中,属于反射的一项是( )
A.受到碰触后含羞草叶片合拢
B.梧桐树到了秋冬季节就落叶
C.学生听到上课铃声立即进教室
D.草履虫避开食盐水游向肉汁液
5.(2021·宁波模拟)如图所示,宁波市东部新城生态走廊的向日葵盛开,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向日葵的花盘会向着太阳是由于生长素浓度分布不均匀
B. 向日葵的花盘向着太阳,这是向日葵对阳光的刺激作出的反应
C. 向日葵花可能由于缺乏含钾的无机盐造成茎秆软弱,容易倒伏
D. 花盘上的葵花籽由胚珠发育而来
6.(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为了探究植物的某种向性运动,小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的向地性
B. 实验设计:尚不完善,还需要设置对照组
C. 实验观察:观察并记录植物茎的生长方向
D. 实验结论:可用来解释“为什么沙漠植物的根系长得很深?”
7.荷兰科学家温特曾做以下实验: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切成小块并放在去顶的胚芽鞘一侧,然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如图)。该实验结果不能直接证明的是( )
A. 胚芽鞘尖端能产生影响其生长的物质 B. 单侧光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
C. 该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D. 影响生长的物质从尖端向下运输
8.某校科学小组研究了“激素甲和激素乙对柳树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的变量是激素的种类和激素的浓度
B. 该实验证明激素乙对柳树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
C. 该实验证明激素甲对柳树插条生根有促进作用
D. 若探究激素甲、乙对柳树插条生根的共同影响,应设计2组实验进行对照
二、人体的激素调节
9.(2021八上·乐清月考)温州靠近东海,人们很少患大脖子病,这是因为人们食用的海产品中含有丰富的碘,碘是合成某种激素的重要成分,该激素是( )
A. 胰岛素 B. 生长激素 C. 甲状腺激素 D. 肾上腺激素
10.(2021八上·拱墅开学考)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考试时比较紧张,心跳和呼吸加快,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B. 人酗酒后会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这与小脑有关
C. 触碰含羞草,含羞草叶片会闭合属于反射
D. 幼年时生长激素泌过少,患的是侏儒症
11.(2021八下·镇海期末)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脑干可以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小脑能维持身体平衡
B. 当我们情绪激动时,胰岛素分泌增多,会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现象
C. “画饼充饥”、“谈虎色变”等生命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复杂反射
D. 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能激发并维持雄性第二性征
12.(2021八下·余姚竞赛)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是由腺体分泌的,由于含有消化酶,所以对人体有调节作用
B. 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
C. 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
D. 激素调节对人体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所以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多
13.(2021八下·镇海期中)人类有很多疾病是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在下列疾病中,主要是由于缺乏激素而引起的是( )
①甲亢 ②糖尿病 ③巨人症 ④呆小症 ⑤侏儒症
A.①②③B.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⑤
14.下面所列某物质与缺乏症,不相符的是( )
选项 A B C D
某物质 维生素A 含碘的无机盐 胰岛素 含铁的无机盐
缺乏症 夜盲症 地方性甲状腺肿 侏儒症 缺铁性贫血
A. A B. B C. C D. D
15.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18年6月14日在俄罗斯开幕。“世界足球先生”梅西领衔阿根廷队向冠军发起冲击。8岁的梅西曾因患侏儒症持续注射荷尔蒙6年,身高才长到169 cm。该荷尔蒙是( )
A. 肾上腺激素 B. 甲状腺激素 C. 生长激素 D. 胰岛素
16.利用蝌蚪进行甲状腺激素的探究实验,具体操作如表:
组别 甲 乙 丙
处理方法 不作任何处理 破坏蝌蚪的甲状腺 水中加入甲状腺激素
实验结果 正常发育 停止发育 提前发育
乙组后来加入甲状腺激素,结果又能继续发育。依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状腺是内分泌腺 B.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
C. 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 D. 甲与乙、乙与丙形成对照
17.关于激素调节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小刚饭后一小时血糖含量出现大幅度上升,说明小刚已经患糖尿病
B. 生长激素分泌过多的人不一定会患巨人症
C. 手术摘除狗的甲状腺,狗会出现身体臃肿、食欲不振等现象
D. 人体分泌雌性激素的器官不是受精卵形成的场所
三、神经调节
18.(2021八上·平阳期中)图甲表示人缩手反射的过程,图乙是反射弧各组成部分的关系示意图。图甲中的“a”对应图乙中的是( )
A. ① B. ② C. ④ D. ⑤
19.(2021八上·拱墅开学考)当一个人的脊髓上部受到严重损伤时,针刺大腿,该伤者( )
A. 会产生缩腿反射,并感到疼痛 B. 会产生缩腿反射,不感到疼痛
C. 不产生缩腿反射,并感到疼痛 D. 不产生缩腿反射,也不感到疼痛
20.(2021八下·镇海期末)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B. 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e→d→a→b→c
C. 缩手反射是简单反射
D. 若b处受损,其他部分正常,则有感觉,但不能缩手
21.(2021八下·镇海期中)某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考虑就迅速松手。如图是该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是手指肌肉,能接受刺激并产生收缩
B.c是脊髓中的神经中枢,能使人感到烫
C.如果d被切断,人不会及时松手,但还是会感到烫
D.图中箭头表示“高温”能从a传到c,再从c传到e
22.(2021八下·浙江期末)小明不小心被月季上的刺扎到,迅速缩手。对该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1是效应器,能够对刺激作出反应 B. 大脑皮层参与这一过程
C. 缩手时,小明未感觉到疼痛 D. 该反射弧完成的是条件反射
23.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一表示反射弧,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是:①→②→③→④→⑤
B. 图二表示患近视的眼球,成像特点是清晰物像落在[②]视网膜的前方
C. 图三中[②]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通过导管进入毛细血管,输送到身体各处
D. 图四表示神经系统由[①]脑、[②]脊髓及[③]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24.在5月12日逃生演习中,同学们听到警报声迅速逃生。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接受声波刺激的感受器位于耳蜗 B. 完成该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C. 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 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相应的肌肉组成的
25.兔的心脏受A、B两种神经支配,某学者为了研究A、B两种神经对心率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先测定正常情况下兔的心率,然后分别测定阻断A神经或B神经后的心率。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据表所作的推测正确的是( )
实验处理 心率(次/分)
正常时 90
仅阻断A神经 180
仅阻断B神经 70
A. A,B两种神经作用相同,都是减缓心率
B. A神经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B神经对心率没有明显影响
C. A神经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B神经作用是减缓心率
D. A神经作用是减缓心率,B神经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
四、动物的行为
26.(2021八上·拱墅开学考)蜘蛛能够结出复杂的蛛网,一只幼蛛从出生之日起就会自行结网,结网技巧与成年蜘蛛相比毫不逊色。对蜘蛛的这种行为的正确解释是( )
①先天性行为 ②后天学习行为 ③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④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7.(2021八下·奉化期末)自然界中的动物复杂多样的行为使动物能更好的适应环境。与动物行为相对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熊猫偏爱嫩竹——觅食行为
B.竹节虫的体态和颜色好像树枝——防御行为
C.雄海象为争夺雌海象和生活地盘而决斗——繁殖行为
D.大雁每年春分后往北方飞——迁徙行为
28.新喀里多尼亚乌鸦能够运用植物枝叶制作出基本的小棒、带钩棒和带刺棒等工具。对于这种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遗传物质无关 B. 是天生就会的 C. 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 一旦学会就不会忘记
29.“孔雀开屏”这一行为,从行为的发生及功能上看分别属于( )
A. 先天性本能行为,防御行为 B. 先天性本能行为,繁殖行为
C. 后天性学习行为,繁殖行为 D. 后天性学习行为,领域行为
30.(2020八上·滨江期末)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B. 动物越高等,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越强
C. 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与遗传因素无关
D.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都有重要意义
31.下列人或动物的行为:①小狗识字,②小孩背唐诗,③鹦鹉学舌,④蜜蜂通过舞蹈传递信息,⑤谈虎色变,⑥蚂蚁筑巢,⑦孔雀求偶,⑧雏鸟索食,⑨鱼类洄游,⑩惊弓之鸟,其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 ④⑥⑧⑨ B. ①④⑤⑥⑦ C. ②③⑦⑧⑨ D. ④⑥⑦⑧⑨
32.上午最后一节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快速走向食堂。甲同学正想拿起饭盒却又很快扔下,随后叫道:“哇!真烫!”;乙同学正想拿又停住了手,因为他听到了甲同学的喊声;丙同学听了,一声不吭拿出纸巾裹起了饭盒。关于三位同学的举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同学“扔下饭盒”是先天性行为 B. 乙同学“停住了手”属后天学习行为
C. 丙同学凭经验知道纸是热的不良导体 D. 甲同学参加反射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
33.下列哪幅图表示的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
A. 大山雀学着偷喝牛奶 B. 失去雏鸟的红雀喂鱼
C. 黑猩猩设法摘取香蕉 D. 公鸡尝试绕道取食
34.繁殖季节,雄棘鱼腹部颜色由银白色变成红色,并会对入侵其领地的其他雄棘鱼发动攻击性行为。某人为研究引发雄棘鱼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做了如下实验:在雄棘鱼活动的水域中放置了多种颜色的鱼形蜡制模型,观察并记录雄棘鱼在单位时间内对这些模型进行攻击的次数,实验结果如表:
模型特征 攻击频率
腹部银色 低
腹部红色 高
腹部有红色条纹 高
根据实验结果所作的推论正确的是( )
A. 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条件反射
B. 有条纹的模型更容易引发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
C. 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是先天性的,由基因决定
D. 腹部为红色的模型更容易引发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
五、体温的控制
35.(2021八下·镇海期末)如图是正常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当环境温度为25℃时,产热量和散热量达到平衡
B. 从时间t1到时间t2 , 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差距加大造成的
C. 时间t2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中枢作用的结果
D. 时间t3以后,由于环境温度低,散热量大于产热量
36.(2020八上·拱墅月考)甲、乙、丙和丁四个图分别表示有关量的变化规律。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Ⅰ是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B. 乙图中,若a处是茎的向光侧,则b处一定是茎的背光侧
C. 丙图中,曲线表示从温暖的室内到寒冷的户外时,皮肤血流量的变化
D. 丁图中,饭后1﹣2小时内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升高
37.骆驼在沙漠中时,白天体温能升高到41 ℃,晚上能将体温降至34 ℃。研究发现,白天升高体温能减少水分流失,而且前一晚体温降得较多时,更可以忍受隔天白天的酷热。下列理由中,可以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①白天升高体温可增加出汗量
②白天的体温高,能减少身体内用于散热的水分量
③夜晚体温低时,骆驼能吸收空气中水分
④夜晚体温愈低,第二天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将体温升到骆驼白天可到达的温度
⑤骆驼身上的毛能阻隔外界的热,不使体温上升得太快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8.冬泳是集冷水鱼、空气浴与日光浴于一体的“三浴”。一般情况下,游泳爱好者在冬泳过程中( )
A. 产热量始终大于散热量 B. 产热量始终小于散热量
C. 通过激素调节促进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D. 通过神经调节促使胰岛素分泌增加
39.(2019八下·慈溪期末)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一中[②]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通过导管进入毛细血管,输送到身体各处
B.图二表示神经系统由[①]脑、[②]脊髓及[③]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C.图三表示反射弧,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是:①→②→③→④→⑤
D.图四中A图与B图相比,外界气温高,皮肤内毛细血管扩张
40.(2021八上·平阳期中)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寒颤(或战栗)”.此反应的效应器及其生理效应是( )
A. 骨骼肌;骨骼肌收缩,增加产热量 B. 骨骼肌;骨骼肌收缩,减少散热量
C. 皮肤的血管;血管急剧扩张,减少散热量 D. 皮肤的立毛肌;立毛肌急剧收缩,增加产热量
41.(2021八上·拱墅开学考)小明前几天因感冒在家休息。在父母的嘱咐下,小明每隔2小时对自己的体温进行了测量,并记录在下表中(在15:00测定体温后小明服用了退烧药):
对此,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时间 7:00 9:00 11:00 13:00 15:00 17:00 19:00
体温/℃ 36.9 37.2 38.2 38.2 38.5 37.5 37.5
A. 小明在家休息时,体内产热的器官主要是内脏
B. 小明的体温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C. 小明在服用了退烧药后的4个小时内,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D. 小明在11:00~13:00间,其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42.如图表示人体在某种状态下组织、器官的产热百分比,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该图描述的是人在安静时各器官的产热比 B. 人体各个器官主要靠分解糖类释放热量
C. 人体释放的能量部分用于维持体温恒定 D. 由图可知,剧烈运动时的产热器官主要是骨骼肌
43.如图表示五种动物在不同外界温度状况下测得的体温变化情 况,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是( )
A. 当外界温度是50℃时,负鼠的体温也可能上升到50℃
B. 在实验过程中,猫的体温始终稳定在40℃左右
C. 在实验过程中,爬行动物蜥蜴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最明显
D. 猫和鸭嘴兽虽都属哺乳动物,但体温调节能力不同
44.(2019八上·温州月考)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及运动时血液流经四种器官的相对速度大小。据图分析,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 )
A. 运动时人体总血量增加
B. 不管休息还是运动时,脑的血流量基本不变
C. 饭后立即运动,消化器官中血流量明显减少,不利于消化
D. 运动时骨骼肌产生热量增加,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
答案解析部分
一、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答案】 C 2.【答案】 A 3.【答案】 B 4.【答案】 C 5.【答案】 D
6.【答案】 D 7.【答案】 B 8.【答案】 D
二、人体的激素调节
9.【答案】 C 10.【答案】 C11.【答案】 B 12.【答案】 B 13.【答案】 D 14.【答案】 C 15.【答案】 C 16.【答案】 C 17.【答案】 A
三、神经调节
18.【答案】 D 19.【答案】 B20.【答案】 A 21.【答案】 C 22.【答案】 C 23.【答案】 C 24.【答案】 B 25.【答案】 D
四、动物的行为
26.【答案】 A27.【答案】 C 28.【答案】 C 29.【答案】 B 30.【答案】 C
31.【答案】 D 32.【答案】 D 33.【答案】 B 34.【答案】 D
五、体温的控制
35.【答案】 D 36.【答案】 D 37.【答案】 B 38.【答案】 C
39.【答案】 A 40.【答案】 A 41.【答案】 C42.【答案】 D 43.【答案】 A 44.【答案】 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