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8年级上册 第三章 填空题
一、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
1.(2021八上·拱墅开学考)(1)根据图甲中植物的生长变化,说明植物根的生长具有________(选填“向光性”“向地性”或“背地性”)。
(2)植物的根向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向水性,向水性能使植物在比较干旱的土壤中寻找水分,以维持其生存。图乙是植物向水性的示意图。则装有潮湿土壤的一侧是_____(选填“A”或“B”)侧。
2.(2021·嘉兴)如图为能捕捉昆虫的猪笼草,其叶片的叶中脉延伸成卷须,卷须的顶端膨大为捕虫囊。
(1)当有昆虫落入捕虫囊时,囊口的囊盖就会合上,这属于植物的________(选填“感性”或“向性”)运动。
(2)捕虫囊只是把昆虫转变为含氮的无机物加以吸收利用,以弥补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的不足,因此即使剪掉所有的捕虫囊,猪笼草也不会死亡。从生态系统成分看,猪笼草属于________。
3.(2021·岱山模拟)生物体都能对坏境的刺激作出反应:
(1)如图一所示为一盆植物横放后,植物的茎向上弯曲生长,茎向上弯曲生长与________分布不均匀有关。
(2)经常有许多运动爱好者在岱山文化广场上进行健身运动。若图二中的乙表示安静时皮肤血管口径,那么图二中________可表示这些人在大汗淋漓状态下的皮肤血管口径大小。
4.如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向光性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________。
(2)生长且向光弯曲的是________。
(3)生长但不弯曲的是________。
(4)生长且向左弯曲的是________。
(5)据此实验分析,生长素的合成部位应该在________。
(6)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引起________造成的。
5.生物体都能对环境的刺激作出反应。
(1)我们用手触碰含羞草的叶,含羞草会作出反应,它的叶会______,是因为含羞草具有_______性。
(2)种在河边的柳树,向河水一边生长的枝条较旺盛,这是因为植物具有________性。
(3)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是因为向日葵具有________性。
(4)在地球上的植物种子,不管怎么播种,它的根始终向下生长,是因为植物的根具有________性。
6.如图是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反应,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的影响是:低浓度________(选填“促进”或“抑制”,下同)植物生长,高浓度________植物生长。
(2)枝条扦插繁殖时,适宜的生长素浓度是________摩/升。要使甘薯迅速育出薯秧,适宜的生长素浓度是________摩/升。
(3)比较生长素浓度对根、芽、茎的不同影响,可以看出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性程度依次增强的顺序是________。
7.利用两盆植株大小相当的含羞草做如下对比实验。
(1)把一盆含羞草放在太阳下,另一盆含羞草放在暗室内,过一段时间,会发现两盆含羞草有什么不一样?________。
(2)将振动着的音叉放在含羞草上面,但不触碰含羞草,含羞草________(选填“做出反应”或“不反应”)这说明含羞草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对声音做出反应。
(3)若将振动着的音叉轻碰含羞草的顶部和叶,含羞草________(选填“做出反应“或“不反应”),可见含羞草能对________做出反应。
(4)小心地用铅笔触碰含羞草的各个部位,发现含羞草反应最敏感的部位是________。
8.学习植物的感应性后,小应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若干滤纸剪成培养皿大小并用水浸湿,填满培养皿,把4粒浸泡过的玉米种子如图甲摆放(胚根都朝向培养皿中心);
②盖上培养皿盖,用透明胶带固定,将培养皿侧立于橡皮泥上,放在暗处;
③观察并记录每颗玉米粒根和芽的生长方向。
请你根据学过的知识回答:
(1)本实验验证了植物的哪种感应性现象?________。这种感应性现象是对外界的什么刺激作出的反应________。
(2)培养皿放在暗处的目的是________。
(3)请设计一个在室外空旷处进行的实验,在不用任何药剂、装置和不触及幼苗的情况下,使盆栽植物长成如图乙所示形状。请简要说明实验思路:________。
二、人体的激素调节
9.(2021八上·平阳期中)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系统相互协调,使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1)各系统在 调节和激素调节下,协调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2)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十分重要,正常人进食后,血糖含量变化如图所示,其中CD段血糖含量下降的原因是 .
10.(2021八下·镇海期末)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图(a)所示是由于成年________分泌过多引起的,会使人容易情绪激动、精神紧张。
(2)图(b)所示是由于________分泌异常引起的,该激素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11.已知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均为蛋白质,某同学为探究生长激素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取30只同样大小的幼鼠等分为A、B、C三组,给A组幼鼠定期注射适量生长激素,B组不注射,C组定期饲喂与A组相同量的生长激素,其他生长条件均一致。一段时间后,A组增重40%,B和C组均增重25%,回答下列问题:
(1)A组和B组结果比较,说明生长激素有________的作用。
(2)C组和B组结果比较,能否说明生长激素没有任何生理作用?为什么?________。
(3)若将本实验中的生长激素改为甲状腺激素,重复A组和B组实验,则________组幼鼠会提前成熟。
12.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作用”的实验,方法如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A组 B组
环境 500 mL池塘水 500 mL池塘水
温度 25 ℃
食物 等量的食物
蝌蚪 同种同大小的蝌蚪各1只
甲状腺激素 每天少许 不加
(1)该实验的假设是 。
(2)本实验有一处不够严谨,请你指出来并完善: 。
(3)你的预期结果是:A组 , B组 。
13.(2020八上·嘉兴期末) 11月9日。为指导同学们正确应对突发事件。学校组织消防逃生演练。某同学在所到警报声后,作出了如下图的反应,试回答:
(1)X表示反射弧中的________;
(2)该反射弧中的效应器除了肌肉外,还有________。
(3)图中所示“激素分泌增加”该激素最有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_。(选填序号)。
①生长激素:②肾上腺素:③性激素。
14.(2020八上·西湖期末) 11月22日7:30,2020杭州马拉松从武林广场鸣枪开跑,上万名跑者用跑步传递自信乐观、共迎美好期许,跑向杭州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1)在马拉松跑中,运动员一般站直了身子跑,不往前倾或往后倒,也不扭向一侧跑其中能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运动的结构主要位于图一________(先后填写字母和名称
(2)运动员跑步时呼吸加快、加深,人体呼吸中枢位于图一中________(先后填写字母和名称)
(3)图二,小朋友们看到运动员们快到终点时,激动不已,引发面红耳赤、心跳加快的过程是:神经中枢兴奋——传出神经——肾上腺分泌________——经血液循环到达心脏和皮肤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这些生命活动是通过________共同调节完成的.
15.(2020八上·椒江期中)如图图是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碘为原料合成激素的腺体是【________】________,若幼年时它分泌的激素不足,所患的疾病是________。
(2)【1】是_____,它是内分泌腺的“枢纽”,分泌生长激素,幼年时期分泌过多会患________症。
(3)能分泌雌性激素的腺体是【________】,它分泌的激素的作用是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生长和发育,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16.(2019八上·温州月考)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人因车祸导致成了“植物人”。则甲图中肯定没有受损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如图乙,②分泌的激素的作用是________。
(3)如图丙是含羞草,如果轻碰含羞草的项部或羽状小叶,它的叶就下垂,这是因为含羞草具有________(选填“向性”或“感性”)运动。
17.(2021·下城模拟)如图甲为人体在接受刺激性强的信息引发紧张焦虑时人体进行调节的部分过程
示意图,请回答:
(1)刺激性强的信息转化成的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皮层,产生紧张和焦虑等情绪,进而刺激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进入________(填血管类型),运输到作用部位,引起心跳加速等反应。从反射弧的组成上看,图中的肾上腺髓质属于________。
(2)长期紧张和焦虑情绪会引起膀胱过度活动症、胃疼等症状。图乙表示尿液形成过程中流经不同部位时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则 AB 段可能表示的是肾单位的________(填结构名称)。胃疼容易影响胃对食物中的________(填营养物质名称)的化学消化。
三、神经调节
18.(2021八下·奉化期末)如图是“膝跳反射”实验。
(1)产生膝跳反射需要外界给予适当刺激,施加刺激的同学用叩诊槌迅速叩击的部位应是图中的________ 。
(2)当施加刺激的同学刚刚举起叩诊槌,受试者就产生小腿后缩的反应,控制这种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 。(选填“脊髓”或“大脑皮层”)
19.(2021·金华)如图是缩手反射过程的神经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缩手反射活动的途径是:e→d→c→b→a,其中“a”属于反射弧结构中的________;
(2)在该反射中,手会立即收回,然后才感觉到痛,说明,除了反射外,脊髓还有_____的功能。
20.(2021八下·宁波期末)人出生后,还要经历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等时期。人体是由许多不同结构和功能的系统组成的复杂个体。当你剧烈运动时,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大量分泌汗液等现象,这说明人体的各系统能相互协调。这种协调是由于神经系统和 的调节作用。分泌汗液的汗腺在反射弧的组成中属于 。
21.(2021八下·宁波期末)如图是汽车司机看到红灯停车的反射调节示意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感受到红灯刺眼的是眼中的________
(2)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_
(3)看到红灯停车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中至少有2个,它们是________
22.(2021八下·余姚竞赛)红灯→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停车”,这是甲骑车去配眼镜经过十字路口时的信息传递和反应过程,请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分析:
(1)甲看近物时,物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他需配戴________(填“ 凸”或“ 凹” )透镜矫正。
(2)下列有关反射和反射弧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感受器是红灯B.效应器是肌肉C.该反射是非条件反射
D.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构成了完整的反射弧
(3)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甲的________中。
23.(2021·金华模拟)如图为反射弧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
(2)如果⑤是人体上臂肌肉,则该反射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和方向正确的是 (填字母)。
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
四、动物的行为
24.动物的行为非常有趣,实验人员在刚孵化出的小鸭(它们没有见过自己的母亲)周围放置一个大气球,经过若干天,发现小鸭会模仿和跟随飘荡的气球,而不会去模仿和跟随它们自己的母亲。小鸭的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选填“先天性”或“后天学习”)行为。由此可以得出怎样的假设?________。为了验证假设,可以进行如下实验:刚孵出的小鸭一睁开眼睛,你立即出现在它的面前,经过—段时间后,小鸭会模仿和跟随在你的后面吗?________ (选填“会”或“不会”)。
25.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掉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喝到了牛奶。从此,它学会了偷喝门前奶瓶中的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请回答:
(1)当大山雀第一次偶然打开了奶瓶喝到牛奶,这属于________行为。
(2)大山雀第二次根据第一次经验,又去打开瓶盖偷饮牛奶的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
(3)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用同样的方式偷饮牛奶,这属于________行为。
26.图中的几种动物的行为分别是:
① 是________行为,②是________行为, ③是________行为;这三种行为都属于动物的________行为。
27.为研究动物的行为,某同学进行了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是该同学的实验记录,图甲为“迷宫”示意图,图乙为实验中小鼠找到食物所花时间的柱形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次数 找到食物的时间/秒
第一次 267
第二次 193
第三次 90
(1)请在图乙中绘出小鼠第三次找到食物所花时间的柱形图。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通常小鼠找到食物后会发出一种叫声,引来其他小鼠,这种叫声起到了传递________的作用。
(3)在上述实验中,若把小鼠换成蟑螂,蟑螂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食物,说明动物越________,学习能力越强,这种学习能力的强弱是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_决定的。
28.升金湖是我国东部大型水禽重要的越冬地和迁徙停歇地,也是百头鹤和东方白鹤等珍禽在我国的主要越冬地之一,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使其成为我国东部研究鸟类迁徙规律的不可多得的基地之一、l997年l2月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请据此回答问题:
(1)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迁徙是鸟类的________行为.
(2)迂徙的鸟类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我们在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时会发现:鸟的体形呈________,前肢变成________,胸部有发达的________,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________与肺相通,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
(3)近年来,升金湖迁徙的鸟的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这说明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利于________.
29.观察下图,并回答问题:
(1)图________(填“甲”或“乙)所示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图所甲所示美国红雀的行为有局限性,具体表现在________.
(2)美国红雀有______辅助肺呼吸.黑猩猩在繁衍时具有________的特点,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我国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图中所示动物的类群种数都位于世界前列,这直接体现了________多样性.
30.蚂蚁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每个群体中有蚁后、雄蚁和工蚁.蚁后的主要职能是产卵、繁殖后代;雄蚁的职能是与蚁后交配,工蚁的主要职能是筑巢,觅食、护卵、饲喂幼蚁、保卫等.根据动物的行为特点,分析回答:
(1)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会迅速返回巢穴.不一会儿,一大群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奔向食物所在的地点,它靠 传递信息.(填“语言”、“动作”或“气味”)
(2)小明说:“像蚂蚁这样的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随时交流信息.”你认为小明说得对吗?
(3)像蚂蚁一样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这是 的重要特征.(填“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或“社会行为”)
(4)哪些动物像蚂蚁一样营群体生活?请举出其中一例。
31.请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青藏铁路线上的美丽风景
你知道藏羚羊吗?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保护动物,它体表被毛,浑身是宝,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它身手敏捷,是田径好手,北京2008奥运吉祥物五个可爱的福娃中,“迎迎”的原型就是一只机敏灵活、驰骋如飞的藏羚羊。
自2001年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以来,铁路设计、施工的相关单位高度重视可可西里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为保护区藏羚羊的迁徙,专门设置了动物通道,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严禁惊扰藏羚羊等管理措施。经过两年的适应期,可可西里藏羚羊已完全适应了青藏铁路。从2006年5月中旬开始,已有300多只藏羚羊安全、顺利地穿越了铁路。青藏铁路正式通车后,游客们将可以在列车内或铁路沿线设立的观景站台上,观赏到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等高原珍稀物种。
(1)通过分析以上资料,你认为藏羚羊在分类上属于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_类动物。
(2)羚羊的迁徙是一种动物行为,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________行为;迁徙羚羊的奔跑和跳跃动作是由________和肌肉组成的运动系统完成的。
(3)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为保护区藏羚羊的迁徙采取了哪些措施?________(回答出一点既可)。
五、体温的控制
32.(2021·永嘉模拟)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肥胖率快速增加。
(1)跳绳是减肥的有效方法,王小胖准备每天跳绳1000个来达到减肥的目的,仅从能量消耗的角度来考虑,跳绳时要尽量跳的 ( 填“高”或“低”)一些。
(2)跳绳时,人能保持身体平衡,其控制中枢位于由图甲中 (填序号)。
(3)跳绳时产热量增加,人体可以通过汗液蒸发等加快散热,此时人体皮肤血管状态如图乙中的 (填字母) 。
(4)部分人的肥胖原因是控制不住自己的食欲。某研究机构实验发现:通过抑制老鼠中脑里的GABA能神经元,已经吃饱老鼠也会迅速寻找并继续吃食物:通过刺激老鼠中脑里的GABA能神经元,饿了24小时的老鼠也会迅速放弃嘴边的食物。根据上述实验,可以推导出 。(可多选)
A. 连续抑制GABA能神经元5天,老鼠的进食总量会显著增加。
B. 连续刺激GABA能神经元5天,老鼠的体重会有-定程度的减轻。
C. 所有动物也都有GABA能神经元。
D. 通过刺激GABA能神经元减肥没有副作用。
E. 人类可以很快研究出通过刺激GABA能神经元达到减肥目的的减肥药。
33.(2021·台州)同一现象背后往往隐藏着不同的科学道理。如图为某同学在不同情况下手背的对比图,乙图中鼓起的血管是 (填血管名称)。关于血管鼓起的成因可能有:
Ⅰ.血液流动是 (选填“单”或“双”)向的、当手腕或前臂处血管被挤压时,血液流动受阻,血管鼓起。
Ⅱ.剧烈运动时,产热增加,为加快散热,以维持体温恒定、血管 (选填“舒张”或收缩”)。血流量增大。血管鼓起。
34.(2021·宁波)2021年5月22日13 :00左右,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进行到高海拔赛段20km至31km处,出现了冰雹、冻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部分参赛人员出现了失温现象: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症状。
(1)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是由于人体的产热 ________(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
(2)请写出失温时及时施救的措施:________。(写出一条)
35.(2021·杭州)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当环境条件改变时,人体往往会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以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与平衡。如:
(1)长期居住低海拔区域(如杭州)的人刚进入高海拔区域(如青藏高原)其呼吸频率将________,以适应氧气稀薄的高原环境。
(2)人体从常温环境进人低温环境中时,皮肤血管的管腔将________,从而降低皮肤温度,以利于减少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3)从常温进入高温环境中时,人体会大量出汗,未及时补充水分的情况下,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能力将________, 以利于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4)人们从明亮的环境进入黑暗的场所,眼球的瞳孔将________以增加进入瞳孔的光线适应黑暗的环境。
36.(2021八下·宁波期末)白尾黄鼠是沙漠地区的一种哺乳动物,它在高温环境下体温的昼夜变化如图所示。
(1)该动物属于________(选填“恒温”或“变温”)动物;
(2)该动物在6时至9时产热量_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散热量;
(3)该动物是通过________(选填“大脑”、“小脑”或“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体温的。
37.(2021·瓯海模拟)如图甲为人体发烧三阶段体温变化大致曲线图,T0为人体正常体温;图乙为不同温度下皮肤血管口径示意图。
(1)在体温处于①阶段时,人体产热、散热的关系是________。
(2)人体体温可通过皮肤直接散热来调节,图乙中表示高温环境下皮肤血管口径示意图的是 ________。
38.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T—E—N—F—A途径表示________(选填“激素调节”或“神经调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中。
(2)有病人体温在24 h内都处于39.5 ℃,若a、c分别表示产生和散失的热量,则这24 h内a________c(选填“>”“<”或“=”);经过诊断,医生决定给病人注射退烧药,通过肌肉注射的药液首先进入病人心脏的部位是________。
39.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示意图中字母表示的结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________。当人体处在41℃的外界环境中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________。
(3)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分泌活动加强。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是________。这种反射属于________反射。
(4)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
1.【答案】 (1)向地性(2)B
2.【答案】 (1)感性(2)生产者
3.【答案】 (1)生长素(2)丙
4.【答案】 (1)C(2)B(3)AD(4)E(5)胚芽鞘尖端(6)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5.【答案】 (1)合拢;感震(2)向水(3)向光(4)正向地(或正向重力)
6.【答案】 (1)不同;促进;抑制(2)10-10;10-8(3)茎、芽、根
7.【答案】 (1)在暗室内的含羞草的叶子是合拢的(2)不反应;不能(3)做出反应;触碰(4)叶
8.【答案】 (1)根的向地性;地球引力(2)控制变量(3)将栽有正常生长的植株的花盆横(侧)放,等植株弯向上方生长后,再摆正花盆
二、人体的激素调节
9.【答案】 (1)神经(2)胰岛素分泌增加
10.【答案】 (1)甲状腺激素(2)生长激素
11.【答案】 (1)促进生长发育(2)不能,C组饲喂的生长激素被消化了,失去作用(3)A
12.【答案】 (1)甲状腺激素可能对蝌蚪的发育有影响
(2)同种同大小的蝌蚪各1只改为各10只(3)提早发育成青蛙;正常发育成青蛙
13.【答案】 (1)感受器(2)内分泌腺(3)②
14.【答案】 (1)B小脑(2)C脑干(3)肾上腺素;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15.【答案】 (1)2;甲状腺;呆小症(2)垂体;巨人(3)6
16.【答案】 (1)②(2)促进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3)感性
17.【答案】 (1)毛细血管;效应器(2)肾小管;蛋白质
三、神经调节
18.【答案】 (1)C(2)大脑皮层
19.【答案】 (1)效应器(2)传导
20.【答案】 内分泌系统;效应器
21.【答案】 (1)视网膜(2)视神经(3)视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
22.【答案】 (1)凸(2)B(3)大脑皮层
23.【答案】 (1)反射(2)A
四、动物的行为
24.【答案】 先天性;小鸭会把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物体当成自己的母亲;会
25.【答案】 (1)先天性(2)学习(3)学习
26.【答案】 取食;防御;繁殖;先天性
27.【答案】 (1)(2)后天学习;信息(3)高等;遗传物质
28.【答案】 (1)先天性(2)流线型;翼;胸肌;气囊(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29.【答案】 (1)乙;不会改变(2)气囊;胎生哺乳(3)生物种类
30.【答案】 (1)气味(2)正确(3)社会行为(4)蜜蜂
31.【答案】 (1)哺乳(2)后天性(或学习);骨骼
(3)为保护区藏羚羊迁徙专门设置了动物通道,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严禁惊扰藏羚羊等管理措施.
五、体温的控制
32.【答案】 (1)高(2)③(3)C(4)A,B
33.【答案】 静脉;单;舒张
34.【答案】 (1)小于(2)从减少散热角度:脱掉湿衣服,换上干衣服;增加衣服;寻找有遮蔽的场所等。 从增加产热角度:补充热糖水、高能量等食物。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等救助措施。(合理即可)
35.【答案】 (1)变快(2)变小(3)增强(4)变大
36.【答案】 (1)恒温(2)大于(3)脑干
37.【答案】 (1)产热大于散热(2)C
38.【答案】 (1)神经调节;脑干(2)=;右心房
39.【答案】 (1)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骨骼肌;肾上腺(2)皮肤;蒸发散热
(3)皮肤温度感受器→传入神经→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甲状腺;非条件
(4)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