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课堂限时检测(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课堂限时检测(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23 15:4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时间:15分钟 分值: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多选)关于电荷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
B.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某些值
C.物体带正电荷1.6×10-9 C,这是因为失去了1.0×1010个电子
D.物体所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10-19 C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是创造电荷的过程
B.接触起电是电荷转移的过程
C.玻璃棒无论和什么物体摩擦都会带正电
D.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个导体接触后,电荷会消失,这种现象叫电荷的湮灭
3.现有丝绸、玻璃、塑料薄膜三种材料,通过实验发现,当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被丝绸摩擦过的塑料薄膜时,两者相互吸引。据此排出三种材料的顺序,使前面的材料跟后面的材料摩擦后,前者总是带负电,这个顺序是(  )
A.丝绸、玻璃、塑料薄膜  B.塑料薄膜、玻璃、丝绸
C.塑料薄膜、丝绸、玻璃 D.丝绸、塑料薄膜、玻璃
4.有甲、乙、丙三个小球,将它们两两相互靠近,它们都相互吸引,如图所示。那么,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个小球都带电
B.只有一个小球带电
C.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
D.有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
5.(多选)当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后,金属箔片张开。此时,金属箔片所带电荷的电性和起电方式是(  )
A.正电荷   B.负电荷
C.接触起电 D.感应起电
6.(多选)如图所示,把架在绝缘支架上的不带电的枕形导体放在带负电的导体C附近,导体的A端感应出正电荷,B端感应出负电荷,关于使导体带电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让手摸一下导体的B端,B端负电荷将经人体流入大地,手指离开,移去带电体C,导体将带正电
B.如果让手摸一下导体的A端,大地的自由电子将经人体流入导体与A端的正电荷中和,手指离开,移去带电体C,导体带负电
C.如果用手摸一下导体的中间,由于中间无电荷,手指离开,移去带电体C,导体不带电
D.无论用手摸一下导体的什么位置,导体上的自由电子都经人体流入大地,手指离开,移去带电体C,导体带正电
7.如图所示,用一根跟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靠近不带电验电器的金属小球a,然后用手指瞬间接触一下金属杆c后拿开橡胶棒,这时验电器小球a和金箔b的带电情况是(  )
A.a、b均带正电 B.a、b均带负电
C.a带正电,b带负电 D.a带负电,b带正电
二、非选择题(8分)
8.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绝缘金属球A、B,A球所带电荷量为q,B球所带电荷量为-q,现要使A、B球所带电荷量都为-,应该怎样实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多选)关于电荷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
B.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某些值
C.物体带正电荷1.6×10-9 C,这是因为失去了1.0×1010个电子
D.物体所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10-19 C
BCD [元电荷为1.6×10-19 C,任何带电体电荷量均是元电荷的整数倍,故A错,B、C、D对。]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是创造电荷的过程
B.接触起电是电荷转移的过程
C.玻璃棒无论和什么物体摩擦都会带正电
D.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个导体接触后,电荷会消失,这种现象叫电荷的湮灭
B [电荷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选项B对。]
3.现有丝绸、玻璃、塑料薄膜三种材料,通过实验发现,当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被丝绸摩擦过的塑料薄膜时,两者相互吸引。据此排出三种材料的顺序,使前面的材料跟后面的材料摩擦后,前者总是带负电,这个顺序是(  )
A.丝绸、玻璃、塑料薄膜  B.塑料薄膜、玻璃、丝绸
C.塑料薄膜、丝绸、玻璃 D.丝绸、塑料薄膜、玻璃
C [丝绸与玻璃棒相互摩擦时,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故丝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大于玻璃棒;玻璃棒和塑料薄膜均与丝绸摩擦后,两者靠近时相互吸引,说明塑料薄膜带负电,即塑料薄膜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大于丝绸,故对电子的束缚能力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是塑料薄膜、丝绸、玻璃,此时使前面的材料跟后面的材料摩擦后,前者总是带负电,故选C。]
4.有甲、乙、丙三个小球,将它们两两相互靠近,它们都相互吸引,如图所示。那么,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个小球都带电
B.只有一个小球带电
C.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
D.有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
D [由于甲和乙、甲和丙、乙和丙两两相互吸引,不可能有两个小球带有同种电荷,也不可能三个小球都带电,A、C错。若只有一个小球带电,也不可能两两相互吸引,B错。若有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另外一个小球不带电,可以产生两两吸引的现象,D对。]
5.(多选)当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后,金属箔片张开。此时,金属箔片所带电荷的电性和起电方式是(  )
A.正电荷   B.负电荷
C.接触起电 D.感应起电
AC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为正电荷,故A对,B错;玻璃棒与验电器接触,起电方式为接触起电,故C对,D错。]
6.(多选)如图所示,把架在绝缘支架上的不带电的枕形导体放在带负电的导体C附近,导体的A端感应出正电荷,B端感应出负电荷,关于使导体带电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让手摸一下导体的B端,B端负电荷将经人体流入大地,手指离开,移去带电体C,导体将带正电
B.如果让手摸一下导体的A端,大地的自由电子将经人体流入导体与A端的正电荷中和,手指离开,移去带电体C,导体带负电
C.如果用手摸一下导体的中间,由于中间无电荷,手指离开,移去带电体C,导体不带电
D.无论用手摸一下导体的什么位置,导体上的自由电子都经人体流入大地,手指离开,移去带电体C,导体带正电
AD [无论用手摸一下导体的什么位置,都会使枕形导体通过人体与大地相连,由于静电感应,导体上的自由电子将经人体流入大地,使得导体带正电,手指离开,移去带电体C,导体所带正电不变。]
7.如图所示,用一根跟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靠近不带电验电器的金属小球a,然后用手指瞬间接触一下金属杆c后拿开橡胶棒,这时验电器小球a和金箔b的带电情况是(  )
A.a、b均带正电 B.a、b均带负电
C.a带正电,b带负电 D.a带负电,b带正电
A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靠近验电器金属小球a,发生静电感应,用手指接触金属杆的瞬间,电子从金属杆转移到地球上,故拿开橡胶棒后,小球a和金箔b都带正电,A正确。]
二、非选择题(8分)
8.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绝缘金属球A、B,A球所带电荷量为q,B球所带电荷量为-q,现要使A、B球所带电荷量都为-,应该怎样实现?
[解析] 方法一:用手碰A球,A球失去电荷,将A、B球接触,A、B两球都带上-的电荷量,再用手碰A球,A球又失去电荷,再把A、B球接触,则A、B球都带上-的电荷量。
方法二:用一个与A、B完全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球与A接触,A球带电荷量变为,再把A、B球接触,A、B球带电荷量都变为-。
[答案] 见解析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