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课件(2课时,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课件(2课时,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1-23 15:5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地球的运动
地形地势
人类活动
影响因素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地球的形状
海陆分布
第一课时
地球的形状与五带
01
请添加内容一
Please add content 1
02
请添加内容二
Please add content 2
活动探究一:
如下图,将两个温度计分别插入甲、乙两个盒子中的沙土,同时在阳光照射20分钟后,两个温度计的显示的温度会一样吗?为什么?
不会一样。左图阳光直射沙土,获得光热多,温度高,右图阳光斜射,温度低。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纬度因素)
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气温高;太阳斜射的地方,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弱,气温低。
太阳高度角:
左图A B C三处太阳高度是否一样?
右图A B C 三处太阳高度是否一样?
直射
斜射
斜射
斜射
斜射
一样
不一样
低纬度气温高
高纬度气温低
高纬度气温低
P79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简称太阳高度)
直射:照射面积小 →光束集中 →太阳辐射强
斜射:照射面积大 →光束分散 →太阳辐射弱
B
A
思考: 在等量的太阳辐射下,A、B两处太阳高度角哪个大?哪处获得热量多?
A处
归纳:
1、地球具有球状的表面,低纬度地区正午的太阳高度较______,获得的热量较_____;高纬度地区正午的太阳高度较_____,获得的
热量较 。因此,
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
逐渐 。




降低
低纬度气温高
高纬度气温低
高纬度气温低
(纬度因素)
地球上的五带
2、读图记住五带的名称、位置和分界线。
1、五带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A
B
C
D
E
说出五带及分界线

P82活动4
五带名称 范围 太阳直射情况 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 无极昼极夜
南、北温带 无太阳直射
南、北寒带
极圈、回归线之间
南、北极圈以内




5.将地球上的五带与其气候特征用直线连线起来。
热 带 气候的四季变化明显
北温带和南温带 气候终年炎热
北寒带和南寒带 气候终年寒冷
P82活动
在地球上的五带中,非洲绝大部分位于哪一个带?
非洲
热带
在地球上的五带中,欧洲绝大部分位于哪一个带?
欧洲
北温带
七大洲中绝大部分位于南寒带的是哪个洲?
南极洲
南极洲
P82活动6
82页第7题:在地球的五带中,你居住的地方属于哪一个带?那里有阳光直射现象吗?哪一个季节昼长夜短
北温带
没有阳光直射
夏季
洪江市(270N,1050E)
第二课时
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地球一边自转,一边绕太阳公转。
太 阳 光 线
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_,周期是_______,地球自转产生_________现象,影响一个地方太阳辐射的强度,导致天气的变化。
1、地球的自转
自西向东
一天
昼夜更替
2、地球的公转
(1)方向:__________
(2)周期:___________
(3)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________
(4)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______之间移动
(5)太阳直射的最北界限是_____________,
最南界限是_______________。
(6)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中纬度有_____________
除赤道外有________________
南北极圈有_______________
自西向东
一年
66.5°
南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四季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
极昼极夜
地球的公转
地球公转示意图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春分或秋分
夏至
冬至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纬度 昼夜长短情况(北半球)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3月21
赤道(0°)
昼夜平分
6月22
北回归线(23.5°N)
昼长夜短,北极圈内极昼
9月23
赤道(00)
昼夜平分
12月22
南回归线( 23.50S)
昼短夜长,北极圈内极夜
纬度等于23.5°,太阳一年直射几次?
1次
纬度小于23.5°,太阳一年直射几次?
2 次
23.5°S
23.5°N
B
C
D
A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纬度大于23.5°,太阳一年直射几次?
0次
说出ABCD的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昼夜长短情况
P81活动①读图4-21,指出太阳光线分别直射在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上的日期。
春分

秋分
3月21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夏至
6月22日前后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②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现象的这一天是___月___日。
6 22
③我们居住的洪江市5月1日、10月1日的昼夜长短情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昼短夜长
昼长夜短
一、填空
1.太阳直射的最北界限是_________,最南界限是________。
2.五带中,有太阳直射的是_______,有极昼极夜的是______带和______带
3.一年中,我们北半球白天最长的节气是_____,这一天太阳直射在_______线上。
二、选择题
1.当太阳直射23.5°S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洪江市昼长夜短 B.北极圈出现极夜
C.洪江市处于夏季 D.南半球是冬季
主要内容
第三课时
一、海陆分布与气候
二、地形地势与气候
三、人类活动与气候
三、海陆分布与气候
海陆分布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同纬度地区的陆地和海洋相比较,夏季海洋气温 ,陆地气温 ;冬季则相反。
为什么同纬度的海陆气温不一样呢?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沿海地区,气温年较差_____,内陆地区气温年较差_____
3.中纬度内陆降水______,沿海降水_______




我的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自西向东,离海越来越远,气温年较差越大
这是由于沿海和内陆海陆位置不同,离海越远,受海洋影响小。
1.对气温的影响:
2.对降水的影响:
海拔越高,
气温越 。

_雨
地形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 ,背风坡降水 。


四、地形地势与气候
读图分析:安第斯山东西两侧的景观有何差异?为什么?
四、地形地势与气候
山脉的阻挡,使西侧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迎风坡湿润景观与背风坡荒漠景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来自海洋的水汽
活动
A
B
(1)如图,山麓B处与山顶A处的相对高度为5 000米。如果B处的气温为20℃,那么A处的气温大约是多少?
(2)分析下表各种气候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
并填入相应的表格中。
气候现象 影响因素
天津的年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
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充沛,而东侧降水稀少
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纬度因素
-10℃
地形因素
五、人类活动与气候
1. 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局部地区气候有所 ;任意砍伐森林,可能使当地气候恶化;大量排放_____ 等温室气体,使全球气温 , 等灾害频繁;排放出的____ 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危害人类健康;城市的“热岛效应”。
改善
CO2
升高
旱涝
氯氟
2.气候变暖的危害:
①.旱涝灾害加剧 ②两极冰川融化,淹没沿海低地
3.怎样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①.节能减排 ②开发使用新能源 ③保护生态环境,多植树种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