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课件(5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课件(5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1-23 15:5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7张PPT)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学习目标
本节目标:学会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课时目标:
1、举例说明地球的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自转对气候的影响。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三.海陆分布与气候
四.地形地势与气候
五.人类活动与气候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一日当中,太阳东升西落。什么时候太阳辐射最强
中午
我们把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
叫做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
探究一:太阳高度角与太阳辐射强度之间的关系。
太阳光
太阳光
斜射
直射
A
B
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简称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越____;
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辐射越____
A处太阳高度角_____,太阳辐射________ ;
B处太阳高度角_____,太阳辐射________。






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 太阳斜射的地方,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弱。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简称太阳高度)。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综上所述:
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较_____,白昼较
_____,获取的太阳光热较_____,气温较
_____;
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较_____,白昼较
_____,获取的太阳光热较_____,气温较
_____。








思考:在等量的太阳辐射下,A、B两处太阳高度角哪个大?哪处获得热量多?
A处
A
B
C
D
E
何处得到太阳光热最多?何处最少?



小结 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_____。
由于地球是个不规则的_____,各地获得的___________不同。
减弱
太阳辐射
球体
二.1、地球的自转与气候
黑夜
白昼
面对赤道看地球自转方向
赤道00
面对北极看地球自转方向
面对南极看地球自转方向
一、读图填充
转动地球仪,用箭头分别在下列各图中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并填空:
完成填充图册P24 一、
地球的自转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
3、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 方向;
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成 方向;
4、地球自转产生 现象。
自西向东
一天(24小时)
逆时针
顺时针
昼夜交替
2、地球的公转
3月21日 春分
6月22日
夏至
9月23日 秋分
12月22日
冬至
① 一年之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观察与思考:
地球公转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夏至太阳直射_________,
春分太阳直射__________,
秋分太阳直射_________。
冬至太阳直射_________,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赤道
3月21日 春分
6月22日
夏至
9月23日 秋分
12月22日
冬至
a
b
c
d
A
B
C
D
00
900N
900S
23.5°S
23.5°N
观察与发现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66.5°
赤道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23.5°
由于地球是斜着身子绕日公转,使得太阳有时直射
南半球,有时直射北半球,有时直射赤道。
地球的公转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
2、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
3、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现象;
4、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 的交角。
自西向东
一年
季节变化
66.50
气温的分布规律:
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从低纬向高纬气温逐渐降低)
1、概括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2、年平均气温大于20摄氏度的地区位于哪里?
南北回归线之间
受 的影响,夏季陆地气温 ,海洋气温 ;冬季相反。
海陆因素


陆 地
海 洋
10°C
15°
20°C
20°C
陆 地
海 洋
15°C
25°C
30°C
·
A
·
B
·
C
D
·
北半球冬季(1月)
北半球夏季(7月)
25°C
同纬度地带
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练习、读下图判断:
10 C
15 C
20 C
25 C
陆 地
海 洋
陆 地
海 洋
(1)甲图是 (南、北)半球的等温线分布图。
乙图是 (南、北)半球的等温线分布图。
甲图
乙图
25°C
20°C
15°C
10°C


(2)甲图是 月等温线分布图;
7
乙图是 月等温线分布图。
1


A
B
C
D


五带的划分
赤 道
00
23.50
23.50
66.50
66.50
北 回 归 线
南 回 归 线
北 极 圈
南 极 圈
900
900
五带的划分
五带的划分
赤 道
00
23.50
23.50
66.50
66.50
北 回 归 线
南 回 归 线
北 极 圈
南 极 圈
900
900
热 带
北温带
北寒带
南温带
南寒带
赤 道
00
23.50
23.50
66.50
66.50
北 回 归 线
南 回 归 线
北 极 圈
南 极 圈
900
900
热 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有太阳直射现象
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天文特征
气候特征
北 回 归 线
南 回 归 线
北 极 圈
南 极 圈
热 带
热 带
南 温 带
南 温 带
北 温 带
北 温 带
北寒带
北寒带
南寒带
23 26'N
23 26'S
66 34'N
66 34'S
南寒带
天 文 特 征
气 候 特 征
有太阳直射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无太阳直射 无极昼极夜现象
无太阳直射 无极昼极夜现象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终年严寒
五带的划分
15、将地球上的五带与其相应的现象用直线连接起来。
A .热带
B .南、北温带
C .南、北寒带
① 有太阳光线直射现象
② 有极昼极夜现象
③ 既无太阳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
④ 气候四季分明
⑤ 气候终年炎热
⑥ 气候终年寒冷
课堂活动P81
4、读下图,按要求完成相关内容:
① 找出地球上五带的范围:
热带:______0S至
______ 0N;
23.5 23.5
课堂活动P81
②在地球上的五带中,有太阳直射的是______ ,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带和______带。
4、读下图,按要求完成相关内容:
热带
北寒
南寒
纬度相同的地方,
在夏季,海洋上气温低些,
陆地上气温高些。
在冬季,陆地上气温低些,
海洋上气温高些。
在中纬度地区,北半球海洋和陆地的最高气温月(海洋8月.陆地7月).最低气温月(海洋2月.陆地1月)也不同。
总结
纬度相同的地方 陆地 海洋
夏 季 气温 气温
冬 季 气温 气温




自主学习 :速读课本P83完成表格
中纬度地区 陆地 海洋
最高气温月
最低气温月
7月
1月
8月
2月
学会分析海陆分布对气温的影响
沿海地区温差__;
内陆地区温差__;
冬季:
陆地气温__;
海洋气温__;
夏季:
陆地气温__;
海洋气温__;
三、海陆分布与气候
对气温的影响(同纬度地区)
对降水的影响






沿海地区降水__
内陆地区降水__


P71活动1、2
三.地形地势与气候
请问:
赤道地区为什么出现雪峰?
2. 地势的影响:
地形与气候
山地与原气温日较差比较( C)
地点
泰山
济南
1月
4月
7月
10月
年平均
5.9
9.0
6.5
10.8
5.8
10.4
6.5
9.9
6.2
10.0


济南
泰山
思考
为什么泰山年平均气温比济南低?
四、地形地势与气候
1. 地形的影响:
① 你爬高山时发现其阴坡和阳坡的植被有何不同?为什么?





② 读图分析: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的气候差异形成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坡向与气候
思考?
为什么A地降水多,B地降水少?
A地地处安第斯山脉的迎风坡,而B地地处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
举例说明地形因素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总结
同纬度地区比较,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越低,气温越高。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海拔每增加100米,气温降低0.6 C
已知A地(山顶)与B地(山麓)的垂直高差是5000米,B地的气温为20 C,请问?A地的气温应该是多少摄氏度?
-10 C
气候现象 主要因素
天津的年降水量 比乌鲁木齐多
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 的地方
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充沛, 而东侧降水稀少
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
海陆因素
海拔因素
地形因素
纬度因素
练习
五.人类活动与气候
讨论;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良性影响有哪些?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恶性影响有哪些?
五.人类活动与气候
讨论;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恶性影响有哪些?
知道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城市热岛效应是如何形成的?
2、( )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变暖
3、( )破坏高空的臭氧层
市区
郊区
郊区
A
A
B
B
五、人类活动与气候
主要表现:
1. 改变地表状况;
2. 排放二氧化碳和氯氟化合物;
3. 排放废热,造成城市的“热岛效应”。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气温:
降水:
纬度低,气温 ; 纬度高,气温 。


赤道附近降水 ;两极地区降水 。


2、海陆位置:
同纬度
冬季:陆地气温 海洋; 夏季:陆地气温 海洋。
低于
高于
沿海
内陆
气温:
降水:
中纬度地区:
地区降水多;
地区降水少。
回归线附近:
大陆 降水多;大陆 降水少。
东岸
西岸
3、地形:
气温:
降水:
在山地,大致海拔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
0.6
在山地, 降水多,
降水少。
迎风坡
背风坡
4、人类活动与气候
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
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
人类排放的氯氟化合物,破坏臭氧层。
影响气候的因素
有 、 、 、 。
答案: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人类活动等
我国江西庐山为什么是夏季避暑胜地?
A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洋流因素
C
B
D

我国黑龙江省北部为什么冬季漫长、多冰雪;海南岛南部则终年如夏、降水较多?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洋流因素
C
B
D
A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降水多,西部内陆地区降水少,影响降水多少的因素是?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洋流因素
C
B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