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2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9.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24 15:3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考点一  林则徐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1840-1842) 中英《南京条约》
虎门销烟:
鸦片走私泛滥危机清王朝统治,道光帝派林则徐查禁鸦片,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禁烟斗争取得伟大胜利。
2、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1).原因:根本原因: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材料;
直接原因(借口/导火线)—中国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
2).英雄人物:关天培,陈化成、三元里人民抗英。
3、 《南京条约》的签订: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开五口)——危害:便利了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是后续影响最深远的条款
②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割香港)——危害: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③赔款2100万银元。(赔银元)——危害: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税率必须和英国协商。(议关税)—危害: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
4、鸦片战争的影响:
政治上: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
经济上: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社会形态上: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考点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侵略者:英法组成联军,俄美支持充当帮凶。
3).罪行:火烧圆明园。
4).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天津条约》 :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北京条约》;1860年,奕 被迫与俄、英、法、美签订《北京条约》。在条约中,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2、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是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其中割让领土最多的条约是中俄《瑷珲条约》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考点3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列强的侵略激化了阶级矛盾。
2.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主要内容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和财富
目的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 体现了农民阶级反抗封建剥削的革命性,但是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具有空想性。
3.巩固措施: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但由于缺乏群众基础加上历史条件限制,未能付诸实践。《资政新篇》是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
4.天京陷落: 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二、易混易错、知识点拔与拓展
1、【易错易混】
1.中国近代史开始于1840年,而不是1842年。《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而不是割香港。
2.《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中没有南京;厦门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最早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
3.近代以来,英法联军、八国联军、日军曾三次侵占北京,其中1860年火烧圆明园的是英法联军,而不是八国联军。
4.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这种说法对吗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真实意图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所以,即使没有这两个事件,英法还是会寻找其他借口发动侵华战争。
5.洪仁玕写成的《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而非资产阶级革命。
2、【拓展延伸】
1、如何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
有同学认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就是国家的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或者是政治上是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封建的。这都是错误的。
第一,半殖民地的含义是指丧失了部分主权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受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的国家。比如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表现在政治上丧失了领土主权、贸易主权等,但清政府在形式上依然对全国实行管理。
第二,半封建社会的含义是原有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在中国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比如,经济上东南沿海地区的丝、茶生产依赖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日益殖民地化,但在中国广大内地,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2、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鸦片战争还会爆发吗?
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清朝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刻,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工业革命后进行对外扩张的结果。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打破了英国企图用鸦片打开中国市场的美梦,于是他们决定发动战争,用炮舰打开中国的大门。因此,这场战争是英国保护鸦片走私、推行殖民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即使没有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英国也会寻找其他借口发动战争。
3、太平天国运动和以往的农民起义在斗争对象上有什么不同?这是为什么?
以往的农民起义斗争的对象是本国统治者,农民运动的任务主要是反封建;太平天国斗争的对象不仅是本国统治势力,还有外国侵略者。因为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商品的倾销,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破产。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费用和对英赔款,加紧搜刮人民。中国人民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3、【知识点拔】
a、谈谈你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认识。
《天朝田亩制度》:
(1)革命性,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2)空想性,绝对平分土地无法实现。
(3)落后性,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
《资政新篇》:
(1)进步性,是中国第一个较为完整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
(2)空想性,未能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缺少实行的必要社会条件。
b、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及教训
(1)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
(2)教训:太平天国运动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一、单选题
(2020·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历年真题)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中英《南京条约》 B. 中日《马关条约》
C. 中美《望厦条约》 D. 中法《黄埔条约》
(2021·山东省·历年真题)中国禁烟后,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及鸦片贸易集团立即致书英国政府:“中国方面的无理举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这里的“无理举动”是(  )
A.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C.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2021·江苏省无锡市·历年真题)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初二某同学准备制作一期题为《近代中国民族英雄》的墙报,并设置了相关栏目。林则徐可归入的栏目是(  )
A. 甲午英烈 B. 农民领袖 C. 禁毒先驱 D. 变法志士
(2021·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历年真题)如表为鸦片战争前后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变化表。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输华商品总值(英镑)
1837年 90多万
1843年 145.6万
1845年 239.4万
A. 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 B. 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
C. 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D. 中国完全丧失了主权
(2021·江苏省苏州市·历年真题)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中国近代以来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而建立的,碑的基座四周镶有十块巨幅汉白玉浮雕,其中第一块的内容就是“虎门销烟”。其主要原因在于虎门销烟(  )
A. 沉重地打击了英国走私鸦片的奸商
B. 由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并有效禁烟
C.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
D. 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华的战争
(2021·山东省聊城市·历年真题)“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这段材料应出自(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2021·四川省达州市·历年真题)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野蛮残暴的西方列强屡次侵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请将列强在中国攫取的以下权利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①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②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商埠
④赔款2100万银元
A. ④②①③ B. ④②③① C. ③④①② D. ②③①④
(2021·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年真题)2021年3月19日,在中美阿拉斯加会谈上,面对美国代表的无端指责,我国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掷地有声地回答:“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中国人是不吃这一套的”。然而,120年前,中国却饱受屈辱,陷入了黑暗的深渊。这里的“深渊”是指(  )
A. 《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 《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 《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21·山东省泰安市·历年真题)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林则徐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犯,开展禁烟活动
B.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D.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2021·湖北省荆州市·历年真题)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谭嗣同的“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到秋瑾的“拼将十万头颅血,敢把乾坤力挽回”。这些诗句共同体现了中国近代进步人士强烈的(  )
A. 实业救国思想 B. 君主立宪思想 C. 民主共和思想 D. 爱国主义思想
(2021·湖南省衡阳市·历年真题)《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不属于该条约内容的是(  )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③增开天津为商埠
④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21·湖南省怀化市·历年真题)魏源,名远达,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司门前(原邵阳县金潭)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代表。他提出的救国主张是(  )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
C. “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 D.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2021·浙江省温州市·历年真题)1842年,魏源撰写《圣武记》,历述清王朝过去武功上的胜利,用意在与当时军事上的颓势相对照。这一“颓势”出现于(  )
A. 虎门销烟 B. 鸦片战争
C. 黄海海战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1·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历年真题)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
A. 林则徐 B. 左宗棠 C. 魏源 D. 邓世昌
(2021·江苏省盐城市·历年真题)1861年法国巴特雷上尉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是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材料中所谓的“荣耀”,表现为(  )
A. 割占香港岛 B. 火烧圆明园 C. 掀起瓜分狂潮 D. 索银4.5亿两
(2021·江苏省扬州市·历年真题)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圆明园为皇帝夏季离宫,首先被联军掠夺,次被下令焚毁。”这里的“联军”是(  )
A. 英法联军 B. 英法美联军 C. 英法美俄联军 D. 八国联军
(2021·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历年真题)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内部事务万分火急”主要是指(  )
A. 清政府准备发起洋务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
C. 清政府内部进行权力之争 D. 维新派试图改变中国落后现状
(2021·广东省·历年真题)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清政府发现八旗军队缺乏战斗力,真正能够对抗太平军的唯有湘军、淮军等汉族地主武装;这个趋势到洋务运动时期更加明显。由此可知(  )
A. 汉族官僚集团地位逐渐上升 B. 八旗军队被地主武装取代
C. 太平天国运动改变阶级结构 D. 洋务运动带来了国富兵强
(2021·湖南省衡阳市·历年真题)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  )
A. 李自成 B. 洪秀全 C. 谭嗣同 D. 孙中山
(2021·江苏省镇江市·历年真题)如图漫画形象地解释了近代一部历史文献的核心内容。这部文献是(  )
A. 《天朝田亩制度》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中国土地法大纲》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二、材料解析题
(2020·全国·同步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割占香港地区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
时间 战争或背景 不平等条约 侵占区域
1842年 鸦片战争 (1) 香港岛
1860年 (2) 《北京条约》 九龙司地方一区
1898年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强租“新界”
(2)请从国家统一的角度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史实造成了什么危害?
材料二
(3)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的理解。
(2018·湖北省黄石市·历年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1842年《南京条约》
材料二
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表
时间 不平等条约名称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领土面积
1858年 中俄《瑷珲条约》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多万平方千米
1860年 中俄《北京条约》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约40万平方千米
1860年
1864年 中俄《北京条约》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万多平方千米
19世纪80年代 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中国西北部 7万多平方千米
材料三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军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
--1895年《马关条约》
材料四: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可爱的故乡?”
--节选自歌《松花江上》
结合上述材料,提炼有关近代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发生变化的观点,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这一观点。
观点:近代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不断遭受破坏。
证据:(1)鸦片战争后,美国割占香港岛(例)
(2)______
(3)______
(4)______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具有的人本,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人民幸福、民成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2020·山东省·月考试卷)习近平访问英国演讲时说:走进我国近代史,一场场侵略战争强加给中华民族多少灾难……,近百年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对中国发动过一次甚至多次战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鸦片战争(First Opium War)英国经常称之为第一次英中战争或“通商战争”。“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英国人为什么将鸦片战争称之为“通商战争”?为什么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材料二:如图
(2)观察材料二的两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侵略者在本次侵华战争中的暴行。
材料三: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文所订进口税,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以及中国内地沾及寄存栈房之益,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至应享优例割除,亦莫不相问。--《马关条约》
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该条约与以往不平等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材料四:“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陈天华《猛回头》
材料三所描写的现象和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条约中的哪一条款充分说明清政府已完全变成“洋人的守土官长”?
(2019·天津市·期末考试)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冼劫,另一个放火焚烧。
---[法]维克多 雨果《致巴特力尔上时》
阅读材料一,“夏宫”是指哪里?“两个强盗”分别指的是谁?
材料二:如图1
观察材料二的图片中字母A、B、C三处地区各是通过什么条约被沙俄割走的。
材料三:如图2
阅读材料二及材料三,这是列强哪次侵华战争造成的结果?在此次战争中侵略者的罪行罄竹难书,它们能够屡屡得逞,再次验证了什么道理?我们应该如何做?
(2020·湖北省襄阳市·期末考试)材料一:广西巡抚周天爵在一封信中写道:二月初一日出省,带兵一百名,如驻马鬼坡,皆不愿走也;路上募一百名,又如石壕驿,未走先哭。乃于十二日甫抵武宣,而教匪偷越紫荆山而来,如虎兕(sì)出柙(xiá),先锋已到三里圩矣。……方到时县官一人,一县皆空,而纷纷向西逃者渡江船无歇时。问县(官)刘作肃有何准备?答云‘只有一绳’,则大哭我何等福气。
(1)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本着“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原则,将土地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好坏搭配,按每家人口平均分配。又规定“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
上述材料反映的哪部文件中的内容?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如何评价这部文件?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发动侵华战争。1840年6月,英国舰队入侵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年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条约主要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答案】A
【解析】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次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为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1840年英国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发动鸦片战争。故该“无理举动”是虎门销烟。
3【答案】C
【解析】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被誉为是“中国禁烟第一人”、“全球禁毒第一人”。因而“国际禁毒日”是为了纪念林则徐。C符合题意。
本题主要考查了林则徐虎门销烟,重点掌握虎门销烟的历史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了林则徐虎门销烟,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4.【答案】C
【解析】依据表格数据,从1840年到1845年,英输华商品总值在不断增加。结合所学,鸦片战争后,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开辟通商口岸,有利于英国商品的输出。
本题考查《南京条约》的内容。掌握《南京条约》开辟通商口岸的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南京条约》的影响。
5.【答案】C
【解析】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因为虎门销烟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起点,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因此1949年召开的新政协会议决定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
本题考查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知识点,注意对材料信息的解读。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时,教育学生学习林则徐维护国家利益、无畏无惧的精神品质。
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可知是《南京条约》中的协定关税的条款。当时英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材料。《天津条约》中没有协定关税的条款,故排除B。《北京条约》中没有协定关税的条款,故排除C。《马关条约》与材料无关,故排除D。
本题主要考查了《南京条约》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信息是“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英商按例交纳”。
本题比较简单,只要能区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的条款内容上的不同,就能准确答题。
7.【答案】B
【解析】①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是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的内容;②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是1858年签订的《天津条约》的内容;③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商埠是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的内容;④赔款2100万银元是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的内容。
故选:B。
本题考查近代史上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近代史上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8.【答案】D
【解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本题考查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内容及影响。
9.【答案】B
【解析】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选项ACD属于史实陈述、选项B属于历史评价,选项B符合题意。
本题主要考查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的相关史实。
10.【答案】D
【解析】由材料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谭嗣同的“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到秋瑾的“拼将十万头颅血,敢把乾坤力挽回”。这些诗句共同体现了中国近代进步人士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谭嗣同为维新变法流血牺牲,秋瑾参加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英勇就义。
本题考查林则徐、谭嗣同、秋瑾的相关知识,关键是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掌握林则徐、谭嗣同、秋瑾的相关知识。
11.【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分析“《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属于该条约内容的是”,本题是反向选择题。①割香港岛给英国,《南京条约》内容。②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马关条约》内容。③增开天津为商埠,《天津条约》内容。④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辛丑条约》内容。所以选择②③④。
本题考查《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偿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所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基础简单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识记。
12.【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源生活在1794年-1857年,他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代表,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启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故A正确;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是1922年中共大二提出的党的任务,故B错误;“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是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的主张,故C错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孙中山在1905年所提出十六字政治纲领的前两句,故D错误。
13.【答案】B
【解析】魏源在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进入两江总督裕谦幕府中,直接参与到抗英战争中,并在前线亲自审讯俘虏。不过后面他见清政府和战不定,投降派昏庸误国,于是愤而辞归,立志著书立说,于是写了一本书叫《圣武记》。在这本书中,他细述了过去清王朝在军事上或武功上的辉煌胜利,为的就是与当时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在军事上的颓废、软弱形成鲜明对比。题干这一“颓势”出现于鸦片战争,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的相关史实。“1842年”“与当时军事上的颓势相对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鸦片战争的影响的相关史实。
14.【答案】A
【解析】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成为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故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林则徐。
故选:A。
本题考查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知识点。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开展禁烟,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鸦片。
本题考查学生对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虎门销烟的时间和历史意义。
15.【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1861”“这次远征行动是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所谓的“荣耀”是指火烧圆明园。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1856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劫走了所有能搬动的贵重文物和图书典籍,十二生肖兽首丢失,为了掩人耳目,英法联军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
本题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面对剩下的残垣断壁,它警示着我们勿忘国耻,激励着我们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
16.【答案】A
【解析】依据“圆明园为皇帝夏季离宫,首先被联军掠夺,次被下令焚毁”可知,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马首铜像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流失”的,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间。
17.【答案】B
【解析】根据“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可知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ACD选项的内容不是发生19世中叶。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被称为“太平军”。
故选:B。
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和影响。
18.【答案】A
【解析】西方列强的侵略,打碎了中国人的美梦,中国人民开始觉醒,进行了一系列近代化探索,以恭亲王奕 、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主要是学习西方的技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维护清朝统治。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清政府发现八旗军队缺乏战斗力,真正能够对抗太平军的唯有湘军、淮军等汉族地主武装;这个趋势到洋务运动时期更加明显,汉族官僚集团逐渐掌握兵权,地位逐渐上升,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规模最大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19.【答案】B
【解析】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定国号太平天国,故B符合题意;李自成是明末农民领袖,谭嗣同是清末维新派代表人物,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袖,排除ACD。
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规模最大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20.【答案】A
【解析】由图片信息“太平天国、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结合所学,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可知,A符合题意。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于解放战争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于新中国成立后,BCD不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本题以太平天国运动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1.【答案】(1)(1)《南京条约》;(2)第二次鸦片战争.
(2)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扩大了英国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等.
(3)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了,国际地位提高了,所以时机成熟了.
【解析】(1)本题以“香港岛”、“九龙司地方一区”为切入点,考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英国割占香港岛、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强租“新界”的危害.
(3)本题考查港澳回归的原因.
本题以“香港岛”、“九龙司地方一区”等为线索,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港澳回归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记忆并且区分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的内容.
22.【答案】【解析】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侵略我国,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使我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侵略我国,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割台湾及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我国,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三省沦陷。这些史实都说明近代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不断遭受破坏。
故答案为:
观点:近代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不断遭受破坏
论据:(1)鸦片战争后,美国割占香港岛。
(2)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3)甲午战争后,日本割占台湾及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4)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地区。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3.【答案】【小题1】(1)鸦片战争战前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鸦片泛滥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清政府决定禁烟,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侵略战争。通商战争:英国早就想打开中国门户,与中国通商,但由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英国决定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英国反对战争的目的是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据材料“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这次战争是指鸦片战争;1840年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资本主义的漩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2)观察材料二的两幅图片,可知,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火烧圆明园,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为了掩人耳目,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
(3)依据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文所订进口税,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以及中国内地沾及寄存栈房之益,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至应享优例割除,亦莫不相问。”总结得出,这是《马关条约》的内容之一“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历史上称为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4月,中国战败,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关条约》与以往的不平等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列强的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其影响是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依据材料三“这中国,那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可知,这种现象和《辛丑条约》的签订有关。1900年6月,俄、英、美、日、德、法、意、奥八国拼凑了2000多人的队伍,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9月,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与八国签定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其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已完全变成“洋人的守土官长”。
故答案为:
(1)原因: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界碑”: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英法联军抢劫、破坏并放火焚烧了圆明园;沙皇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3)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
(4)《辛丑条约》,清政府保障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24.【答案】【小题1】(1)据材料一“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冼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夏宫指的是圆明园;两个强盗分别指的是英国、法国。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为了掩人耳目,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
(2)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其中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共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俄《北京条约》割占的是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共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了中国西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共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中俄《改订条约》割占中国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A 通过1858年签订的中俄《瑗珲条约》;B 通过1860年签订的中俄《北京条约》;C通过1860年签订的中俄《北京条约》和1864年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3)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则材料反映的是列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所犯下的罪行。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罪行罄竹难书,列强的侵略屡屡得逞向我们揭示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我们应当认真学习,练好本领,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报效祖国,为民族复兴、祖国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实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言之成理即可。
故答案为:
(1)①圆明园;②英国和法国。
(2)A 通过1858年签订的中俄《瑗珲条约》;B 通过1860年签订的中俄《北京条约》;C通过1860年签订的中俄《北京条约》和1864年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3)①第二次鸦片战争;②“落后就要挨打”的这一真理;③我们应当认真学习,练好本领,为民族复兴尽到自己的力量。
【解析】本题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相关介绍、俄国侵略中国为依托,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和俄国侵占中国领土。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和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的相关知识。
25.【答案】(1)说明了清政府的腐败导致民心俱失,没有百姓愿参军抵抗太平军。清朝的军事效率低下,军官指挥无方,军心涣散,行动迟缓,将士缺乏斗志。
(2)《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解析】(1)本题考查晚清政府的没落,要求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皆不愿走也”、“未走先哭”等可知说明了清政府的腐败导致民心俱失,没有百姓愿参军抵抗太平军。清朝的军事效率低下,军官指挥无方,军心涣散,行动迟缓,将士缺乏斗志。
(2)本题考查《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的能力。由“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材料说的是《天朝田亩制度》,根据所学知识,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它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但《天朝田亩制度》企图在小生产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