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24 10:2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第七单元复习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但使龙城飞将在(只要)
B.醉卧沙场君莫笑(放置沙子的场地)
C.不教胡马度阴山(令,使)
D.天下谁人不识君(你)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胸怀 严肃 B.表情 赞叹 C.指望 报负 D.分量 解释
3.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出塞 醉酒 催促 万里长征
B.清淅 效力 租界 左顾右盼
C.被迫 拒绝 忘想 斩钉截铁
D.廷安 春笋 矛屋 春光明眉
4.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周恩来当时只有十二岁,所以不能完全明白伯父的话,但是“中华不振”四个字却让他难以忘怀。
B.因为周恩来小小年纪就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所以让魏校长为之一振。
C.周恩来之所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是因为他真正体会到了“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
D.无论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就全部拒绝。
5.学了《梅兰芳蓄须》一课后,你觉得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梅兰芳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了拒绝给日本人演出,所以蓄须明志。
B.“梅兰芳可以忍受生活的困顿,直面战争的危险。”这句话体现出他大无畏的精神
C.拒绝给日本演出的理由都用尽了,所以梅兰芳只好登台为日本人演出了。
二、填空题
6.根据后面的拼音写汉字
出(________)(sài)    (________)国(qín) 长(________)(zhēnɡ)
组(________)(cí) (________)促(cuī) 喝(________)(zuì)
(________)出(jié) (________)是(yì) 英(________)(xiónɡ)
(________)羽(xiànɡ)
7.知识梳理。
这是一篇介绍人物事迹的记叙文。本文讲了现代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__________生平中的一些感人事迹:抗战时,占领上海的日军想利用梅兰芳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梅兰芳获悉后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蓄须、打伤寒预防针等方法一次次拒绝了日本人,充分显示出他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__________。
第一部分(1):概括交代了梅兰芳先生的身份、职业、习惯等。
第二部分(2-8):具体记叙了梅兰芳先生拒绝为日本人演出。以及抗战胜利后又重新登台演出的事,体现了他坚定的民族气节。
第三部分(9):深化主题。从表演艺术和民族气节两个方面对梅兰芳先生进行了高度评价。
8.感知内容。
这篇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了少年时代的周恩来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可说理的事,从中体会到伯父说的“______”的含义,从而立志_______,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_______和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外文章,回答问题。
鞋匠的儿子
在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的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们都感到尴尬,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
当时美国的参议员大部分出身于名门望族,自认为自己是上流社会的优越的人,从未料到要面对的总统是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于是,林肯首次在参议院演说之前,就有参议员想要羞辱他。当林肯站上演讲台的时候,有一个态度傲慢的参议员站起来说:“林肯先生,在你演讲之前,请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所有的参议员都大笑起来,为自己虽然不能打败林肯但能羞辱他而开怀不已。
等到大家的笑声止歇,林肯说:“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他虽然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参议院陷入一片静默。林肯转头对那个态度傲慢的参议员说:“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 )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 )我不是伟大的鞋匠,( )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然后他对所有的参议员说:“对参议院里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地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我无法像他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
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所有的嘲笑声全部化成赞叹的掌声……
9.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____——侮辱
____——赞赏
____——劝告
10.为文中括号处选择合适的关联词。
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____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____我不是伟大的鞋匠,____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
A.虽然 B.如果 C.但是
11.选择。
从文中可以看出林肯是一个( )的人?
A.态度傲慢的人。
B.有博大胸襟、超人的智慧、谦逊朴实的人。
C.自卑的人。
课内阅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
一个星期天。周恩来背着伯父,约了一个同学来到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wàng( )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chì( )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
12.写出文中带拼音的汉字。
指wàng(__________) 训chì(__________)
13.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这个问题”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14.节选的段落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结合自身经历,写一写你为什么而读书?注意写清楚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16.快乐习作。
周恩来十二三岁的时候就树立了远大的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把拯救祖国和人民作为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他的事迹为后人所传颂,启示我们要有自己奋斗的方向,从小就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请动笔写写你近期的奋斗目标或谈谈你的理想。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A
4.D
5.C
6.塞 秦 征 词 催 醉 杰 亦 雄 项
7.梅兰芳 粉饰太平 远避香港 民族气节
8.中华不振 为振兴中华而读书 宏伟抱负 远大志向
9.羞辱 赞叹 忠告
10.B A C
11.B
12.望 斥
13.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
14.周恩来在租界目睹中国巡警帮助外国人训斥中国女人。
15.我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读书。
16.我的理想
理想,就像一只小船,载着你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理想就像一颗带着翅膀的种子,深深地扎进每一个人的心里,要用心去灌溉,让它生根发芽。在我的心里也有这样的一颗种子,它就是画家!
我想当一名画家每当我看到一幅漂亮的卡通画,就不由自主的拿起画纸,动起画笔来。看到我那一幅幅漂亮画,便骄傲不已。就像那幅《再见》。画的是一个向着太阳招手的女孩。牛仔裤上的一条条皱痕,画得是那么的逼真。那双白皙的手美丽的少见,指尖柔圆而带着珠泽。她那红润的脸颊,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特别鲜艳,简直就像一朵迎着三春的朝阳、带着露珠盛开的桃花。双唇好像两片带露的花瓣,微偶的嘴角边隐约挂着一丝笑意。最令我引以为傲的是他的眼睛,她的眼睛向天空一般清澈;像大海一般深沉;像云彩一样无瑕。栩栩如生,美丽动人。 我想当一名画家!我要把祖国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用我的笔画下来。我要走遍祖国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把它们的风采都描绘下来。我要画那被称为中华民族摇篮的黄河;那金浪翻滚的丰收田野;画那钢花四溅的繁忙工厂;画那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我想当一名画家!我要时时刻刻地背着画板,带着画笔,走到哪里就画到哪里。那时我要周游全国,用我的画笔把它们都画在纸张上。
我相信只要我努力了,我的人生就没有过不去的!我相信有朝一日我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