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优化课堂》课件:物理粤沪版九年级(下册) 第二十章 能源与能量守恒定律(4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年《优化课堂》课件:物理粤沪版九年级(下册) 第二十章 能源与能量守恒定律(4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2-10-04 21:48:45

文档简介

(共6张PPT)
20.3 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
1.人们发现,自然界中能量不仅可以从__________转移到
____________,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形式多样的能量之间还可
以____________.
一个物体
另一个物体
相互转化
2.能量在______和______过程中,能的总量__________.
转移
转化
保持不变
3.大量事实表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是有_______
的.
方向性
知识点1
能的转化与转移
1.能量的形式:自然界能量的形式很多样,有机械能、内
能、电能、光能等.
2.能的转移:同种形式的能在不同物体间发生转移,如热
传递.
3.能的转化:一定条件下,不同形式的能可以互相转化,
如摩擦生热(机械能→内能).
[典例1]下列常见事例中的能量转化,正确的是(  )
A.在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A
B.电风扇正常工作过程中,电能主要转化为内能
C.电热水器工作过程中,内能转化为电能
D.跳水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

思路点拨:把握住能量转化前后的能量形式.
知识点2
能量的守恒
1.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会凭空产生和消失,在转移和转
化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地位:自然界最普遍、最根本的定律之一.
3.方向性:尽管能的总量保持不变,但其转化和转移具有
方向性,多数能源在消耗过程中渐渐减少,不能再生.
[典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源的利用率应该是 100%
B.由于能量既不会消失,也不会产生,总是守恒的,所
以节约能源意义不大
C.节约能源只要提高节能意识就行,与科技进步无关
D.在能源的利用中,总会有一部分能源未被利用而损失
思路点拨:能的总量保持不变,但转化和转移过程有方向
性,能为人所利用的能量受到技术限制.(共6张PPT)
第二十章 能源与能量守恒定律
20.1 存在能源危机吗
1.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日趋美好的生活是以大量的________
为代价的.
能源消耗
钻木取火
蒸汽机
2.人类从__________起学会了利用柴薪为主要能源.
3.__________的发明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革命.
4.__________的出现一度成为了人类以煤、石油、天然
气为主要燃料的格局.
内燃机
5.能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不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
知识点1
能源革命的发展史
1.人类文明的萌芽:钻木取火使人类进入柴薪时期,人类
社会以柴薪为主要能源,推动和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2.工业社会的“粮食”:蒸汽机的发明引起资本主义国家
进入了煤炭时期,各项工业都离不开煤炭,是工业革命的动力
基础.
3.现代社会的“血液”:内燃机的出现使石油应用日益广
泛,世界进入了石油时期.
4.未来社会的“新星”:人们正致力于开发新能源,21
世纪将是太阳能、核能时期或多元化能源时期.
[典例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A.以柴薪为主要能源引发了工业革命
B.内燃机的出现使人类结束了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
C.人们应致力于开发新能源
D.火的发现和利用成为工业革命的动力基础
思路点拨:掌握每次能源革命中的标志产物.
知识点2
能源的分类
1.按获取方式:
(1)一次能源:可从自然界获取并直接使用.
(2)二次能源:从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而来.
2.按可否再生:
(1)不可再生能源:不可能短时间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
(2)可再生能源:供应充足,可随时从自然界得到补充.
3.能源危机:我国现时的能源结构中有 94%都是不可再
生能源,且以煤炭为主,结构不合理.在能源供给和需求方面
的矛盾日益突出.
[典例2]下列能源中既属于一次能源又属于可再生能源的
是(  )
A
A.太阳能
C.石油
B.煤
D.天然气
思路点拨:只有可以源源不断地直接从自然界获取利用的
能源才符合题意.(共4张PPT)
20.4 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_________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
环境污染
2.过量的__________、_______等气体排放到大气后,使
全球的平均气温升高,形成了__________.
3.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废气排放到大气后,溶在雨水
中便成了________.
酸雨
二氧化碳
氟氯烃
温室效应
知识点 保护环境
1.环境污染
(1)温室效应:过量废气排到大气后形成温室气体层,把地面
热辐射的热量反射回大地,形成了温室气体层.
(2)酸雨:二氧化硫跟氮氧化物溶在雨水中形成了酸雨,会导
致土壤酸化,使树木难以生长.
(3)铅尘增加:大气中的铅含量增加会对人类身体造成极大伤
害.
2.保护环境
(1)改进利用传统资源的技术;
(2)开发无污染的“绿色能源”.
[典例]2009 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减少污染
——行动起来”,下列做法中需要改正的是(  )
A
A.将废电池和生活垃圾一起丢进垃圾箱
B.尽可能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燃气热水器
C.城市建筑不要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
D.用洗脸水冲厕所,将废报纸、酒瓶等送到废品收购站
思路点拨:要做到减少污染,首先要尽量减少有害物质流
入自然.(共9张PPT)
20.2 开发新能源
1.释放核能的方式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原子弹中的核_____变是不可控的.
3._______是人类利用核能的主要方式.
核发电
4.在__________条件下,可将两种质量较轻的原子核聚合
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
超高温
5.太阳能就是来自于太阳内的________.
核聚变
核裂变
核聚变

知识点1
太阳能
1.太阳能:太阳不断向空间四周辐射主要以光和热为形式
的能量,是个巨大的能源.其辐射功率极高并且不会污染环境,
是最具有开发价值的能源.
2.利用太阳能的渠道
(1)被植物、微生物吸收;
(2)使大气、水分升腾循环;
(3)被海洋吸收;
(4)被人类直接利用,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
[典例1]煤、石油、天然气和生物质能作为能源的共同特点
是(  )
C
A.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不可再生能源,用一点少一点
C.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
D.污染环境的能源
思路点拨:根据太阳能到达地面后的四条去向分析.
知识点2
核能
1.核能:原子核内部所蕴藏的巨大能量.
2.释放核能的方式:
(1)核裂变:较重的原子核裂变为较轻的原子核.能持续进
行的裂变叫链式反应,分为受控裂变和不受控裂变.
(2)核聚变:在超高温下两种质量较轻的原子核聚合成一个
较重的原子核的反应,又叫热核反应.
3.应用:原子弹为不可控裂变;核电站为可控裂变;氢弹、
太阳内部核反应为核聚变,不可控.
[典例2]下列关于核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中有原子核,因此利用任何物质
都能获得核能
B
B.到目前为止,人类获得核能有两种途径,即原子核的裂
变和聚变
C.原子弹和氢弹分别是利用原子核的聚变和裂变
D.原子核只有在人为条件下才会发生裂变和聚变
思路点拨:一些原子核能在自然或人工条件下发生聚变或
裂变,但不是所有原子核都能轻易发生核反应.
知识点3
节能和能源开发
1.“开源”:地球上的可再生资源蕴藏量巨大,需要重点
开发.
2.“节流”:新能源开发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人类可使
用能源中 90%以上是不可再生能源,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所
带来的压力.因此节能的意义十分重大.
[典例3]图 20-2-1 所示的是 1990 年和 2050 年世界各类
能源在消耗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根据你所学的有关能源的知识
和图中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 20-2-1
A.石油在 1990 年和 2050 年世界各类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
例最大
B.煤炭和石油等能源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产生酸雨的主
要原因
C.2050 年石油的需求量小于 1990 年石油的需求量
D.图中水能是指水的化学能
思路点拨:从对能源结构和能源利用对人类环境造成的影
响来解答.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