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声音(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四年级上册-教科版(2017)(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在研究钢尺的振动幅度与音量之间的关系的实验中,我们需要改变的( )。
A.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B.拨动钢尺的力度 C.钢尺本身的长度
2.往保温瓶里倒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
A.随着水位升高,音高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高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中音高保持不变,声音越来越大
3.用手握住钢尺或竖笛,它们不会发出声音,是因为它们没有( )。
A.断裂 B.振动 C.受到力
4.耳朵是我们听觉的重要器官,需要我们用心呵护。大部分耳屎集中在( ),掏耳朵时要小心翼翼。
A.外耳道 B.耳廓 C.耳蜗
5.下图中把泡沫小球紧贴音叉,敲击音叉后,泡沫小球会( )。
A.紧贴音叉 B.反复跳动 C.跳动一次后马上紧贴音叉
6.声音在( )中不能进行传播。
A.空气 B.真空 C.水 D.固体
7.小红吹奏上图的乐器,声音最高的是( )。
A.1号试管 B.3号试管 C.6号试管
8.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 )决定的。
A.快慢 B.幅度 C.是否振动
9.我们选择气球皮制作鼓膜模型,完成模拟实验,是因为气球皮具有( )的特性。
A.弹性 B.颜色鲜艳 C.容易变形
10.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当用抽气机把罩内空气抽光,( )。
A.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
B.电铃的振动停止了,听不到声音
C.只见电铃振动,但听不到声音
二、填空题
1.人的耳廓具有__________声波的作用,声波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__________,再把声波继续向内传递。
2.用力弯曲钢尺,钢尺不会发出声音,是因为钢尺没有(______)。
3.当钢尺、橡皮筋发出声音时,它们都在__________。
4.我们知道了物体的_______、粗细、_______不同,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也就不同。
三、判断题
1.耳蜗中充满液体。(______)
2.毛绒玩具掉进塑料桶里会发出清脆的声音。(______)
3.老年人的听力容易出问题,儿童的听力不会出问题。(______)
4.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都是靠空气传播的,固体和液体不能传播声音。(______)
四、简答题
1.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有什么变化?怎样解释我们看到的现象?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有关系吗?
2.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五、综合题
1.学习了《声音》单元。小明和小红开展了相关实验探究。
(1)小明找了四个相同的杯子制作了一个水琴,1-4号中的水逐渐增多,在杯子上方沿水平方向吹气。吹气时,杯子中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于杯子中的___________在振动。
实验发现:从1号到4号,音高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因为发声的物体在1号杯子内振动得最___________,在4号杯子内振动得最___________。
(2)小红想用这四个杯子,通过敲击的方法发出“do”、“re”、“mi”、“fa”四种声音,那每个杯子能发出什么声音,请你帮她填写正确序号“do”-___________号杯子,“re”-___________号杯子、“mi”-___________号杯子、“fa”-___________号杯子。
(3)小明和小红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做成了“土电话”它们距离10米远能听到对方的声音,说明___________个同学 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声音。
(4)我们能听到声音是因为耳朵里有一个______,它很薄而且有弹性,时时刻刻在接收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通过 ___________传给内耳。
(5)他们探究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长短和音高的关系”实验。
随着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的增加,音高发生了变化,音高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B
4.A
5.B
6.B
7.C
8.B
9.A
10.C
二、填空题
1.收集 振动
2.振动
3.振动
4.长短 松紧 高低
三、判断题
1.√
2.×
3.×
4.×
四、简答题
1.声音会消失。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被抽出后,声音就不能传播了。
2.耳廓收集到的声波通过外耳道传递,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振动传递给耳蜗,耳蜗内的液体将信号传递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便听到声音了。
五、综合题
1.空气 低 高 慢 快 ④ ③ ② ① 两 能 鼓膜 听小骨 由高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