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2021-2022学年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2021-2022学年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单元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1-23 17:0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册 教科版(2017)(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小科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镜简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可能的原因是( )。
A.镜筒高低没有调整好 B.反光镜的方向没有调整好
C.目镜和物镜的倍数没有匹配好 D.前面三个选项都有可能
2.下列透明镜片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A. B. C.
3.下列是显微镜操作的几个步骤。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光:操作该步骤时一定要把显微镜搬到窗台,借用窗户外的光。
B.安装玻片: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C.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4.从显微镜的目镜里看,玻片标本偏左了,我要用手把它向( )移动。
A.左 B.右 C.调整准焦旋钮
5.下列显微镜的使用步骤顺序正确的是( )。
①将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
②将显微镜向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③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
④调节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抬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⑤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到一个亮的光圈
A.②①④⑤③ B.②⑤④③① C.②①③④⑤ D.②⑤①④③
6.利用两个放大镜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正确的制作过程是( )。
①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②准备两个放大镜;
③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④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④③① D.②④①③
7.接种牛痘能让人获得对( )的免疫力。
A.天花 B.鼠疫 C.破伤风
8.下列使用显微镜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
B.安放——放片——对光——调焦——观察
C.安放——调焦——对光——放片——观察
9.科学家们受( )的启发,将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制成了对温度敏感的百叶窗样式,随温度变化可调节窗的开合,保持了人造卫星内部温度的恒定。
A.蝴蝶 B.苍蝇 C.蜜蜂
10.人类利用( )发面的历史已有五千多年了,它可使馒头内部疏松多孔。
A.细胞 B.酵母菌 C.霉菌 D.大肠杆菌
11.想把阳光引进长长的通道,下列器材中应用最不合适的是( )。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反光板
二、填空题
1.如果在显微镜的目镜里看到观察的物体顺时针运动,那么实际上这个物体在__________运动。
2.观察微生物时,控制微生物的运动,方便观察,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放大镜的镜片也叫___________,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___________有关。
4.(______)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
三、判断题
1.巴斯德第一个指出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______)
2.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时,能看到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这就是洋葱的表皮细胞。(______)
3.一个凸透镜放大的倍数是不确定的。(______)
4.微小生物只生活在水中,空气和土壤中是没有的。(_____)
四、简答题
1.举例说说用生活中材料制作放大镜的方法。(至少3点)
2.怎样使用放大镜才能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A
4.A
5.D
6.C
7.A
8.A
9.A
10.B
11.B
二、填空题
1.逆时针
2.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
3.凸透镜 凸度
4.显微镜
三、判断题
1.√
2.√
3.×
4.×
四、简答题
1.解:①用玻璃瓶装满水。②找一块有机玻璃,用砂纸、牙膏打磨成凸透镜。③找个远视眼镜片。
2.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有2种,举一种方法即可。
第一种使用方法: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第二种使用方法: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