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新大象版科学一年级下册
2.缺水的吊兰
第二单元 植物“保育员”
教学目标
制订的“植物和水”的计划,做好计划和分工。坚持按计划照料植物、观察植物,并及时做好记录。
通过长期观察,照料植物使学生认识到植物需要水来维持生存和生长。
1.
2.
3.
激发学生坚持长期观察、照料植物的积极性。
复习导入
同学们,认识她们吗?
凤仙花,它的花有粉色的、白色的、红色的等。
复习导入
吊兰的叶子很长,也会开花。
同学们,认识下面的植物吗?它们有什么特点?
新知讲解
植物角里的吊兰怎么蔫了呢?
制作计划
同学们,快来想一想
为什么吊兰会蔫了?
猜想假设
不会,我都找过了,没有虫子。
我猜它们一定是“渴”了!
是不是被虫子咬了?
我们来做个实验吧!
制作计划
我们怎么救活这些吊兰呢?
制作计划
看看它们能不能救活好吗?
1.我们选两盆蔫的差不多的吊兰;
2.一盆浇水,一盆不浇水。
制定计划
我们每天要浇一次水。
也不能多浇哦!
我来负责浇水。
我来负责记录。
制定计划
1号盆 2号盆
浇水次数 每天1次
不浇水
浇水时间 每天10点 浇水量 每次1勺 组长 探探 浇水 奇奇 记录 妙妙 …… “植物和水”的研究计划
制作计划
这个观察过程可能延续一到二周,希望同学们坚持观察,将观察结果及时记录下来。
事实证据
1号盆 2号盆
第一天 没有变化 没有变化
一周后 变好 更蔫了
……
事实证据
这盆每天浇水,已经长出新叶了。
不浇水的快要死了……
得出结论
植物需要适量的水来维持生存和生长。
拓展延伸
水养吊兰
拓展延伸
水培植物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植物“保育员”
2.缺水的吊兰
【教学分析】
本课科学素养培养过程:“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计划组织——事实证据——得出结论”。观察地点由校园引到植物角,通过长时间观察,发现问题:植物角的吊兰怎么蔫了?引出猜想假设:吊兰可能跟人一样“渴”坏了。然后根据老师的要求做好计划组织,按计划观察定时定量浇水的吊兰和不浇水的吊兰的不同长势,并做好观察记录,最后得出结论。从而达成知识目标“植物需要水来维持生存和生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需要制订计划,从而达成科学探究目标。
本课要探究的核心问题是按照老师制订的“植物和水”的计划,做好计划和分工。坚持按计划照料植物、观察植物,并及时做好记录。
【教学目标】
1.制订的“植物和水”的计划,做好计划和分工。坚持按计划照料植物、观察植物,并及时做好记录。
2.通过长期观察,照料植物使学生认识到植物需要水来维持生存和生长。
3.激发学生坚持长期观察、照料植物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校园植物角有长势正常的吊兰和快蔫了的吊兰;水壶、铲子等花草栽培工具。
活动场地:校园植物角。
2.PPT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回顾认识常见植物:小朋友们,我们植物角里的植物可真不少,通过上一课的认识常见植物的学习,你认识这些植物吗?
生:凤仙花的花朵特别漂亮。(老师补充:对,花朵有粉红色的有玫红色的。)
师:那你们认识这些植物吗?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生:吊兰,它不开花但是叶子很长,也漂亮。(老师补充:吊兰也会开花,有的开黄花,有的开白花,等它们开花了,我们仔细观察好吗?)
……
二、提出问题、猜想假设。
师:大家还有什么发现?
生:有的吊兰蔫了?
师:观察得真仔细!那我们猜想一下,吊兰为什么蔫了?
生:吊兰是不是渴坏了?我口渴的时候就蔫了。
生:是不是长虫子了?(教师补充:大家看看吊兰身上有虫子吗?没有,排除它长虫子的原因。)
三、计划组织、做吊兰与水的对比试验。
1、师:我们怎么救活这些吊兰呢?
生:我们可以多浇水。
生:我们给它们捉虫子……
师:好,那么我们选两盆蔫的差不多的吊兰。一盆浇水,一盆不浇水,看看它们能不能救活好吗?
生:好。
师:观察吊兰可是个马拉松长跑赛,需要大家坚持观察,大家能做到吗?(能。)
2、争当小园丁游戏。
那现在我们来争当小园丁的游戏吧?看老师给大家制订的观察计划,每人选择自己的任务,在表中填上自己的名字。
“植物和水”研究计划
1号盆 2号盆
浇水次数 每天1次 不浇水
浇水时间 每天10点
浇水量 每次1勺
组长 探探
浇水 奇奇
记录 妙妙
……
【设计思想】
建议选择长势差不多的蔫的植物做实验,选取的植物最好是绿色不耐旱植物,可以很快见到实验结果的植物,例如吊兰。学生分小组坚持按计划照料植物、观察植物,并及时做好记录。
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提前分组,做好计划和分工,让认真负责的组长负责给植物浇水,组织组员观察植物,并及时做好记录。学生根据老师制订的“植物和水”的计划,做好计划和分工。让学生明白做科学研究需要制订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分工合作的道理。培养学生长期坚持观察植物的能力和其他孩子合作的能力。
四、搜集事实证据,得出实验结论。
这个观察过程可能延续一到二周,需要老师适时鼓励学生坚持观察,将观察结果及时记录下来。
通过搜集的证据,我们发现每天浇水的吊兰活过来了,但是不浇水的吊兰死去了。得出结论:吊兰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
五、拓展活动:水养吊兰
把吊兰的长得茁壮的吊兰用剪刀剪了下来,放在阳台上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 几天后,会发现已经长出了一根根白色的跟根。而杯子里的水位会下降很多。这说明吊兰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
【教学反思】
吊兰的生命力顽强,对比试验明显时往往需要2周以上的时间,所以引导和提醒学生按计划按时浇水,坚持观察,做好记录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吊兰喜水耐旱,但是给吊兰浇太多水容易烂根,最好每天浇一到两勺水,保持盆内土壤湿润不存水为好。
在按照计划进行分组实验时,因为实验对象是植物,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很多,例如阳光、土壤、水分、肥料等等。我们研究的是植物和水的关系,所以需要控制变量的因素,保证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水分这一个因素。因为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所以学生在浇水次数、浇水时间、浇水量需要计划好、控制好。必要时由老师来负责按时按量浇水,学生负责观察记录。选取的植物样本适量多些,保证实验的科学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