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23 17:04:27

文档简介

高一物理模块考试评分标准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C B A C D B A D
11 12 13 14 15 16
BD AD BC AC BC AD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46分。
17.(1)刻度尺(2分) (2)0.56(2分) 0.81(2分)
细则:(1)回答毫米刻度尺、直尺均得分。(2)(3)没有范围,严格按照这个结果评分
18.(1)记下橡皮条伸长的长度(只要正确的表述均得分)(2分)
(2)如图(2分)
(3)4.60(4.6也得分)(2分)(4)C(2分)
细则:(1)指出错误或纠正错误均得分。(2)注意平行四边形的辅助虚线,用实线不得分。合力方向稍微偏左、小于F才是标准平行四边形。
计算题评分注意事项:只要公式是一级公式,也确实能推出正确答案的,就给满分;只要与本题有关的公式都写出来了,而且答案正确,那么就给满分;只看物理公式和答案,不看数学运算过程:在物理试卷中,能不出现数学运算就不要出现,因为只有公式和最后的答案是给分点。
19.(8分)
解:(1)由题意可知v=40m/s(要对字母进行说明)
v2=2gH (2分)
可得H=80m (1分)(没有单位不得分)
(2)由v=gt
可得物体下落总时间t=4s
物体落地前最后2s内的初速度v1=20m/s
平均速度=(1分)(也可以用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即平均速度 =30m/s(1分)
物体下落过程中,最初3s内的位移(1分)
最后3s内的位移(1分)
位移之比为(1分)(结果没有化简,或者写成小数的形式均得分)
20.(10分)
(1)如图(2分)(没有箭头不得分,没有表明力的名称扣1分)
(2)由题意可知,绳的拉力FT=mAg(1分)
对绳的拉力进行正交分解,竖直方向有FTsin37°+FN=mBg(1分)
水平方向FTcos37°=Ff(1分)
Ff=μFN(1分)
所联立可得μ=0.5(1分)
(3)地面对木箱B的作用力为支持力FN和摩擦力Ff
故地面对木箱B的作用力(2分)(也可以写为17.92N)
设作用力的方向与地面夹角为α,(1分)(没判断方向扣1分)
21.(14分)
解:(1)由运动学公式v2=2ax(2分)
可得小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a=0.5m/s2(1分)
设经过时间t1,两车的速度相等,有v1-at1=v2(1分)
t1=28s
这段时间内,小汽车的位移x1=v1t1-=364m(1分)
货车的位移x2=v2t1=168m(1分)
由于x1>x2+s,会发生撞车事故(1分)(没判断过程,只有结果仅得1分)
②设经过时间t,两车相撞,有v1t-=v2t+s(2分)
可得t=20s(t=36s不符合题意)(1分)
设大货车的加速度至少为a′,设经过时间t2,两车的速度相等
有v1-at2=v2+a′t2(2分)
此时位移关系v1t2-=v2t2++s(1分)
联立可得a′=0.04m/s2(1分)(或m/s2)
即大货车的加速度至少为0.04m/s2,可以避免撞车事故发生
F1
O
F2
F
F合
mBg
B
37°
FT
FN
Ff
高一物理答案第3页 (共2页)机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21-2022 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模块联考
物 理 试 题 2021.11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
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
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整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3分,共 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它简化为一个具有质量的点,这样的
点叫做质点。这段话包含的物理方法是
A.微元法 B.极限法 C.理想化模型法 D.类比法
2.初中我们学过,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是因为水受到重力作用。下列关于重力的说
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一切物体所受的重力方向都相同
B.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C.一个物体,只有重心受到重力作用
D.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时,物体必须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下列计时的数据中,表示时间间隔的是
A.首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希腊雅典举办,1986年 4月 6日下午 3时宣布开幕
B.2021年 5月 15日 7时 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
C.东京奥运会男子 100m半决赛中,苏炳添跑出了 9.83s的成绩,刷新了亚洲记录
D.1949年 10月 1日下午 3时,毛主席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一列动车加速行驶离开车站,在 90s的时间内,速度由 36km/h 增加到 144km/h,则动
车加速行驶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大小约为
A.0.23m/s2 B.0.33 m/s2 C.1.08m/s2 D.1.21m/s2
高一物理试题第 1页 (共 6页)
5.科学家研究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发现一个带电粒子从 A点经过半径为 R的半
圆到达 B点,又经过一个半圆到达 C点,运动轨迹如图中的实线所示。其中 C点为
AB的中点。带电粒子从 A点运动到 C点的位移,正确的是
A.大小为 R,方向水平向右
B.大小为 2R,方向水平向左
C.大小为πR,方向水平向右 C
A B
3
D.大小为 πR,方向水平向左
2
6.下列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存在弹力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成正比
C.绳子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着绳子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v
7 v0.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其 v-t图像如图所示,则在 0~t0的时间内
和 t0~2t0的时间内, 汽车的 O t0 2t0 t
A.运动方向相同 B.位移相同
C -v.平均速度相同 D.加速度相同 0
8. 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全红婵在跳水女子单人 10米台决赛中,第 2、4、5跳全部满
分,夺得第 33枚金牌,被赞拥有“水花消失术”。全红婵在进入水中的过程中
A.全红婵对水的作用力是由于水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的
B.全红婵对水的作用力和水对全红婵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C.全红婵对水的作用力和水对全红婵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D.水对全红婵的作用力和全红婵本身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9.如图所示,光滑的小球静止在竖直挡板和倾角为θ的斜面之间,小球对竖直挡板的压
F1
力大小为 F1,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 F2,则 等于F2
cosθ
A.sinθ B.cosθ C.tanθ D.
sin θ θ
1
10.一辆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v,全程的总位移为 x。已知前 x的
3
2
平均速度为 v0,则后 x的平均速度为
3
2vv
A 0
2vv0 2vv0 2vv0
. B. C. D.
2v0 + v v + v0 3v - v0 3v0 - v
高一物理试题第 2页 (共 6页)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6小题,每小题 4分,共 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有选错的得 0分。
11.描述物体的运动时,总要选定参考系。下列参考系的选取正确的是
A.“牛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诗句中均以桥作为参考系
B.“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行驶的船作为参考系的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轻舟作为参考系的
D.“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是以诗人自己作为参考系的
12.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加速度 B.速率 C.时间 D.位移
13.图中的木箱分别与地面、斜面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木箱一定受到摩擦力的是
大汗淋漓
大汗淋漓
A B C D
14.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到弹力与弹簧长
度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F/N
A.弹簧的原长为 2cm 6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1N/cm
C.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150N/m
0 2 6 L/cm
D.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15.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叠放在一起置于水平地面上。现将水平拉力 F作用在物
体 b上,拉着三个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对 a a的摩擦力大小为 F,方向水平向左
b F
B.b对 c的摩擦力大小为 F,方向水平向右 c
C.地面对 c的摩擦力大小为 F,方向水平向左
D.地面与 c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定大于 b与 a间的动摩擦因数
高一物理试题第 3页 (共 6页)
16.如图所示,一个冰壶在冰面上滑行,依次通过 A、B、C三点,最后停在 O点。冰壶
通过 AB的时间为 t,通过 BC的时间为 2t,已知 AB=BC=L。认为冰壶在冰面上做匀
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L
A.冰壶的加速度大小为
3t 2
A B C O
2L
B.冰壶经过 B点的速度大小为
3t
C.AO之间的距离为 2.5L
t
D.冰壶从 C点运动到 O点所用时间为
2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小题,共 46分。
17.(6分)
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请你帮助小
明完成实验。
(1)除了图中给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
(2)实验中,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每两个点之间还有 4 个点未画出),相邻
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则 B 点的瞬时速度 vB=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
a=_______m/s2(计算结果均保留 2位有效数字)。
打点计时器 小车
细线
纸带
50Hz A B C D E
交流电源 5.20 5.99 6.80 7.62 (单位:cm)
槽码
甲 乙
高一物理试题第 4页 (共 6页)
18.(8分)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桌面上平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方木板
上。
②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方木板上的一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系上两条细绳,
细绳的另一端系有绳套。
③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
达某一位置 O。
④记下橡皮条伸长的长度和两细绳的方向,读出并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
F2。
⑤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条拉到步骤④的长度,读出并记录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 F,同时记下细绳的方向。
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实验步骤中存在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
(2)纠正错误后,重新规范完成实验,取下白纸,用铅笔和刻度尺在白纸上从 O点
沿着两条细绳的方向画直线,实验者按照一定的标度做出两个力 F1、F2的图示,如图甲,
请你在答题卡上以 F1、F2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并做出对角线 F 合。
(3)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如图乙所示,F=______N,实验者做出 F的图示,与 F 合
比较,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4)关于实验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是______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细绳时,两细绳间的夹角尽量大一些
C.实验操作时,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D.两个弹簧测力计拉细绳时,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差尽量大一些
O F1
F2 F
甲 乙
高一物理试题第 5页 (共 6页)
19.(8分)
在某封闭区域进行实验时,一物体自高楼顶端由静止开始下落,测得物体落地前的
瞬间速度为 40m/s。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重力加速度 g=10 m/s2。求:
(1)楼顶到地面的高度 H;
(2)物体落地前最后 2s内的平均速度 v;
(3)物体下落过程中,最初 3s内的位移与最后 3s内的位移之比。
20.(10分)
如图所示,光滑的定滑轮固定在天花板上,跨过滑轮的细线一端与水平地面上的木
箱 B相连,另一端与小球 A相连。放手后,小球 A静止悬挂在空中,木箱 B恰好处于静
止状态。已知小球的质量 mA=1kg,木箱 B 的质量 mB=2.2kg,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θ=37°,重力加速度 g=10m/s2,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37°=0.6,cos37°
=0.8)
(1)在答题卡的图中,画出木箱 B的受力分析图,并标出各个力的名称;
(2)求木箱 B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求地面对木箱 B的作用力。
A 37°
B
21.(14分)
若小汽车以 3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刹车后行驶 900m的距离停下来。
在平直公路上,小汽车正以 v1=20m/s的速度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 s=180m处有
一货车正以 v2=6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
(1)小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2)小汽车司机发现大货车时立即刹车(不计司机的反应时间),是否会发生撞车
事故?(要求有完整的判断过程)
①若不会发生撞车事故,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近?最近是多少?相距最近时两
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②若会发生撞车事故,经过多长时间相撞?若小汽车司机发现大货车时立即鸣笛,
提示大货车加速,大货车立即加速,加速度至少为多大,可以避免撞车事故发生?
v v1 2
s
高一物理试题第 6页 (共 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