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二单元综合素质培优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二单元综合素质培优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23 19:0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二单元综合素质培优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
班级: 姓名: 得分: .
读拼音,写词语。(16分)
yóu rú    táo qì huó yuè dà dī
(    ) (    ) (    ) (    )
zhuānɡ jiɑ yóu rú    huó yuè shān bēnɡ dì liè
(    ) (    ) (    ) (    )
(1)kuān kuò(  )的hé chuánɡ(  )上yī jiù(   )铺满了é luǎn shí(  )。
(2)果园里果子chénɡ shú(  )了,我飞奔过去,农民伯伯拿出xīn xiān(  )的pú tɑo(  )zhāo dài(  ) 我们。
二、选择题。(10分)
1.[字音]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昂首(yáng) 浩荡(hào) 屹立(yì) 霎时(chà)
B.鹅卵石(luǎn) 田埂(gěng) 镀金(dù) 稻穗(suì)
C.风号浪吼(hào) 横贯(guàn) 闪烁(suò) 睡眠(mín)
D.坠落(zhuì) 悄无声息(qiǎo) 霸占(zhàn) 半明半昧(wèi)
2.[词语辨析]依次填入下面句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____的。
(2)潮来前,钱塘江显得很____。
(3)我和阿妈在____的村道上走月亮。
 A.幽静 宁静 静寂 B.平静 幽静 安静
C.静寂 平静 幽静 D.静寂 幽静 安静
3.“可怜”一词的意思有:①值得怜悯;②怜悯;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④可爱。下面各句中“可怜”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1)可怜九月初三夜。 (2)他从小失去了父母,很可怜。
(3)他的知识贫乏得可怜。
A.④②①   B.④①③   C.①②③   D.④②③
4.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B.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C.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D.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5.[句子衔接]将句子“开始,我怎么也捉不到。”插入语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
①夏天一到,村口的大树上从早到晚你都能听到“知了——知了——”的叫声,我多么想亲手捉一只知了啊!②一天,我对小明说:“咱们明天去捉知了好吗?”他愉快地答应了。③第二天,我们准备好了工具,向村口的大树跑去。④小明却一连捉了三只,我真羡慕他。⑤后来,在小明的帮助下,我也顺利捉住了一只,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A.①之前 B.①②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④之间
三、词语乐园。(13分)
1.给下列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并与所给的字组成词。
【居】 根______   电______ ______本
【分】 打_______ _____望 ______色
【辰】 ______兴 地______ 清______
【是】 ______词 ______水 ______坝
2.与“霎时”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 。用其中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 )声息   风( )浪( )   震( )欲( )
山( )地( ) 鸦雀( )( ) ( )( )鼎沸
4.照样子,写一写。
例:一( 块 )( 月光镀亮 )的银毯    一( )( )的传说
一( )( )的水墙 一( )( )的薄雾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分)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改为反问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仿写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平静的江面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缩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下面任意两个词语描写一下放烟花的情景。(3分)
霎时 顿时 忽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精彩回放。(8分)
1.须臾却入海门去,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山不见人,____________________。返景入深林,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有三粒豌豆都被_____吃掉了,还有一粒豌豆落到了_____里,只有________的那粒豌豆开出了花。
4.《________________》讲述了___________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激发了我们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5.好问则裕,___________。 ——《尚书》
6.博学之,________,慎思之,_______,笃行之。 ——《礼记》
7.智能之士,不学不成,___________。 ——王充
8.______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 ——韩愈
六、课内阅读。(9分)
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在坡头那片月光下的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是啊,它旁边,是它浇灌过的稻田。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春天,我们种的油菜开花了,我在田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收了油菜,栽上水稻。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学校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
1.选段中加点的“它”指的是( )(1分)
A.稻田 B.沟水 C.菜地
2.读画“ ”的句子,我仿佛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仿佛闻到了_______________。(4分)
3.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2分)
A.设问 B.疑问 C.反问
4.选段中写“春天,我们种的油菜开花了……我在田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我们还能想象:夏天,我和阿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七、课外阅读。(18分)
松鼠
①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________ (蛰伏 潜行)不动。它们是十分________(警觉 警诫)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________(轻柔 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
②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________(错开 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③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小松鼠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颜色深些。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15. 解释下面的词语。(4分)
(1)宽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端端正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在文中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
17. 请分别指出①②两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2分)
第①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你认为哪个句子更好?说说你的理由。(2分)
(1)松鼠一胎生三四个。     (2)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说说本文哪里体现了作者观察得很细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文中写松鼠的搭窝过程时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找出语言标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习作。(30分)
题目: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要求:1.用具体的事例夸夸最敬佩的人的精神。
2.注意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特点进行刻画。
参考答案
一、 1.犹如 淘气 活跃 大堤
庄稼  犹如 活跃 山崩地裂  
(1)宽阔 河床 依旧 鹅卵石
(2)成熟 新鲜 葡萄 招待
二、BCBBD
三、1.据 锯 剧  扮 盼 粉
振 震 晨  题 提 堤
2.与“霎时”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顿时 、 刹那 。用其中一个词语写一句话:霎时,耳边响起了“轰”的一声炸雷,好像要把房子震蹋似的。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悄 )( 无 )声息   风( 平 )浪( 静 )   震( 耳 )欲( 聋 )
山( 崩 )地( 裂 ) 鸦雀( 无 )( 声 ) ( 人 )( 声 )鼎沸
4.照样子,写一写。
例:一( 块 )( 月光镀亮 )的银毯   一( 个 )( 古老 )的传说
一( 堵 )( 两丈多高 )的水墙 一( 层 )( 蒙蒙 )的薄雾
四、(1)钱塘江大潮,难道自古以来不被称为天下奇观吗?
(2)示例:鸟儿唱着歌,青蛙跳到荷叶上。
(3)江面笼罩着薄雾。
(4)示例:哥哥点燃烟花后,顿时,听见“嗖嗖”的声音,烟花带着红红的火苗蹿上天空,过了一会儿,夜空中绽放出几朵美丽的花。
五、1.卷起沙堆似雪堆 
2.但闻人语响 复照青苔上
3.鸽子 水沟 被青苔包裹
4.呼风唤雨的世纪 现代科学技术
5.自用则小
6.审问之 明辨之
7.不问不知
8.人非生而知之者
六、1.B
2.秋虫鸣叫的声音 夜鸟拍打着翅膀 鱼儿跃出水面 果子的甜香
3.A 【解析】本题考查判断修辞手法的能力。疑问不是修辞手法。设问和反问是修辞手法,其中,设问的特点是自问自答;反问的特点是只问不答,且答案暗含在句子中。画线的句子采用了自问自答的形式,属于设问。
4.示例:收油菜,我在油菜地里捉蜻蜓、捉蝴蝶
七、15. (1)宽大;宽阔。 (2)形容端正,不歪斜。
16. 蛰伏 警觉 轻快 错杂
17. 松鼠警觉性高、动作敏捷。
松鼠对窝址的选择、搭窝的方法、窝口的特点。
18. 我认为第(2)句更好。因为“通常”的意思是一般、平常,松鼠一般一胎生三四个,但并不排除一胎生三个以下或四个以上等情况。第(2)句加上“通常”一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19. 示例:①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②小松鼠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颜色深些。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选择一处描写即可。
20. 时间顺序。“先……再……然后……”
八、习作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