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第五单元
单元名称: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国民党右派屠杀革命志士
“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
南昌起义
那当时的共产党人寻找到的出路是什么?
以俄为师,城市武装起义
中国共产党人面前只有一个榜样,那就是已经成功的俄国革命,而俄国革命正是从城市开始的,并且在城市首先取得了成功。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南昌起义
合作互学
周恩来
贺龙
叶挺
朱
德
刘伯承
《南昌起义》(绘画)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
时间 地点
领导 经过 意义 1927年8月1日
江西南昌
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
2.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南昌起义 占领南昌 主动撤离,南下广东
途中受挫 转战湘南,坚持斗争。
南昌起义
合作互学
材料一:南昌起义后,汪精卫急令张发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进攻。由于起义军撤离南昌比较仓促,加上酷暑远征,部队减员较多。
材料二:大革命失败后,当时中共认为,广东军事地理上占有优势,工农运动也可称之为核心,加上财政丰裕,交通灵便,可以取广东为革命根据地。
广东曾经是国民革命的发源地,群众觉悟较高,南下准备夺取广州,重建革命根据地,然后再进行北进。
思考:南昌起义占领了南昌城,为什么还要南下广东?结果如何?
敌人包围南昌,敌强我弱,不撒离必然导致全军覆没。
结果:途中受挫,革命军遭到失败
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合作互学
“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毛泽东
“八七会议”
时间
地点
内容
1927年8月7日
湖北 汉口
①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②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③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补充))会议:撤销了陈独秀总书记的职务。
八七会议给处在思想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人,指明了新的出路。
根据“八七会议”的精神,1927年9月,中共中央派毛泽东到湖南,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组织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合作互学
效仿俄国走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行不通!
阅读课本,完成这个表格。
秋收起义 时间
地点
领导
名称
经过
1927年9月
湘赣边界
毛泽东
工农革命军
起义名称 进攻目标 最终结果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南昌
长沙
失败
失败
①秋收起义
②文家市决策
③三湾改编
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7.10
我们当前力量还小,还不能去攻打敌人重兵把守的大城市,应当先到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去保存力量,发动农民革命。我们现在好比一块小石头,蒋介石反动派好比一口大水缸,但总有一天,我们这块小石头,一定要打烂蒋介石那口大水缸!
--毛泽东,1927.9.20.文家市讲话
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
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合作互学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三湾改编”后的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时期的毛泽东
材料一:井冈山地区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湘赣边界,包括江西的宁冈、永新、莲花、遂川和湖南的茶陵等县,周围五百余里,幅员广大。另外此处地势险要,森林茂密,只有几条狭窄的小路通往山内,进可攻,退可守。
材料二:大革命时建立过党的组织、工会、农会和农民武装,党和革命的影响仍然存在,还保存着袁文才,王佐两支农民自卫军。
材料三:山由的茨坪、大小五井等地都有水田和村庄,周围各县农业经济可供部队筹措给养。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为什么要到井冈山建立根据地?
经过国民革命时期党的领导和建设,群众基础好;
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
井冈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井冈山附近农产品丰富,可以给部队提供足够的粮食;
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合作互学
井冈山会师(油画)
请阅读课本并结合下列图片,介绍井冈山会师的概况。
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合作互学
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暴动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军长:朱德 党代表:毛泽东
朱德说:
“所以用这个名字,为要保持国民革命第四军‘铁军’的大名,它在大革命中是我们革命的堡垒。”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記》
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合作互学
起义名称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结果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1927年8月1日
南昌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占领南昌,南下广东,转战湘南
1927年9月
湘赣边界
毛泽东
进攻城市受挫,转向山区进军
依据下表归纳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内容,
分析两次起义的意义。
意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代表着中国革命发展的正确方向。在革命处于低潮的时候,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以及在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等方面的成功实践,为各地起义部队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树立了榜样。
工农武装割据
土地革命
农村
根据地
武装斗争
战略阵地
中心内容
主要形式
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广大的农村站稳脚跟,这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阵地
在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赢得农民的支持,这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
进行游击战争,保卫根据地,这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形式
工农武装割据
合作互学
古田会议: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工农武装割据
合作互学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
“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红军必须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要防范“党与军事分离”“党不能领导军事的危险”。
——毛泽东,1929年12月
工农武装割据
合作互学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
井冈山道路
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瑞金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
毛泽东主席
标志着国共对峙局面的形成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课堂知识框架
南昌起义
1927.8.1
八七会议
1927.8.7
秋收起义
1927.9
井冈山革命
根据地的建立
1927.10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临时中央政府
1931
古田会议
1929.12
“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
1927.4.1
“七一五”
反革命政变
1927.7.15
井冈山会师
1928.4
中国革命的道路:
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