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六、(50分)
22.作文(50分)
盗O
部分区期中练习高二语文第11页(共12页)
部分区期中练习高二语文第12页(共12页)
天津市部分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C.我们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动
高二语文
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团结全体中华儿女,继续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奋斗
D.我们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动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
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全体中华儿女,继续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奋斗。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120分钟
任何力量不能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任何力量不能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
第卷(24分,每小题2分)
前进步伐。
、(16分)
B.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
们伟大祖国的地位。
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
C.任何力量不能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任何力量不能撼动我们伟大祖
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国的地位。
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
D.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
的伟大成就。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
4.下面所列经典作品与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义道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
A.《兼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春秋末战国初——墨翟
向往,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区
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推动海峽两岸关系繁荣稳定
B.《五石之瓠》—夫子固拙于用大矣—春秋—庄周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和平发展,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奋斗
C.《老人与海》—美国—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
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奉行
的开放战略,继续同世
D.《复活》—俄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列夫·托尔斯泰
粵/,
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下列一组语句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是一部描写人与大自然搏斗的小说。
穷二白同舟共济另眼相看
互利共赢
②《老人与海》,正如海明威自己所说,“是这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了”。
B.积贫积弱同舟共济刮目相看互惠互利
③正如老人所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
穷二白同心同德另眼相看互惠互利
败他。
D.积贫积弱同心同德刮目相看互利共赢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④作品的寓意是象征性的,老人虽败犹荣。
A.我们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推动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保持
⑤老人在海上拼斗了两天两夜,最后仅仅赢得了一具空空的鱼架。
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继续奋斗
A.①④②⑤③
B.②①⑤④③
B.我们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推动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保持
C.①⑤④③
D.②⑤①④③
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团结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继续奋斗。
部分区期中练习高二语文第1页(共12页)
部分区期中练习高二语文第2页(共12页天津市部分区 2021~2022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第 I 卷(24分,每小题 2分)
一、(16 分)
1.D(“一穷二白”,形容基础差,底子薄(穷,指工农业不发达;白,指文化科学水平不
高)。“积弱积贫”,(国家,民族)长期贫穷,衰弱。此处指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 100
多年中国极度的贫困和弱小、受人欺负的悲惨命运,所以选用积弱积贫。排除 A和
C。“同舟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同心同德”,指思想和行动完全一
致,为同一目标而共同努力。此处指全国各族人民思想统一,信念一致。选用同心
同德。排除 B。“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
同于一般。“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说刮目相待。此处把现在的中国和
70年前的中国所取得的成绩进行比较。选用刮目相看。“互利共赢”,互相都有利,
双方都可以取得成功。“互惠互利”,互相给予好处,互相有利。命运共同体的目标
是双方互赢。故用互利共赢。)
2.C(本题中“推动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保持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搭配不当,
应是“保持……繁荣稳定,推动……和平发展”,排除 A和 B;“全体中华儿女”暗
换主语,“我们”应是全句主语,排除 D。)
3.D(本题中补写语句承接“前进征程上”,这句话强调没有任何力量,排除 A和 C;
按照逻辑顺序,应是前进步伐在稳住地位基础上继续前进,排除 B。)
4.B(庄周,战国人)
5.B(排序题首先要理清语脉,这段文字是对《老人与海》的评价,②句指明评价的对象,
①⑤句说明作品的内容,④句说明作品的寓意,③句是对④句的解说。)
6.B(“到少年时代的奋发进取,再到青年时代的历尽磨难”错误,应该是从少年时代的
历尽磨难到青年时代的奋发进取。)
7.D(A.“泮”同“判”是分离。B.“知”同“智”是聪慧。C.“亡”同“无”是没有。)
8.B(例句和 B项都是状语后置句。A.判断句;C.宾语前置句;D.定语后置。)
二、(8 分)
9.A(内,同“纳”,结交)
10.B(B.均为“他的”;A.到/对于;C. 它们/的;D.修饰关系/假设关系)
11.D
12.B(“羞恶之心”是指羞耻心和憎人为恶之心)
部分区期中练习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第 1 页(共 3 页)
第Ⅱ卷(96分)
三、(22 分)
13.(1)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
刚开始流淌。(每句 1分,共 4分)
(2)文王于是把臧丈人(臧地老者)当作师者。(“以为”和大意各 1分,共 2分)
14.①儒家:治理国家要实行“仁政”,要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要做好四
端—仁义礼智。②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每点 2分,共 4分)
15.(1)D(“表情婉曲”分析错误,全诗是用最直白的语言,抒发最真挚的情感。)(2分)
(2)作者描写秋夜残灯夜雨的场景,不直接写思念,只是用简洁的言语点染描绘残灯、
空堂、秋天、风雨等意象。“夜”点明时间,灯从晚上点到残,已是深夜,可见
诗人夜不能寐正久久思念着心中的恋人。“堂”是空堂,愈发显出独宿的孤单寂
寞和无聊。秋天本亦肃杀萧条,更何况长夜未晓。再加之风雨苍苍,秋风秋雨更
平添离愁别绪。寥寥数笔把诗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点染得气象万千、浑然天成。
(4分)
16.(6分)(1)小人喻于利 (2)士不可以不弘毅
(3)知人者智 胜人者有力
(4)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四、(18 分)
17.AE(A项“感觉以前穿在身上曾经是那么华丽的外衣现在变得破烂不堪、贻笑大方”
错误。不是以前穿在身上的“外衣”现在变得“破烂不堪、贻笑大方”,这是个
比喻句,本体是用于包装自己的“自负伪装”,“华丽的外衣”是喻体,因而,
是指他以前的“伪装”如今已被现实撕碎,自己被人嘲笑。E项“有条不紊地按
照事情发生的本来经过娓娓道来”错误。文章运用倒叙手法,开始部分写主人公
特里斯戴尔站在房间里回忆往事,结尾部分又回到眼前,中间部分通过叙述往事
交代事情的前因后果。)(4分)
18.“仙人掌”在小说中起了线索的作用,贯串起了所有情节,对小说中的两个主要人物
的关系和命运起了重要作用。(2分)
19.意料之外:“她”与别的男人结婚给他沉重一击,让他几乎绝望;结尾却发现“她”
原来已经答应他的求婚了,只是他没有看懂标签上的西班牙语。(3分)
情理之中:因为他在“她”面前装出了西班牙语学者的样子,所以“她”自然地将求
婚的答复用西班牙语写出来了,不懂装懂的他也自然地因看不懂而造成误
会,最终错过了“她”。(3分)
20.不会幸福。在小说中,特里斯戴尔没有真实本领却装出经历丰富、博学多识的样子,
骗取了“她”信任和崇拜。但无知、虚伪、自负的本来面目迟早会暴露的,真实的他
没有给“她”幸福生活的能力;等“她”发现自己被骗后,巨大的落差肯定会让“她”
产生强烈的情绪,生活不可能会幸福。(6分)
部分区期中练习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第 2 页(共 3 页)
五、(6 分)
21.(1)①差序格局伸缩性强。②人们离不开泥土③乡土社会依赖长老统治。(长老权利
建立在教化权力之上。)(6分)
(2)【示例】若说“黛玉的一生被聪明所误”,这里的“聪明”,我理解为对人事人
心的敏感和洞察。她用一颗自怜自尊的敏感诗心抵御“风刀霜剑”的凄冷,日渐
忧郁成疾;这种对无常的洞察,让她喜散不喜聚,逐渐看清和宝玉之间爱情的险
阻和无果,虽反复试探,泪洒真情,求得“放心”,仍敌不过无形的封建势力,
终绝粒自戕,焚稿断情,香魂一缕随风去,落得个凄凉早夭的悲惨结局。(合理
解释关键词,凸显对人物的深入理解,3分,结合具体情节 3分。共 6分)
六、作文。(50 分)
22.【审题】
本次作文题目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材料关注青少年历史学习教
育。第一段告诉我们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历史,会加深你对祖国和世界的认识;学习
历史,会促使你更好地思考个人的志向和目标、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强调要抓好青少年学
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第二段阐述青年学子要有理想,
担责任,为个人的梦想插上翅膀,为民族的复兴添砖加瓦。材料引导我们学习历史,以史
为镜,以史明志,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心,做有责任感的时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而奋斗。
【立意】
1.学史明智,以史育人;
2.鉴古知今,学史明智;
3.学史明志守初心,乘风破浪担使命;
4.学史以明智,鉴往而知来。
部分区期中练习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第 3 页(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