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24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24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24 07:53:25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年——1842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860年)
虎门销烟
扩大侵略权益
《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化程度
进一步加深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温故知新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学习目标
1.了解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2.思考和认识农民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锻炼历史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本课内容,理解近代农民阶级面对侵略与压迫的反抗斗争精神。
【课程标准】
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原因
内因
外因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加剧民族矛盾。
直接
原因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所以有史学家评价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毒打交不起税的人。“贪官甚于强盗,酷吏无异虎狼,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自然灾害严重
根本原因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时间:
金田起义
领导者:
地点:
建 号:
起义军称:
1851年1月11日
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太平军”
洪秀全
太平天国
金田起义时,广西巡抚周天爵在一封信中写道:“二月初一日出省,带兵一百名,如驻马嵬坡,皆不愿走也;路上募一百名,又如石壕吏,未走先哭。乃于十二日甫抵武宣,而教匪偷越紫禁山而来,如虎兕出柙。……”
思考: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清军腐败不堪一击,太平军士气高昂!
金田起义
1851.1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称号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人名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天王”洪秀全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意义:
永安建制
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永安建制
1851.12
金田起义
1851.1
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二、定都天京
定都: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1.定都天京
2.《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
目的: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永安建制
1851.12
金田起义
1851.1
定都天京
1853.3
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天朝田亩制度》
1.《天朝田亩制度》中分配土地的方法是什么?
2.《天朝田亩制度》中分配产品的方法是什么?
3.假如你是当时的农民,你是否支持这一纲领?为什么?
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物品收归圣库,平均分配。
4.《天朝田亩制度》中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是否能够实现?
积极: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有利于发动、鼓舞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
局限性: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具有空想性,脱离了社会现实,是不可能实现的。
不能
(1)北伐军全军覆没
经过三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控制了从湖北武昌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岸城镇,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北和江苏部分地区,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二、定都天京
北伐和西征
(2)西征取得重大胜利
永安建制
1851.12
金田起义
1851.1
定都天京
1853.3
1856
北伐
西征
全盛时期
三、天京陷落
影响:










天京事变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称号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人名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天王”洪秀全
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
原因:太平天国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三、天京陷落
城周围十余里,城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太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
——摘自《贼情汇纂》
天京事变原因: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三、天京陷落
目的:
挽救措施
措施:
成果:
(2)陈玉成、李秀成等协同作战,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改变不利局面
(1)洪秀全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1)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2)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
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2、后期:《资政新篇》
1853年,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颁布了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1859年,为了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全盛时期
衰落时期
平均分配土地、产品
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农民阶级支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没有得到农民的支持
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并不切合实际。在当时的条件下,无法调动劳动人民的积极性,无法实现。
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背景
社会经济主张
群众基础
结 果
李秀成进攻上海
1860年夏天,太平军将领李秀成率军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到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
三、天京陷落
“洋枪队”头目华尔
淮军首领——李鸿章
三、天京陷落
曾国藩
天京陷落
时间:
经过:
影响:
1864年,洪秀全病逝
湘军轰塌城墙,冲入城内,天京陷落
1864年
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
标志着天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材料一:脱尽凡情顶高天,金砖金屋光焕焕,高天享福极威风,最小最卑尽绸缎,男着龙袍女插花。
——《太平天囯·天命诏旨书》
材料二: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
——李大钊
曾国藩
(1811—1872)
奉命编练湘军
镇压太平军
李鸿章
(1823—1901)
奉命编练淮军
镇压太平军
洋枪队(绘画)
由外国人训练的中国军队,
专门用来镇压太平军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阅读材料,分析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太平天国失败原因、意义、教训
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材料一:太平天国的出现使原本就已经行将就木的清王朝的统治力量进一步削弱,不得不起用汉族士大夫的力量来维持其最后几十年的国运。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鱼宏亮
材料二:太平天国占据了清王朝大片江山。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这就使西方列强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了。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坚持反侵略斗争的结果。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太平天国成为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灵感来源。12岁时就立志做洪秀全第二……甚至他的革命理论——“三民主义”也是受太平天国理念的影响。
——徐中约《中国的奋斗》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它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
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
金田起义
1851
1856年
1853年
1864年夏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天京陷落
北伐
西征
天京事变




课堂检测
1、“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这句话反映了( )
A、鸦片战争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列强侵略激化了国内已尖锐的阶级矛盾
C、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前阶级矛盾积累的结果
D、太平天国运动刺激了列强扩大侵略
2、冯友兰说:“假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那么中国的历史将倒退到黑暗时期。”钱穆说:“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的失败了。”两位史学家这样说的根本原因是( )
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空想性
B、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C、太平天国运动遭到列强的镇压
D、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经济
B
B
4、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主张“外国有禁卖子为奴之例。家贫卖子,只顾眼前之便,不思子孙永为人奴,大辱祖考,故准富者请人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材料认为洪仁玕的主张是( )
A、发展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B、消除社会不平等现象
C、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 D、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
A
3、“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天朝田亩制度》中的这些内容( )
A、使太平天国建立起政权组织
B、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有效实施
C、使全国土地得到了平均分配
D、有利于鼓舞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
D
5、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19世纪中期的两次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作者认为( )
A、战争使中国成了半殖民地
B、太平天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
C、太平天国运动严重破坏经济发展
D、太平天国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C
6、天京事变后流传一首民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长毛非正主,依旧让咸丰。”该民谣反映出天京事变的原因是 ( )
A、宗教迷信思想的毒害 B、领导集团内部的自相残杀
C、中外反动势力的绞杀 D、绝对平均主义思想的作祟
B
材料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衰示意图
材料二:“ 楚歌声里霸图空, 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 成败论英雄”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
(1)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是谁 材料一中“兴起”、”转折”、”失败”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2)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为什么在当时没能真正实施
(3)“莫将成败论英雄”, 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地位
领油:洪秀全。兴起:金田起义;转折:天京事变;失败:天京陷落。
《天朝田亩制度》
未实施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地位: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