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3.1波的形成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3.1波的形成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23 21:0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波的形成
一、单选题
1.区分横波与纵波的依据是(  )
A.质点是沿水平方向还是沿竖直方向振动
B.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是互相垂直还是在一条直线上
C.波是沿水平方向还是沿竖直方向传播
D.波传播的距离是近还是远
2.有关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与波源的频率无关
B.机械波的传播方向总是和质点的振动方向垂直
C.单摆摆动到平衡位置时,回复力和加速度都为零
D.驱动力的频率越大,物体的振幅反而越小
3.在平静的湖面上漂着一小木条,现向湖中央扔一石子,圆形波纹一圈圈地向外传播,当波传到小木条处时,小木条将(  )
A.随波纹漂向湖岸 B.波纹传到小木条处,小木条仍不动
C.向波源处漂动 D.在原来位置做上下振动
4.如图所示是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至t2时刻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
B.t1至t3时刻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
C.t1至t4时刻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
D.t2至t4时刻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
5.某同学研究绳波的形成,取一条较长的软绳,用手握住一端水平拉直后,沿竖直方向抖动即可观察到绳波的形成。该同学先后两次抖动后,观察到如图中所示的甲、乙两个绳波情形。关于两次形成的绳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波形甲的振幅比波形乙大 B.波形甲的周期比波形乙大
C.波形甲的形成时间比波形乙早 D.波形甲的起振方向与波形乙相同
6.在敲响古刹里的大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分析其原因是(  )
A.大钟的回声
B.大钟在继续振动,空气中继续形成声波
C.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的缘故
D.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7.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其平衡位置可能会随波的传播而迁移
B.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相邻的后一质点的振动,后一质点的振动必定落后于前一质点的振动
C.振动是波的成因,波是振动的传播
D.振动是单个质点呈现的运动现象,波是许多质点联合起来呈现的运动现象
8.介质中有一列简谐机械波传播,对于其中某个振动质点(  )
A.它的振动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
B.它的振动方向一定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C.它在一个周期内走过的路程等于2个振幅
D.它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9.下列关于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的
B.把小石头扔到平静的湖水里,水面上便会激起水波,水波将促使水面上的漂浮物向远方运动
C.某空间找不到机械波,则在这一空间一定没有波源
D.横波与纵波,其质点的振动方向不同,因此,横波和纵波不可能沿同一方向传播
10.下列关于横波、纵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凸凹相间的波叫横波,凸起的最高处叫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波谷
B.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横波
C.纵波的波形是疏密相间的,质点分布最密的部分叫密部,分布最疏的地方叫疏部
D.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纵波
11.下面关于小明在乡村的生活体验场景,说法正确的是(  )
A.“啾啾”的鸟鸣声不是振动产生的
B.“嘎嘎”叫的鸭子的声音一定是噪声
C.老者垂钓时大声唱歌不会影响鱼儿上钩,因为水传声速度很小
D.离山泉水越远,听到的“哗哗”声响度越小
12.某地区地震波中的横波和纵波传播速率分别约为4 km/s和9 km/s。一种简易地震仪由竖直弹簧振子P和水平弹簧振子H组成,如图所示。在一次地震中,震源在地震仪正下方,观察到两振子相差10 s开始振动,则(  )
A.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72 km
B.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50 km
C.H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72 km
D.H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50 km
13.“蜻蜓点水”是常见的自然现象,蜻蜓点水后在水面上会激起波纹。某同学在研究蜻蜓运动的过程中获得一张蜻蜓点水的俯视照片,该照片记录了蜻蜓连续三次点水过程中激起的波纹,其形状如图所示。由图分析可知(  )
A.蜻蜓第一次点水处为A点
B.蜻蜓第一次点水处为B点
C.蜻蜓飞行的速度大于水波传播的速度
D.蜻蜓飞行的速度小于水波传播的速度
14.把闹钟悬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在玻璃罩外仍然可以听到闹钟的铃声,但如果将罩内空气抽去,就听不到闹钟的铃声,这说明(  )
A.声波是纵波
B.抽去罩内的空气后,闹钟不再运转了
C.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传播声音
D.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5.已知一列机械波在一水平绳上匀速传播,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绳子上任意一点做受迫振动的周期相同
B.绳子上任意一点在四分之一周期内通过的路程为一个振幅
C.绳子上相距为一个波长的两点振动情况是异步的
D.绳子上质点随波发生迁移
16.一张骨牌倒下时引起的相邻骨牌依次倒下的骨牌效应,一阵风吹过麦地形成的麦浪滚滚的景象。关于骨牌和麦浪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骨牌的运动形成了波,麦子的运动形成的不是波
B.麦子的运动形成了波,骨牌的运动形成的不是波
C.麦浪和骨牌的运动都形成了波
D.麦浪和骨牌的运动都没有形成波
17.一列沿着绳子向右传播的横波,在传播方向上有、两点,它们的振动方向相同,是的中点,则点的振动方向(  )
A.一定跟、两点的振动方向相同
B.一定跟、两点的振动方向相反
C.可能跟、两点的振动方向相同,可能跟、两点的振动方向相反
D.无法确定
18.如图所示为某绳波形成过程的示意图,1、2、3、4…为绳上的一系列等间距的质点,绳处于水平方向.质点1在外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带动2、3、4…各个质点依次上下振动,把振动从绳的左端传到右端.t=0时,质点1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经过四分之一周期,质点5开始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时质点5的运动方向向下
B.t=时质点7的速度方向向上
C.t=时质点11的运动方向向下
D.t=T时质点17开始向下运动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波,叫作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作纵波。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A
【详解】
A.机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与波源的频率无关。故A正确;
B.纵波的传播方向总是和质点的振动方向共线,故B错误;
C.单摆摆动到平衡位置时,回复力为零,但合力不为零,即加速度不为零。故C错误;
D.驱动力的频率越接近物体的固有频率,物体的振幅越大。故D错误。
故选A。
3.D
【详解】
向湖中央扔一石子,圆形水波一圈圈地向外传播,当波传到小木条处时,小木条在原来位置附近上下振动,则不随波纹漂向湖岸,也不向波源处漂动,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4.C
【详解】
一次全振动结束,各物理量刚好回到本次全振动开始时的值,从图像上来看,刚好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以只有t1~t4时间对应一次全振动。
故选C。
5.B
【详解】
A.由图可知波形甲的振幅比波形乙小,A错误;
B.甲乙两绳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波速相等,波形甲的波长比波形乙的大,根据,波形甲的周期大于波形乙的周期,B正确;
C.波形乙的形成时间比波形甲早,C错误;
D.波形甲的起振方向向下,波形乙的起振方向向上,D错误。
故选B。
6.B
【详解】
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的振动不会立即停止,振动的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大钟做阻尼振动一段时间,因此还会在空气中形成声波,这就是余音未绝的原因,所以选项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7.A
【详解】
A.各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但平衡位置不会随波迁移,故A错误,符合题意;
B.靠近波源的质点先振动,通过相互作用力带动相邻的质点振动,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单个质点的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波。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单个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能形成波,多个质点“集中表现”才能形成波,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D
【详解】
A.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波的传播速度为定值,而质点在平衡位置两侧做简谐运动,其速度大小是变化的,A错误;
B.在纵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相同或相反,并不垂直,B错误;
C.质点在一个周期内走过的路程等于4个振幅的长度,C错误;
D.每个质点都在重复波源的振动,因此质点的振动频率和波源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D正确。
故选D
9.A
【详解】
A.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的,A项正确;
B.丢石头激起的水波所产生的效果是使漂浮物在原平衡位置做上下振动,故B项错误;
C.若只有波源而无介质,不能产生机械波,C项错误;
D.横波和纵波的质点振动方向不同,但可沿同一方向传播,例如地震波包含横波和纵波,且两种波的传播方向相同,所以D项错误。
故选A
10.B
【详解】
A.物理学中把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称作横波,在横波中,凸起的最高处称为波峰,凹下的最低处称为波谷,故A正确;
BD.把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的波称作纵波,故B错误,D正确;
C.质点在纵波传播时来回振动,其中质点分布最密集的地方称为密部,质点分布最稀疏的地方称为疏部,故C正确。
本题要求选错误的,故选B。
11.D
【详解】
A.“啾啾”的鸟鸣声是振动产生的,因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A错误;
B.“嘎嘎”叫的鸭子的声音不能视为噪声,所以B错误;
C.老者垂钓时大声唱歌会影响鱼儿上钩,因为水传声速度不小,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液体、气体中是逐渐变小的,所以C错误;
D.离山泉水越远,听到的“哗哗”声响度越小,因为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所以D正确;
故选D。
12.A
【详解】
纵波的速度快,纵波先到,所以P先开始振动,根据
解得
x=72km
故选A。
13.C
【详解】
AB.在同一时刻观察时,越先激起的波纹扩散开来的半径越大,因C的半径大于A的半径,说明蜻蜓第一次点水处为C点,故AB错误;
CD.若蜻蜓飞行速度与水波速度相同,那么蜻蜓点水会在上一个水波边线上,而水波以相同速度运动,所以每个圆都应内切。由题图可知,后击水产生的波纹超过先击水产生波纹,说明蜻蜓飞行速度大于水波传播速度,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4.D
【详解】
A.题干中不能说明声波是纵波,故A错误;
B.闹钟的运转不需要空气,抽去空气后仍能正常工作,故B错误;
C.玻璃罩内有空气时能听到闹钟的铃声,抽去罩内空气,就听不到闹钟的铃声,这说明声音要靠介质——空气传播,玻璃罩是固体,玻璃罩外仍可听到铃声,说明固体也能传播声音,文中没有提及液体传播声音,故C错误;
D.由本题中的现象可知,声波在真空中是不能传播的,日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实际上液体和固体也能传声,故D正确。
故选D。
15.A
【详解】
A.机械波在绳子上传播时,各个质点做受迫振动周期相同,故A正确;
B.绳上的质点处于平衡位置或波峰波谷时在四分之一周期内的路程为一个振幅,故B错误;
C.绳子上相距为一个波长的两点振动情况是同步的,故C错误;
D.绳子上质点并不随波发生迁移,故D错误。
故选A。
16.A
【详解】
当物体的某一部分发生振动时,其余各部分由于质点的相互作用也会相继振动起来,物质本身没有相应的移动,所以骨牌的运动形成了波,麦浪是在持续的风力作用下形成的,风力停止,麦浪也会停止,而不是继续传播,所以麦子的运动形成的不是波,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7.C
【详解】
波传播时,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方向与它们离波源的距离有关。设某时刻绳子形成如答图所示的形状,正在平衡位置的1、2、3点的振动方向相同(向上)。由答图可知:若、为1、2两点,则中点向下振动,与、两点的振动方向相反;若、为1、3两点,则中点向上振动,与、两点的振动方向相同,ABD错误,故选项C正确。
故选C。
18.B
【详解】
根据质点起振动方向与波源起振方向相同,确定质点的振动方向。
A.经过四分之一周期,质点5开始运动,起振方向与质点1相同,为竖直向上,选项A错误;
B.t=T时,传播到9质点,7质点位于平衡位置上方,正竖直向上运动,振动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上,选项B正确;
C.时,质点13开始振动,质点11位于平衡位置上方,正在向上运动,选项C错误;
D.t=T时,质点17开始运动,起振方向与质点1相同,为竖直向上,选项D错误.
故选B。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