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新课预习
1.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状元实业家 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是 和 。
4.从总体上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 的特征。
填空:
1.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张謇
3.纺织业 面粉业
4.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近代著名实业家张骞等人创办企业的经历,认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过程,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缓慢发展的原因。
2、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风俗习惯的变化。
3、认识民族企业家在命运多舛的近代中国兴办实业,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时代英雄;以其实业救国、造福人民的精神激励后世。
三、本课重点
1、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社会生活变化的具体表现。
2、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产生的历史背景;引起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变化背后蕴含的深层次意义。
四、情景导入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这段历史中社会政权的更替。从鸦片战争开启中国近代史后,中华儿女就有一个梦想,一个民族复兴的梦想。那么,这100多年中经济和社会生活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我们通过学习本节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来一起探究。
五、新课讲授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一:“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毛泽东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指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民办资本主义机器工业。
1、阅读教材
找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阶段。
总结: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甲午战争后、辛亥革命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民党时期。
2、人物简介
张謇[jiǎn](1853年7月1日~1926年8月24日),字季直,号啬庵。祖籍江苏常熟土竹山,清咸丰三年五月二十五日(1853年7月1日)生于江苏省海门直隶厅长乐镇(今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常乐镇),同治十二年(1873年)归籍通州。光绪二十年(1894年)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江苏五才子”之一。
张謇主张 “实业救国”,是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一生创办了2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
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在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实业家张謇积极发展本国工商业,以抵制列强对中国的剥削,以挽回中国的利益。
3、阅读教材
总结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
总结: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主义,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3)各种实业团体和个人、海外华侨纷纷投资创业;
(4)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4、请讨论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战后继续发展,但到了20世纪30、40年代却为什么陷入了萧条?
总结:
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受到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还受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总结:
根据图片我们可以看出,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民族工业发展呈现出轻工业多,重工业少的特点。
材料四:
中国民族企业分布图
结合教材,根据图片分析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特点?
总结:
(1)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发展较小。
(2)总体发展滞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从诞生起就深受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以及后来的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造就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发展特点。
这种轻、重工业比重失衡的局面不仅影响近代中国,还影响到新中国,所以新中国成立后不久进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社会生活的变化
1、近代交通事业的发展
材料五: “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大半。”“先闻摇铃之声”“又继以汽笛数声,而即闻作响声者,车即由渐而快驶矣。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注目凝视。”
——《申报》
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当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后,西方科技文化伴随着侵略也大量传入中国,包括火车和轮船在内的近代化的产物也进入中国,逐渐取代了中国传统交通工具轿子、马车和旧式帆船。
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的轮船
英国人史蒂芬发明的火车
请讨论:新式交通工具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便利?
总结:
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同时也为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掠夺提供了便利。
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阅读教材,总结归纳社会风俗的变化都有哪些?
总结:
剪发辫 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劝禁女子缠足
易服饰 穿中山装、西服、旗袍成为时尚
改礼节 废除跪拜礼,代之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称呼。
习洋俗 西餐、西式蛋糕、洋酒、洋烟、洋布在沿海流行,时装,烫发流行
六、课堂总结
随着中国国门的打开和外国侵略的刺激,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其发展历程可谓艰难曲折。既经历了一战期间的黄金时代的喜悦,也遭遇了凋谢萎缩的苦楚,在此期间涌现出张謇等著名爱国实业家,积极创办企业,实业救国。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不平衡、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地区间经济发展状况、受外来文化冲击程度严重影响着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