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九年级 第一章第三节《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课件(24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九年级 第一章第三节《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课件(24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2-08-31 09:21:5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九年级全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体育 年级 九年级
学习目标 1.培养安全意识,运用基本方法预防意外伤害。2.了解应对危机情况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原则和程序。3.学会拨打急救报警电话,练习意外伤害的简单急救方法。
重点 了解生活中可能导致预防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预防意外的发生。
难点 学会危机时刻,科学救助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尊重生命,确保生命安全,对每位同学的终身幸福及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掌握最基本的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发展自护自救的能力,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和重要保障。那么应如何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呢 听老师讲解 复习前两节课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以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讲授新课 安全观念决定安全行为伤害事故是青少年成长的“大敌”。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95万名儿童、青少年因伤害而死亡。在我国,因伤害原因死亡占到了青少年死亡原因的一半以上。伤害可分为故意伤害和非故意伤害。非故意伤害,即意外伤害,是指无目的(无意识)造成的伤害,包括交通事故、溺水、意外跌落、中毒、烫伤等。合作探究1.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或环境存在危险因素?2.缺乏安全意识的鲁莽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老师讲解意外伤害虽然是偶然发生、难以预料的事件,但并非不可避免。实际上,大部分伤害事件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只要充分认识和重视,树立安全观念,积极预防,提高避险能力,意外伤害是可以被避免或降低危害程度的。拓展阅读2004年冬天,7岁的深圳市小学生袁媛突然发现父母在浴室内昏迷。瞬间,惊慌和恐惧笼罩了她,而此时浴室里弥漫着致命的煤气。但她克服了恐慌,果断地敞开了浴室大门,借助衣架捅开高高的窗户,又迅速关上煤气开关,并跑到客厅拨打110、120求救电话。简洁准确的自报位置,使救援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成功地挽救了她父母的生命。合作探究请结合拓展阅读中的案例思考你的生活环境中有哪些导致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以及如何消除隐患,避免伤害事故发生。预防意外伤害的原则和方法预防意外伤害的三原则加强安全意识通过多种途径认识和了解各种意外伤害的特点、危害和预防方法,提高防范意外伤害的意识和能力。善于发现隐患主动观察周围环境,发现可能导致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例如,在车辆密集的马路上嬉戏打闹,互相追逐。主动消除隐患对于环境中的危险因素要设法消除,对于危险的行为要加以矫正。例如,远离车辆密集道路,在人行道上按序通行。合作探究请根据预防伤害事故的三个方面的要求,分小组讨论常见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方法。交通事故溺水意外跌落中毒烫伤(二)初中生预防溺水和交通事故的有关要求根据全国卫生统计资料显示,溺水和交通事故是导致初中学生意外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那么应该如何预防呢?骑车走路的安全要求走路要走人行道,不在路上打和闹。不骑快车不抢道,靠右行车要记牢。转弯慢行仔细瞧,不急躁来不猛拐。遵守交规习惯好,健康平安幸福长。预防溺水的基本要求不去江、河、池塘等开放性水域游泳或在水边玩耍和打闹。即使在游泳池,也不能在无成人陪伴或监管下单独游泳。严禁在危险或不知深度的水域跳水或潜水。危机时刻,科学救助(一)冷静判断遇到意外伤害发生时,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镇静,冷静判断意外伤害的现场环境和伤员受伤的情况,根据事故的严重情况采取适当措施合理应对,或向有关人员和机构紧急求救。对于仍处于危险境地之中的伤害现场,要尽快远离危险,避免更多意外伤害的发生。拓展阅读意外伤害紧急处理口诀摔倒骨折要固定,随意拉伸会加重;交通意外先呼救,专业人员来搬动;溺水先别忙倒控,没有呼吸按压救;煤气中毒先开窗,离开险境快抢救;开水烫伤冷水冲,酱油牙膏不管用;气管异物先拍背,海姆立克施援手;食物中毒先催吐,保留样本交医生;动物咬伤用水冲,及时打针要防控。呼救求援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未成年人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面对意外伤害事件,在冷静判断之后,初中学生应该主动向成年人寻求支持,如大声喊“来人啊,救命啊”,从而获取周围人员的帮助;同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拨打急救电话求援。在拨打急救报警电话时,应尽量提供各种必要、有用的信息,以利于急救部门根据呼救电话的内容,迅速派出急救人员及时赶到现场。拨打求救报警电话是非常严肃的事,严禁开玩笑或因好奇而随意拨打。(三)现场救护在专业救援人员到达意外伤害事故现场之前,对于处于危急状态下的伤员应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例如,对于大量出血的伤员设法止血;对于有骨折的伤员进行固定;对于没有心跳和呼吸者采取心肺复苏的办法进行急救。课堂练习:在八年级的体育与健康课中,你已经学习过有关骨折固定和止血的方法,请复习实践一下,这是你一生都能用得上的技能。 听老师讲解 听老师讲解听老师讲解学生讨论,并且演示一下,溺水时应当如何处理老师设置一个危险的情况,学生根据情况,做出相应的举动 对安全观念决定安全行为有更深了解。了解预防意外伤害的三原则通过小组讨论,进一步了解常见意外伤害事故。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课堂小结 生命只有一次,不能从来,尊重生命,确保生命安全,关系到每位同学的终身幸福和社会和谐发展,同学们应从现在做起,增强安全意识,学会救助方法,提高避险能力。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
增强安全意识
提高避险能力
人教版 九年级全
新知导入
尊重生命,确保生命安全,对每位同学的终身幸福及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掌握最基本的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发展自护自救的能力,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和重要保障。那么应如何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呢
新知导入
目的与要求:
树立安全意识,掌握预防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
了解应对危急情况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新知讲解
安全观念决定安全行为
伤害事故是青少年成长的“大敌”。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95万名儿童、青少年因伤害而死亡。在我国,因伤害原因死亡占到了青少年死亡原因的一半以上。伤害可分为故意伤害和非故意伤害。非故意伤害,即意外伤害,是指无目的(无意识)造成的伤害,包括交通事故、溺水、意外跌落、中毒、烫伤等。
新知讲解
意外伤害
溺水
交通事故
中毒
合作探究
收集资料,并与你的同伴交流讨论
1.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或环境存在危险因素?
教室火灾隐患:使用大功率照明灯或电热器具取暖靠近易燃物;在教室内吸烟、乱丢烟头。
宿舍的火灾隐患:使用劣质电器
合作探究
收集资料,并与你的同伴交流讨论
2.缺乏安全意识的鲁莽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擦伤
扭伤
肌肉拉伤
骨折
可以拨打公共卫生公益热线12320了解更多有关意外伤害的知识。
新知讲解
意外伤害虽然是偶然发生、难以预料的事件,但并非不可避免。实际上,大部分伤害事件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只要充分认识和重视,树立安全观念,积极预防,提高避险能力,意外伤害是可以被避免或降低危害程度的。
新知讲解
2004年冬天,7岁的深圳市小学生袁媛突然发现父母在浴室内昏迷。瞬间,惊慌和恐惧笼罩了她,而此时浴室里弥漫着致命的煤气。但她克服了恐慌,果断地敞开了浴室大门,借助衣架捅开高高的窗户,又迅速关上煤气开关,并跑到客厅拨打110、120求救电话。简洁准确的自报位置,使救援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成功地挽救了她父母的生命。
拓展阅读
合作探究
请结合拓展阅读中的案例思考你的生活环境中有哪些导致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以及如何消除隐患,避免伤害事故发生。
煤气中毒。吸入过量一氧化碳所致的急性中毒,俗称煤气中毒。一氧化碳(CO)是含碳物质在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种无色、无味的窒息性气体。吸入较高浓度的一氧化碳后可引起急性脑缺氧,甚至死亡,少数患者亦可有其他脏器的缺氧性改变。部分患者意识障碍恢复数日之后会出现迟发性脑病。
用完煤气要及时关闭,开窗通风。
新知讲解
预防意外伤害的原则和方法
(一)预防意外伤害的三原则
通过多种途径认识和了解各种意外伤害的特点、危害和预防方法,提高防范意外伤害的意识和能力。
加强安全意识
主动观察周围环境,发现可能导致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例如,在车辆密集的马路上嬉戏打闹,互相追逐。
善于发现隐患
对于环境中的危险因素要设法消除,对于危险的行为要加以矫正。例如,远离车辆密集道路,在人行道上按序通行。
主动消除隐患
合作探究
请根据预防伤害事故的三个方面的要求,分小组讨论常见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方法。
交通事故:红灯停,绿灯行
溺水:水深的地方不可游泳
中毒:通风排毒;建筑布局卫生
烫伤:热水袋不可直接接触皮肤
新知讲解
(二)初中生预防溺水和交通事故的有关要求
根据全国卫生统计资料显示,溺水和交通事故是导致初中学生意外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那么应该如何预防呢?
走路要走人行道,不在路上打和闹。
不骑快车不抢道,靠右行车要记牢。
转弯慢行仔细瞧,不急躁来不猛拐。
遵守交规习惯好,健康平安幸福长。
骑车走路的安全要求
新知讲解
根据全国卫生统计资料显示,溺水和交通事故是导致初中学生意外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那么应该如何预防呢?
不去江、河、池塘等开放性水域游泳或在水边玩耍和打闹。
即使在游泳池,也不能在无成人陪伴或监管下单独游泳。
严禁在危险或不知深度的水域跳水或潜水。
预防溺水的基本要求
新知讲解
危机时刻,科学救助
(一)冷静判断
遇到意外伤害发生时,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镇静,冷静判断意外伤害的现场环境和伤员受伤的情况,根据事故的严重情况采取适当措施合理应对,或向有关人员和机构紧急求救。对于仍处于危险境地之中的伤害现场,要尽快远离危险,避免更多意外伤害的发生。
新知讲解
摔倒骨折要固定,随意拉伸会加重;
交通意外先呼救,专业人员来搬动;
溺水先别忙倒控,没有呼吸按压救;
煤气中毒先开窗,离开险境快抢救;
开水烫伤冷水冲,酱油牙膏不管用;
气管异物先拍背,海姆立克施援手;
食物中毒先催吐,保留样本交医生;
动物咬伤用水冲,及时打针要防控。
意外伤害紧急处理口诀
拓展阅读
新知讲解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未成年人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面对意外伤害事件,在冷静判断之后,初中学生应该主动向成年人寻求支持,如大声喊“来人啊,救命啊”,从而获取周围人员的帮助;同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拨打急救电话求援。在拨打急救报警电话时,应尽量提供各种必要、有用的信息,以利于急救部门根据呼救电话的内容,迅速派出急救人员及时赶到现场。
(二)呼救求援
新知讲解
拨打求救报警电话是非常严肃的事,严禁开玩笑或因好奇而随意拨打。
安全提示
新知讲解
伤员或病人的数量、大概病情和打算前往的医院
拨打电话人的姓名、身份、联系方法
伤员或病人目前最危重的情况,如昏倒、呼吸困难、大出血等
伤员或病人所在的确切地点,尽可能指出附近街道的显著标志
现场已采取的救护措施,如止血心肺复苏等
不要先放下话筒,要等救援医疗服务系统调度人员先挂断电话
在急救中心排除救护车之后,应安排人手在小区入口或路口迎接和引导救护车准确到达现场
新知讲解
(三)现场救护
在专业救援人员到达意外伤害事故现场之前,对于处于危急状态下的伤员应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例如,对于大量出血的伤员设法止血;对于有骨折的伤员进行固定;对于没有心跳和呼吸者采取心肺复苏的办法进行急救。
课堂练习
在八年级的体育与健康课中,你已经学习过有关骨折固定和止血的方法,请复习实践一下,这是你一生都能用得上的技能。
课堂总结
生命只有一次,不能从来,尊重生命,确保生命安全,关系到每位同学的终身幸福和社会和谐发展,同学们应从现在做起,增强安全意识,学会救助方法,提高避险能力。
板书设计
增强安意识
提高避险能力
预防意外伤害的原则和方法
安全观念决定安全行为
危机时刻,科学救助
作业布置
复习本节课内容,预习下一课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