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24 08:2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民国初建,百姓起初欢呼雀跃,许多人家的门口上都贴着“民国万岁,天下太平”的对联。
旋即,军阀混战,政治黑暗,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民不聊生,对联遂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
旧中国怎样才能摆脱民族危机?
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变法图存的百日维新,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辛亥革命,都失败了。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王启栋
红楼之旅
展厅一:大千世界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NEWS
1915年 中国
财经报道
政治新闻
张裕葡萄酒巴拿马获奖
全国注册厂矿数量大增
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袁世凯“称帝”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列强侵略
军阀专政
财经报道
政治新闻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山东省不得让与或租借他国。
②承认日本人有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居住、往来、经营工商业及开矿等项特权。③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
④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给他国。
⑤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
袁世凯率领百官祭孔大典
魏源
《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严复
翻译《天演论》
“物竞天择”
《民报》
“三民主义”
新思潮
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深受知识阶层欢迎。
旧思潮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在思想领域“尊孔复古”的逆流。
冲突
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
——陈独秀《新青年》
国民对国家的存亡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展厅一游览笔记:
经济:
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政治:
国外: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国内:袁世凯复辟帝制;军阀割据和混战愈演愈烈。
思想:
袁世凯掀起的尊孔复古逆流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发生了冲突。
社会:
国民对国家的存亡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展厅二:新意盎然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一本激情洋溢的刊物
一座激情四射的大学
一群激情飞扬的人物
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1915年 中国
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并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兴起的标志
主要阵地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北京大学为何成为新
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北京大学红楼
蔡元培
代表人物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钱玄同
《文学改良刍议》
《狂人日记》
科学
赛先生
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
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德先生
民主
Democracy
自然科学法则、科学精神、科学方法
Science
两面旗帜
展厅二游览笔记:
1915年
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
胡适、李大钊、鲁迅、陈独秀
民主和科学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时间:
标志:
代表人物:
旗帜:
阵地:
展厅三:除旧布新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民主、科学......
新道德、新文学......
前所未有的坚决和彻底......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辛亥革命后,
百姓门户前的一副对联
吴佩孚在行军打仗之前,必择吉而行,每次作战,都派一参谋在早上观察天气,故当时在军阀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吴佩孚用兵——看天。”
鲁迅在《药》中给我们描写了华老栓为了治儿子的痨病,听信康大叔的话,买来人血馒头为小栓治病,但服用后无效死亡。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民国初年,《中华新报》刊登了一则新闻,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给张家,尚未过门,未婚夫就去世了,唐氏为了做烈女,历经了吞金、上吊、三次绝食,最终服用砒霜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
思考:是什么害死了唐氏?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思考:什么是新道德?
什么是旧道德?
旧道德: 指以孔子为代表的的儒家传统道德。
新道德:指资产阶级的道德,追求个性解放、男女平等。
三纲五常
三从四德
封建礼教
1915年 中国
NEWS
秀才娶妻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话说有个秀才,一日在村里闲逛,看见了一张征婚启事,上面写着:“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觉得这姑娘不错,就把她娶回去了...可娶回家后一看,秀才差点气晕过去。
秀才以为: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实际情况: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展厅三游览笔记:
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新”的声音
展厅四:万象更新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如春雷一般......
惊醒了无数青年......
影响了一代人......
也影响了一个时代......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序号 被崇拜者 票数
1 孔子 157
2 孟子 61
3 孙中山 17
... ...... ...
表1: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最崇拜的人物”问卷统计表
表2:1924年北京大学“你崇拜的人物”问卷统计表
序号 被崇拜者 票数
1 孙中山 473
2 陈独秀 173
3 蔡元培 153
... ...... ...
14 孔子 1
从表1到表2,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前后青年人的思想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学生愤怒,感动北京,震动全国
政治新闻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等口号。
促进了中国人民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社会报道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各地离婚成为潮流
徐志摩喜欢上了才貌双全的林徽因,与发妻张幼仪解除婚姻,这就是轰动一时的中古近代第一桩西式离婚,打击了中国封建婚姻制度。
动摇了传统礼教思想的统治地位。
文化报道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学术界的氛围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对东西方文化的绝对否定或肯定。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打倒孔家店
展厅四游览笔记: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积极性: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做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局限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