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I(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2021年东京奥运会百米决赛中著名短跑运动员苏炳添以9秒98获得第6名,成为亚洲第一位进入前十排名的运动员。下列对苏炳添的研究中,能把苏炳添看成质点的是( )
A.研究苏炳添的起跑特点 B.研究苏炳添到达终点是如何撞线的
C.研究苏炳添在百米比赛中的速度 D.研究苏炳添的跑步技巧
2.“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中,参考系选取与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我”为参考系,“云不动” B.以榆堤为参考系,“云不动”
C.以“我”为参考系,“云与我俱东” D.以“云”为参考系,“云与我俱东”
3.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州13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约582秒后,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10月16日6时56分,与此时已经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组合体,3名工作人员将在空间站停留工作183天,则( )
A.0时23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B.约582秒指的是时刻
C.6时56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D.约183天指的是时间间隔
4.摩天轮是一种大型转轮状的机械建筑设施,上面挂在轮边缘的是供乘客乘搭的座舱(Gondola).乘客坐在摩天轮慢慢的往上转,可以从高处俯瞰四周景色。设甲、乙两个同学国庆假日登上某摩天轮,分别坐在相邻的两个座舱里,在摩天轮旋转的过程中座椅始终是水平的。则甲和乙之间的运动正确的描述是( )
A.始终相对静止
B.甲相对乙做匀速运动
C.甲相对于乙的位置一直在变化
D.甲乙在同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一定相同
5.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路程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B.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C.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轨迹长短
D.运动的物体,位移的大小和路程都随时间增大而增大
6.如图所示,小敏老师驾车从宝安中学(集团)高中部开往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导航地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路程和位移都有大小,所以路程和位移都是矢量
B.图中所示22分钟是指时刻
C.距离最短中的18公里是指位移大小
D.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把汽车看做质点
7.如图所示,著名的湖南湘西矮寨大桥,该桥全长1073.65米,为了让乘客欣赏美景,一辆汽车减速通过大桥,在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m/s,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m/s,则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2m/s B.3m/s C.4.8m/s D.5m/s
8.2021年9月28日“彩虹-6”在第十三届中国航展中首次公开亮相。假设“彩虹-6”无人机在某次测试中往返飞行了,用时,飞行期间以掠过监测点,这些数据分别指( )
A.位移、时间、平均速度 B.位移、时刻、瞬时速度
C.路程、时间、平均速度值 D.路程、时间、瞬时速度值
9.汽车行驶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如下提示,对下列四幅图片中对应物理量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图指路标志牌上的“”、“”是指位移的大小
B.乙图限速指示牌上的“100”、“80”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C.丙图汽车时速表上的“69”是指平均速度的大小
D.丁图导航信息上的“20分钟”、“22分钟”是指时刻
10.高速公路“区间测速”的原理是通过测量车辆经过两个监控点之间的时间来判断是否超速。如图所示为某一20km路段的“区间测速”标志,该路段限速120km/h,则( )
A.“20km”指位移
B.“20km”指路程
C.车辆过此路段的平均速度为120km/h
D.车辆过此路段用时15min属超速
11.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已于2021年10月16日成功入轨,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被送入太空,成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第二批“入住人员”。在飞船竖直向上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飞船为参考系,航天员是向上运动的
B.飞船的速度越大时,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C.飞船的加速度变化越快时,其速度一定越大
D.飞船的加速度减小时,其速度一定不断减小
12.2021年7月30日,东京奥运会蹦床女子决赛,我国选手朱雪莹勇夺冠军。如图所示,假设她从高处自由落下以大小为5m/s的速度着网,与网作用后,沿着竖直方向以大小为7m/s的速度弹回。已知朱雪莹与网接触的时间Δt=1s,那么朱雪莹在与网接触的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大小是( )
A.2m/s2 B.5m/s2 C.7m/s2 D.12m/s2
13.如图所示,小张和小王同学家都住在锦祥秋实大厦,一天早上他们均是7:15出小区大门,经过不同路径(小张沿东环路、小王经燕平路)到达昌平一中校门口;路上所用时间均为15分钟。小张和小王同学从家到学校的过程中( )
A.路程一定相同 B.加速度一定相同
C.平均速度一定相同 D.瞬时速度一定相同
二、选择题Ⅱ(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2021年10月1日珠海航展,上午11:30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惊艳登场。6架J10通过一系列完美动作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72周年华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午11:30指的是时刻
B.研究J10在空中翻滚的动作时,可以将其看成质点
C.研究J10在空中的飞行轨迹时,可以将其看成质点
D.6架J10空中飞行时形成三角形编队,其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15.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OC段与AB段平行,CB段与OA段平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t2时间内两车的距离越来越远
B.甲车在0~t1时间内的速度等于乙车在t3时刻的速度
C.t2时刻甲车在乙车的前方
D.0~t3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16.对下列运动情景中,关于加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汽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B.运动的汽车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不一定很大
D.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只要火箭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三、实验题
17.(7分)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
(1)本实验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墨粉纸盘)外还必须使用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___电源(填“交流”或“直流”)。
(2)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利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造成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B.纸带上打的点越密集说明纸带运动速度越大
C.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时,再释放纸带
D.若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应让复写纸放在纸带下面
(3)某次实验,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从A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次标记为B、C、D、E,其中A为这五个点中最先打出的点。
则纸带的运动是___________(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打出A、E这两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m/s;D点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_m/s。(后两空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8.(7分)打点计时器虽说是一种计时仪器,但利用它打出的纸带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图示为某次实验中打出的甲、乙、丙、丁四条纸带(所打的第一个点均在左边),其中甲纸带上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均为,乙纸带上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均为。则表示纸带做匀速运动的有______,且______的速度大;表示纸带做变速运动的有______,丙纸带做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四、解答题
19.(9分)一辆汽车向西行驶了4km,接着向北行驶了3km,然后停下来。图中点O为汽车的起始位置。
(1)请在图中标出汽车停车的位置。
(2)求出汽车通过的路程。
(3)求出汽车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20.(10分)有辆汽车沿笔直公路行驶,第内通过的距离,第内和第内各通过的距离,第内通过的距离,第反向通过的距离,求:
(1)这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2)这的平均速率;
(3)后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21.(10分)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1=3m/s,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2=6m/s,求全程的平均速度v。
22.(12分)如图所示,小王同学在一个带有竖直挡板的水平台面上玩弹球,弹球从距离挡板2.5m的A点向右运动,以1.2m/s的速度碰上挡板,经过0.2s弹球以大小为0.8m/s的速度被挡板反弹,最后回到距离挡板1.0m的B点,试求:
(1)弹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位移和路程;
(2)弹球和挡板相互作用过程的平均加速度。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研究苏炳添的起跑特点时,或者研究苏炳添到达终点是如何撞线的,或者研究苏炳添的跑步技巧时,都要看肢体动作,不能把他看做质点;而研究苏炳添在百米比赛中的速度时,其大小可忽略不计,可将他看做质点。
故选C。
2.A
【详解】
ACD.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以“我”为参考系时,云是静止的,以云为参考系时,“我”也是静止的,故A正确,CD错误;
B.以榆堤为参考系,云是运动的,故B错误。
故选A。
3.D
【详解】
时间间隔对应时间轴上一段距离,时刻对应时间轴上某一个具体点。
A.0时23分指的是时刻,A错误;
B.约582秒是时间间隔,B错误;
C.6时56分指的是时刻,C错误;
D.约183天指的是时间间隔,D正确。
故选D。
4.C
【详解】
ABC.在摩天轮旋转的过程中,如果上升时甲在上,则下降时甲在下,所以两者不是始终相对静止,甲相对于乙也不是匀速运动,只是甲相对于乙的位置一直在变化,AB错误,C正确;
D.甲乙在同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D错误。
故选C。
5.B
【详解】
A.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故A错误;
B.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故B正确;
C.单向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等于轨迹长短,往复运动位移小于轨迹长短,故C错误;
D.运动的物体,路程随时间增大而增大,位移可能随时间的增大而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6.D
【详解】
A.矢量是有方向的物理量,所以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故A错误;
B.图中显示的22分钟是指时间,故B错误;
C.距离最短中的18公里不是直线距离,因此是指路程大小,故C错误;
D.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由于与路程相比,汽车的大小可以忽略,故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故D正确;
故选D。
7.C
【详解】
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故选C。
8.D
【详解】
“”是指路程;“”是指时间;“”是指瞬时速度。
故选D。
9.B
【详解】
A.甲图指路标志牌上的“”、“”是指路程的大小,A错误;
B.乙图限速指示牌上的“100”、“80”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B正确;
C.丙图汽车时速表上的“69”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C错误;
D.丁图导航信息上的“20分钟”、“22分钟”是指时间,D错误。
故选B。
10.B
【详解】
AB.“20km”指路程,不是位移,A错误,B正确;
C.区间测速,测得是这一段距离的平均速率,C错误;
D.车辆过此路段用时15min则平均速率
则不超速,D错误。
故选B。
11.C
【详解】
A.以飞船为参考系,航天员是静止的,故A错误;
B.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飞船的速度越大时,其加速度不一定越大,有可能为零,故B错误;
C.在竖直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始终相同,加速度变化越快,则单位时间内增加的速度越大,故其速度一定越大,故C正确;
D.在竖直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始终相同,飞船的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仍然在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12.D
【详解】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公式有
取向下为正方向,则有
,
代入数据可得
则朱雪莹在与网接触的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大小是,所以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3.C
【详解】
A.由于经过不同路径,所以路程不一定相同,则A错误;
BD.由题意可知,他们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同,但无法确定他们的瞬时速度及加速度,所以BD错误;
C.由题意可知,他们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同,所以平均速度一定相同,则C正确;
故选C。
14.AC
【详解】
A.上午11:30指的是时刻,故A正确;
B.研究J10在空中翻滚的动作时,飞机各部分的运动差异以及飞机的大小和形状均不可忽略,不能将其看成质点,故B错误;
C.研究J10在空中的飞行轨迹时,飞机各部分的运动差异以及飞机的大小和形状均可以忽略,可以将其看成质点,故C正确;
D.6架J10空中飞行时形成三角形编队,其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AC。
15.BCD
【详解】
AB.x-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因为BC∥OA,所以t1~t2时间内两车速度相等,距离不变;又因为OC∥AB,所以甲车在0~t1时间内的速度等于乙车在t3时刻的速度,故A错误,B正确;
C.t2时刻甲车位移大于乙车位移,所以甲车在乙车的前方,故C正确;
D.0~t3时间内甲车的位移等于乙车的位移,所以0~t3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车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
故选BCD。
16.AC
【详解】
A.汽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故A正确;
B.汽运动的汽车速度变化量越大,可能所用的时间也很长,则加速度不一定很大,故B错误;
C.加速度与速度无关,则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速度很大,加速度不一定很大,若列车匀速运动,加速度为零,故C正确;
D.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虽然开始时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为零,否则火箭就不可能起飞,故D错误。
故选AC。
17.交流 C 加速 0.30 0.34
【详解】
(1)本实验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墨粉纸盘)外还必须使用的主要仪器有交流电源。
(2)A.利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是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采取的近似处理方式,由此带来的误差是由实验原理本身不完善造成的,属于系统误差,故A错误;
B.纸带上打的点越密集说明纸带运动速度越小,故B错误;
C.由于小车运动较快,为了能在长度有限的纸带上尽可能多地获取间距适当的数据点,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时,再释放纸带,故C正确;
D.若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应让纸带放在复写纸下面,故D错误。
故选C。
(3)因为从A点开始,相邻两点间的距离不断增大,所以纸带的运动是加速运动。
(4)打出A、E这两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D点的瞬时速度用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替代,即
18.甲、乙 乙 丙、丁 加速
【详解】
甲乙两纸带上的点分布比较均匀,是匀速运动;由图可知
x2>x1
说明相同时间内,乙纸带通过的距离较大,则乙的速度大。
由图可知丙、丁纸带上的点分布不均匀,是变速运动;丙纸带上的点先密集后稀疏,说明在相同时间内,丙通过的距离越来越大,则丙纸带做加速运动。
19.(1)见解析;(2)7km;(3)5km,方向为北偏西约53°
【详解】
(1)如图所示,P点为停车的位置。
(2)汽车通过的路程为
(3)汽车位移的大小为
方向与正北方向的夹角为
即北偏西约53°。
20.(1);(2);(3)
【详解】
(1)这内的位移为
这内平均速度为
(2)这内的路程为
这内平均速率为
(3)后内的位移为
后内平均速度为
21.4m/s
【详解】
设全程位移为2s,前一半位移的时间为
后一半位移的时间为
总时间
t=t1+t2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联立解得
22.(1)1.5m,水平向右,3.5m;(2),水平向左
【详解】
(1)从A到B过程的位移大小为
s=2.5m-1.0m=1.5m
方向水平向右,路程为
l=2.5m+1.0m=3.5m
(2)设向右为正方向,由加速度的定义可得
故加速度大小为10m/s2,方向水平向左。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