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月光曲》课时作业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散步 散场 散漫 B.处暑 处理 到处
C.为何 为民 作为 D.音乐 乐队 乐章
2.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乐曲(pū) 入场券(juàn)
B.恬静(tián) 波涛汹涌(xiōng)
C.弹琴(tán) 微波粼粼(lín)
3.“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下列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盲人姑娘就是随便一说,她不喜欢贝多芬。
B.盲人姑娘把自己的愿望说成是“随便说说”,说明了这个姑娘体谅哥哥生活的艰辛。
C.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盲人姑娘对音乐的热爱,但因为生活的困苦,她一直在压抑自己的爱好。
D.盲人姑娘为自己说出的话在做解释,她不希望哥哥因为自己的话而产生压力。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B.目前,广大群众的环保观念比较淡薄,确实需要大大提高。
C.在江苏省经济贸易洽淡会上,外商和港澳同胞参观了丰富多彩的展品。
D.家长和老师对我们寄予很高的厚望,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决不辜负他们。
5.“纯熟”的“熟”,与( )中带点的字意思相同。
A.深思熟虑 B.麦子熟了 C.熟能生巧 D.这人我熟。
6.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谱写 莱茵河 盲姑娘 皮鞋 B.钢琴 幽静 断断继继 矛屋
C.琴声 烛光 失名 纯熟 D.琴健 妾时 景象 照耀
7.“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对这两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话主要表现了这家人很穷,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凄凉。
B.在月光的照耀下,破旧的茅屋也显得富有诗意,这样的美景让贝多芬产生了创作灵感,贝多芬也同情这对兄妹,于是又弹了一曲。
C.有关月光的环境描写和贝多芬弹琴没有关联,可以去掉。
二、填空题
8.课文回顾
《月光曲》讲述了德国音乐家_____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_______》的传奇故事,表现了他对穷苦人民的________,以及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才华,同时也告诉我们,美好音乐的诞生不仅要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9.课文《月光曲》结构
第一部分(1):__________
第二部分(2~7):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8、9):________
第四部分(10):______
10.按课文填空。
(1)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__)的地方升起来。(_________)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_________)。
(2)月光正照在她那(_________)的脸上,照着她睁得(_________)的眼睛,她(_________)也看到了,看到了她(_________)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_________)的大海。
1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生疏,不熟悉。(______)
(2)形容水势奔腾上涌的样子。(______)
(3)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______)
12.妙言佳句坊。(读贝多芬的名言)
(1)竭力为善,爱与自由甚于一切,即使忘了王位,也不要忘记真理。(1792年手记)
我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我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痛苦能够毁灭人,受苦的人也能把痛苦毁灭。创造就需苦难,苦难是上帝的礼物。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我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3.按要求写句子。
(1)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仿写比喻句)
阳光照在叶子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花了一夜的工夫才记录完刚才即兴创作的《月光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盲姑娘对哥语说:“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语言实践。
元旦期间,学校决定举办“庆元旦”书法展览。请你为本次书法展览拟定一个主题,并写几句话作为书法展览的前言。
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你展开联想,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用“月亮(色)”“树影”“琴(笛)声”这三个词语写一段话。(5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小小练笔场。
贝多芬为什么没有回答姑娘的问话,你告诉大家贝多芬当时如何想的吗?发挥你的想象,简单说说!
17.你还了解到贝多芬的什么故事?和大家说一说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造句:
时而……时而……时而……时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一)快乐阅读。
月光曲(节选)
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 。月亮 ,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 ,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9.把选文内容补充完整。
20.照样子,写出海面的变化以及乐曲的旋律。
例: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柔和徐缓
月亮升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光照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的“银光”指的是__________“轻纱”指的则是_______________。
22.皮鞋匠的妹妹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①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②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③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④忽然,海面上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23.这段话主要写的是兄妹俩听贝多芬弹钢琴曲时( )
A.联想到的景象 B.听到的景象 C.看到的景象
24.“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这句话中加点的部分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根据选文中的标注,用小标题概括出兄妹俩所想象的几幅画面和朗读语气。
①_________ (________) ②_________ (________)
③_________ (________) ④_________ (________)
(三)拓展阅读。
我爱乡村的夜晚
6月里的一天,我回到阔别已久的山村故乡,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里的山川原野冲洗的(yī chén bù rǎn)。傍晚,我独自沿着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跟大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岗。我美美地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气,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夜景!
眺望远处,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的炊烟……奶奶在世时说过:一层山水一层人。我望着群山遐想:大山背后又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音响喧闹,但却充满神秘。
近处,是一片金色的稻田。一阵晚风吹来,稻田一起一伏的,使我仿佛置身于一个金色的海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儿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的花。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边唱歌,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躺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着它们,催它们入睡。
在我身边的山坡,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五头水牛正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地还抬起头来,面对充满(shī qínɡ huà yì)的乡村晚景,“哞哞”地长叫几声,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那低沉浑厚的余音在宽阔的田野回旋,使人听了兴奋。
认真阅读文章,完成文后练习。
坐在教室门口的“讨饭”男人
这是一个高级英语培训班,开班的第一天,参加培训的学员陆续来到了教室。这是怎样的一批人啊!他们都怀揣着出国梦,个个气宇轩昂踌躇满志。
教室门前的台阶上坐着一个中年男人,衣衫不整胡子拉碴有些疲备,眼睛盯着自己脚上的那双落满灰尘的旧皮鞋,似乎不敢正视从他身边走过的这些天之骄子。他的身边还放着一只大茶缸。多么可怜落魄潦倒的男人啊!有人不由自主就往他身边的大茶缸里扔了几枚硬币。真是人同此心,想想自己就要出国深造前程似锦,再看看眼前的这个男人,施舍吧!不一会儿,大茶缸里就装满了钱。
上课时间到了,只见那男人端着个大茶缸走进了教室,站在了讲台的位置,甚至还对着话筒吹了吹。人们的同情心变成了厌恶心,钱都给过你了怎么还来捣乱,是不是神经不正常,快把他撵走!有人就去喊管理人员了。管理员来了,说,老师不是来了吗?怎么还吵!这位老师可是我们花高薪挖来的,一流的学者,好好听吧!说完就走了。
老师开口就用流利纯正的英语说,刚刚我在思考问题,没注意到这个大茶缸里盛满了钱,也不错,算是意外收获吧。每天讲课多,要喝许多水,干脆就用个大茶缸。到处奔波顾不上修饰仪表有些对不起大家,表示歉意!不过请记住,什么时候都是用实力说话的!尤其是现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他一扫委顿之态,显得那样成熟睿智、干练自信。不知什么时候,讲台上的大茶缸里已盛满了水。
26.写出文中划线词的近义词。
疲惫________ 似乎________ 捣乱________ 撵走________
27.仔细读全文,按要求回答问题填空。
①“大茶缸里就装满了钱”是因为大家________;后来“大茶缸里盛满了水”是因为________。
②中年男人所以“衣衫不整胡子拉碴有些疲惫”“落满灰尘的旧皮鞋”是因为________.
28.在文中用“______”划出能体现“一流的学者”风采的词句。
29.理解句子,回答问题填空。
A“不过请记住,什么时候都是用实力说话的!”句中划线词“实力”是指什么?________
①金钱财富;②知识能力;③权力地位
B老师的这句话告诫这些“天之骄子”,要他们记住什么?________
①不要看不起穷人;②不要自以为是;③要有真才实学,不能以貌取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3.A
4.C
5.C
6.A
7.B
8.贝多芬 月光曲 同情、尊重和理解
9.简单介绍贝多芬,点明他创作《月光曲》的故事是一个传说。 叙述了贝多芬走进茅屋,为皮鞋匠兄妹俩演奏。 描写了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情景。 讲了贝多芬奔回客店,记录曲子。
10.水天相接 微波粼粼 荧光 恬静 大大 仿佛 从来没有 波涛汹涌
11.陌生 波涛汹涌 陶醉
12.贝多芬是个博爱的人。 贝多芬是一个意志坚强,不肯认输的人。 贝多芬经历了很多的痛苦,但是他都挺过来了,他是强者。
13.斑斑驳驳的,像水里游动的鱼。 贝多芬记录《月光曲》。 盲姑娘对哥哥说,让他别难过,盲姑娘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14.佳节添华彩,妙笔写未来 值此元旦佳节,我校特举办“庆元旦”书法展,同学们用自己的妙笔,用心创作出了一幅幅笔精墨妙的书法作品,为节日增添了华丽的色彩。
15.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树影在晃动,忽然,一阵琴声传来,给人美妙的感觉。
16.他希望能从这位大诗人的智慧和诗才中进一步探索他的灵魂,从中吸取人格力量。
17.
贝多芬的逸闻趣事
一次,贝多芬走进一家长馆就餐,刚坐下来就聚精会神地构思他的乐章。他构思完毕以后,高兴地把服务员喊来说:“算账。多少钱 ”
服务员先是一愣,接着扑的一声笑了,说:“先生.您还没有吃东西呢,怎么就要付钱呢!”
1812年,德国文艺界的两位巨人贝多芬和歌德在波希米亚人的浴场相遇。
贝多芬是歌德的崇拜者,他曾说:“歌德的诗使我幸福。”现在第一次见面,他希望能从这位大诗人的智慧和诗才中进一步探索他的灵魂,从中吸取人格力量。
正当他们热烈叙谈时,皇后、太子和一群侍臣从他们身边走过。贝多芬从来就对这类人深恶痛绝,因此,当太子向他脱帽致敬,皇后也向他点头招呼时,贝多芬却把头一昂,装作什么也没有看见一样。
然而歌德就不同了,他赶忙抖抖身上的灰尘,整整衣领,把帽子脱下在手中,迎上前去,向皇后、太子弯腰致敬。
这时,贝多芬只觉得先前心目中这位诗人的高大形象顿时土崩瓦解。当那辞皇族浩浩荡荡地走过去了以后,贝多芬几乎用吵架的声调对歌德说:“你不是我想像中的《葛兹》《浮士德》的作者,而是一个庸俗的人。”从此,他们再也没有见过一面。
18.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丰富多彩的,时而喜悦、时而愤怒、时而悲伤、时而快乐,无论你走到那里,它们都将伴你左右。
19.水天相接 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越升越高 照得雪亮的浪花
20. 风卷巨浪 有力快速 波涛汹涌 高昂激荡
21. 月光 微云
22.月光下的大海波澜壮阔,浪拍云,云吞浪,搅成一团。你撞我,我碰你,化作水烟细沫。
23.A
24.不能去掉。因为景象不是真实的,是妹妹的想象,再说妹妹是盲人,不可能看得见。
25. 月亮升起 平静 微波粼粼 舒缓 月亮升高 稍快 风起浪涌 激昂
26. 疲劳 好像 捣蛋 赶走
27. 可怜这个落魄潦倒的男人,都往茶缸里扔钱 大家知道了底细后都很尊重他,给他倒水 处奔波讲课,顾不上修饰仪表
28.到处奔波顾不上修饰仪表有些对不起大家,表示歉意!
29. ② ③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