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化学肥料同步练习--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1.2化学肥料同步练习--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24 07:2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2 化学肥料 
一、选择题
1.[2020·云南] 磷肥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下列化肥属于磷肥的是 (  )
A.K2SO4 B.NH4Cl C.KNO3 D.Ca3(PO4)2
2.[2021·重庆A改编] 水稻叶子发黄、易倒伏,专家建议施用含钾的复合肥料。下列肥料符合要求的是 (  )
A.NH4NO3 B.KNO3
C.NH4H2PO4 D.K2SO4
3.农业生产离不开化肥。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提倡化肥和农家肥综合利用
B.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应尽量多施用
C.复合肥料能同时供给作物几种养分,肥效高
D.硫酸铵是一种酸性化肥,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
4.下列化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的是 (  )
A.NH4Cl B.Ca3(PO4)2
C.K2SO4 D.CO(NH2)2
5.图1为根据组成元素不同对化学肥料的分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图1
A.图中①表示的是磷肥
B.图中②表示的是复合肥
C.尿素、氨水、硝酸铵属于氮肥
D.硫酸钾、氯化钾、硝酸钾属于钾肥
6.[2020·柳州] 硝酸铵是一种氮肥,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遇碱时放出氨气,在高温或受猛烈撞击时易爆炸,下列使用硝酸铵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储存和运输时密封防潮
B.结块时用铁锤砸碎再用
C.施用时不宜与碱混合使用
D.给农作物施肥后及时盖土
7.[2020·黔西南] 化肥碳酸铵、硫酸钾均为白色固体。分别取少量固体进行下列实验,不能将两者区别出来的是 (  )
A.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B.加入稀盐酸中
C.加入BaCl2溶液中
D.加入Ba(OH)2溶液中
二、填空题
8. 某化肥说明书的一部分如图2所示。
图2
(1)此包化肥中含氮的质量为    kg。
(2)该化肥的化学性质:①与碱性物质混用会因放出    而损失肥效;② 。
(3)该化肥的物理性质为       。
9.[2020·泰州]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是生命之源,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B与A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C俗称熟石灰;D是由三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盐,D和A混合,溶液温度显著降低,据此原理可制作“摇摇冰”;C与D混合加热反应生成A、E、F三种物质,E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电解A的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
(2)B俗称    ,B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C的澄清溶液通常用来检验 气体。
(4)D在农业上可用作    肥。
(5)E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为    色。
(6)C与D混合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0.[2020·郴州] 小华的爷爷去年购买的化肥,由于外包装上的字迹模糊,无法辨认,只记得该化肥成分是KNO3、NH4HCO3和(NH4)2SO4中的一种。小华为帮助爷爷鉴别化肥,设计了如下方案:
(1)取该化肥少量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到氨味,推断该化肥成分一定不是    。 
(2)为进一步鉴别该化肥的成分,小华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化肥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后,再滴加稀盐酸 无气泡产生 该化肥成分是    (填写物质名称)
(3)小华为了验证化肥成分中的阴离子,设计了如下三种实验方案:①先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入稀盐酸。②先加入硫酸酸化,再加入氯化钡溶液。③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你认为上述三种方案合理的是    ,简述不合理方案的理由:   (任写一种)。
(4)请你写出使用铵态氮肥的一点注意事项:                  。 
(5)实验室需要配制质量分数为2%的(NH4)2SO4溶液,配制该溶液的过程中,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和胶头滴管外,还需要     (填仪器名称)。
三、实验探究题
11.在小英家的仓库中,堆放着几袋化肥——碳酸氢铵(NH4HCO3)。过了一个夏天,小英发现这种化肥所特有的刺激性气味变得更浓烈了,有些化肥袋里碳酸氢铵变少了。检查发现,变少的化肥包装袋没有密封,化肥也没有撒落在地上,更没有人进过仓库开袋使用。
为了探究这些化肥减少的原因,小英在实验室取了一些碳酸氢铵粉末,放在蒸发皿中加热,过一会儿观察到粉末完全消失,同时也闻到了这种刺激性气味。粉末为什么会消失呢
[提出问题] 碳酸氢铵粉末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
猜想①:碳酸氢铵粉末在不加热或加热条件下由固态变成它的气态。
猜想②:碳酸氢铵在不加热或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可能产生的物质有氨气和一些氧化物。
[查阅资料]
(1)碳酸氢铵属于氮肥,不具有升华的性质,说明上述猜想   (填序号)不成立。
(2)氨气(化学式为NH3)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但干燥的氨气不能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3)NO2为红棕色气体。NO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易发生反应:2NO+O22NO2。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适量碳酸氢铵于试管中加热,如图3甲所示,将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导管口 产生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试管壁上有无色液滴出现且试纸变蓝,但未见红棕色气体 分解产物中有    ,没有        
(2)按如图乙所示装置继续实验,直至反应完全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解产物中有   
图3
[应用] (1)利用氨气的化学性质,请写出实验室检验氨气的方法:

(写出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2)如果你家里有碳酸氢铵化肥,你应该如何保存  

附|加|题
12.[2021·包头节选] 某农场有一袋标签已破损的铵态氮肥,破损标签内容如图4所示,同学们对这袋氮肥的成分进行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活动。
图4
[猜想与假设] 猜想1:NH4NO3;猜想2:(NH4)2SO4;猜想3:NH4HCO3;猜想4:NH4Cl。
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2不合理,理由是     。
[实验探究]
(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无气泡产生,则该氮肥的成分一定不是     (填化学式)。
(2)为了确定该氮肥究竟是剩余两种中的哪一种,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
 。
答案
1.D [解析] 化学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硫酸钾只含有钾元素,是钾肥;氯化铵只含有氮元素,是氮肥;硝酸钾含有氮、钾两种元素,是复合肥;磷酸钙只含有磷元素,是磷肥。
2.B [解析] 复合肥指至少含有N、P、K中两种元素的肥料,NH4NO3属于氮肥,NH4H2PO4属于复合肥但不含有钾元素,K2SO4属于钾肥,KNO3是含钾的复合肥料。
3.B [解析] 大量施用化肥不仅会造成浪费,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4.A [解析] NH4Cl属于铵态氮肥,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否则铵根离子会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放出氨气,使肥效降低。
5.D
6.B [解析] 因为硝酸铵易溶于水,所以储存和运输时需密封防潮;因为硝酸铵在受到猛烈撞击时易爆炸,所以结块时不能用铁锤砸碎;硝酸铵是一种铵态氮肥,与显碱性的物质混合时能反应生成氨气,从而降低肥效,所以不能与碱混合使用;因为硝酸铵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所以给农作物施肥后应及时盖土。
7.C[解析]碳酸铵和硫酸钾均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将两者区别出来。
8.(1)8 
(2)氨气 受热易分解 
(3)易溶于水
9.(1)H2O 1∶2
(2)生石灰 CaO+H2OCa(OH)2
(3)二氧化碳 (4)氮 (5)蓝
(6)Ca(OH)2+2NH4NO3Ca(NO3)2+2H2O+2NH3↑
[解析] A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故A是水;C俗称熟石灰,故C是氢氧化钙;B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则B是氧化钙;D是由三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盐,D和水混合,溶液温度显著降低,据此原理可制作“摇摇冰”,则D溶于水吸热,氢氧化钙与D混合加热反应生成水、E、F三种物质,E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推测D是硝酸铵,E是氨气,F是硝酸钙。将物质代入,推断合理。
10.(1)KNO3 
(2)硫酸铵 
(3)③ 方案①中,先加入氯化钡溶液,若原溶液中存在银离子也会产生白色沉淀(合理即可)
(4)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合理即可)
(5)量筒
[解析] (3)先加盐酸酸化,以排除银离子的干扰,然后再加BaCl2溶液,若产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有硫酸根,因为硫酸铵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铵;方案①中,先加入氯化钡溶液,若原溶液中存在银离子也会产生白色沉淀。(4)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用会发生反应释放出氨气,造成肥效降低,所以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11.[查阅资料] (1)①
[进行实验] (1)水、氨气 二氧化氮、一氧化氮
(2)二氧化碳
[应用] (1)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伸入气体中,试纸变蓝,说明该气体是氨气
(2)密封,放在阴凉干燥处
12.[猜想与假设] 从标签中的化学式可知,铵根离子数为1,所以不是硫酸铵
[实验探究] (1)NH4HCO3
(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该氮肥是NH4Cl;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该氮肥是NH4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