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词四首》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记之》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 《词四首》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记之》课件(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24 17:23:2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9张PPT)
陈同甫(陈亮)
一生力主抗金。
下笔数千言立就,所作文章,笔力纵横驰骋,气势慷慨激昂。
为人豪迈,喜谈兵,曾多次上书,痛斥秦桧奸邪,倡言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曾两次被诬入狱。
辛弃疾
一生坚决主张抗金。
词作豪迈、慷慨、悲壮,笔力雄厚。
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
两人才气相仿,抱负相同,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志士,慷慨悲歌的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伟大的豪放派词人,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其词悲壮豪放,词风慷慨悲壮,抒发爱国精神,且题材广泛,风格以豪放悲壮为主,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派词风,成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谥“忠敏”。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作者简介
人物介绍
辛弃疾出生时,家乡已被金兵占领,北方人民的深重灾难在他童年生活中留下深深的印记。青年时代,词人就积极投身军事斗争,他集结两千余人起义,投奔抗金将领耿京部下,抗击敌人。在他率众投归南宋途中,辛弃疾亲自带领五十轻骑长驱直入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立下卓著的功勋。回归南宋后,他历任湖北、江西、浙东等地安抚使,但朝廷没有再让他到抗金的前线。他一生反对和议、盼望早日恢复中原的主张,也未能为南宋小朝廷所采纳,而且两次被弹劾革职.从42岁至68岁的漫长岁月,词人主要在江西上饶一带的农村中度过,把满腔的忧国忧民的热情,都寄托在所写的词里。
陈亮来访稼轩,两人痛饮。谈起了时局形势。陈亮气愤异常,朝廷权贵只知歌舞升平,苟且偷安。中原沦陷已历经六十余年,再不北伐讨虏,收复失地,中原百姓就难见复国的一天了。提起中原百姓,辛弃疾不禁想起了当年在山东沂蒙山的战斗生活,想起了豪爽的耿京。便取出宝剑,递与陈亮看,并给他讲述耿京的事情。陈亮不禁赞道:“想不到草莽之中竟有如此豪杰!”大有恨不相识之感。酒至酣处,陈亮舞起宝剑,辛弃疾引吭高歌,歌的便是文前《破阵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写于淳熙十五年(1188)左右,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之时。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在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任上,被人弹劾罢官。他不得已在上饶带湖赋闲家居。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他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这首词就是辛弃疾寄给陈亮的。
背景链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梦中回到。
军队中吹号角的声音。古时候吹牛角以发号令。
驻扎在一起的众多军营。
把烤牛肉分给部下享用。八百里,指牛。麾下,军旗下面,指部下。炙,烤肉。
五十弦,原指瑟,这里泛指乐器。翻,演奏。塞外声,指悲壮粗犷的军乐。
挑起油灯的灯芯,使灯光明亮。
战场。
huī
zhì
xián
疏通文意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了结,完成。
响雷,震雷。这里喻指射箭时弓弦的响声。
这里指收复北方失地的国家大事。
可惜。
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作,像……一样。的卢,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用自己的话描述词所描绘的画面。
醉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听到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一心想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惜壮志难酬,白发已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上阕:描写梦中之景,即在秋季的某一天,沙场上点兵的盛大场面,展现抗金部队壮盛的军容。
内容讲解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赏析上阙
标题内容
1.词人为什么“看”剑,而不是“握”剑、“舞”剑、“挥”剑?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公元1162年,23岁的辛弃疾受北方起义军首领耿京委派,从济南赴建康(今南京)面见高宗,联络抗金之事。返回途中,听说叛徒张安国杀害耿京,投降金朝,起义军已溃散,便立即率领50名骑兵,深夜突入有五万之众的金兵军营中,生擒张安国,策马飞奔,星夜渡江,直到建康,将叛徒交南宋朝廷处置。辛弃疾南渡后,并未受到朝廷重用。在各地做了二十多年的文武官吏,每任时间都不长,使他无法有大的作为,任职地点也离抗金前线越来越远。
标题内容
他曾写下著名的《美芹十论》及《九议》等奏章,向朝廷陈述自己抗敌救国的大策,但都未被采纳。他被政敌以“聚敛”等罪名多次诬陷,终在1181年(42岁)被弹劾落职。闲居在江西上饶,此词即作于这一时期。 他一生经历南宋4位皇帝,20多位宰相,可惜竟无一人在北伐上有所作为。
词人因为闲居在家,报国无门,只能“看剑”
(“看剑”时的心情?)
无奈、痛苦、落寞、悲愤等 。
“醉里挑灯看剑”——作者为什么“醉”?醉后为何“挑灯看剑”?
由此体现出什么?
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所以借酒浇愁。
因为宝剑伴着他征战杀敌,是曾经的戎马生涯的见证。
体现出作者强烈的杀敌报国、驰骋疆场的愿望。
赏析“醉里挑灯看剑”
动作描写(神态、细节描写),写出词人夜里酒醉后挑亮灯芯看宝剑的场景,表达词人渴望早日奔赴战场杀敌的急切心情
赏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用典。引用“八百里驳”与“素女鼓五十弦”的典故。从形、声两方面着笔,写吃肉奏乐的军营生活,以及战前的给养准备,有力地烘托出一种豪迈热烈的气氛。
试分析“沙场秋点兵”一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重笔点化,展现出一位豪气满怀、临敌出征的将军形象,如电影镜头中的一个突然定格,突出的是一种静的威力。2.“秋”字,既点明了季节,也烘托了战士出征前为战士出征肃杀的气氛,隐含词人渴望能再从军杀敌,建功立业的愿望。
词的上阙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虚实结合,实写词人醉后灯下“看剑”。虚写“梦回”军营生活及点兵出征的场景。
上阕为什么要写梦境?
梦中的情景是昔日的军旅生活,而这种生活现在只能成为回忆,表现了作者企慕军中生活,渴望奔赴战场为朝廷效力的热情。
分食烤肉
演奏军歌
检阅军队
军营生活
梦境中作者重点回忆了哪两个场景?
雄壮的军容
高昂的士气
作战场面
战马飞驰
弓弦巨响
战争的激烈
梦境中的内容我们可以用题目中的一个字概括,是?

题材上:雄壮的军营生活
情感上: 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
语言风格:豪迈雄壮
上阕为什么要写梦境?
梦中的情景是昔日的军旅生活,而这种生活现在只能成为回忆,表现了作者企慕军中生活,渴望奔赴战场为朝廷效力的热情。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弓弦声比作雷声,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
示例二:用典。引用“的卢”的典故,写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突出惊险的战斗场面,表达了词人渴望驰骋沙场,恢复旧日山河的决心。
示例三:侧面描写,以马快弦急烘托战斗的激烈,刻画了出征英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的精神。
赏析下阙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用语言描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战马奔腾,像“的卢”一样飞驰而过,雷声阵阵,原来是放箭的弓弦发出的声音,使人心惊不已。
“可怜”一词什么意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他为什么可怜自己?)
可怜:可惜。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抑郁悲愤。
这首词既是一首抒发豪情壮志的雄壮的词,又是一首哀叹报国无门、两鬓斑白、功业难成、壮志难酬的悲壮的词。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表现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和爱国激情。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句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你还知道哪些诗句表达了类似的感叹。
文天祥: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岳飞: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陆游: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有意作“壮词”,而“壮”正是这首词的风格特色,请体味这首词的“壮”是怎样体现的。
“壮”在场面,“壮”在军营生活的豪放壮美:分食牛肉,奏悲凉苍劲之曲,秋季点兵的壮大场景。
合作探究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壮”在人物超凡的本领:骑着飞快奔驰的“的卢”马,拉满霹雳作响的雕弓,冲锋陷阵,勇猛雄健。
“壮”在志向:率师北伐,统一国家,为国立功,成就英名。“可怜白发生”,不是一味的嗟叹,而是对现实的抗议,充满了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懑。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说说你的理解。
“赋壮词”,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显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全词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军旅生活
雄豪壮美
板书设计
看宝剑 听号角
分麾下炙 听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战斗场面
壮志不遂
马快弦急 战斗激烈
率师北伐 收复失地
可怜白发生
从军杀敌建功立业壮志未酬
抑郁愤慨
爱国激情雄心壮志
(雄壮)
(悲壮)
现实(实)
梦境(虚)
现实(实)
准备-战斗-功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追忆了作者当年在军营中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表现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
主旨归纳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写作特色
1.构思奇特,层层递进。
整首词按照“醉态——梦境——现实”谋篇布局,梦境中展现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杀敌为国、驰骋疆场的全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章法严谨,构思奇特。
2.虚实结合,表现矛盾。词的前九句浑若一气贯之,密不可分,追忆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意陡转,往事消融,回归现实,情感一落千丈,从豪壮激昂跌落为深沉痛苦的悲叹。这是词人的独特创造,强烈地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的矛盾。
3.巧用对比,突出主题。
词作前九句绘声绘色,形象鲜丽生动,酣畅淋漓,直至结句始转笔换意,戛然而止。“可怜白发生”更强烈地表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读来余味无穷,让人扼腕。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
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
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展现出一幅农家天伦之乐的风情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
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点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
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心情闲适,完全陶醉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