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课件(共77+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课件(共77+4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24 21:33:32

文档简介

(共77张PPT)
2022年春统编版语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
第2课时
6
一节令人紧张的英语课
例文引路
今天的英语课一开始就令人紧张啊!
第①段:点明心情,引发期待。
作者/张帆
昨天放学前,英语老师让我们把上课时已讲过的习题抄在家庭作业本上,还放了“狠话”:“明天我批改作业时,谁错了,上课时就要接受严厉批评。”所以,我晚上做作业时非常认真,生怕出一丝差错。
第②段:老师的“狠话”让学生有了心理负担,也让“我”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变化。
今天的第一节课就是英语课,抱着一大摞作业本的英语老师一进门,同学们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心跳不由得加速。英语老师生气地说:“昨天讲过的习题,居然还有人做错,英语组长过来发作业本,念到名字的同学到讲台上来。”
我的同桌是英语组长,所以去发作业本了。随着作业本逐渐发到同学们的手上,大家紧绷的心情便放松下来了。而那些没有收到作业本的同学,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第③段:写发作业本的场面,突出了全班同学处于人人自危的状态,渲染出紧张的气氛。
老师发脾气了。念到名字的同学去到讲台上后,英语老师先把错的习题讲解了一遍,然后把做错作业的同学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同桌发完作业本后回到座位上,悄悄地对我说:“你惨了,我没有看到你的作业本。”我惊讶地看着同桌,他那句话仿佛是晴空里的一个霹雳,瞬间让我的心情跌入了谷底。
从这一刻起,时间仿佛凝固了,英语老师嘴巴的一张一合,声音的一字一顿,都令我浑身发抖、坐立不安。当念到我们组的时候,我的身体仿佛坠入了冰窖,僵硬了。
第⑤段:此处的心理独白,直接而强烈地体现出了“我”内心的紧张。
同桌看到我的窘相,忍不住笑出声来,然后从他的抽屉里拿出了我的作业本。我先是一愣,随后便勃然大怒:“原来是你把我的作业本给藏了起来,害我瞎担心。”下课后,我便一直“追杀”他。
这真是一节令人紧张的英语课啊!
文章写的是一件小事,却把人物的紧张心理描述得淋漓尽致,在结尾却让人淡然一笑:是同桌把“我”的作业本藏起来了。这种“欧·亨利”式的结尾确实很妙。
①开门见山,首尾呼应。
“今天的英语课一开始就令人紧张啊!”用一句发自内心的话作为文章的开篇段,点明了中心,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结尾呼应了首段,更强调了“我”的紧张。
②场面描写,烘托主题。
“随着作业本逐渐发到同学们的手上,大家紧绷的心情便放松下来了。而那些没有收到作业本的同学,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这几句描写出同学们喜忧参半的场面,暗示自己内心的忐忑。
③线索交织,情感鲜明。
全文以“紧张”展开叙述,分两条线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英语老师,同桌。两个人物在故事中交织,让课堂进程节奏鲜明,加上自己每一步的心路历程,内心呈现出“担心——恐慌不安——如释重负”的心理变化,让故事有一种反转的喜剧感。
④内心独白,宣泄情感。
“他那句话仿佛是晴空里的一个霹雳,瞬间让我的心情跌入了谷底。”作业本发完了,“我”的一句心理独白,使读者能与小作者感同身受,理解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情绪状态。此时小作者一定是惊讶和不知所措的,内心是极度恐慌的。
感动就在身边
五月末的一天,天空像是洗过一样,没有一丝云,又高又远。在我的百般请求下,爸爸答应带我去广场玩。
作者/张清如
第①段:美好的环境是小作者好心情的映照。
一到广场,我就兴奋得东走走,西逛逛。突然我发现一辆大巴车停在一个大花坛边,好多人围在车旁。发生了什么事吗?我耐不住好奇心,跑了过去。
站在车门边,我踮着脚向车里张望:一个穿着白色外套的叔叔拿起一根又细又尖的针正往一个年轻姐姐的手指上扎去。一滴殷红的血冒出来了,滴在一块白色的硬纸板上。紧接着,叔叔又把那个姐姐的袖子卷了起来,拿起针扎在她的手臂上,只见血从针管流到一个连接的白色塑胶袋里。等袋子装满了,叔叔才把针拔了出来。
第③段: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表现了“我”的担心。
我害怕极了!连忙把爸爸叫过来,爸爸告诉我这些血是用来救人的,我那颗忐忑不安的心才渐渐平静下来。
第④段:写了“我”由害怕到平静的心理变化。
这时,又有一个叔叔上了车。爸爸也抬起腿,准备上去。我死死地拉住爸爸的袖子,心里担心极了:万一那个叔叔把爸爸的血给抽光了,怎么办?更何况爸爸不是有晕血症吗?想着想着,我脱口而出:“爸爸,你不是有晕血症吗?所以,你坚决不能献血!”
爸爸没有说什么,他轻轻地推开我的手,认真地对我说:“义务献血是光荣的,能帮助那些急需血液的病人!”说完,爸爸坚定地走上了采血车,坐在了椅子上。
第⑤段:动作、心理描写,写出了“我”的担忧。语言、动作描写彰显了爸爸无私的精神。
只见爸爸挽起袖子,红红的血渐渐流入那个白色塑胶袋。虽然献血的是爸爸,可是我却感觉好像是在抽我的血似的。爸爸下车后,笑着对我说:“这一点儿也不疼,就像是在挠痒痒。”我担忧地问:“可是我们的血被抽完了怎么办?会不会死掉?”
爸爸十分严肃地对我说:“不会的!如果我的血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那该多有意义呀!无偿献血也是一种互救互助的方式,我今天献血救助他人,以后,一旦我或者我们的亲人生病了,就会得到他人的帮助!知道吗?”我用力地点了点头。
第⑥段:“我”与爸爸的对话描写,既表现出“我”的担心,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采血车上陆陆续续地来了很多人。他们每一个人都和爸爸一样,神情是那么坦然,那么平静!此时采血车上的“献出的血有限,献出的爱无限”几个大字是那么耀眼,那么动人……
第⑦段:升华主题,意味深长。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小作者用朴素的语言记录了生活中让我们感到温暖的一件小事,体现了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文章由看献血到议献血,再到赞献血,写出了小作者由担心到认同的细腻的心理变化,结尾颇耐人寻味。
悔恨的滋味
人生就像一个瓶子,里面装着各种滋味。而对我影响最深的便是悔恨的滋味。
作者/樊伟华
第①段:比喻句开头,引出下文。
那天早上,我步行前往学校。小花扭着身子好像在跳舞;太阳低下头对我打招呼;小草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麻雀讨论我为什么要背着书包,又要去哪里。就在我快走到校门口的时候,我的好哥们跟我打招呼,他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他干了一件大事。
我一听吓了一大跳,原来他把邻居家新栽的果树折断了好多。我赶紧告诉他:“这些果树可是果农的心头肉啊!你怎么能这样做呢?” 他却毫不在意地说:“谁让他经常说我的坏话,他活该。”他还说:“这事儿我可只告诉了你,你一定要替我打掩护。”
第②段:交代事情的起因,为“我”的悔恨埋下伏笔。
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终于把上午的课给熬过去了,可是就在我差不多要忘记这件事的时候,校长的广播又让我的心悬了起来。全校师生都来到前院里,我一看,那正是好朋友家的邻居,他看起来既生气又伤心。校长向我们简单说明了下情况,接下来便开始逐个询问。
我暗自祈祷:“千万不要叫我,千万不要叫我。”可校长第一眼便盯上了我,她叫了我,我看见好朋友递过来的眼色,脱口而出:“我没有看见。”校长轮流问了一遍,大家都否认了。果农走时,我看见泪水在他的眼眶里打转,顿时我的心如同刀绞一般。
第③段:详细描写了“我”这一天忐忑不安的心情。以及为朋友打掩护时的心理变化过程。
放学回家时,路上好像有许多双眼睛盯着我,花朵低下头,好像替我感到羞愧;太阳黑着脸,好像为果农打抱不平;小草们的眼泪连成大海,比下着暴雨的海面吼得还凶;连麻雀都好像在议论我是非不分。
第④段: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与前文形成对比,更加突出了“我”的悔恨之情。
这件事就像一块石头,一直无法从我的心头落下,每当我想起果农的那张脸,我就十分悔恨。
第⑤段:呼应开头,再次点题。
文章围绕“悔恨的滋味”进行叙事,中心突出,结构完整。小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把“我”的悔恨之情写得具体而生动。全文语言流畅,情感细腻真挚,实为佳作。

作者/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小学西校区 赵钰涵
指导老师/陶娟
小时候的回忆,多半是有关老家的。
春天,跟爷爷去山里挖笋子;夏天,和奶奶去田里打农药;秋天,随大人在院子里晒麦子;冬天,便蹲在火盆旁烤火。
第①~④段:写关于小时候的回忆,引出“我”盼望父母回家这件事。
似乎除了这些事,就没什么可做的了。
哦。还有——等父母回来。
奶奶总说,不急,等什么时候家里开始包饺子,他们也就回来了。
于是,我开始盼。
从天亮盼到天黑,日复一日。
到底是让我盼来了。
也许是父母就要回来了,连平日里睡懒觉的习惯也改掉了。
穿衣。洗漱。吃饭。之后就搬了板凳,坐在院里等了。
蓝天白云,绿树青山,旭日微风。一切都正好。
等待的时间总是漫长的。
等累了,便逗一逗家禽,跳一跳房子,倒也不那么难熬。
第⑨~ 段:重点写“我”盼的过程,从早起、逗家禽、跳房子等细节中可以看出“我”的殷殷期盼。
倏地,几声鸣笛在空旷寂静的村庄里响起。我猛地抬起头,内心瞬间波涛汹涌,以平生最快的速度冲到院门前,瞪大了眼,希望那辆车赶快开到院里来。但看见那辆车缓缓驶入别家大院时,心顿时碎了一地。
内心的波澜又回归到之前的平静。
看着车上的人下来,看着他们和孩子相拥,看着他们一起走进屋里。
突然有些委屈了。
第 ~ 段:重点写“我”盼的过程,从早起、逗家禽、跳房子等细节中可以看出“我”的殷殷期盼。
天空的颜色渐渐从浅变深,最后变为湖蓝。压抑的天空望不到边,慢慢消失在天际的云彩没有目的地飘游着。温暖的光线渐渐凉下去,照在身上,怪冷的。
第 段:环境描写交代了时间的变化,也从侧面烘托了“我”迟迟盼不到父母身影的失落、沮丧。
我看着别家屋子上的烟囱里冒出的炊烟从升起到消散。房里的灯也亮了起来,映着一家老老少少的身影,还传出些许欢笑声。
我回到屋里,看着那摆满食物却空荡荡的桌子,鼻子忽然一酸:怎么还不回来?
“滴——”一声鸣笛在院里传开,我跑到外面,终于见到了那心心念念的身影。
只记得那令人舒心的怀抱,只记得那欢声笑语的夜晚,别的,也不重要了。
第 段:交代“盼”的结果——父母回来,家人团聚。
22
21
小作者围绕小时候盼父母回家这件事展开叙述,以优美精简的语言传达出丰富细腻的情感,多处细节描写使文章显得真实、生动,情感表达含蓄而又富有感染力,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足见小作者的文字功底之深。
一件令我气愤的事
作者/刘诗茹
最近,我遇到了一件令人气愤的事。
一个双休日,我们全家一起去徽杭古道远足。走在云雾缭绕的山峰之间,一家人累得跌跌撞撞,下了一个坡道之后,来到了一片平地上,眼前顿时豁然开朗。平地旁边是一片河滩,滩上堆满了鹅卵石。这些鹅卵石形状各异,五彩缤纷,非常美丽。
第②段:环境描写,描绘了美丽的景致,衬托出“我”内心的舒畅、惬意。
不远处还有一棵高大的银杏树,我没想到银杏树的生命力这么顽强,这里只有一点点泥土,它居然可以长得那么高大,真是不可思议!滩旁还有一条小溪,清澈得能看见水底的鹅卵石。
这时,一只鸬鹚(lú cí)突然从天而降,惊碎了平静的溪水。它翘起尖尖的、略带弯钩的嘴巴,得意地打量着我们,好像在说:“瞧,这就是我的家,怎么样?羡慕吧?”趁它打量我们的空当儿,我也打量着它:一身黑色的羽毛略微有些泛青,面部稍呈黄色,尖尖的嘴是棕色的。我们欢笑着跟它打招呼,它也丝毫不害怕。
第③段:写鸬鹚的外貌,表现出对它的喜爱。
它玩了一会儿就飞走了,我们
只好继续前进。这时,芦苇丛里忽然
传来了一阵鸟儿的惨叫声,还伴随着
人们惊喜的声音:“捉住了!”只见其中一位叔叔从芦苇丛中走了出来,手里似乎抱着一个黑乎乎的“东西”,那“东西”还在不停地挣扎。我定睛一看,原来正是那只鸬鹚!刚才还神气十足的鸟儿,怎么ー下子变成了可怜的“小不点儿”呢?
第④段:写鸬鹚被人捕捉。写出了“我”对鸬鹚的同情。
我很想过去质问那位叔叔,可又觉得太唐突了。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人把鸬鹚五花大绑。他们一边绑一边笑,还高声谈论着把它煮了还是烤了吃掉。难道他们不知道,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他们真是比我这样的小学生还不懂事呀。幸好这时一位景区的工作人员拦住他们,督促他们把鸬鹚放走了。
第⑤段:旁观分析式的心理描写,让人深思。
至今,我仍对这件事耿耿于怀。如果没有工作人员,那只鸬鹚会怎样呢?
第⑥段:升华主题,也体现出“我”的善良。
一只原本在山水间悠然生活的鸬鹚,被人捕捉,差点儿就成了下酒菜。小作者明白事理,批评这些人时掷地有声。全文夹叙夹议,情感真挚。
7
幸福的见证
惟楚有才
雨还在下,落在窗户上,溅起一滴滴碎碎的雨花。我举着伞,穿过细密的雨帘。一颗雨珠子掉在我的鼻子上,闻起来酸酸的。
作者/李元琪 指导老师/曾蓓
环境描写,奠定了感情基调:心里酸酸的。
“外婆!”我打开门,抖了抖身上的雨水。“乖孙女,回来了!”外婆笑着,额头上有几条明显的皱纹,她接过我手中的伞,撑开,放在地上。“外婆,你怎么又穿我的拖鞋呀?”我光着脚,气冲冲地跑向外婆。外婆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脚,愣了一会儿,“哦,外婆年纪大了,记不得事了!”外婆尴尬地朝我笑了笑,用围裙擦着手,把她脚上的鞋子脱下来,自己又跑去换了。我很无奈,望着外婆的身影,心里酸酸的。
“我”与外婆的对话描写,表现了“我”的无奈与心酸。
夜晚,我胡乱地梳洗完后,便去睡觉了。门外,我听见爸妈正小声地交谈,我凑近去听了听,妈妈忧心忡忡地说:“妈现在有轻微的老年痴呆症,容易忘事,只怕以后连我们也认不得了,可怎么办啊?”爸爸在一旁安慰着妈妈:“先别急,看看医生怎么说吧!”我瞬间呆住了,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揪着我的心。沉默片刻后,我回到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尽量把一些坏的想法压在心底。
父母的对话描写,表现出“我”的揪心。
第二天一大早,外婆就出去了,一晃两三个小时,却还未回来。我们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妈妈焦急地打着电话:“不接呀……”爸爸在房门口踱来踱去,不停地看向时钟,情急之下,我们只得去外面找。“这外头还在下雨呢!妈会去哪儿啊?”妈妈抓起一把伞,往门外冲去,爸爸也跑了出去,我赶忙换鞋子,却发现那双拖鞋又不见了。对!一定是外婆穿走了,我咬咬牙。
雨仍在下着,我彻夜难眠。
语言、动作、环境描写,表现出爸爸妈妈很焦急。
“外婆,外婆,您在哪儿?”我拿着伞,在雨中奔跑着,雨水和泥巴溅到我的鞋子上,雨下得更大了,天边犹如撕开了一条裂缝,向人间灌注着瓢泼大雨。
瓢泼大雨烘托出“我”的绝望。
绝望之际,我突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外婆!还有我的拖鞋。“外婆,外婆!”我像发了疯似的跑去,外婆蹲在一个垃圾箱旁边,眼神黯淡无光,身上被雨淋得透湿,雨水顺着头发往下流。我把伞递给外婆,外婆站了起来:“乖孙女,外婆又穿了你的拖鞋,对不起啊!”我摇摇头,心里抑制已久的感情终于迸发出来:“外婆,你不要再离开我了!”我哭了,一把抱住外婆,外婆摸摸我的头,对我笑了。
细节描写,突显了“我”心里的兴奋与愧疚。
爸妈跑了过来:“妈,你可把我们吓死了!”
“好了,没事了,我们回去吧!”
雨渐渐小了,却没有停,我深吸一口气,是甜甜的味道。雨仍旧下着,落在青青草地,这是幸福的见证。
结尾与开头相照应,又回到写雨的味道,心里却是甜甜的。
小作者以“雨还在下”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充满温情的亲情故事,让读者读起来为之动情。文章行文流畅,“雨还在下”的线索安排合理,贯穿全文。
找到外婆之后,雨还在下,但是小作者的心里却是甜甜的,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家人在一起时温馨的感觉。
8
名篇欣赏
迟 到
作者/林海音
作者简介
本文的作者是中国当代女作家林海音(1918—2001),她曾就读于北平女子师范和北平新闻专科学校。在北京,她完成了从学生到新闻记者、从少女到为人妻母的转变,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
因此她的作品中具有浓厚的老北京味儿。林海音的创作非常丰富,她将在北京生活的点滴写成《城南旧事》一书,此书深得读者喜爱,被译成多种语言。本文《迟到》就选自这本《城南旧事》,讲述作者小时候如何克服赖床不起的毛病,你是否能从中读到自己的影子呢?
当我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有早晨赖在床上不起床的毛病。每天早晨醒来,看到阳光照到玻璃窗上了,我的心里就是一阵愁。心想,已经这么晚了,等起来,洗脸,扎辫子,换制服,再走到学校去,准又是一进教室被罚站在门边。同学们的眼光,会一个个向你投过来。我虽然很懒惰,却也知道害羞呀!
所以又愁又怕,每天都是怀着恐惧的心情,奔向学校去。最糟的是爸爸不许小孩子上学乘车的,他不管你晚不晚。
写出父亲对小孩很严格,为下文埋下伏笔。
有一天,从早晨起下大雨,我醒来就知道不早了,因为爸爸已经在吃早点。我听着不停的大雨,心里愁得了不得。我上学不但要晚了,而且要被妈妈打扮得穿上肥大的夹袄(是在夏天!),和踢拖着不合脚的油鞋,举着一把大油纸伞,走向学校去!想到这么不舒服地上学,我竟有勇气赖在床上不起来了。
心理活动描写表现“我”不愿意起床去上学。
等一下,妈妈进来了。她看我还没有起床,吓了一跳,催促着我,但是我皱紧了眉头,低声向妈妈哀求说:
“妈,今天晚了,我就不去上学了吧?”
妈妈就是做不了爸爸的主,当她转身出去,爸爸就进来了。他瘦瘦高高的,站在床前来,瞪着我:“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
“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
“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动。
写出“我”面对爸爸可怕的一字命令也不愿起床的心理。
爸气极了,一下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
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我哭号,躲避,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我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五大枚坐车去上学。
虽然迟到了,但是老师并没有罚我站,这是下雨天可以原谅的缘故。
老师叫我们先静默再读书。坐直身子,手背在身后,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五分钟。老师说:“想想看,你是不是听爸妈和老师的话?昨天的功课有没有做好?今天的功课全带来了吗?早晨跟爸妈有礼貌地道别了吗?……”我听到这儿,鼻子抽搭了一下,幸好我的眼睛是闭着的,泪水不至于流出来。
我刚安静下来的心又害怕起来了!爸爸为什么追到学校来?爸爸点头示意招我出去。我看看老师,征求他的同意。老师也微笑地点点头,表示答应我出去。
心理描写,表现出“我”当时害怕的心理。
我走出了教室,站在爸面前。爸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来给我。
通过对爸爸动作的描写,表现出爸爸对“我”的无声的爱。
后来怎么样了,我已经不记得,因为那是六年以前的事了。只记得,从那以后,到今天,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着校工开大铁栅校门的学生之一。冬天的清晨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头的那种手套,举了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手里举着从家里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预备送给亲爱的韩老师,她教我跳舞。
(有删改)
读书有感
《迟到》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位父亲的形象:他管教子女很严厉,他也很疼爱子女,会亲自到学校为“我”送东西,他对子女的爱并不喜欢用口头表达,而是深深地埋藏在心里。细细品味文字,我们可以从父亲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中,感受到他对子女深深的情、浓浓的爱。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共45张PPT)
2022年春统编版语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
第1课时
和朋友牵着手一起看星星,看日落,大家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拿着只考了59分的考卷,你心里是多么伤感又失落;坐在妈妈的自行车后座上去上学,你心里徜徉着幸福的味道;在公交车上给老奶奶让座,你开心地享受着他人赞许的目光。不经意间,那些春花夏梦的记忆,触动着我们的心灵。我手绘我心,我笔写我思,让童年生活的酸甜苦辣在笔尖尽情流露吧!
1
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
文题点睛
畅快 欣喜若狂 激动 欣慰 感动
归心似箭 盼望 惧怕 愤怒 沮丧
愧疚 难过 忐忑不安 追悔莫及
你有过这些感受吗?是什么事情使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写下来。
写的时候注意,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如果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
写完后,和同学交换读一读,互相说说哪些地方较好地表达了真情实感。
习作要素
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习作内容
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种感受,先回忆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写下来。
能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
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清楚情感的变化。
2
习作思路
真情
在校园
真情
在家庭
真情
在社会
这次习作我们要写的一定是自己亲身经历、真实发生的,有着自己独特体验的事例,这样才会有打动人心的细节,文章才能真切感人。来看看下面几位同学是怎样构思的吧!
看了路路同学和元元同学的构思,我很受启发,想起自己上次走夜路的经历。下面是我列的提纲,请大家多多指教!
天渐渐黑了,走在一条冷清的小路上(害怕)
环境和心理描写
起因
(1段)
小路惊魂
经过
(2~5段)
发现灯光后加快脚步,大狼狗紧随其后(更加紧张)
往后望,发现大狼狗(好奇、害怕)
环境和心理描写
周围很寂静,只能听见脚步声和心跳声(不知所措)
大狼狗外貌、神态的描写
动作和心理描写
用石头赶走了大狼狗(惊魂未定)
动作描写
结果
(6~7段)
哇,成成这篇《小路惊魂》的构思真不错!按照提纲写,一篇内容完整的文章就新鲜出炉了。但是,要想文章出彩、拿高分,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恰当的写作手法,一起去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的锦囊妙招吧!
3
心理描写:内心独白,宣泄情感。
锦囊妙招
心理描写的一种——自我剖析法,即内心独白。用抒情的手法展示人物的内心感受和思想活动。把自己在某件事情上的全部思想活动剖析一下,回顾一番,然后理出头绪:自己的某些想法是怎么产生的,又是怎么发展和变化的。
读中学写
《别了,语文课》中:“有谁知道我心里的痛!唉,语文课,在我深深喜欢上你的时候,我就要离开你了,我将要学习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了,想到这里,我噙着泪。”这段独白,直接而强烈地表达了“我” 懊悔、伤心的心情。
环境描写: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人生活在环境中,文中引入环境描写,不要纯粹写景,习作时要有一个意识:写景是为了写人。环境能影响人的心情,同样,人的心情也能影响人对周围环境的看法。
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景物是人情感的载体,在习作中把感情融入景物中,实现“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读中学写
如教材第48页“初试身手”中的示例:“路旁的花儿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也像是在讥笑我。”通过这一环境描写就知道篮球比赛结果不妙,此时“我”一定很沮丧。
4
升格提优
天渐渐黑了,我走在一条泥泞的小路上,哼着轻快的歌儿,蹦蹦跳跳地往家里奔去。这条经常走的路变得冷冷清清,让人害怕。
1
小路惊魂
第①段:可增加心理和环境描写,渲染氛围,为下文作铺垫。
原文
提升点
我紧张地往前走,路上寂静得让我不知所措。
我加快脚步往前走的时候,眼睛都不敢往后看,脚步一刻都不敢停。
原文
提升点
2
第②段:增加环境描写,烘托出“我”内心是多么害怕。
3
但好奇心使我向后望了一眼,啊,后面是一条大狼狗!我突然想起,遇到狗时,你越跑,它就越要追你。我继续强装镇定地慢慢往前走,那条大狼狗还是死死地跟着,一会儿嗅嗅我的鞋子,一会儿又围着我转……
第④段:可增加对大狼狗外貌和神态的描写,突显狼狗的可怕,更加突出“我”心中的害怕。动作和心理描写的结合,可增强紧张感。
4
原文
提升点
啊,前面有灯光了,原来那儿有一户人家。我的心中顿时燃起了希望,连忙加快了脚步。当来到离那户人家大门不远处时,我拔腿就跑。我逃进了大门,那只大狼狗便在门口死死盯着我。
第⑤段:可抓住动作具体写“我”如何逃到有光的那户人家,大狼狗如何尾随,让人不禁感到紧张、刺激。
5
原文
提升点
第⑦段:结尾的句号改为省略号,让人觉得意犹未尽。
原文
提升点
我被它盯得直打寒战,四处张望时看到背后不远处地上有一块石头,便转身抓起石头向它奋力扔去,它汪汪地叫了几声后跑远了。
望着它远去的身影,回忆着刚才惊心动魄的情景,我的心像要跳出来似的。
6
7
小路惊魂
天渐渐黑了,我走在一条泥泞的小路上,哼着轻快的歌儿,蹦蹦跳跳地往家里奔去。真奇怪,这条往常行人来来往往的路突然变得冷冷清清,连个人影儿都没有。两排树木在寒风中摇来晃去,像张牙舞爪的怪物。
1
升格文
我紧张地往前走,旁边高大挺拔的树木也失去了昔日的色彩,只有无尽的黑色。整个世界都阴沉下来,那些往常生机勃勃的草木都跟发呆一样,寂静得让我不知所措。我只能听见急促的脚步声和怦怦的心跳声。
我加快脚步往前走的时候,眼睛都不敢往后看,脚步一刻都不敢停。
2
3
但好奇心使我向后望了一眼,啊,后面是一条大狼狗!它的体型简直比我还大,身上乌黑的毛似乎沾满了泥土,那双令人恐惧还发着青光的大眼睛正死死地瞪着我呢!我突然想起,遇到狗时,你越跑,它就越要追你,于是我把步子放慢了,假装没发现它的样子。我继续强装镇定地慢慢往前走,那条大狼狗还是死死地跟着,一会儿嗅嗅我的鞋子,一会儿又围着我转……
4
啊,前面有灯光了,原来那儿有一户人家。我的心中顿时燃起了希望,连忙加快了脚步。大狼狗似乎发现了异样,也紧随在身后。当我进了大门后,那只大狼狗便止住了脚步,站在了大门外,但是那双青色的眼睛还是死死地盯着我。
5
我被它盯得直打寒战,四处张望时看到背后不远处地上有一块石头,便转身抓起石头向它奋力扔去,它汪汪地叫了几声后跑远了。
望着它远去的身影,回忆着刚才惊心动魄的情景,我的心像要跳出来似的,额头上渗出了豆大的汗珠……
6
7
5
描写心理的词语
语言积累
心神不定 心乱如麻 心烦意乱 气急败坏
坐卧不安 寝食难安 心悦诚服 不露声色
不动声色 焦躁不安 心花怒放 心急如焚
描写疑惑、矛盾的词语
迷惑不解 顾虑重重 将信将疑 半信半疑
疑神疑鬼 满腹狐疑 云里雾里 举棋不定
心烦意乱 愁云不解 左右为难 犹豫不决
矛盾重重 自相矛盾 心事重重 一头雾水
踌躇不前
描写兴奋、喜悦的句子
当我听到这个激动人心的好消息时,我的心里如同盛开着一朵花,这花越开越大,越来越美,开得我心里暖洋洋的。
描写感动的句子
妈妈,您只穿了一件衬衫,雨水很快淋湿了您全身,衬衫紧紧地贴在您身上。而您却像挺拔的大树那样,一动不动,用身体为我遮风挡雨。雨点无情地拍打着您单薄的身体,阵阵寒风吹来,您止不住瑟瑟发抖,而此刻您却把我搂得更紧了。
精彩开篇(回忆开头法)
弹指一挥间,新的一年就这样来临了。细细想想自己过去的一年,心中瞬间涌出了无限的留恋。就这样,静静地想,静静地写,涌上心头最多的,却是对遗憾的盘点。
——《记忆里的身影》
文章开头运用回想法,在回忆中检索。油然滋生出无限的留恋,打开丰富的内心世界,最后定格在酸楚的遗憾上。
精彩结尾(直接抒情法)
成长的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我希望自己也能拥有这双隐形的翅膀,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经历多少次失败,都不悲观退缩,努力向梦想的天空飞翔!
——《隐形的翅膀》
文章结尾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自立自强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清晰认识。关联词“不管……都……”的运用,强调了语气,起到了直接抒情的效果。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