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
狄仁杰的迷惑
探究活动一:探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实验内容 方案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方案二: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现象 红磷燃烧产生______,放热,锥形瓶内气体膨胀,小气球______,冷却后,小气球______。燃烧前后天平_________。 铁钉表面_____________,烧杯中溶液的颜色由________变成了________。
反应前后天平________。
反应前总质量(g)
反应后总质量(g)
结论: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 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
等于
白烟
膨胀
变瘪
平衡
出现红色固体
蓝色
浅绿色
平衡
细沙的作用:保护锥形瓶 玻璃管的作用:引燃红磷
缓冲气压
提出问题
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会有什么变化呢?
作出猜想
反应物的总质量 ? 生成物总质量
实验步骤
第一步:打磨铁钉
第二步:取硫酸铜溶液
第三步:反应前称量
第四步:加入铁钉反应
第五步:反应后称量
铁+硫酸铜 →硫酸亚铁+铜
反应前
反应后
=
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
铜的质量
硫酸亚铁的质量
仪器的质量
仪器的质量
没反应的铁的质量
没反应的铁的质量
铁的质量
参加反应的硫酸铜的质量
没反应的硫酸铜的质量
没反应的硫酸铜的质量
硫酸铜的质量
参加反应的铁和硫酸铜的质量总和
生成的铜和硫酸亚铁的质量总和
=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
交流讨论: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1、100g的水结成100g的冰,说明该过程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
2、在一定的条件下:A+B==C+D,10gA和8gB完全反应后,剩余2g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C和D的总质量总和是18g。( )
3、已知2ml氢气和1ml氧气发生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水的体积为3ml。( )
4、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质量减少了,因此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
×
×
×
×
探究活动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再探究
实验内容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镁条燃烧
实验现象 有______产生,白色粉末_____。 发出耀眼的_______,产生________,放出大量热。
反应完后天平是否平衡
用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气泡
溶解
不平衡
为什么反应前后,质量不相等呢?
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吗?
白光
白烟
不平衡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用药品
第二步:反应前称量
第三步:混合反应
第四步:反应后称量
氢气燃烧产生水的过程
破裂
重新组合
H
O
O
H
H
H
2个水分子
(反应后)
O
O
H
H
H
H
2个氧原子
4个氢原子
O
O
H
H
H
H
(反应前)
2个氢分子
1个氧分子
氢原子个数:
氧原子个数:
4个
2 个
氢原子个数:
4个
氧原子个数:
2个
原子种类不变
原子个数不变
原子质量不变
4a+2b
4a+2b
=
4a+2b
4a+2b
氢原子质量:a 氧原子质量:b
微观
宏观
原
子
种类
数目
质量
不变
元
素
种类
质量
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不变
不变
质量守恒的原因
解释应用,拓展提高
狄仁杰的迷惑
1.为什么蜡烛燃烧后质量会变小了?
2.为什么铁刀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增加呢?
参考信息:
铁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它会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
归纳概括,小结课题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实质
化学变化
适用
质量守恒 定律
解释化学现象和
问题等
应用
含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感谢聆听
1.托盘天平的使用:使用天平时,首先要检查__________,称量时,物品放在___________,砝码放在__________,砝码要用___________夹取。
2.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_____破裂成_____,____ 重新组合成______。
知识回顾
天平是否平衡
左盘
右盘
镊子
是否产生新物质
分子
原子
原子
新分子
阅读书本92页、93页,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实验步骤
2.这两个实验都进行了几次称量?
这几次称量有何不同
(反应前)称量
(反应后)称量
化学反应
方案一:
方案二:
实验设计思路
微观
宏观
原
子
种类
数目
质量
不变
元
素
种类
质量
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不变
不变
质量守恒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