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能力检测
第2章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单选题
1. (2016·南京卷)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A. B. C. D.
2. 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采用吸音方式的是( )
A.录音室墙面上铺设凹凸不平的海绵
B.道路两旁的隔音墙
C.屋外很吵,将门窗关闭
D.汽车排气管上的消声器
3.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C.静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如果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就无法分辨
4.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集中精力时我们可以听到超声波
B.优美动听的交响乐一定不会是噪声
C.唱歌时的歌声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D.长期在地铁列车上用耳机听音乐易导致听力下降
5. 在下列甲乙丙丁四幅图中,有的反映出了声学知识的博大精深。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人们利用这个现象研制了声纳
B.家用声波清洗机是声传递能量的实例
C.把脉(切脉)——利用声音音色诊病的最早的例子
D.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是声传递信息的实例
6.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最快
B.“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调来识别的
C.声呐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D.城市街头设置的噪声检测仪能减弱噪声
7.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不能传播声音
B.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不同
8. 时值仲夏,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
B.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
C.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D.蛙声和蝉鸣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
9. 如图是控制噪声的几种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A.摩托车的消声器 B.公路两旁的透明板墙
C.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 D.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10.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敲响桌面时看到桌面上的纸屑跳动,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B.水中的鱼儿被行人的响声吓跑,说明水可以作介质传声
C.用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分别敲击发声,可研究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D.在考场应保持安静,是要求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二、填空题
11.在考场上,随着铃声的响起,同学们开始了紧张的考试,为了保持考场安静,监考老师在巡视过程中始终保持稳步轻声,这是在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
12.噪声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详解,其中有三大部分: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生活噪声.请你分别列举出一个工业噪声和一个交通噪声的实例.
(1)工业噪声:______.
(2)交通噪声:______.
13.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做了两个声学实验,图甲是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当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时,钢尺发出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听到声音发生了变化;图乙是老师把电铃扣在钟罩里并让其发声,我们可以听到清脆的铃声。当老师用抽气机抽出钟罩里的空气时,我们听到铃声逐渐变小。甲实验说明了音调与_______________有关,乙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________产生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
15.吉它能发出声音是因为琴弦的________产生的,正在弹吉它的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吉它发出不同的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如果半夜还要弹吉它,可以关紧屋内门窗,这是在___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途径”或“人耳处”)减弱噪声,防止“扰民”。
16.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学校阅览室的墙壁上张贴着醒目的“静”字,这是控制噪声的_______;噪声过大会损害人的听力,说明噪声能够传递_________。
17.如图所示,“入班即静”要求同学们在教室养成轻声说话的习惯,“轻声”是指声音的_____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详解,这是从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
18.考试前,“请考生进入考场”指令是播音员的声带______产生的,经扬声器传出后再通过______传到考生耳中,考试过程中,考场周围禁止建筑工地施工和车辆鸣笛,是从______减弱噪声。
19.2017年8月29日,昆明地铁3号线正式通车运营.列车车轮上新增了车轮降噪环,有效降低过弯道时轮轨摩擦发出的声响,这是在_____(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每到一站时,车厢内喇叭会提醒乘客下车,提醒的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产生的.
20.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比如,我们用烧水壶往暖水瓶中灌开水时(如图),就凭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来判断暖水瓶是否灌满的.那么你知道具体是怎么判断的吗?请作出合理的解释.______
三、实验题
21.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场所的装修会考虑声学吸音效果。小明同学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厚度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进行了图示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
(1)实验过程中敲击玻璃杯的力的大小相同,这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小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材料种类 聚酯棉 软木 泡沫
玻璃杯发声大小 最小 最大 较大
最强 最弱 较弱
你认为表中空格处应填入的是______________;
(3)小明实验中的四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_______________。
22.在“声现象”一章的教材中出现了以下几个实验:
①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会看到“水花四溅”,如图甲;
②拨动同一把钢尺,在保证其振幅相同情况下,改变其伸出桌边的长度,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声音的变化,如图乙;
③塑料用泡沫在平板玻璃上摩擦,感受发出的声音,并观察它的波形,如图丙。
(1)图甲实验说明声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水花的作用是______,此处运用了________的研究方法。(选填“控制变量”、“等效替代”或“转换”)
(2)图乙是在探究声音的音调跟_______的关系;实验时发现,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时,其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当钢尺伸出桌边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度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
(3)噪声是发声体做__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由课本上噪声的波形图片丙可以判断,丁图中的_____显示的声音属于噪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章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D C C B D A C
二、填空题
11.声源
12.工厂(车间)里的机器运转声 街道上的汽车声
13.振动频率(快慢)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4.振动 声源
15.振动 音调 传播途径
16.声源 能量
17.响度 声源
18.振动 空气 声源处
19.声源处 振动
20.音调 声音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向暖水瓶中倒水时,瓶中空气柱变短,音调变高,所以我们就是根据音调越来越高判断水是否灌满的.
三、实验题
21.控制变量法 吸音性能 聚酯棉
22.振动 将微小振动放大 转换 频率 低 振动频率低于20赫兹 无规则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