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第七中学2021—2022学的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海南省海口第七中学2021—2022学的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24 18:4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年秋季学期海南省海口七中七上语文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命题: 班级 姓名 总分
(温馨提示:本卷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书法之美,美在其形,美在其意。请你赏读下面的书法作品,按要求完成题目。(3分)
(1)关于这两幅书法作品中的字体,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1分)
A.篆书 B. 草书 C.楷书 D.隶书
(2)请用简体楷书工整、规范地将该作品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2分)
2.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相关的题目。(5分)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 xiāng( )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节选自老舍的<济南的冬天>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髻( ) 看护妇( ) xiāng( )
(2)这段文字围绕一个 字按照 顺序来描写山景,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2分)
3.根据前后两句的句式特点再补写一个句子,使之形成排比句。(2分)
母爱是一团火,点燃你奋斗的激情 , ;母爱是一盆水,浇灭你骄傲时的火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B.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什邡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C.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
D.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
5.在横线上默写背诵名句原句(8分)
4.(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 ,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4)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5)曹操的《观沧海》中最能反映诗人收天地于心中,胸襟博大,气吞山河的句子是:
, ; , 。
6.根据所给材料,写一则请假条。(5分)(此题为2014年海南中招试题)
张晓明天(10月15日)上午要到公安局办理护照手续,不能到校上课。请你以张晓的名义向班主任王老师写一则请假条,请假半天。
二、品味与鉴赏(35分)
(一)古诗词阅读(5分)
阅读古诗,完成7—8题。(5分)(此为2020年海南招考试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7.诗的前两句中“ ”和“ ”两样景物点明事情发生的时节,富有象
征意义,给人以画面感。(2分)
8.“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何独特之处,请简要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按要求完成8-11题。
(甲)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9.下列加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2分)
未若柳絮因风起 ( xù ) B、俄而雪骤(zhòu)
C、友人惭 (cán) D、太丘舍去(shè)
10.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⑴与儿女讲论文义( ) ⑵相委而去 ( )
⑶撒盐空中差可拟 ( ) ⑷元方入门不顾( )
11.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中“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和睦、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
B、 甲文中“公大笑乐”中的“大笑”,太傅有意讽刺兄子胡儿“撒盐空中差可拟”不恰当,他更喜欢“未若柳絮因风起”。
C、乙文中友人迟到在先,责备陈太丘在后,可见友人是个既无信,又无礼的人。
D、乙文中元方是一个懂礼貌、机智聪明、正直的孩子。
12.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分)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分)
(三)名著阅读(6分)
13.(1)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 》一文,饱含着鲁迅对一位潦倒的同乡旧友的思念与同情;《二十四孝图》一文,表明了鲁迅对封建孝道持 的态度。(2分)
(2)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按要求答题。(4分)
那罗刹出门,高叫道:“孙悟空何在?”行者上前,躬身施礼道:“嫂嫂,老孙在此奉揖。”罗刹咄的一声道:“ 谁是你的嫂嫂!那个要你奉揖!”行者道:“尊府牛魔王,当初曾与老孙结义,乃七兄弟之亲。今闻公主是牛大哥令正,安得不以嫂嫂称之!”罗刹道:“你这泼猴!既有兄弟之亲,如何坑陷我子?”行者佯问道:“令郎是谁?”罗刹道:“我儿是号山枯松涧 火云洞圣婴大王红孩儿,被你倾了。我们正没处寻你报仇,你今上门纳命,我肯绕你!”行者满脸陪笑道:“嫂嫂原来不察理,错怪了老孙。你令郎因是捉了,要蒸要煮,幸亏了观音菩萨收他去,救出我师。他如 今现在菩萨处做善财童子,实受了菩萨正果,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你倒不谢老孙保命之恩,返怪老孙,是何道理!”罗刹道:“你这个巧嘴的泼猴!我那儿虽不伤命,再怎生得到我的跟前,几时能见一面?”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 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
①上面选段出自哪一个故事?(1分)罗刹女为何不肯借扇给孙悟空?(1分)
②请结合本小说其他情节说说孙悟空的形象特点。(2分)
(四)记叙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4-18题。(12分)(此题为2018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试题)
散步
莫怀戚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⑧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4.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本文的主旨。(2分)

  15.阅读第③段,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⑴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⑵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16.指出第④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2分)

  17.阅读第⑥段,说说当“我”面对分歧时,为什么“感到了责任的重大”?(2分)

  18.阅读第⑧段,具体说说作者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2分)

三、思辨与探究(10分)
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 19-22题(10分)
全民阅读 书香中国
【新闻摘要】
  2014年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向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再次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3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又曾两度提及此话题:一次是网购图书,一次是全民阅读。
【权威调查】
调查一:亚马逊中国“2015‘全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全民阅读的氛围浓厚,阅读几乎成为大部分受访者生活的必需品。大部分受访者几乎每天都会阅读,每天阅读多于1小时的比例更是达到36%。近一半受访者保持着大量阅读的习惯,过去一年的阅读量达10本以上图书,几乎是一个月一本。在阅读载体的选择上,电子阅读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使用Kindle电子书阅读器可大幅度提升阅读总量,72%的Kindle用户全年阅读总量超过12本,其中50% Kindle用户的年阅读量超过24本。
调查二: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以社交媒体为主的浅阅读已经成为很多读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显示,51%的受访者每天会用超过1个小时的时间阅读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刷微信、看微博或通过电子设备看新闻等),而每天读纸质书超过1个小时的受访者仅占36%.数据还显示,“睡前”“节假日”“工作休息时以及上下班、上下学或出差途中”仍是读者主要的阅读时间,在阅读时间的选择上越来越碎片化。利用“上下班、上下学或出差途中”等零散时间阅读的比例明显上升,2014年利用零散时间阅读的受访者比例达39%,而2013年这一比例仅为29%。
调查三:数字化阅读趋势在亚马逊“2015‘全民阅读’调查报告”中得到了体现,2014年看电子书的受访者比例达78%,相比2013年增长11%。从亚马逊中国销售数据来看,2014年Kindle书店电子书下载量是2013年的3倍。在电子书阅读介质上,Kindle成为除手机外最受读者欢迎的电子书阅读器。从调查反馈中发现,Kindle使用者80%集中在18-35岁之间,Kindle使用者每次的阅读时长为65分钟左右。读者购买、阅读电子书的主要原因是“电子书携带方便以及更低的价钱”,而读者最看重的电子书阅读器功能前三名为“快速翻书功能”“内置智能词典”“跨设备无间断阅读”。
【网民心声】
读书是人类传承文明、走向未来的重要途径,古今中外优秀的领导人都不遗余力地倡导读书。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读书学习,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自强不息、开拓未来的重要手段。中华民族历来有“唯有读书高”的思想,为什么?因为书籍积累了人类创造的精神成果,积累了人类走向美好生活的经验,积累了成功与失败的例证,能给人以重要的精神启迪。
【媒体观点】
打造全民阅读时代,就需要出版部门转变观念,不是只有阅读纸质书籍才叫阅读。我们是不是该将更多纸质书籍的精彩内容搬到网络上?网络上的电子书不少内容低劣,这何尝不是传统出版部门的拱手相让?我们是不是也该依据年轻人的阅读喜好,多创作短小精悍的优秀作品?是不是也能出版更多的正规电子书?(根据光明网、环球网等媒体资料整理)
19.阅读【新闻摘要】下列选项中最能简要归纳其内容的一项是。( )(2分)
A、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B、李克强总理代表政府多次倡导全民阅读。
C、3月15日,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
D、古今中外优秀的领导人都不遗余力地倡导读书。
20.阅读【权威调查】下列不属于目前我国全民阅读所呈现特点的一项是( )(2分)
A、目前全民阅读的氛围浓厚;
B、以社交媒体为主的浅阅读已经成为很多读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C、数字化(电子)阅读比例增加。
D、多数人利用“上下班、上下学或出差途中”等零散时间阅读。
21.阅读【权威调查】二、三两则材料,下列不属于当代社会电子阅读比例上升的主要原因的一项是( )。(2分)
A、社交网络兴起,社交媒体信息丰富;
B、中华民族历来有“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大部分受访者几乎每天都会阅读。
C、电子书携带方便以及更低的价钱;
D、电子书阅读器功能强大。
22.阅读【网民心声】和【媒体观点】,请简要陈述我国领导人大力倡导全民阅读的重要意义?并就“打造全民阅读时代”向出版部门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4分)
答:
四、写作与表达(50 分)
23.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我们便与这个世界共存共荣,期间不少的人、事、景、情、理让我欲罢不能、挥之不去,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们一直在发酵,陪伴着我们向上再向上,前进再前进……
请以“那个人,我至今还记得”或“那些事,我至今还记得”为题写一篇作文,以记叙为主,可描写、抒情、议论。
要求:①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1年秋季七上一、二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1)D(2分)(2)略
2.(1) jì kān 镶
(2)妙 空间
3.母爱是儿时的一首歌,带给你童年的快乐。
4. A 点拨:B项缺主语;C项“加强……水平”动宾搭配不当;D项“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否定不当,应去掉句中的“不”
5.略6.略
二、品位与鉴赏(35分)
7.杨花 子规 (每空1分)
8.诗人想象奇特将明月人格化, 把明月当成使者,深切表达了对朋友被贬的同情关切和怀念之情,使诗歌更有韵味。
9.D
10.⑴同宗的子侄辈 ⑵离开 ⑶相比,比拟 ⑷回头看
11.B ( 公大笑中的笑意并有讽刺胡儿说的话,公大笑是因为他对这两个答案都满意。)
12.⑴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的白雪像什么呢?”
⑵太丘便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友人才到。
13(1)范爱农 否定
(2)①三借芭蕉扇、铁扇公主认为是孙悟空害她的儿子红孩儿被观音收去做善财童子,使得他们母子分离.(能答到“智取红孩儿”给(2分),“使他们母子分离”给1分)
②“大闹天宫”突出孙悟空桀骜不驯、敢于反抗的性格;“三借芭蕉扇”突出他足智多谋、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智激美猴王”突出他重情重义、喜欢“戴高帽”的特点;“三打白骨精”突出他无所畏惧、除恶务尽、嫉恶如仇、机智过人的特点.(未能结合小说情节分析最多只给(1分);至少列举两个情节分析.)
点评 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同时还要与名著阅读配合起来进行.因为文学、文化、文体常识是与名著分不开的.
(四)记叙文阅读(12分)
14.本文通过描写祖孙三代人一起在田野里散步的生活场景(平凡小事),生动地展现出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共2分)
15.⑴“总算”既写出了“我”对春天的急切盼望,又写出了“我”对经历了漫长严冬的年迈母亲的担心(流露出了“我”的欣慰,即庆幸自己的母亲又走到了春天)。
  ⑵“熬”字既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在漫长的冬天所遭受的痛苦,表现了母亲的坚强,又流露出“我”的欣慰(庆幸自己的母亲“挺住”了严冬)。(每小题2分,共4分)
  16.这段景物描写写出了南方早春万象更新、生机盎然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生命新生的活力。为散步设置了背景(写出了一家人散步的目的),同时烘托出一家人散步时感受春天之美的幸福愉悦心情。(共2分)
  17.因为母亲、妻子、儿子都听“我”的,一切都取决于“我”,如果“我”处理不好,会破坏家庭的和谐。体现了“我”(对家庭)强烈的责任感。(共2分)
  18.作者通过再次描写一家人在田间小路上散步的情形,与题目和前文相照应(照应前文);同时揭示了文章的主旨(点明主旨);又揭示了寓意:暗示了中年人承前启后(即对上赡养,对下培养)的重任(对家庭的使命感)。(共2分)
三、思辨与探究(10分)
19. B 20. D 21. B
22.意义:1读书是人类传承文明、走向未来的重要途径;2读书学习,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自强不息、开拓未来的重要手段;3读书能给人以重要的精神启迪。建议:丰富电子书的内容,提高电子书的质量。评分说明:意义2分,答对两点即可;建议1分。意近即可。
四、写作与表达(50 分,含卷面书写5分)
23.(一)作文:(45分)作文等级及评分标准
等级﹨项目 A内容 B表达
一类卷(40-45) 切合题意,思想健康,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切。 构思严谨,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有一定文采。
二类卷(34-39) 切合题意,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 结构较完整,条理清楚,语文较通顺,偶有病句、错别字。
三类卷(27-33) 基本合题意,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具体,感受尚真实。 结构较完整,有条理,有少量病句、错别字。
四类卷(19-26) 偏离题意,中心尚明确,内容不具体。 结构较乱,条理清楚,语文较通顺,偶有病句、错别字。
五类卷(10-18) 严重偏题,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 结构混乱,语言不通,语病多、错字多。
六类卷(0-9) 文不对题或没有中心, 不知所云。 结构混乱,语病严重,文理不能,不能成篇。
(二)卷面:5分
等级﹨分值 书写
一等(5分) 书写规范、工整、美观,卷面整洁,格式正确。
二等(3分) 书写较规范、工整,格式正确,有少量涂改。
三等(1分) 字迹潦草,卷面较模糊,涂改较多,难辨认。
四等(0分) 乱涂乱改,字迹潦草,卷面极模糊,无法辨认。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