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国石拱桥》教案
五十铺中心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导学案(教师版)
课题:中国石拱桥 课型:新授 时间:2010.9
执笔:李晓风 审核:七年级语文组
【导学目标】
1.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及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具体把握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列出文章结构,领会文章的内容。初步了解本文说明顺序。
3..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导学重点】
1.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列出文章结构,领会文章的内容。初步了解本文说明顺序。
【导学难点】
课后思考练习题三,以形象的语言介绍一种事物。
【导学方法】
弄清对象,把握特征;理清顺序,说明方法;品析语言,分析结构
【预习 ● 导学】
一、导入新课:
我们常常用桥梁来比喻友谊,因为是友谊就像桥一样把两个人连了起来。可见桥是在没有路的地方搭起来的路。根据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桥,欧洲在赵州桥建成七百年后才采用弓形拱的。我们的祖先的聪明才智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中国石拱桥》
二、资料助读:
○1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本文最早以表于是1962年3月4 日《人民日报》,文笔通俗易懂,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2说明文的基本知识
1、 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规律的文章。主要的表达方式是说明。
2、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引用(资料、古籍等)、作诠释、摹状貌、下定义、列图表等。
3、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时间顺序(时间先后、朝代先后)、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南到北等)、逻辑顺序。(从因到果、从整体到局部、从一般到特殊、从主到次等)
4、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严密。(主要表现在数量、程度、范围等方面用词准确。)又分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注意注音
拱桥(gǒng) 陡坡(dǒu) 匀称(yún chèn) 惟妙惟肖(wéi xiào)
洨河(xiáo) 张鷟(zhuó) 饮涧(jiàn) 堤(dí) 墩(dūn) 21世纪教育网
2.给课文题目加上定语,用“ 的中国石拱桥”的句式说话
【古老的……世界著名的……美丽而坚固的……造型奇特的……巧妙绝伦的……有优良传统的……多姿多样的……体现着劳动人民智慧的……】
3.整理全文思路
第一部分(第1—2段):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3—9段):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10段),中国石拱桥的发展。
【整体 ● 感知】
四.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题目是:《中国石拱桥》,文章是从第几段写中国石拱桥的?它和前边的段落之间是怎样的说明顺序?
【文章从第③自然段开始写中国石拱桥的。前两段写的是石拱桥,它们之间的说明顺序是由一般到特殊。】21世纪教育网
2.作者写石拱桥用了①、②两个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的内容侧重点有什么不同?21世纪教育网
【第①自然段侧重写外形美观,第②自然段侧重写结构坚固。】
3. 第③段点出了中国石拱桥的什么特点?本段与后文(写赵州桥和卢沟桥)是什么关系?
【特点——历史悠久、分布广、形式多样、有许多惊人的杰作。关系:概括──具体。】21世纪教育网
4.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举了哪几个例子?这些例子能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吗?
【明确:例子有赵州桥和卢沟桥。能否说明由学生自由发言。】
5.中国石拱桥具有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征,这是中国石拱桥的共性。既然是共性,那么赵州桥、卢沟桥都应该体现出这些特征来。请根据课文内容划出这些语句?
【1、历史悠久的特征,可以从这样几处说明中看出:
(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余年了。”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1192年间。”
2、形式优美的特征,可以从这样几处说明中看出:“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诗人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卢沟桥面两旁的石柱上“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姿万状,惟妙惟肖。……马可.波罗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盛景之一。”
3、结构坚固的特征,可以从这样几处看出:
“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拱桥。”
“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其它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有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品读 ● 探究】
五.精读课文,品读探究
1.读4-7自然段,了解作者介绍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哪些内容?
【介绍两桥时都交待了地理位置,修建时间、桥的长、宽、结构、艺术价值及对桥的评价。】
2.作者对这两座桥说明的侧重点不完全相同,各详写什么?
【赵州桥详写了结构,卢沟桥详写了价值,包括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3.作者写赵州桥结构时怎样安排顺序的?具体说说。
【“总──分”写法,作者先总写赵州桥的特点,然后分四个方面作具体介绍。】
4.卢沟桥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
【艺术价值,石刻狮子。历史价值,抗日战争在这里爆发】
5.进一步分析中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
【原因有三。(着重说明三者顺序不能颠倒及原因,并分析“首先”“其次”“再次”和“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这些用语的条理性,简洁性。) 】
6.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说明了什么问题?
【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六.研读课文,体味语言
1.“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几乎到处都有”是说接近于到处都有。因为事实上不可能到处都有。用上 “几乎”,表达准确。】
2.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
【因为以后还有比赵州桥更长的桥,表达更加准确】
3.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约”是“大约”的意思,准确说明了8米是个约数,说明更准确】
七、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目的是让读者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有关知识。学习本文,须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其特征;理清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既接受科学知识的熏陶,又学到写作说明文的技巧。
1.本文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和新中国建立后的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2.本文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特点,并分析了原因,介绍了发展状况。
3.本文在说明语言的运用上非常出色:简洁、平实、准确、周密。语言风格与记叙文不同。
【巩固 ● 拓展】
八.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一)
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②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由16米到21.6米。③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④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⑤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⑦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⑧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⑨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这段文字以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有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和形式优美的特征。
2.第②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卢沟桥的_雄伟_;
第⑥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卢沟桥的_坚固__。
3.这段文字中有一个描写性的语句,它的序号是_⑨___,它的作用是说明卢沟桥形式优美,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4.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逻辑顺序,即从整体到局部】
5.这段文字共九句话,可划分为四个层次,应该怎么划分?并概括出层意。
第一层(①)交代修建时间;
第二层(②③④⑤)介绍桥长、宽及其特点;
第三层(⑥)与以前作对比,说明它的坚固;
第四层(⑦⑧⑨)介绍柱子上的狮子,强调其形式优美。
6.第③句话中有两个词突出表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请把它找出来,然后简要地进行分析。
【“约”是“大约”的意思,准确说明了8米是个约数;“几乎”是“差不多”的意思,用在这里准确说明了桥面与河面的平行关系。
7.卢沟桥的结构特点是什么?试简要说明。
【联拱石桥;由两个以上并列在一起的石拱构成的桥就是联拱石桥。卢沟桥是由11个石拱相联成一个整体,所以它也被称为联拱石桥。】
(二)故乡的桥
艾 彤
我乡三县交界处横亘一座朗概山。面向我们坪上乡,从分水坳、梅赛坳流出四条小河,三条注入资江,一条注入湘江。河上有桥二十八座。
故乡的桥多是瓦屋木桥,乡里人叫“屋桥”,石墩上架厚实的木板或石板,桥两边立木柱木梁,上盖青瓦。桥面宽敞,两侧栏杆下,铺有一尺多宽的座板,供行人歇息。桥屋正中,面向上游,设有神龛,四时供奉关公,周仓、关平侍立两旁,一派肃穆神色。
屋桥大多建于清末民初,多为殷实人家集资而建。积德行善,修路架桥,热心公益,自古蔚然成风。以后,屡毁屡修,近百年通行无阻,皆因日常起居离不开桥。
我常走的是流经我们村东小河上的那几座桥。这条长约二十华里的小河上,有回龙桥、峡山桥、时荣桥、罗家桥、三溪桥、密水桥、麻溪老桥、麻溪新桥等八座桥。我上学读书,去外婆家和大姐家做客,都要过几道河,过几座桥。走乏了,坐在桥头,看两岸风光,听桥下流水。行人川流不息,还有老者下棋的,小贩卖山果的,孩童跳绳嬉戏的,热热闹闹,我都要在桥上消磨半日,常常误了学,误了走亲良辰。二十个春秋,东桥来,西桥去,桥上留下我几许脚印,洒下我几许汗水?后来出远门走了,再也不见故乡的桥。然而,无论我走南闯北,客居他乡,故乡的桥总不离我,它常在我梦中萦绕——
呵,我梦见了故乡春日里的桥:燕子呢喃,驮一身雨水,斜斜掠过桥头。两岸绽开新绿,烟雨朦胧。满地油菜花,满山杜鹃花,桥旁边那一树树红的白的桃花、梅花,更是分外艳丽。春风吹过,片片花瓣飘落水中……
呵,我梦见了故乡夏日里的桥:桥上一团白光,瓦面腾起火浪。桥上坐满了行人,只见一片扑动的蒲扇、斗笠、汗巾。瓜豆细柔柔的藤蔓,勃勃地攀上桥来,挂一串串豆荚,披一身绿叶,宛如绿帘,掩住阳光。一阵豪雨,桥上爆起一阵阵欢笑……
呵,我梦见了故乡秋日里的桥:秋风起,秋收忙。担担金谷桥上过,田夫挥汗说辛酸。炊烟起,谁家飘来新米香……
呵,我梦见了故乡冬日里的桥:瓦上皑皑白雪,瓦沿垂挂串串冰凌,雪花儿在桥屋里旋飞,不见了行人,不见了桥……
早几年我回到家乡,梦中的桥又来到我身旁。我在桥上漫步,轻轻地抚摸桥柱桥栏。桥,依旧;流水,依旧。再细看两旁烟树人家,又似乎不像昔日的故乡,不像昔日的桥。不知何年何月火车、汽车悄悄进了山乡。峡山桥旁,两峡高空,一桥飞架,一列火车隆隆驶过。于是,家乡有了一座座铁桥。三溪 桥旁,两岸中央,一桥横跨,一辆辆汽车徐徐驶过。于是,家乡有了一座座公路桥。桥,通向城乡,通向世界。从此,故乡换了新装。
呵,我仍忘不了故乡的屋桥,屋桥上,有我浓浓的情,深深的爱!
阅读上文,完成下列题目。
1.本文的体裁是___散文_____
2.本文的线索是___以怀念、赞美故乡的桥的思想感情为线索____
3.本文的重点内容是(A )
A.屋桥对人们的作用及四季变化 B.屋桥的变化
C.风土人情 D.屋桥四季的特点
4.“我仍忘不了屋桥”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___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生活的怀念之情_______
5.“桥,通向城乡,通向世界。”请以“桥”为喻体,写一段话。(不少于150个字)
【爱是一座桥,连结心与心的桥,只要你愿意,桥可以通往父母,传递着你的孝道心;桥可以通往兄弟姐妹,传递着你的手足情;桥可以通往朋友,传递着你的融融爱意;桥可以通往世界的每一个人,传递你的博爱精神,桥最终变成了网,使世界都充满了爱!】
附:关于桥的谚语、俗语
白素贞哭断桥 想起旧情
半夜过独木桥 步步小心
扁担插进桥眼里 担不起
船到桥头 不顺也得顺
独木桥上扛木头 难回头
独木桥上睡觉 翻不了身
短板子搭桥 不顶用;
扶着桥栏杆过河 生怕掉进水里(比喻胆小怕事。)
扶着醉汉过破桥 上晃下摇
过河拆桥 忘恩负义
枯木搭桥 存心害人
卢沟桥的石狮子 数不清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互不相干;
桥头上跑马 走投无路
铁拐李走独木桥 够戗(够受的);走险
瞎子过独木桥 盲目冒险;死路一条
孕妇过独木桥 铤(挺)而走险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