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单元综合集训
〔满分:100分 限时: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1.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现代人类是从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中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 )
A.北京人 B.元谋人 C.河姆渡人 D.山顶洞人
2.过惯了现代生活,人类似乎忘却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几十万年前,北京人摆脱“茹毛饮血”生活的关键是 ( )
A.使用打制石器 B.使用磨制石器 C.使用天然火 D.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
3.“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网络上颇为流行的一句话。如果要考察“来自周口”、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应该去 ( )
A.北京市 B.陕西省 C.浙江省 D.云南省
4.2021云南文山期末]下图为我国一远古人类的复原头像,此远古人类是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5.原始社会的农业生产工具不断进步,从最初的石器,发展到木制、骨制工具。原始农业兴起后,出现了最引人注目的稻作生产工具骨耜。骨耜最有可能出土于 ( )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6.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的人物故事串联讲述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的主角。下列古人类中最早可以享受米饭的是 (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7.中华民族是智慧的民族。古人根据生活环境建造出了适合自己居住的房子。在下图所示房屋中居住的人是 ( )
A.北京人 B.大汶口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8.2020湖南怀化中考]历史图片蕴涵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下组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 ( )
A.元谋人 B.半坡居民 C.北京人 D.河姆渡居民
9.2021河北唐山月考]穿越时空,假如你来到浙江余姚河姆渡聚落,下列哪一场景不可能出现 ( )
A.有几个老年人在一口木结构水井前汲水 B.一个小孩骑着水牛,吹着骨哨
C.几个妇女在一起制作彩陶 D.一位老人正在精心雕刻象牙
10.下列图片反映了哪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形 (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11.下列属于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共同之处的有 ( )
①都饲养家畜 ②都过着农耕和定居生活 ③都使用磨制石器
④都能制造陶器 ⑤都种植水稻 ⑥都住着干栏式房屋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
12.2021安徽合肥模拟]中国地区的人类,至晚在公元前六七千年发展了农业,也发展了定居的聚落,且因地制宜,各有特色。下列关于北方原始居民生产、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掌握了打井技术 B.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
C.懂得使用天然漆 D.会制作简单的乐器骨哨
13.对半坡人和河姆渡人而言,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广泛种植棉花,穿棉布衣服
B.尝试着培育野生稻、野生狗尾巴草,使之逐渐成为水稻和粟
C.发明了弓箭狩猎,并将吃不完的野兽饲养起来
D.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
14.中国是农业大国,具有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其中,最早栽培粟的地区是 ( )
A.长江流域 B.淮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太湖流域
15.2021河南郑州期中]山海经》记载,蚩尤有呼风唤雨的本领,在与黄帝的战争中,风雨之神(风伯、雨师)都来帮蚩尤。后来,黄帝请来了一个叫魃的天女才止住了雨,战胜了蚩尤。这段内容描述的战争是 ( )
A.阪泉之战 B.涿鹿之战 C.牧野之战 D.巨鹿之战
16.下表记录了传说中炎帝、黄帝的部分发明
传说中炎帝、黄帝有许多发明创造,这些发明创造反映了 ( )
A.当时人们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B.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C.当时人们衣食住行等的生活变化 D.炎黄部落联盟实力强大
17.何为美?美是精神领域抽象物的再现,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寻找美感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在文字出现以前,下列有关中国古人寻求美感的行为中不能确定的一项是 ( )
A.山顶洞人-石珠等装饰品 B.河姆渡人-象牙雕刻
C.半坡人-彩陶 D.炎帝-制作乐器琴瑟
18.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灾害抗争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与下图历史人物有关的是 ( )
①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②通过禅让制成为部族联盟首领
③是治水英雄,三过家门而不入
④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农业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命脉。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 )
A.标志着中国的远古人类已逐步进入定居生活 B.表明个体家庭和私有财产的出现
C.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D.表明中国已经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20.张蒙同学提出:“我们都知道自己是炎黄子孙,如果能去拜谒(yè)黄帝陵该多好啊!”大家一致同意。来到西安黄帝陵,同学们看到了白发苍苍的海外华人,千里迢迢回来寻根,他们上香的手是颤抖的,眼里含着泪花;同学们还看到了祖孙三代一起来祭祖,他们那么虔诚地长跪、叩首!你认为他们拜谒黄帝陵的主要原因是 ( )
A.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那里的风光特别美丽
C.黄帝是中国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D.黄帝治理水患,造福百姓
21.“把天下传给舜,全天下便都可以得到好处,只是丹朱痛苦;传给丹朱,全天下便都痛苦,只是丹朱得到好处。总不能拿全天下人的痛苦,去造福一个人。”下列描述符合这段文字记载的是 ( )
A.天下为公,任人唯亲 B.天下为家,选贤与能 C.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D.天下为家,世代相袭
22.学完原始社会的历史后,老师让大家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一单元的内容。下面的表述中最为贴切的是 ( )
A.人类的起源 B.人类的发展 C.从猿到人的演变 D.中华文明的起源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北京西南周口店的龙骨山上有一东西长约140米的天然洞穴,俗称“猿人洞”。1921年至1927年,考古学家先后在这里进行发掘,发现三枚人类牙齿化石。1929年,又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以及人工制作的工具和用火遗迹,成为震惊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
材料二 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的山洞里,考古学家发现有很厚的灰烬层,最厚处达6米,灰烬层中有烧过的兽骨、树籽、石块和木炭块。考古学家在清理发掘过程中,先后对猿人洞第4层堆积中上部、下部进行了发掘,共出土可鉴定标本上万件,其中包括近4000件石制品(石制品类型包括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断块、断片、碎屑等),可鉴定的大中型动物骨骼标本3000多件(包括硕猕猴、肿骨大角鹿、葛氏斑鹿、马鹿、梅花鹿、野猪、犀牛、三门马、鬣狗等),另外还出土了啮齿类、鸟类等小型动物化石2000余件。
(1)材料一中发现的古人类名称是什么?(2分)其生活年代距今约多少年?(2分)
(2)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获得与这一远古人类有关的哪些有效信息?(6分)
(3)根据上述材料,我们发现考古工作者研究古人类的主要证据是什么?(6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长屋(如下图)。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在桩木上架设纵横交错的地梁,然后在上铺设地板,地板以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
材料三 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聚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
(1)材料一中的《神农教稼图》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4分)
(2)根据材料二,“他们”应该属于哪一原始居民?(3分)房屋属于什么类型?(3分)
(3)材料三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2分)说出判断的依据。(2分)“农耕既普及”中描绘了他们主要耕种哪一农作物?(2分)
(4)结合上述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谈谈你的感受。(4分)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於是黄帝乃征师诸侯……遂禽杀蚩尤。
-《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二 丹朱是中国远古部落联盟首领尧的长子。因为丹朱个性刚烈,欠缺和顺及政治智慧,尧把部落联盟首领之位传给了舜。
(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哪位历史人物?(2分)他与炎帝一起被后人尊崇为什么?(2分)
(2)材料一中平定“蚩尤作乱”的战役是什么?(2分)这一战役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4分)
(3)材料二中反映的是什么制度?(4分)
(4)上述材料中的“轩辕”“尧”和“舜”的共同点有哪些?(6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单元 综合集训
1.B
[解析]本题考查元谋人。根据题干信息“中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可知,在我国云南元谋县,考古学家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通过对元谋人遗存的研究可知,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故选B
2.C
[解析]本题考查北京人使用火。“茹毛饮血”指的是连毛带血地生吃飞禽走兽。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故选C
3.A
[解析]本题考查北京人遗址的所在地。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来自周口”“直立行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远古人类是北京人。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北京人能够直立行走.故选A。
4.B
[解析]本题考查北京人的体貌特征。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是北京人复原头像。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的北京人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故选B
5.C
[解析]本题考查河姆渡人的生活。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人和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人是我国南、北方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故选C
6.D
[解析]本题考查河姆渡人的生活。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北京人、山顶洞人还没有进入原始农耕文明时期,不会种植水稻;半坡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粟.故选D
7.C
[解析]本题考查河姆渡人的房屋图中所示房屋是干栏式建筑,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人是我国长江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他们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为适应南方炎热、潮湿的环境,他们居住在干栏式建筑里.故选C。
8.B
[解析]本题考查半坡人的生产、生活状况。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距今约6000年,为了抵御风沙和严寒,房屋盖成半地穴式。人面鱼纹彩陶盆是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重要文物,体现了半坡人的制陶技术.故选B
9.C
[解析]本题考查河姆渡人的生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他们使用磨制石器,用骨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会挖水井。半坡人会制作彩陶.故选C
10.D
[解析]本题考查半坡居民的生活。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原始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故上述图片符合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形,D项符合题意;北京人、山顶洞人均未使用磨制石器,不会进行农耕,A、B两项不符合题意;河姆渡人大量栽培水稻,C项不符合题意。
11.B
[解析]本题考查原始农耕居民的生活。半坡人种植粟,不种植水稻,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不住干栏式房屋,⑤⑥排除.故选B
12.B
[解析]本题考查半坡居民的生活。生活在距今约6000年陕西西安半坡村一带(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主要种植粟,半坡遗址中有少量乐器,如陶埙,遗址中还出土了、,骨针、骨锥、纺轮,说明半坡人已经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B符合题意。
13.A
[解析]本题考查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半坡人和河姆渡人都处于原始社会晚期,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形态,兼有饲养、渔猎、采集等经济活动,都会建造房屋和使用磨制石器,但还不会种植棉花.故选A。
14.C
[解析]本题考查原始农业的发展。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C符合题意。
15.B
[解析]本题考查涿鹿之战。依据材料“蚩尤有呼风唤雨的本领,在与黄帝的战争中,风雨之神(风伯、雨师)都来帮蚩尤。后来,黄帝请来了一个叫魃的天女才止住了雨,战胜了蚩尤”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传说中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的故事。.故选B
16.C
[解析]本题考查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依据材料“教民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制作生产工具”“建造宫室;制造船只;发明弓箭”可知,这些发明创造反映了当时人们衣食住行等的生活变化,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故选C
17.D
[解析]本题考查考古发现与传说。山顶洞人、河姆渡人、半坡人有关爱美的行为都是通过考古发掘证实的,而炎帝制作乐器琴瑟只是传说,不能确定.故选D
18.B
[解析]本题考查治水英雄禹。尧舜禹时期,舜派禹治水,解除黄河水患。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自己父亲鲧的失败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舜年老后,通过禅让的方式把部族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了禹。炎帝和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排除①.故选B
19.C
[解析]本题考查原始农业兴起的意义。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可以生产出除了满足生产者本身所需之外的剩余粮食,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C符合题意。
20.A
[解析]本题考查黄帝和炎帝。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晚期黄河流域的一位伟大的部落联盟首领,其发明创造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炎帝一起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故选A。
21.C
[解析]本题考查尧舜禹的禅让。据题干“把天下传给舜,全天下便都可以得到好处”可知,题干反映的是禅让制,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时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其特点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选C
22.D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一单元主要讲述的是中华大地上原始社会的历史,在世界上的其他地区同样存在着类似的原始社会,所以只能表述为中华文明的起源.故选D
23.
(1)北京人。(2分)距今约70万-20万年。(2分)
(2)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使用打制石器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北京人会使用火,会长时间保存火种,会用火烧烤食物等。(6分)
(3)化石、遗址和遗迹。(6分)
[解析]本题考查北京人。
(1)材料一中发现的古人类名称是北京人,其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2)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发现与北京人有关的有效历史信息是: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使用打制石器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北京人会使用火,会长时间保存火种,会用火烧烤食物等。
(3)根据上述材料可知,我们发现考古工作者研究古人类的主要证据是化石、遗址和遗迹。
24.
(1)反映了我国原始农业生产的出现。(4分)
(2)河姆渡原始居民。(3分)干栏式建筑。(3分)
(3)半坡原始居民。(2分)依据是材料三中提到的“彩陶”。(2分)粟。(2分)
(4)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原始居民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创造出丰硕的劳动成果,对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影响,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4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原始农耕生活。
(1)根据材料一中的《神农教稼图》可知,图片反映了我国原始农业生产的出现。
(2)材料二中的木构长屋是干栏式建筑,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用骨耜耕地,住干栏式建筑,过定居生活,主要种植水稻。
(3)根据材料三中的“彩陶”可知,这是半坡原始居民的成就。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主要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
(4)启示可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重大贡献、为中华文明起源奠定基础等方面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25.
(1)黄帝。(2分)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2分)
(2)涿鹿之战。(2分)历史影响:黄帝部落的势力、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炎黄部落联盟首领。炎黄部落联盟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为日后的华夏族。(4分)
(3)禅让制。(4分)
(4)共同点:都是传说中的人物;都生活在黄河流域;都是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都具有高尚的品质,受到百姓爱戴及后人景仰。(6分,任意两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远古的传说。
(1)“轩辕”指黄帝,他与炎帝一起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2)炎黄部落联盟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部落。此后黄帝部落势力、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日后的华夏族。
(3)禅让制是尧、舜、禹时期,以民主的方法推举贤能的人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尧把部落联盟首领之位传给了舜,而不是传给自己的儿子,可见该制度是禅让制。
(4)“轩辕”“尧”和“舜都是传说中的人物,都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都因为品德高尚而受到百姓爱戴和后人景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