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地球上低纬、中纬、高纬在部分所占面积大小相比较为( )
A. 低纬<中纬<高纬
B. 中纬<低纬<高纬
C. 低纬>中纬>高纬
D. 中纬>高纬>低纬
2.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 )
A. 赤道上
B. 北极点上
C. 南极点上
D. 本初子午线上
3.丙地处在五带中的 ( )
A. 热带
B. 北温带
C. 南温带
D. 北寒带
4.同学:你要想一只脚跨在西半球上,另一只脚跨在东半球上,那你应该跨在下列哪条线上呢( )
A. 0°经线
B. 0° 纬线
C. 20°E
D. 160° E
5.下列图例中,不可能在湖南地图上出现的是( )
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
6.夜晚,星光闪烁,观察如图,造成乙、丙两星位移的原因是( )
A. 地球自转
B. 月球自转
C. 天气变化
D. 地形差异
7.下面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是( )
A. 100m
B. 50m
C. 20m
D. 10m
8.2016年4月16日0时25分(北京时间),日本发生7.1级地震,小明想知道这个国家在哪里,他选用了世界政治地图;北京真大啊! 玲玲想知道故宫在什么位置,她选用了北京城市图;小畅去临沂市探访同学,他选用了临沂市地形图;兰兰去蒙山风景区旅游,她选用了蒙山风景区导游图。哪位同学选择的地图不适用( )
A. 小明
B. 小畅
C. 玲玲
D. 兰兰
9.王华与家人在埃及西部旅游时,一群骆驼悠闲地从他们身边走过,身后扬起一片尘土,图中哪种图例符号最能表示他们当时看到的地理景观( )
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
10.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
A. 0°经线
B. 0°纬线
C. 本初子午线
D. 北极圈
11.学校课外活动小组组织学生自制地球仪,以下材料中最合适的是( )
A. 土豆
B. 苹果
C. 乒乓球
D. 鸡蛋
12.关于B点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时B点是黑夜
B. 此时B点是白天
C. B点位于南半球
D. B点位于高纬度地区
13.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反映出的正确地理信息是( )
A. 河流AB段比EA段水流平缓
B. 该河流流向为西北流向东南
C. C地可能有瀑布
D. C、D两地相对高度最多为200米
14.表示陆地上地势由高到低的变化,正确的是( )
A. 绿色→黄色→褐色
B. 绿色→褐色→黄色
C. 黄色→绿色→褐色
D. 褐色→黄色→绿色
15.地球仪上表示海洋的颜色是( )
A. 黄色
B. 蓝色
C. 褐色
D. 绿色
16.读图,某年6月21日13时46分,太阳光直射于( )
A. 南回归线
B. 赤道
C. 北回归线
D. 北极圈
17.塔里木油田打出超深水平井,达6 645米深,创中国石油水平井钻探新纪录。该钻井深度大约占地球平均半径的( )
A. 1/10
B. 1/100
C. 1/1 000
D. 1/10 000
18.地球每自转15°,需要多长时间( )
A. 1小时
B. 30分钟
C. 1分钟
D. 24小时
19.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首次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在你的生活中还能够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的现象是( )
A. 太阳的东升西落
B. 四季变化
C. 月食
D. 水往低处流
20.下面四幅图中,城区面积最大的是( )。
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读某城市交通旅游图,回答下列问题。(注:图中数字为公交车线路。)
(1)火车站在宾馆______方向。(2)根据图上的比例尺,宾馆到火车站的实地直线距离约是______。(3)从宾馆到公园选择哪条公交线路最好?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某一天刮东北风,小明驾驶船从A处划向B处,是顺风还是逆风?
__________________。
22.读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请写出以下地形部位名称对应图中的文字标注。
陡崖_______、山谷_______、鞍部_______、山脊_______、山顶_______。
(2)A点海拔是_______米,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米,山顶C的海拔大约是____________米。
(3)从A点和B点出发,分别沿图中虚线爬到山顶C,哪条登山线路较陡?_______
你的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顺/逆)时针;某地中考期间(6月15日),地球位于甲图所示公转轨道中的(序号)位置。
(2)乙图A、B、C、D四点中,经纬度为(23.5°S, 60°W)的是点,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点,同时满足“北半球、西半球、中纬度”的是点。
(3)读“树影示意图”,当北京市一年中正午树影最长时,其昼夜长短情况是。
24.学校准备组织部分同学去下图所示地区进行野外考察,读图回答问题。
(1)甲村所在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
A.高原
B.盆地
C.山地
D.丘陵
(2)乙河流是自__________向__________流。
(3)丙河段非常适合进行惊险刺激的漂流活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两段中适合开展攀岩活动的是______________。
25.填表比较经线纬线特点。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依据纬线的特点,纬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在南、北两极缩成一点可知,地球上低纬、中纬、高纬在部分所占面积大小相比较为低纬>中纬>高纬。
2.【答案】B
【解析】北极点是地球的最北点,在北极点看,其四面八方都是南方。
3.【答案】C
【解析】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丙地的纬度为40°S,故丙位于南温带。
4.【答案】D
【解析】20°W和160°E,把地球分成东西两个半球,根据题意判定,该同学应站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即20°W或160°E经线上。
5.【答案】A
【解析】A表示国界,B表示山峰,C表示铁路,D表示城市,不可能在湖南地图上出现的是国界。
6.【答案】A
【解析】我们每天经历的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间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夜晚,星光闪烁,观察如图,造成乙、丙两星位移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7.【答案】D
【解析】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读图可知,该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是10米,故选项D符合题意。
8.【答案】B
【解析】小畅去临沂探访同学,应选择临沂城区图,而不能选择地形图。
9.【答案】C
【解析】埃及沙漠与半沙漠广布,埃及西部为利比亚沙漠,占全国面积三分之二,故他们当时看到的地理景观为沙漠。A表示的是长城;B表示的是湖泊;C表示的是沙漠;D表示的是降雨。
10.【答案】B
【解析】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也就是0°纬线。
11.【答案】C
【解析】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但是缩小到地球仪的时候就可以看做是一个正球体了,乒乓球与其形状相似,因此学校课外活动小组组织学生自制地球仪,最合适的材料是乒乓球。
12.【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B点有阳光照射,为白昼,故A项错误,B项正确。B点位于赤道以北,位于北半球,故C项错误。0°~30°为低纬度地区,B点位于0°~23.5°N之间,位于低纬度地区,故D错误。
13.【答案】A
【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河流AB段比EA段坡度缓和,落差小,水流平缓,故A符合题意;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由此可以判定图中河流流向为西南流向东北,故B不符合题意;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在陡崖处才可能出现瀑布;C处为山脊,不可能有瀑布;故C不符合题意;图中等高距是100米,D点海拔在700米~800米之间,C点海拔在400米~500米之间,因此,C、D两地相对高度位于200米~400米之间,故D不符合题意。
14.【答案】D
【解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因此表示陆地上地势由低到高应该是平原、高原、山地,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地势由高到低的变化是褐色→黄色→绿色。故选项D符合题意。
15.【答案】B
【解析】在地球仪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其中表示海洋的颜色是蓝色。
16.【答案】C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时间为北半球的夏至日,结合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17.【答案】C
【解析】因为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 371千米,所以钻井深度占地球平均半径的6 645/6371 000 ≈1/1 000。
18.【答案】A
【解析】地球围绕着地轴自转,周期即24小时转过的经度为360°,所以每小时地球自转的度数是:360°÷24=15°。
19.【答案】C
【解析】月食是地球的影子正好投在月球上,在月食时可以看到地球的影子是圆的。
20.【答案】A
【解析】同等图幅的地图,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四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A ,所以图A城区面积最大。
21.【答案】(1)西北 (2)约150米 (3)应选择1路再转2路车,因为是直线路程,换车次数少 (4)逆风
【解析】在没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火车站在宾馆的西北方向;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得出,量得图上距离约为3厘米,实地距离=3×5000=150米;从宾馆到公园应选择1路再转2路车,因为是直线路程,换车次数少;小明驾驶船从A处划向B处,刮东北风的话就是逆风行驶。
22.【答案】(1)甲 丙 乙 戊 丁 (2)150 150 900~1 050;(3)BC BC等高线较AC密集,表示坡陡
【解析】从等高线地形图看出,甲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丙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乙处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戊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丁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从等高线地形图看出,A点海拔是150米,B点海拔是300米,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50米;该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是150米,山顶C的海拔大约是900~1 050米;从等高线地形图看出,BC处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AC处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因此BC登山线路较陡。
23.【答案】(1)逆 ①(2)B D A (3)昼短夜长(昼最短,夜最长)
【解析】第⑴题,极点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北逆南顺”。夏至日为6月21或22日前后。第⑵题,图中相邻的经线相隔30°,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第⑶题,冬至日北京市正午物体影子最长。
24.【答案】(1)B (2)北 南 (3)水流速度快(坡陡,地势起伏大,等高线密集)
(4)B
【解析】由图上看,甲村所在地“周围高,四周低,河水汇流”,属于典型的盆地地形。丙河段等高线密集,说明此处坡陡,河水流急,适于漂流。由于B地是“等高线重叠在一起”的陡崖地带,因此适合开展攀岩运动。
25.【答案】
【解析】在地球仪上,经线连接南北两极、都是半圆形状,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纬线则指示东西方向、自成圆圈、长度不相等、从赤道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了一个点,纬线互相平行,经线与纬线互相垂直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