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十三岁的际遇》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十三岁的际遇》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0-06 09:3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泗阳实验初中七年级语文 第二单元《十三岁的际遇》学案
学什么 怎样学
一.课前检查:积累词语。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第二部分是从哪些方面去写北大的?2.朗读第8、9段,哪些语句写出了作者北大图书馆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感受呢?3.朗读10、11段。(1)第10段第一句话所起的作用是什么?“更喜欢读北大的人”,“人”可以“读”吗?在这里“读”是什么意思?作者又从北大的人的身上读出了什么?(2)作者对北大老师的感情是怎样的?(3)“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90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拥抱未来的船客,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这句话中“船客”、“舵手与船工”、“两岸风景变换”各指什么?为什么是从“90年前的源头”出发?4.朗读最后一个部分。(1)这一部分表达了作者对北大的什么感情?明确:赞颂北大、抒发深情,表达作者对北大的热爱、思念以及要为北大做出贡献的心愿。(2)为什么“我”是“不系之舟”,“系”怎么读?是什么意思?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 文章题为“十三岁的际遇”,这个际遇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我爱北大”,“我的学校”或者“北大生活的回忆”为题呢? 根据文中语句来理解注意关键语句的作用理解比喻句的含义小组讨论
学怎样联想造句1.自从小心翼翼地佩戴上那枚白色的校徽起,北大就不再是照片上的影像,不再是车窗外一掠而过的建筑,不再是小女孩心中珍藏的梦想,而是需要用全部清醒的意识来对付的、不折不扣的现实了。自从 ,不再是 ,不再是 ,而是 。2.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摆脱这沉重的肉体的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我渴望 ,渴望 ,渴望 ,____________________。
PAGE
1